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無印良品推出Muji to Go Bus,有何用途呢?

2020-12-25 Geear集者

日本的無印良品 Muji 之所以能得到大眾的歡心,除了是因為其簡約設計、品質高、價錢又合理之外,還有就是它所推出的都是以人為本的理念。日前才報導過日本 Muji 為環保推出全新的家俱租賃服務,而今天就介紹另一項日本 Muji 新推出的服務,就是 Muji to Go Bus!

隨著位於東京、世界最大的 Muji 門市 Muji Naoetsu 開幕,Muji 也看見區內居於偏遠地區的民眾和老人未必能享受到 Muji 的產品和服務,因此就想到 Muji to Go Bus 這項服務。透過改造自前觀光公車的巴士,把 Muji 的衣物、文具、日用品、料理食品等送到不同偏遠區販售。除了為區內居民提供更便利的服務,也能跟居民深入對談,了解民眾的需要,繼續為社會建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空間。Muji to Go Bus 預計於 8 月開始試行,更會於 9 月擴大服務範圍,若然之後有機會到日本的話,或許你也會看到這架流動 Muji 商店在路上行駛呢!

相關焦點

  • 無印良品(Muji)貴麼 是什麼檔次
    ◆ 無印良品 (Muji) 設計師介紹:原研哉:日本中生代國際級平面設計大師、日本設計中心的代表、武藏野美術大學教授,無印良品 (Muji) 藝術總監。設計領域泛於長野冬季奧運開、閉幕式節的節目紀念冊和2005年愛知縣萬國博覽會的文宣設計中,展現了深植日本文化的設計理念。在銀座松屋百貨更新設計中,橫跨空間到平面實踐整體設計的方向。
  • 消費者抖音上買到「無印良品」後懵了:我到底買的哪個「無印良品」?
    前幾天,於女士收到貨,拆開仔細看了看,發現商標細節、手感和平時在實體店購買的不太一樣,「日本的無印良品商標上有muji字母,這個沒有。」於女士查看了商標上的生產商家為江蘇南通朵妃紡織品有限公司,跟日本的完全是兩回事,因此,她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 10款值得買的無印良品MUJI小物,回購無數次!
    極簡但是卻一點都不簡單「無印良品(MUJI)」創始於日本,其本意是「沒有商標與優質」。但是產品的設計無一不透露著無印良品(這也是逼格所在)它所代表的其實一種生活方式,表明了一種淡泊的生活態度無印良品去年推出的一款售價12600日元"適宜身體的沙發"由於太過舒服被日本網友通稱為"讓人變廢的沙發"!填充物細小而緊緻,會恰到好處的託住受力的部分,比如腰部,感覺非常的舒服。
  • 無印良品MUJI日本官網海淘手把手教你
    無印良品作為日本大眾的牌子之一,物美價廉,品種齊全。尤其是衣服款式設計的簡單大方,非常喜歡。無奈國內網站常常常常缺貨斷貨,價格也高出不少。因此日本官網就成了MUJI愛好者必去的購物點啦。分享下註冊日本官網的過程。
  • 日本無印良品MUJI敗訴中國無印良品,日媒和網友都表示驚呆了!!
    相信大家對日本無印良品MUJI很是熟悉吧,因為它家的產品有不錯的保障,擁有著大批的粉絲。
  • 直播秒殺價買到「無印良品」,女子收貨後懵了…
    前幾天,於女士收到貨,拆開仔細看了看,發現商標細節、手感和平時在實體店購買的不太一樣,「日本的無印良品商標上有muji字母,這個沒有。」於女士查看了商標上的生產商家為江蘇南通朵妃紡織品有限公司,跟日本的完全是兩回事,因此,她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 無印良品MUJI有哪些好用的文具?
    經常逛無印良品你會發現,中間很明顯的一塊區域都是它們家的文具,比如各類筆、紙、文件夾、本子等文具用品。
  • 「無印良品」相關商標申請近三百件,消費者買的到底是哪家?
    前幾天,於女士收到貨,拆開仔細看了看,發現商標細節、手感和平時在實體店購買的不太一樣,「日本的無印良品商標上有muji字母,這個沒有。」於女士查看了商標上的生產商家為江蘇南通朵妃紡織品有限公司,跟日本的完全是兩回事,因此,她懷疑自己購買的商品並非日本品牌「無印良品」。
  • 你在某音和某寶買的超低價無印良品四件套是正品嗎?
    一開始muji是個日本賣雜貨的品牌,在中國就叫無印良品/muji,雖然叫是這麼叫,但是日本公司並沒有註冊這個商標,於是無印良品的商標就被北京一家叫做「北京棉田紡織品有限公司」搶先註冊了,為此日本muji公司還將北京棉田告上了法庭,結果以敗訴告終。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一字之差,誰是正品?
    是商標搶註,還是正當維權本案終審判決後,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曾發布聲明稱,「無印良品」自1980年在日本誕生以來,良品計畫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地開設店鋪,註冊「無印良品」和「MUJI」商標。在中國大陸範圍內,良品計畫幾乎在所有的商品·服務類別上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是僅在布、毛巾、床罩等商品類別的一部分上,被其他公司搶註了「無印良品」商標。那麼,本案原告是否如被告所說,是搶註了其商標呢?對於如何認定商標搶註行為,商標法有明確規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其商品或者服務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標註冊。
  • 在無印良品門店工作是什麼體驗
