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揭秘 耶利米書 在埃及的猶大人究竟是全部滅絕還是逃出幾人

2021-01-10 每天學習身體好

第44章是一個長段,中文標題是耶和華給在埃及的猶大人信息,很長的一段話,作者反反覆覆地編造耶和華的話,也真不怕累,我們來看看他在這裡又編了些什麼吧。

據說不知什麼時候,耶和華又有話傳給耶利米,談論到了所有住在密奪、答比匿、挪弗、巴忒羅等埃及地境內的猶大人,他說:

我降到耶路撒冷和猶大各城的災禍你們都看到了,現在那些城都已經荒涼、無人居住,他們燒香侍候那些他們自己都不認識的神,包括你們和你們的列祖也都不認識,因為他們惡行惹我發怒所以我才給他們降災禍。

他們這些人哪,我總是一大早打發先知們去跟他們說,不要做我憎惡和討厭的各種事情,但是他們都不肯聽,他們不肯離開惡道、繼續向別的神燒香,因此我(的嫉妒勁上來了,)就把我的憤怒全倒在猶大的各城和耶路撒冷的街道上,讓這些地方都像被火焚燒一樣,從此荒廢悽涼,直到今日。

為什麼這麼大的災禍要降臨到你們的頭上,讓你們遭受如此大的災難,以致男女老少都從猶大中被除滅、不剩一人呢,就是因為你們在埃及地寄居的時候向人手所做的別神燒香,所以才惹我發怒,使你們被剪除、成為地上萬國的咒詛的羞辱啊。

你們忘記了你們列祖、猶大列王和他們后妃在猶大地以及耶路撒冷街上所行的惡事了嗎,還有你們自己和你們妻子所行的惡事,你們直到今天都既不懼怕也不悔改、仍舊沒有遵行我在你們和你們列祖面前所設立的法度律例。

暫停。上面的話我故意分成小段,大家就可以看出作者替耶和華編的話有多囉嗦。這四段話內容大同小異,都是說他們祖上犯罪,所以神給他們降災禍,而他們到說話時為止還不肯悔改。這些話在耶利米書的不同章節裡反反覆覆地說,已經讓人覺得神說話太囉嗦,而在這裡短短的一段話裡面,竟然又重複說了四遍,簡直囉嗦到了極點,他的囉嗦已經遠遠超過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裡的唐僧,不知大家應該給耶和華頒發個超級囉嗦獎,還是給作者頒發個超級囉嗦編劇獎。

這幾段話說的猶大滅亡原因是比較傳統的原因,在耶利米書裡還提到過其它一些原因,比如說瑪拿西犯罪的原因、人們不肯遵守安息日的原因、人們不肯施行公平和公義的原因,在猶大滅亡之前,作者寫的最多的原因是人們不肯聽神的話投降巴比倫王,而在其他先知書裡則還有別的原因,比如以賽亞書說的希西家驕傲向巴比倫的使者顯擺,反正這些原因是各個作者隨便想的,他們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根本不用考慮耶和華同不同意,因為耶和華只是人們想像出來的,他不能不同意。

第3句和合本寫:這是因居民所行的惡,去燒香事奉別神,就是他們和你們、並你們列祖所不認識的 神,惹我發怒。從這句話的稱呼看,作者編這些話潛意識所設想的聽眾就是被擄之人的後人,而不是如故事中所說的他們親身經歷了猶大滅亡、他們本人被趕出猶大,因為如果他們有親身經歷的話,就不用說他們行惡,而應該說你們行惡。句中說你們和你們列祖所不認識的神,也是指被擄後的人在異鄉敬拜當地的各種神,而不是指聖經歷史書中經常提及的摩洛、巴力、亞舍拉等神,因為那些都是他們和祖宗從很早就熟悉的。這些都證明這個故事編在猶大滅亡很久之後,而不是剛滅亡不久,他所謂的預言,其實都是說已經發生過的事情,而不是未發生之事。

