第32章又開始講故事,這個故事中文版分成三段,標題是耶利米購置田地、耶利米的祈禱和復興的應許。按照前面那些故事的慣例,這肯定又是作者以編故事的形式想講所謂的預言。在前面的故事裡,我們曾批評耶和華傳預言效率太低,比如埋腰帶只是為了說明以色列人曾經緊貼著他的蠻腰,後來他不用了就變成腐朽,多麼簡單一句話,他要耶利米在幾年間前往幼發拉底河兩趟,多浪費時間呀,而且要知道,在古代這種長途跋涉的事是很可能會死人的。如果真正有神,自然不會幹那麼蠢的事情,這個蠢神只是作者為了他的故事趣味性編出來的。
前面作者編了那麼多預言,說猶大將要滅亡,以色列人將要被殺戮和擄走,那他還要安排主人公購置田地幹啥呢,我們且看看作者的這個故事是怎麼編的。
作者說,在西底家第十年、尼布甲尼撒第十八年,耶和華又有話傳給耶利米。當時的背景情況是,巴比倫王的軍隊已經圍困耶路撒冷一段時間,因為根據列王紀下25:1,西底家第九年十月初十的時候尼布甲尼撒就已經來攻打和圍困耶路撒冷。另外作者寫當時耶利米已被西底家囚禁在宮中護衛兵的院子裡,因為他向西底家預言說他們抵抗無用、猶大要敗、迦勒底人要贏、西底家要被捉住交在巴比倫王手中、與巴比倫王口對口說話、眼對眼相看,然後他要被帶到巴比倫並一直被關在那裡直到耶和華去看他,西底家聽了很不高興,就找個機會把他關了起來。
第21章的時候,也是寫巴比倫王已經來圍困耶路撒冷,西底家派人請耶利米求問耶和華,耶利米差不多就是那麼說預言,難道是那個時候他就被逮捕了嗎。可能作者的思路確實是這樣的。按耶利米書,耶利米被捕並關到護衛兵的院中之事寫在第37章,第37章第一段的故事跟第21章內容大同小異,都是說西底家派人請耶利米求問耶和華,只不過派的兩個人裡有一個不同,換了一個,可見作者編故事比較隨意,並不是很嚴謹,另外他記性也不大好,同樣的故事竟然編了兩遍。
從耶利米書寫的故事來看,作者把耶利米編入獄在情節上並不是很需要,作者為什麼要那麼編呢,可能一方面是為了強調西底家頑梗不聽耶和華的勸告,另一方面是為了強調耶利米雖然沒有跟好的那筐無花果一起在第一批被擄到巴比倫去,但是也不屬於壞的那筐無花果,要是屬於他們的話,就不至於被西底家關起來。不過作者一邊編西底家把耶利米關起來,一邊編西底家幾次三番請耶利米求問耶和華,這就不免有點矛盾:既然西底家相信耶利米是代表耶和華的,為何不但不聽他的勸告,還敢把他關起來呢。
第5句和合本說,西底家要住在巴比倫直到耶和華眷顧他的時候,根據兩筐無花果的預言,第二批被擄之人只能被折磨致滅絕,哪裡還有耶和華眷顧他的時候呢,這是不合理的,所以現代本翻譯為:留在那裡,等我懲罰他。不過這樣翻譯照樣不合理,難道前面他打敗仗亡國兒子被殺他自己眼睛被剜人被擄都不算懲罰,那要什麼樣的災禍才算懲罰呢。這句話在聖經裡找不到任何可以合理解釋的翻譯,應該只是一句畫蛇添足的廢話。
這個故事繼續說,耶和華的話臨到被囚的耶利米,說你叔叔沙龍的兒子哈拿篾正趕來見你,希望你買下他在亞拿突的一塊地,因為你是他至親的親屬,有贖買這塊地的權利。耶利米睡醒起來,果然見到他侄子趕到護衛兵的院子裡,說的也果然是夢中耶和華告訴他的話。既然他有權利和義務,而且又是耶和華吩咐過的,於是他就叫了見證人來,在契約上畫押籤名,將其密封,然後給了侄子十七舍客勒銀子買下了他的那塊地,接著他將密封的契約和另一份未密封的契約當著侄子和證人以及護衛兵院內所有猶大人的面交給瑪西雅的孫子、尼利亞的兒子巴錄,讓他按耶和華的吩咐把這兩張契約保存到瓦器裡,這樣可以保存長久,因為耶和華曾對他說,將來這地還有人會買賣房屋、田地和葡萄園。
這個巴錄在耶利米書前面一直沒有提到,但是後面會經常提到,耶利米36:4-5交待,據說是在約雅敬四年的時候耶利米召來的弟子或者助手,因為當時耶利米受到管制,不能進耶和華殿,所以他召巴錄來幫他去耶和華殿向眾人傳話,並將耶利米說的話記錄到書上。本來希伯來聖經裡還有五章巴錄書,主旨是喚起猶太人的信心,預告上帝必將使他們脫離流放之地,不過後來被認定為次經,可能是因為內容與耶利米書有重複,所以沒有收錄到現行的聖經裡。有人猜測巴錄可能是耶利米書,不過我覺得應該是耶利米書的作者之一在耶利米書裡創作了巴錄,後來有人又單獨對其中的巴錄進行創作,就形成了巴錄書。