    在無印良品門店工作是什麼體驗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是商標搶註,還是正當維權本案終審判決後,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曾發布聲明稱,「無印良品」自1980年在日本誕生以來,良品計畫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地開設店鋪,註冊「無印良品」和「MUJI」商標。在中國大陸範圍內,良品計畫幾乎在所有的商品·服務類別上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是僅在布、毛巾、床罩等商品類別的一部分上,被其他公司搶註了「無印良品」商標。那麼,本案原告是否如被告所說,是搶註了其商標呢?對於如何認定商標搶註行為,商標法有明確規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其商品或者服務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標註冊。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如何判定商標侵權?
    是商標搶註,還是正當維權  本案終審判決後,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曾發布聲明稱,「無印良品」自1980年在日本誕生以來,良品計畫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地開設店鋪,註冊「無印良品」和「MUJI」商標。
  • 東京無印良品銀座酒店:樓下便是全球最大無印良品旗艦店
    東京無印良品銀座酒店MUJI HOTEL GINZA地理位置:日本東京都中央區銀座3丁目3番5號 6F。位於東京商戰熾烈的銀座,在這裡的老字號百貨店、名店、新店及特色路面店鱗次櫛比。官網:https://hotel.muji.com/ginza/cn/酒店電話:+81-3-3538-6101△由UDS進行設計,內部裝飾以木、石、土為中心,巧妙使用了100年前東京有軌電車的墊軌碎石與廢船木材。
  • 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糾紛:侵權判定標準是什麼
    是商標搶註,還是正當維權本案終審判決後,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曾發布聲明稱,「無印良品」自1980年在日本誕生以來,良品計畫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地開設店鋪,註冊「無印良品」和「MUJI」商標。在中國大陸範圍內,良品計畫幾乎在所有的商品·服務類別上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是僅在布、毛巾、床罩等商品類別的一部分上,被其他公司搶註了「無印良品」商標。那麼,本案原告是否如被告所說,是搶註了其商標呢?對於如何認定商標搶註行為,商標法有明確規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其商品或者服務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標註冊。
  • 當「無印良品」遇上「無印良品」
    是商標搶註,還是正當維權本案終審判決後,良品計畫、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曾發布聲明稱,「無印良品」自1980年在日本誕生以來,良品計畫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地開設店鋪,註冊「無印良品」和「MUJI」商標。在中國大陸範圍內,良品計畫幾乎在所有的商品·服務類別上註冊了「無印良品」商標,但是僅在布、毛巾、床罩等商品類別的一部分上,被其他公司搶註了「無印良品」商標。那麼,本案原告是否如被告所說,是搶註了其商標呢?對於如何認定商標搶註行為,商標法有明確規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對其商品或者服務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向商標局申請商標註冊。
  • 無印良品推出「環保水瓶」
    無印良品近期推出了新品「環保水瓶」,輕便好攜帶的扁平形狀設計、330ml的容量大小,希望藉此鼓勵大家自行攜帶水瓶出門,減少塑料瓶的浪費,門市內更貼心增設飲水機服務,可自由使用。水瓶已在7月正式販售,飲水機也從7月起陸續裝設。
  • 日本「無印良品」再告中國「無印良品」,一文讀懂兩家十多年商標...
    兩家以「無印良品」為名的企業又打起了官司 普陀法院供圖這起案件與此前大量案件有何關聯,會給這場持續了十多年的爭奪戰寫下句號嗎?「第24類商品」成「楚河漢界」第一輪爭奪戰看起來是北京無印良品取得了勝利。但是,法院同樣明確,該公司持有的商標權僅限於第24類商品,在其他領域,「無印良品」則歸屬於日本無印良品申請註冊的商標。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 快報臺灣7-11與無印良品合作 年底muji店中店超300家
    NO.1 臺灣7-11與無印良品合作
  • 日本「無印良品」VS中國「無印良品」,究竟誰在「偷梁換柱」?
    (本文6407字,閱讀約需13分鐘)▲ 上圖:日本無印良品門店 ▼ 下圖:北京無印良品門店自1980年12月誕生以來,無印良品從主推食品、生活百貨的私人品牌到全球零售業的標杆企業,從日本到全球,一路高歌猛進,贏得了全世界消費者的認可。然而,無印良品卻在布局中國市場多年後,同北京一家同樣以「無印良品」為品牌的家紡店不期而遇,並由此上演了一場商標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