第7句說男女老少都已從猶大剪除、不留一人,這明顯也是誇張的說法。比如在第41章裡,作者說從示劍、示羅和撒瑪利亞有八十人一路哭著去神殿獻祭,就說明前面說以色列人都被擄走是假的,事實上還有不少人在那裡生活,而40:10說基大利讓猶大剩餘的人和眾軍長可以住在各城邑,雖然我們說基大利這個人應該是編造的,但猶大各地還剩一些人應該是沒錯的,畢竟擄也擄不了太乾淨,就算後來真的有人提議要躲到埃及去,也不可能所有人都去,所以猶大不留一人肯定不是事實,猶大滅亡後,猶大肯定還是有留下一些猶大人的。

接著繼續說耶和華那比纏足老太太的纏腳布還長的話:

看著吧,我會翻臉給你們降下災禍,我將會剪除所有的猶大人,那些剩下的、進入埃及地寄居的猶大人,我會使你們全部都滅亡,你們不管最卑微的還是最牛逼的,通通都要死在刀劍之下或者饑荒之中,你們必在埃及地跌倒,成為人們辱罵、驚嚇、咒詛和羞辱的對象。

我怎麼用刀劍、饑荒和瘟疫刑罰耶路撒冷,我也將怎麼刑罰那些住在埃及地的猶大人,那些進入埃及地寄居的剩下的猶大人都不得逃脫,也回不到猶大的土地。雖然他們很想回到猶大去,但是除了少數逃脫的人外沒有人能夠回去。

暫停一下,先問個問題,請認真讀12-14句,或者只讀第14句也行,然後回答,究竟是所有人都要被滅絕、沒有一個人能逃脫回到猶大地,還是有少數人能夠逃回猶大地呢。雖然說少數人逃脫在當時來說可能相當於滅絕,但有人逃脫和全部滅絕畢竟是不一樣的。

在聖經裡全部滅絕還是有所剩餘這兩個概念是經常搞混亂的,比如說耶利米書的很多地方,在假裝預言災禍的時候,就說要把猶大人都滅絕,而實際上我們知道當然是沒有滅絕的,因為要是全部滅絕的放就不可能有聖經,也不可能有現在的以色列國。耶利米書也有幾處對這個問題稍嚴謹一點,比如4:27、5:10、18、30:11都說雖然災禍很大,但不將他們毀滅淨盡。聖經之所以經常把不是全部的事說成全部,是因為聖經寫作一般都比較誇張,比如在歷史書裡,動不動就說全部以色列人都到哪裡去,或者說全部以色列人都離棄耶和華去敬拜偶像,其實怎麼可能呢,但我們知道聖經誇張的習慣,就對此見怪不怪,不把它當作一個問題,然而在這裡的第14句,一句話裡上半句說都逃脫不了,下半句說少數人能逃脫,這個語病就太明顯,要是真的是神說話,肯定是不能出現這樣的問題的,所以這很明顯不是神說的話,而是作者自己編造的。耶利米書裡很多內容批評那些先知們編造神的話,其實耶利米書的作者們就是最愛編造神的話,所以他們批評別人,實際上是批評他們自己。

另外這幾句話說在埃及的以色列人要全部滅絕,與其他先知書說的也有矛盾。以賽亞書11:11說,當那日,主必二次伸手救回自己百姓中所餘剩的,就是在亞述、埃及、巴忒羅、古實、以攔、示拿、哈馬、並眾海島所剩下的。如果這些都是神說話的話,這個神說話就太不靠譜了,他一會這樣說,一會那樣說,跟這個先知這樣說,跟那個先知那樣說,讓人相信誰好呢。

接著說,據說耶利米將這些話到埃及的巴忒羅向當地的猶大人宣講,但是遭到他們的抵制,因為他們的婦女都向別的神燒香,而他們的丈夫也都知道。他們所有人都聚集起來對付耶利米,首先男人們出來打頭陣,說:你說的奉耶和華的名說的話,我們一句話都不會聽從,我們就是要向天后燒香、澆奠祭,我們說到做到,我們要按我們的列祖、君王、首領在猶大的城邑和耶路撒冷所行的一樣去做,因為那時我們飯飯吃飽、一切都好、沒有災禍,但是自從我們停止向天后燒香和澆奠祭,我們就什麼都沒有,而且還被刀劍和饑荒滅絕。然後夫唱婦隨,婦女們補充說:我們向天后燒香、澆奠祭,還做餅祭拜她,我們的丈夫不僅都知道而且都支持呢。