從這個故事的最後一句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編這個故事就是喻示以色列人被擄之後還會回來,以色列國以後還會復興,所以以後還會有土地買賣之事的意思。我們前面說過,這個作者筆下的耶和華辦事效率就是差了點,多麼簡單的一件事,一句話就可以交待清楚,以色列人被擄後還會歸來的,偏要編個故事出來說。而且這個故事還編得非常不合理。第一,按前面交待的,當時巴比倫的軍隊正在圍困耶路撒冷,耶利米在亞拿突的侄子怎麼能輕易進城來。第二,當時誰都知道外面的土地已經被巴比倫佔領,耶利米要是真先知的話,他當然知道巴比倫人都要被擄走,這樣的時候,誰會去買賣土地。
第三,根據以色列人的傳說,後來以色列人雖然有歸回,但他是死在外面的,他買的土地契約收藏再好又有什麼用。第四,西底家囚禁耶利米難道比現代的軟禁還寬鬆嗎,誰要來找他就可以找他,他要去找誰(見證)就可以去找誰,他還有那麼多銀子,隨時可以在囚禁之地進行買賣交易。第五,土地的契約少則一張就夠,多的話也是一人一張,怎麼他一方就拿了兩張,還要一張密封,一張不密封保存,那幾十年後不密封的爛掉了,又有什麼用,這就叫做故作神秘和多此一舉。
接下來第二段耶利米的祈禱。作者說,耶利米將契約交給巴錄後,就向耶和華祈禱:老耶啊,你曾用大能的臂膀創造天地,對你來說,沒有什麼事是難做到的,你顯示慈愛給千萬人,又將父親的罪孽報應在他後世的子孫身上,耶和華,你偉大又全能,你是鼎鼎大名的神。你有勇有謀、目視一切,你根據各人所做之事施行報應。你從在埃及的時候直到今日一直在以色列人和其他人們面前顯示神跡,使你獲得了很大的名聲。你用大能之手施神跡奇事將百姓領出埃及,並賜給他們流奶流蜜的應許之地,可是他們得了地業就不聽你的話,不遵守你的律法,你吩咐他們的事,他們一件也不做,所以你一生氣,就給他們降了那麼多的災禍。看哪,敵人已經來築壘攻城,城很快會因刀劍、饑荒和瘟疫落入迦勒底人的手中,你肯定看到你說過的預言快要應驗。耶和華啊,這城馬上就要被敵人攻取,你為什麼還叫我去找見證人、花錢買那塊地呢。
看來作者也知道這個問題很大,這個故事說出去,你不解釋別人一定要問,所以不如他自己提出來然後再解答。要說簡單的答案,在上一段結尾的第15句已經說過,就是為了喻示被擄之人到時要歸回、以色列到時要復興。但作者筆下這個囉嗦的耶和華可不願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囉嗦的機會,所以下面回答的是洋洋灑灑的幾大段,他說:
小耶呀,我是耶和華啊,我可是全人類的神,世上沒有我難以做到的事。我說巴比倫王要攻佔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就一定會被攻取,而且他們還會放火燒城裡的房屋,因為這些房屋裡的人曾經敬拜巴力和別的神惹我怒,以色列人和猶大人從小就專做我不喜歡的事,以色列人總是敬拜人手所做的偶像假神來激我發怒。這城自從建造的那天起直到今日都總是惹我發怒,所以我一定要將它從我面前除掉,以色列人要怪就怪自己和他們的君王、首領、祭司、先知及所有人都總是幹壞事讓我生氣,他們背對著我不面向我,我每天早早起來教訓他們,他們都不聽從,不肯接受教訓,他們還把可憎之物弄到我的神殿中汙穢了我的神殿,又在欣嫩子谷建築巴力的邱壇,把自己的兒女經火燒給摩洛。他們幹的這些可憎的事都不是我吩咐和允許的,所以就使猶大陷在罪裡。
下面第三段。
因為這些事我已經非常惱怒,所以我要使刀劍、饑荒和瘟疫將這城交到巴比倫手中,並且將以色列人驅趕到各國,(不過等我怒氣消掉,將他們懲罰過後,)我會再將他們招聚起來、領他們回到此地,讓他們以後在此安然居住。以後我要讓他們當我的子民,我當他們的神,我給他們統一的心和唯一的路,然後他們就會永遠敬畏我,使他們和他們的子孫都能得到好處。我要與他們立永遠的約,我不再離開他們,永遠給他們好處,而他們也不再離開我,永遠敬畏我。我將為給他們好處而高興,我要全心全意在這裡將他們好好栽培。
我以前怎麼降大禍給這裡的百姓,以後我也要照樣將我應許的一切好處降給他們,這些地現在雖已荒涼,既無人也無牲畜,已被迦勒底人佔領,但以後這裡將會重新興旺,猶大的各地和各個城邑將會再有人出銀子置買田地,請人見證,在契約上簽字畫押,並將契約封存,因為到時我會使被擄之人歸回。
囉裡囉嗦,終於講完,幾十句話裡面,解答問題的還是最後一句話,不過對被擄的以色列人來說,後兩段都可以起安慰痛苦的作用。
