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經常做這四件事,會讓一個人的氣質變得很猥瑣

2020-12-24 騰訊網

氣質是什麼?

心理學的定義為:氣質是表現在心理活動的強度、速度、靈活性與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種穩定的心理特徵。

為便於理解,我們使用託馬斯和切斯的概念,即氣質是一種個人穩定的 「行為風格」。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數語境下的「此人有氣質」「此人無氣質」指的並不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氣質,而是指的憑直覺和經驗做出的「此人給我的感受是什麼」的判斷。

這個是大眾語境下的氣質的內在含義,先來看看大眾語境下的氣質吧。

我們常常說一個人氣質看起來很猥瑣,猥瑣指的是什麼呢?經常做哪些事會讓一個人的氣質變得猥瑣呢?

經常說髒話

首先,髒話分為兩類,一類是和生殖器掛鈎的髒話,另一類是像:「WC,TMD」這樣的網絡流行語的語氣助詞。

語詞助詞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是很正常的,因此本文語境裡的說髒話主要指的是前者。

其次,說髒話和教養高低沒有必然的聯繫,教養高的人也有可能說髒話,但是教養高的人一定不會經常說髒話。

為什麼不能經常說髒話,即使是語氣助詞呢?

無論是和人聊天,還是和人爭論,內容的選擇都是十分寬泛的。試想一下,別人問你吃了什麼、看了什麼、玩了什麼,倘若你的回答一律是:「WC,真好吃;WC,真好看;WC,真好玩」。

那麼會顯得你的內在很貧瘠,也能看出被網絡流行文化同化很嚴重,缺乏個人語言特色。

經常吹牛

「我也能掙一個億」和「他掙了一個億算什麼」都屬於吹牛,前者讓人聽了最多是在心裡想:「你掙不到一個億」,別人知道你是在吹牛,也覺得無傷大雅。

但是後者讓人聽了會覺得很不爽,人們在心裡會想:「你沒有本事,還自以為是得很」。

前者只是在拔高自己,後者否定別人,拔高自己,但是又沒有內涵做支撐。

在生活中人們會偶爾吹牛調侃生活,但那些經常吹牛的人是肯定有問題的,如果一個人很有內涵,他就會把自己的內涵表現出來,自然用不著吹牛了。

如果一個人沒有內涵,但是他又想獲得別人的關注和認同,那他能做的當然是經常吹牛了。

所以經常吹牛有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反映了這個人沒有內涵,沒有內涵又喜歡裝,當然會被人說是氣質猥瑣了。

經常開黃腔

經常開黃腔會反映出這個人經常瀏覽淫穢的作品以及腦子裡的思想比較淫穢。

如果一個人看的全是哲學、文學之類的著作,他與人談論的時候會不自覺地提到哲學、文學裡面的東西。

如果一個人看的全是淫穢的東西,或者想的全是淫穢的東西,他在與人交談時,便會不經意地把這些流露出來。

恰恰是無法正確看待性的人,才會經常開黃腔。

一個對性看法很成熟的人會在該提的時候提,不該提的時候不提。另一個方面,經常開黃腔會冒犯他人,顯得不尊重他人,不夠謹慎。

外貌形體

猥瑣分為兩種,第一種指的是對方感到被冒犯或者辣眼睛,第二種指的是外貌形體不夠好或者表情管理不到位而產生的猥瑣。

需要強調的是,因為外貌形體不夠好而產生的猥瑣,並不能算真正的猥瑣。

中國人自古以來是比較重視儀容儀表的,有人會認同儀容儀表的重要性,也有人會堅持自我感受的重要性。這二者無關對錯,僅僅是個人的喜好。

因此如果重視印象管理,可以選擇各種能夠鍛鍊形體和加強儀容儀表管理的方法。

如果重視自我的愉悅,便沒有必要拘泥於因為表情管理或者外貌形態而產生的所謂的猥瑣的觀念了,提升自我的內涵更為重要。

總的說來,猥瑣的氣質分為兩種,一種是外在引發的,一種是內在引發的,內在引發的全是因為內涵的不足,古人言:「腹有詩書氣自華」自然是有道理的。

說完了大眾語境下的氣質,接下來來看看心理學上的氣質。

對於氣質類型的劃分,古希臘的醫生希波克拉特在恩倍多克勒的「四根說」的基礎上,提出了更廣為人知的「體液說」

他認為人體內有來自不通過器官的四種體液(血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機體的健康狀況取決於這四種體液的混合比例。

羅馬醫生蓋倫將其稱為「氣質」,並重新劃分了13種,後人進一步發展簡化為以下四種:膽汁質,多血質,抑鬱質和粘液質。

網絡上關於這個的測試很多,但是更權威的測試是與人格有關的大五人格測試。氣質這個詞語在心理學中提及的頻率是比較低的,但它是存在的。

人們常常把氣質和人格的關係搞混淆,人格是構成一個人思想、情感及行為的獨特模式,是與他人相區別的獨特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的總和。

當然,形成這種人格獨特性是有其先天生理基礎的,這種先天生理基礎便是每個人表現在心理活動和行為方面典型的、穩定的動力特徵,即稱為氣質。

氣質是人的個性心理特徵之一,是人格形成的原始材料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指的是「脾氣」、「秉性」。