這簡直太不把耶和華大神和耶利米大先知放在眼裡,竟然公然反駁,以前以色列人還裝模作樣說自己信奉耶和華,現在竟然連假裝都懶得再裝,孰可忍,神不可忍,這神要是真有靈性的話,就讓他們像亞倫的兩個兒子一樣,馬上就栽到地上燒死,這樣我就不信他們還敢這麼張狂地說話。不過很顯然,就像我們說建國之後動物不準成精一樣,古以色列的神也是列王之後就再無這種能力,所以傳道書、約伯記的作者們才會想惡人們總是不得惡報這個問題。

這裡說的巴忒羅大約是埃及南部與古實交界的一個城市。亞述曾在瑪拿西年間入侵埃及,把古實人建立的埃及第25王朝覆滅,古實人被趕回到古實去,亞述人應該是到過巴忒羅的,所以他們的碑文中有記錄這個城市。亞述碑文中它被寫為Paturisi,其含義是南地。以西結書29:14稱巴忒羅為埃及人的故鄉,這點並不可靠,以前我們討論過古埃及人的組成,應該是由埃及本土和南北各部落混合組成,並非只有某一個地方的人。

上一章作者寫耶利米在答比匿藏大石頭講預言,答比匿是在埃及東北的尼羅河三角洲上,這一章作者又寫他來到南部的巴忒羅到處亂發表講話,看來聖經中的先知就跟武俠小說中寫的江湖人物一樣,都不用幹活,到處奔走。如果從43:6-7看,作者意思耶利米和巴錄應該是被脅迫一起下到埃及,但是從後面的內容看,耶利米又完全是自由的,如果說他從耶和華那裡得到預示,下到埃及的猶大人全部都必死,那麼如果沒有人脅迫的話,他們就根本不必到埃及去,就算下到埃及,他也沒必要到處去預言,因為既然他們必死,預言又有什麼用呢,又救不了他們。

44:16句說,論到你奉耶和華的名向我們所說的話,我們必不聽從。這意思好像是說耶利米有勸他們如果不敬拜天后的話就可以避免災禍,但上面的話明明沒有這個意思,而是說他們要全部滅絕,或者只有少數人能逃脫,這幾句話前後明顯有矛盾,因為如果沒有勸說的話,也就沒有聽從不聽從的說法。

在巴忒羅的猶大人已經出招,作者雖然不能編耶和華馬上出來把他們弄死,但是也得安排他的主人公耶利米出來說幾句話恐嚇一下,否則怎麼好意思退場呢。比如他可以說,你們等著,我爸爸等下就來打你們。對的,下面的話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就是要長得多、囉嗦得多。

作者說,耶利米這樣回應那些猶大人:你們和你們的的列祖、君王、首領在猶大的城邑和耶路撒冷所做的事你以為耶和華不記在心上、不生氣嗎,他不正是因為你們犯的這些事惹他生氣、才忍無可忍讓你們的地被咒詛、發生驚駭之事、並無人居住荒涼至今嗎,你們燒香、不聽從他的話、不遵行他的律法、條例和法度,你們得罪老耶,將來必遭猶大一樣的災禍。你們在埃及地的所有猶大人都聽著,耶和華說,你們和你們的妻子都在向天后燒香、澆奠祭,你們向天后許願、還願,你們都已經堅信天后,而沒有一個猶大人再指著耶和華的名發誓,你們的言行讓我老耶很生氣,後果很嚴重,所以我以後要只給你們降禍而不降福,在埃及地的所有猶大人必被刀劍和饑荒所滅、直到滅絕,你們中能脫離刀劍回到猶大地的只有極少數人,我的話先擺在這裡,到時你們就會知道,是我的話靠得住呢,還是你們迷信的天后的話靠得住,我必會在這個地方懲罰你們,為了讓你們知道到時的災禍是我降給你們的,我可以先告訴你們一個預兆:我將把埃及王法老合弗拉交在想要他性命的仇敵手中,就像我將猶大王西底家交在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手中一樣。

