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盛希 第30屆金曲獎入圍獎項
最佳國語女歌手
最佳國語專輯 年度專輯
最佳編曲獎《夢遊》、《人樣》
▼
緊承2018年華語樂壇大年、歌手奮戰的「金曲30」,註定會是一場「血肉模糊」的歌壇圍剿戰。這一點,自12月發片高潮之後便始終伴隨不同聲量的熱議,更是在今年5月15日提名公布之際達到新的至高點:
男歌手裡有李榮浩、謝震廷兩位大熱人選,新人同時又入圍了歌王的ZI實力不容小覷,年專首次出現了粵語專輯(《L.O.V.E》)的入圍,而茄子蛋則以一首《浪流連》繼續馳騁2019。
與此同時,今年女歌手陣容的較量也是難分高下。以林憶蓮、蔡依林、艾怡良為首的金曲獎國語女歌手常客,分別詮釋了三種不同的音樂態度;本是大熱人選的王心凌、莫文蔚、許茹芸、陳綺貞、蔡健雅等樂壇中堅力量,贏得口碑之餘,卻在獎項上紛紛陪跑;而曾經先後入圍金曲獎最佳新人的孫盛希和岑寧兒,後者憑藉《Nothing Is Under Control》打出了一副舒心動人的悅耳牌,前者孫盛希則憑藉一年兩張創作大碟的成績實現口碑和市場雙豐收,一腔孤勇的她,最終以高產高質的《希遊記》捍衛了屬於Indie系國語女歌手的尊嚴。
在提名26金曲獎最佳新人後的第四個年頭,Shishi終於拿到了金曲歌后的入場券。
不僅如此,孫盛希更是憑藉出彩的創作和優秀的演唱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緊承7月推出的專輯《女·人Woman》,上一輪巡演在全國多城颳起「孫盛希熱」,《恆溫》、《跟你住》、《少一點天分》都接連引發現場合唱,Live獲得業界肯定,深喉唱腔和「希式轉音」讓人耳目一新;而下半年推出的《希遊記》則是專輯維度的進一步完善,風格更為具象和獨立,為孫盛希贏得了更多唱作層面的讚揚以外,也接連助她在各大排行榜和頒獎禮上拔得頭籌。
即便在金曲獎上,雖無法匹敵蔡依林和林憶蓮並列第一的七項入圍,但Shishi順利地將最佳國語專輯獎和年度專輯獎的入圍雙雙收入囊中、《夢遊》和《人樣》也入圍了兩項最佳編曲獎。再加上最讓人期待的最佳國語女歌手獎,孫盛希無疑在今年的金曲獎實現了自己歌壇生涯的一次大豐收。
四年時間,四張專輯,我們見到了孫盛希的不同面。而如果說前三張創作專輯是基於孫盛希從《girls》、《Between》到《女·人Woman》的人格蛻變和閱歷養成;那麼在《希遊記》中,孫盛希才真正抵達了音樂的自由,完美詮釋了她的一腔孤勇:不卑不亢,不受限,也絕無止境。
回到《希遊記》上,最明顯的是專輯的內生氣質與孫盛希的個人特質達成了高度融合,完成了「破格式」命題:
不再局限於年齡和常態的身份轉變,《希遊記》更多地擴展了音樂維度的條條框框,用實驗的音樂風格重塑孫盛希的定位。在風格多元與創作多元的雙標準中,專輯延伸了孫盛希的個體音樂形象——不是女孩和女人,不是當年的選秀歌手和情歌詮釋者,而是一個風格突出、辨識度明顯的Indie系優秀唱作人。
在充滿實驗風格的專輯中,孫盛希的創作能力一度揮灑到極致,交出了一張音樂性極強、創作不設限的全新專輯。
去聽《希遊記》時,最明顯的是概念的升級。
在專輯文案中就指出,《希遊記》是「一連串關於音樂與靈魂的遊記,就在她離開韓國,前往臺北追夢的那天展開」,而專輯也確實按照這個思路延續。保留了Shishi身上的韓式唱腔部分,又融合了臺灣Indie系音樂的水土,在遷徙與週遊中形成了獨特的音樂視角,構成了一種多元的音樂史觀。
在專輯中音樂類型的交織表相,不再僅僅是放大她最會唱的R&B,而是把諸如Funk、Motown、Disco、Slow Rock、Jazz R&B、Electro Pop等曲風都玩出了水花,配上Urban色澤的聽覺調劑,再加上迷幻電子的編曲合成器等,創作都很好地貫通在孫盛希的作品裡,變成了她的呈現。即興創作與同步錄音雙管齊下,視覺系畫面感強一些的、聽覺系旋律多一些的、節奏感和律動性強一些的,專輯裡都皆而有之。
其次,是合作的升級。
