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有「滾石女性」這一物種的話,孫盛希就是這一物種的最新迭代版本,不僅保留了前代的優點,同時強化了前代的缺陷,是「滾石女性」的絕佳當代範本!
6月29日,孫盛希第4張個人專輯《希遊記》獲得第30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此前孫盛希作為黑馬,強勢入圍了包括最佳女歌手在內的5個獎項角逐,與她同場競技的是林憶蓮、蔡依林、艾怡良等在樂壇徵戰多年並獲得諸多認可的前輩及同輩歌手,最終她將最佳國語專輯收入囊中。
2018年孫盛希一連發了兩張專輯,分別是獲獎的《希遊記》以及前一張《女·人Woman》,間隔不過3個多月,希希透露,其實兩張都報名了金曲獎,但組委會不想歌迷注意力太分散,就「捨棄」了《女·人Woman》。
雖被「捨棄」,但《女·人Woman》對孫盛希來說仍是一張意義重大的專輯,孫盛希前三張專輯分別是《Girls》、《Between》、《女·人Woman》。和專輯的名字一樣,希希說通過這三張專輯她完成了從女孩到女人的成長。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女·人Woman》,孫盛希不僅負責詞曲創作,還擔綱了製作人,她自己也一直強調「《女·人Woman》是最孫盛希的一張專輯」,她甚至在創作中袒露了一些非常私人的情緒,比如在微博被廣泛傳播的那首《聽起來像藉口嗎?》,「愛打瞌睡,反應又遲鈍,有人說她懶說她笨」、「所有壞習慣,會不會到80歲都一樣毫無改善?」這些有暴露「缺點」嫌疑的歌詞,對她的完美形象似乎沒什麼好處,但這才構成了真實的她,一面是舞臺上的實力女歌手,一面是如你我身邊的任何一個普通女孩。
希希說前3張專輯是一體的,發完才算對自己有個交代,也算是自己給自己一張「畢業證」(因為到臺灣發展,孫盛希中斷了在韓國的學業)。「畢業」之後的孫盛希就是一個真正的大人了,可以獨當一面,更可以踏踏實實地做更好玩兒的事,所以她緊接著做了《希遊記》,這張與眾多音樂人合作完成的實驗專輯。
在領獎發言時希希激動地說:「如果沒有大家的實驗精神,還有共同付出,就沒有辦法有這樣的成果。這個獎是屬於團隊的每個人的。實驗大獲成功。」
《希遊記》的團隊合作大獲成功,但最開始孫盛希並不是完全接受這項企劃的,作為創作歌手,她已經自己創作了3張專輯,現在突然要唱別人寫的歌,「創作者的自尊心」就是一道坎,但在和其他音樂人的合作過程中她漸漸感受到了一起創作的樂趣,製作人李欣芸安排的同步錄音,製作人陳君豪主張的即興創作,這些頗具挑戰性的嘗試激發了孫盛希身上潛藏的能量。
別人寫的旋律和歌詞也喚醒了孫盛希身上未被開發的閃光點,拿到HUSH寫的《人樣》歌詞時她看了好久都沒完全明白是什麼意思,「總覺得他在歌詞裡隱藏了很多只有他自己才懂的故事,後來我按自己的理解,把它理解成自己和另一個自己的對話,才慢慢進入狀態。「她開始慢慢享受這樣「玩」音樂的感覺。
翻開《希遊記》製作名單,我們看到李欣芸、陳君豪、李守信、許鬱瑛、葛大為、嚴云農這樣豪華的金曲製作陣容,除此之外,名單裡還有魏如萱、HUSH、ØZI這樣個性十足的創作人。《希遊記》是一張以爵士為基地的融合實驗專輯,但它沒有因為「實驗」而忽略可聽性,反而用各種美妙律動將日常瑣碎一網打盡,既親切又高級,聽聽希希和娃娃魏如萱合唱的《我又不是女超人》你就會明白!
很多人已經在《華人星光大道》、《這!就是原創》等節目裡領教過孫盛希的超強唱功,她對複雜律動的掌控能力,漂亮的轉音,引發顱內高潮的炸裂高音都讓人印象深刻,看她的現場讓我想到了最近口碑爆棚的韓國樂隊綜藝《超級樂隊》,也難怪,孫盛希從小就在韓國長大,大學便進入搖滾社接受高強度的樂團練習,韓國大學的搖滾社任務很重,常常需要代表學校去參加一些活動和比賽等,那段時間的磨練提升了孫盛希的能力,也讓她漸漸找到了適合自己的音樂路線。
說到創作習慣,希希都是先寫旋律再依照旋律呈現的畫面感填歌詞,而她喜歡的音樂人也是Corinne Bailey Rae、John Mayer、椎名林檎這樣偏」技術流「的大拿。感覺華語樂壇很久都沒有出現過這樣全能強悍的女歌手了!
更難能可貴的是,孫盛希的強大並沒有讓你感覺到侵略性,無論外表還是談吐她都讓人很舒服,這讓我不由自主想起滾石那些經典女聲,陳淑樺、張艾嘉、辛曉琪、齊豫,甚至滾石時期的林憶蓮,從某些方面來說孫盛希依然承襲了這些經典女聲的溫婉都市特質,但在此之外,她又彌補了前人普遍缺少的創作和現場能力。
該怎麼說?!如果真有「滾石女性」這一物種的話,孫盛希就是這一物種的最新迭代版本,不僅保留了前代的優點,同時強化了前代的缺陷,是「滾石女性」的絕佳當代範本!
author
30是邢玉龍
editor
30
關心你聽什麼,關心你怎麼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