又是好長一段話,不過除了最後一句話,其它內容都是上面已經說過的,比如第27-28句和第14句不僅內容一樣,所犯的毛病也一樣,我們剛剛在上面評論過的,究竟在埃及的猶大人要全部被滅絕、沒有一個人能逃脫回到猶大地,還是有少數人能夠逃回猶大地呢。真佩服這個作者,同樣的毛病在同一章裡能犯兩次。我們上面說過,如果神已經決定要滅絕這些人,就根本沒必要再說那麼多廢話,因為你跟要滅絕的人說那麼多話是沒有意義的,不過作者總是樂此不疲,他就愛給耶和華編這些廢話。其實他編的話真正的聽眾不是故事裡的這些人,而是很久之後的以色列人,他想讓那些以色列人知道,離棄耶和華的下場就是滅亡,他是編假的歷史故事真正的目的是警告之後的以色列人不要重蹈覆轍。

這裡提到的埃及法老合弗拉應該是指埃及第26王朝的第5任法老阿普裡斯,他在公元前589-570年為埃及法老,後來因被屬下雅赫摩斯二世篡位在外逃中被殺,並非死於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之手。實際上尼布甲尼撒正是看到埃及篡位後產生內部紛爭才於公元前567年進犯埃及,他一度佔領埃及首府,但後來被擊退(也有的史料稱因為後來波斯帝國的興起和威脅,埃及與巴比倫王國建立了同盟關係)。尼布甲尼撒進犯埃及的時候阿普裡斯已死去幾年,所以兩人並沒有交集。不過仔細說起來,第30句也沒有說法老合弗拉死在尼布甲尼撒之手,只說他死在仇敵之手,那些說合弗拉死於尼布甲尼撒之手的都是沒有仔細讀聖經想當然的,至於作者是否知道合弗拉不是死於尼布甲尼撒之手,則不得而知。