耶利米的禱告那一段,作者以耶利米的口吻為耶和華大大吹了一通牛皮,不過他說耶和華用大能的臂膀創造天地,可不大符合創世紀所說。在創世紀裡,耶和華只要說話就能創造一切,根本不用臂膀。另外其它的話裡,問題也還不少。比如第17句說對神來說沒什麼難事,這點說的明顯不符合聖經。在聖經裡神為什麼總是發怒、憤怒、烈怒,又降罰、又後悔,神有一件事做不到,或者說很難做到,就是讓以色列人好好的聽他的話。這件事從舊約到新約一直都沒有做到。第18句稱讚耶和華將父親的罪孽報應在他後世子孫的懷身上,這事在上一個作者心裡是很反對的,在31:29-30他說,他希望父親吃到酸葡萄就只酸掉父親的牙,不要讓兒子也酸掉牙。第23句他說以色列人進了應許之地之後就不聽話,這跟歷史書也有明顯的矛盾。在歷史書裡,猶大可是神揀選的,大衛可是神膏立的,列王裡面雖然壞王佔多婁,但至少也有8個好王,這些好王可都是聽耶和華話的。
耶和華的答話裡面,第27句說自己沒有難成之事,是對應第18句,我們上面說過了一件讓他痛苦萬分的難成之事,說明他此話是自吹自擂(其實都是作者幫他吹的,他一個虛構之神可不會說話)。第31句說這城自建造那日起就經常惹他發怒,跟上面說的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後就不聽話也相對應,同樣也有上面說過的矛盾。第30句說神每天早早起來教訓以色列人,這麼說好像神也需要睡覺、需要起來似的,這神未免人性太多了吧。第34句說將可憎之物設立在神殿中,以前介紹過,應該是指亞舍拉和為求子而設的孌童的屋子。
第28-36句是指責以色列人犯罪,後面來一個硬轉折,說神要對他們好,並與他們重新立約。以色列人樂此不疲地聽先知書指責他們犯罪和受罰,都是為了後面的安慰,不管前面責罵得多狠,只要後面有安慰的內容,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種希望和繼續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持。這篇故事為什麼被安排在這裡,可能的原因就是上一章的作者說神要與以色列人重新立約,而這一章的故事也這麼說,上一章的詩裡說在新約裡神將律法直接寫在人們的腦裡和心裡,這一章的故事說神給以色列人統一的心和唯一的路,意思就是說你想行差踏錯都不可能。當然,這種想法也未必靠譜,在上一章的時候我們說過,根據歷史書,掃羅的心是耶和華全新打造的,也不能保證他百分之百聽從耶和華的命令。
第44句說以色列人歸回後還會置買田地,在契約上畫押,並將契約密封。前面故事裡說契約要密封保存是因為他們「預測」要幾十年之後再回來,難道他們平時買賣田地寫契約的時候也要密封保存嗎,按理說不會有這樣的傳統,最多妥善保存即可,他這裡也寫密封保存,可能只是前後寫一致而已。
以色列人後來為什麼會有新約,我們從先知書可以看出,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傳說中的舊約不好,舊約中的神太嚴苛、責罰太多,所以他們都期盼能再立一個新約,在這個新約中人不會犯錯,神永遠對以色列人好。這些想法當然只是他們的美好願望、是不切實際的,因為在古代就算強國的百姓也難免有災禍,更別說弱國,就算平安的時候窮人也是受欺壓的,更別說戰亂,所以他們心裡想著的這麼美好的新約一直都沒有實現。就算到幾百年之後的新約時期,他們已經編出「新約」,但什麼時候能夠實現仍遙遙無期,畢竟因為世上其實並沒有神,他們自己知道並沒有神告訴他們那些神話,他們當然也知道他們所想的美好願望非常是不容易達成的。
後來部分以色列人想立新約,一方面是對舊約有所不滿,另外一方面還有一個不能說出口的原因,是對舊神也有所不滿,這應該就是他們在編新約的時候耶和華不再出現的原因。另外新約也以耶穌赦免犯姦淫的婦人(約翰福音8:3-11)跟法利賽人對抗這樣的故事委婉地對舊約嚴厲的律法提出抗議。其實古以色列人不知道,他們的不幸遭遇不是因為舊約太嚴厲,而是他們的歷史命運就是如此。我們以前說過,古代的窮人在哪裡都不好過,這是因為以前人類對自然認識不夠、沒有科學、生產方式等各方面落後,跟什麼神的懲罰和神的律法是否嚴厲一點關係都沒有,那些都只是他們空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