雖然之前就與葛大為、徐佳瑩等音樂人有過合作,但直到《希遊記》才真正讓她與音樂人的合作成為一種流行型的契合感。在這張專輯中,李欣芸與陳君豪操刀,鍾濰宇、許鬱瑛、嚴云農、葛大為等往常的金曲陣容都成了她這次的合作人選。
單就編曲而言,就有非常豐富的呈現,《我不是女超人》、《夢遊》與《人樣》這三首的編曲都充滿了驚喜,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同時,孫盛希更是在《希遊記》中合作了音樂人 ZI,搭檔了魏如萱的feat。繼上張專輯與J.Sheon合唱《闖空門》之後再與歌手的合作依然揚長避短,兩首單曲的聯袂演繹依舊具備抓耳和耐聽屬性:《我又不是女超人》有著明顯的顆粒感音色,《暖》則透出天真曖昧的浪漫,跳脫了孫盛希過往的單一情歌印象。
再看每首歌,無不緊扣了專輯中的實驗成色,《希遊記》無疑是孫盛希音樂生涯中最高級、又最出彩的一張專輯。即使沒有金曲獎加持,它也值得上2018年國語專輯年度十佳的title。
第一首歌《夢遊》就以慵懶溫馨的聲線直入,交出了一個漂亮的開頭。Urban與laid back節拍,同時加入了電子鼓與爵士鋼琴,整首歌的曲和編曲都相當特別。而為了打造更迷幻神秘的《夢遊》,孫盛希親自參與了和聲的編寫,並把這首歌完成得特別漂亮。
與去年年度新人ZI合作的《暖》是孫盛希新專輯裡一首實驗精緻的搖滾舞曲。最會唱R&B的女歌手與創作同樣出彩的男歌手,少女的律動感與少年曖昧聲線的組合成就了一次舒服的對唱,兩個人完成了一次1+1>2的組合。在《暖》中,保留了青春期特有的Funky律動感,將飄忽的曖昧和性感一網打盡。孫盛希自己寫歌、參與編曲,加入了多軌音色等,並在新銳製作人米奇的調教下成了專輯裡最特色的一首歌。
《Let it roll》把聲音當做樂器,Shishi在Beats的基礎上通過哼唱創作旋律並最後編曲;《你那邊幾點》是整張專輯旋律性最強的一首抑鬱系抒情慢歌,加入多重轉音和沉浸的細節感,也讓孫盛希「希式轉音」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紅蘋果》則以Live和One take的方式聚焦出感性的力量,電吉他+Bass+爵士和弦的組合,野性與放縱都成了孫盛希訴說的力量。
在風格和個性化的詮釋中,孫盛希並沒有拘泥於某種固化的音樂狀態。
專輯中最出彩的《人樣》則是《希遊記》的集大成和破格之作。融合搖滾與爵士,在編曲上構架了一種斷裂感之餘,又加入電子器樂的潤色縫合,歌曲實質又是孫盛希向椎名林檎的致敬。
在這首歌中,交由Hush執筆,五位音樂人共同合作出曲,僅30分鐘就搭建起歌曲框架,旋律的部分更是一氣呵成地完成,創作層面相當流暢。而演唱上,孫盛希本來多變的嗓音特質多了一些迂迴化的處理,真假音切換嫻熟自然,副歌部分的發聲遊走在邊緣化與極致化的維度裡,讓人腦海閃現了許多畫面感。
接下來的幾首歌同樣會讓人有類似電影觀感的聽覺體驗:
《Say Goodbye》的前奏保留了Hook,加上四位樂手真人實奏的Band Soud有著很貫通的節奏感與電影性;《稀有植物》如入無人之境,在隨性、獨立的曲風中,孫盛希的聲音實在讓人回味;而結尾曲《Never Loves Your Smile》則如同觀影了一個短片,將角落下的一句順勢完成歌曲,木吉他下的自然demo,看似古怪的收尾,卻給人一種釋然的輕鬆。
至於有魏如萱feat聯合發聲的《我又不是女超人》,兩位獨特女聲在Montown風格的音樂實驗性下保留了各自的顆粒感音色。以取樣和搜集的形式做了一系列音色拼接,有和音、有口琴,也有人生錄唱部分,整體是取樣自hiphop的邏輯來完成最終的同步錄音,製作層面一點都不簡單。
聽完《希遊記》,我們完全無法抵禦這種強大的Indie系音樂人的強大氣場,集高級感的創作與演唱,每一首歌都駕馭自如,充滿了靈性。將她放在仍然是主流華語音樂人的隊伍中,她也絲毫不遜色。
它有野心,也有質量,更有前瞻性,絕對是今年最讓人驚喜的音樂作品。把這張作品放置於金曲30的博弈場景裡,相信它也會最終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