相關焦點

  • 聖經揭秘 耶利米書 是波斯王攻打巴比倫而不是瑪代王
    但是實際上後面還有第52章,這章內容跟列王紀下第25章基本是一樣的,寫耶路撒冷的陷落、聖殿毀滅、和猶大人被擄到巴比倫,有些人不明白為什麼耶利米書到最後又回頭來說猶大滅亡的事,其實很明顯這是很晚之後有人再補充上去的。
  • 聖經揭秘 耶利米書 耶利米購置田地 以色列人希望另立新約
    按耶利米書,耶利米被捕並關到護衛兵的院中之事寫在第37章,第37章第一段的故事跟第21章內容大同小異,都是說西底家派人請耶利米求問耶和華,只不過派的兩個人裡有一個不同,換了一個,可見作者編故事比較隨意,並不是很嚴謹,另外他記性也不大好,同樣的故事竟然編了兩遍。
  • 聖經揭秘 撒迦利亞書 這幾篇文章為什麼被從耶利米書調到這裡
    事實上歷史也告訴我們,先知書裡寫的這些辦法都沒有起作用,以色列人後來一直不能脫離災禍,用聖經的理論,則是說他們一直沒有得到潔淨。耶利米書2:22說,你雖用礆,多用肥皂洗濯,你罪孽的痕跡仍然在我面前顯出。當先知書想說神能幫人洗淨罪孽的時候,用泉水、河水、灑水就行,當先知書想說人們的罪孽洗不淨時,就是用上洗潔劑也不行。這些充分說明先知書作者們編假話的隨意性。
  • 聖經揭秘 耶利米書 耶利米書可分五個部分、由很多作者書寫
    根據前一章的故事,巴錄好像是和耶利米一起被脅迫到埃及,但這明顯不能說是因為戰爭被擄,而根據上一章,耶利米可以自由的在埃及各城走來走去,這就更不能說被擄,因為被擄明顯沒有那麼自由,所以關於被擄這一點與前面幾章的描述是有矛盾的。
  • 聖經揭秘 耶利米書 波斯攻打巴比倫時天地能為之歡呼嗎
    第36句說的海枯竭、泉源乾涸是以色列人形容一個地方將衰敗的常用語句,跟巴比倫在兩河流域多水和臨海沒有關係。以賽亞書11:15說,耶和華必使埃及海汊枯乾。那鴻書1:4說,他斥責海,使海乾了,使一切江河乾涸。埃及還可以說是沿海,那鴻書這句話是指懲罰亞述尼尼微,尼尼微離海可是很遠的,但是他們也是說使海乾涸,可見這個是他們詛咒的口頭禪。
  • 聖經揭秘 耶利米書 耶和華拿說夢話的先知是不是沒有辦法
    基督徒都說整本聖經都是耶和華的默示,既是如此,這一段怎麼要特別強調是耶和華的默示呢。就算不說整本聖經,光本章的內容看起來也全部都是耶和華的絮絮叨叨,為什麼不把整章全部內容都注為神的默示呢。他究竟默示什麼,我們到時再說,現在先介紹第一段的內容。耶和華說:那些毀壞我的草場又趕散我的羊群的牧人要遭殃,他們沒看顧好我的羊群,這個罪我非討不可。
  • 聖經揭秘 以西結書 推羅滅亡後究竟有沒有重建和復興
    耶路撒冷大家都知道,是建在山上的,易守難攻,但道路不多,而且他們本地商業並不發達(以色列人是好炫耀的,要是發達,必定在聖經裡大加炫耀),人口也不多,那個地方在當時根本不可能成為商路上的必經門戶。作者這個百姓之門的意思並不是指商業,應該是指裡面本來有很多百姓,現在那裡變成荒涼,百姓就會逃出去,所以推羅人可以得到很多奴隸補充的意思。
  • 聖經地名--答比匿、伊甸,聖經語彙--得救
    【第64圖說明】1)-2)巴比倫王在迦基米施初勝埃及。(耶46:2)3)巴比倫王進軍耶路撒冷擄去但以理等猶大人。(王下24:1.但1:1-6)4)-5)巴比倫再勝埃及。(王下24:7)6)巴比倫人再到耶路撒冷要帶走猶大王約雅敬。
  • 《聖經》問答100條,值得收藏轉發!
    ——撒母耳 45、誰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摩西 46、誰領以色列人進迦南?——約書亞 47、第一個見到復活後的耶穌的人是誰?——抹大拉的馬利亞 48、新約第一位殉道者是誰?——司提反 49、第一位殉道的使徒是誰?
  • 【走進以色列】希伯來人、以色列人、猶大人、猶太人的區別
    萬國敬拜大衛豎琴恩膏專輯;2、美國IHOP24-7恩膏敬拜專輯;3、天門打開特會寶座前敬拜釋放;4根據《聖經》記載,猶太人的族長亞伯拉罕率領其族人從兩河流域的烏爾城(Ur)渡過幼發拉底河和約旦河來到當時被稱為「迦南」(Canaan)的巴勒斯坦,此後,這些古猶太人便被稱為「希伯來人」(見《聖經/創世紀》第14章13節)。這個名詞是最初迦南人對從兩河流域那邊遷移過來的亞伯拉罕後裔的稱謂。
  • 聖經揭秘 何西阿書 以法蓮死去活來又死去活來 過上好日子了嗎
    前面10:9說「以色列人啊,你們從基比亞的時候就開始犯罪」也是指以色列人在掃羅的時候就開始犯罪。不過,按照聖經的歷史書,耶和華廢棄掃羅不是因為侍奉巴力,而是因為掃羅沒有百分之百地執行神的命令,神讓他與亞瑪力人爭戰,要殺死他們全部人和牲畜,結果掃辦把其餘人雖都殺死,卻把首領生擒回來還,還有一些上好的牛羊沒有殺死,於是神生氣,就說不讓他再當王。
  • 聖經揭秘 以西結書 銅鍋煮肉爛 作者死妻子
    我覺得有兩個可能,一個可能是這個作者在猶大滅亡七十年後仍未回去,另一個可能是當時的耶利米書不是像現在的一卷書,很多人只是聽過,並沒有完整的看過,所以他不一定知道耶利米書裡有寫七十年的「預言」。第6句說因為鍋生鏽,鍋裡的肉必須全部取出來。
  • 聖經揭秘 撒迦利亞書 撒迦利亞是易多的兒子還是比利家的兒子
    我們在解讀哈該書的時候已經分析過,這不是聖經的前後對照和互相證實,只不過是後人根據以斯拉的傳說進行深度創作而已,他們深入去寫哈該和撒迦利亞,就像後人根據耶利米書中提到巴錄,就寫了巴錄書一樣。我們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創作方式,比如蘭陵笑笑生根據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武松,進一步創作出金瓶梅。
  • 聽查經:《耶利米書》第十三課:警戒反叛者
    但許多人卻反對耶利米的看法。因為西底家登基第4年(主前594年)尼布甲尼撒帝國的西方臣屬國趁東帝國發生動亂的時候,密謀判變,猶大鄰國的使節就齊集耶路撒冷,想說服西底家加入反叛盟國,另外,國內一些假先知甚至宣稱巴比倫的統治即將結束,被劫掠的聖殿器皿即將被歸還,反叛的時機似乎一觸即發。耶利米與這些群眾並假先知持相反意見,不認為很快就能從巴比倫手下得釋,反而說服事巴比倫能存活。
  • 聖經中的偉人
    猶大土地(0127'adamah)必使埃及驚恐;當那日埃及陸地(0776 'erets)必有五城的人說迦南的方言。(以賽亞書19:17-18)這裡的「土地」( ground)表教會,「陸地」( land)表沒有教會。     地要東倒西歪、好像醉酒的人。耶和華在高處必懲罰高處的軍隊,在土地上必懲罰土地上的列王。
  • 聖經金句 ‖ 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 耶利米書 17:9《耶利米書》《耶利米書》是《聖經》舊約的一卷書,本卷書共52章。記載了先知耶利米的預言——在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將被巴比倫滅亡,但猶太人並沒有聽從他的警告。耶利米生於祭司的家庭,是祭司希勒家的兒子,約西亞王第十三年(公元前627年)蒙召,在猶大歷史中最黑暗的時期,儘先知的職份四十年。
  • 聖經揭秘 以賽亞書 多種猶大滅國和猶大人被擄的描寫
    這段話中說的倖存的人,在英文版中,大部分版本是說以色列人中的逃脫者,一個版本說以色列人中的倖存者,一個版本說是以色列人中的存活者。如果作者確實是被擄之後的人,那麼倖存的人就是指被擄之後的倖存者,就是他認為到時能夠回到耶路撒冷的人,並不是指一直留在耶路撒冷的人。有的人可能會說,聖經裡寫的是耶和華的苗,你這裡怎麼變成耶和華的樹枝。
  • 聖經揭秘 撒迦利亞書 這個作者生活在什麼年代呢(下)
    既然有神幫忙,他完全可以像士師記第7章、撒母耳記上第14章、列王記下第19章、歷代志下第20章寫的那樣以極少勝極多,或者神直接派使者出來,一夜就將敵人殺光,或者以色列人只要給耶和華唱讚美歌,耶和華就派伏兵出來殺死敵人、再讓敵人自相殘殺、全部死光光,以色列人根本不需英勇作戰就取得勝利,那不更好嗎。
  • 聖經揭秘 以賽亞書 背逆者都殺死 以色列人就能過上好日子嗎
    按理說,如果一個人騙你幾次,你肯定不會再相信他,但是這個人是聖經裡所謂的先知,他騙人騙已幾十次,當時能相信他鬼話的人可能都已經很少,奇怪的是到了現代,信徒們對他深信不疑,儘管他的話互相矛盾、漏洞百出,他們還是相信他的話是神的默示,接下去他還要再繼續騙人,他們也還照樣上當不誤,就怕不上他的當就進不了古人想像出來的天堂。
  • 3分鐘了解《聖經》中以色列的先知書
    在舊約聖經的智慧書後面,以十七卷書(十六位作者)的形式出現,我們稱之為先知書。在猶太傳統中,它們則被稱為後先知書,通常有四卷書:《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和《十二先知書》(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小先知書;《耶利米哀歌》、《但以理書》則被列在聖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