氣質在先天的基礎上存在,然後在後天環境中發生改變和完善。

和氣質有關的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是「紐約縱向研究」,並且著有《氣質論》一書,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Social Psychology》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常做這四件事,會導致一個人的氣質變得很猥瑣
    在現實生活和網絡生活當中,「氣質」這個詞彙經常被提到。那麼,你知道心理學上面的也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做「氣質」嗎。在心理學上,「氣質」指的是人的一種行為風格,比如說,這個人是處變不驚還是三心二意。而且,心理學上面,氣質這一概念也由來已久。從古希臘就產生了。
  • 心理學:常做這4件事,會讓一個人的氣質變得越來越「猥瑣」
    氣質為一種個人穩定的 「行為風格」。通常我們會評論一個人氣質很好、氣質「高雅」、氣質「儒雅」等,也有一些人給人一種「二流子」、「不學無術」、「賊眉鼠眼」的印象,甚至說「猥瑣」的氣質,這是為何呢?1.經常說髒話偶爾一兩句用作語氣助詞或者網絡用語的髒話可能還無傷大雅,但是一個修養好、講文明的公民不會把髒話掛在嘴邊。即使是語氣助詞,如果你只會說「wc」、「我去」等,也會顯得你語言貧瘠、詞彙量匱乏,缺乏簡單的漢語詞彙量,學識不高或者沒有主見,只會被所謂的網感同化。
  • 經常做什麼會讓男生變得猥瑣?
    猥瑣出自李治《敬齋古今黈補遺》。 表達的意思為舉止扭捏、拘束、不自然;或形容人體貌、氣質不佳。其實無論男生女生,都是可以用猥瑣來形容的,只不過現在大部分用於男生。猥瑣分為很多種:1.體型猥瑣2.行為猥瑣3.氣質猥瑣男生哪些行為會讓人覺得猥瑣呢?
  • 心理學:改變氣質,先杜絕這4件事,至少不會被評價為「猥瑣」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氣質跟內心活動範圍、力度及走向有關,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所謂的氣質只是人們直觀上的理解,也就是一個人的形象問題。其實關於氣質的定義有很多,比如優雅、深沉、猥瑣等,這些都是用來評價一個人。如果單純的只是評價氣質不佳或深沉,都是可以讓人接受的,但要是被人評價為猥瑣就比較尷尬了,為什麼會招來這樣的評價呢?
  • 心理學:脆弱時,經常做這五件事,你的內心會越來越強大
    而心理學發現,其實內心強大也是可以鍛鍊出來。當我們經常做這些事的時候,無形中也會強化我們的內心,在時間的錘鍊中最終變得強大起來。心理學:內心強大2、嘗試改變,走出自我舒適區每個人都有自我的舒適區,自我舒適區是獲取穩定與安全感的來源。但是如果一個人想要變得更強大,我們就必須嘗試改變,走出自我舒適區。多數人認為勇氣就是不害怕。
  • 心理學: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無外乎這四件小事,別不信!
    心理學:毀掉一個人最好的方式,無外乎這四件小事,別不懂!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成功需要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而且有時候那1%的靈感比99%的汗水還要重要,可見成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失敗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同樣的道理,放在做人上,成就一個人很難,但是毀掉一個人要比成就一個人要簡單得多,通過心理學研究,我們可以得之,毀掉一個人,只需要四件事就夠了。
  • 心理學:一個人經常有這四種表現,可能內心比較黑暗
    絕大多數人,都可能存在一定的陰暗面,但是,這並看不出來,他們做「好人」的一面。因為社會規則阻止我們大多數人隱藏自己黑暗的一面,我們都像紳士一樣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當秩序被打破,你會看到可怕的事情。心理學:一個人經常有這四種表現,可能內心比較黑暗。
  • 「關係曖昧」的男女,會一起做這四件事,別不信
    在和異性交往的時候,或許有人會說:「我們就是普通異性朋友之間的關係。」但是真正關係曖昧的男女,會一起做這四件事,別不信。01.會經常聯繫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挺忙的,無暇顧及他人的生活。但是倘若兩個人經常聯繫,也就說明兩人的關係不一般。
  • 72%的人獨處時,會做這件事……
    而當我們一個人時,我們談論什麼?一個人看展覽,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享受美食,一個人旅行,當然,還包括一個人的性。 在中國語境下,性似乎從來不是一件可以公開分享的事。而自我性愛,也就是自慰,在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是現在,也似乎仍然是屬於晚間的秘密。但是事實上,「對於性的滿意度,」洛桑瑞士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研究員Milhausen博士說到,「是和生活滿意度是直接交織在一起的」。 也就是說,性這件與生活質量直接相關的事,絕不應該受到這樣的對待。
  • 《易經》透露:一個人的好運氣,經常會敗給這3件事,要及時調整
    其實個人也是講究風水的,在《易經》中,也有提到一個人的風水的問題,。所謂風水就會有好有壞,《易經》中就說到了,一個人的幸運一般都會輸給三件小事,看看自己越來越窮跟這三件事情有沒有關係。03不會低調做人人的一輩子,過的平安順遂,肯定要明白一件事情,這件事就是要會低頭。做人不能太高調,要謙虛。
  • 情商高的女人會放手讓男人做這四件事,日子才能幸福!
    ,哪知生活並不是像宋麗所想的那樣,過了沒多久,她就開始後悔了,哥嫂的冷眼相對,一個人邊帶孩子邊上班的艱辛,讓她手忙腳亂,頓時亂了方寸。恰好張華也有復婚的意思,經常去找宋麗,兩人又人家人的勸說下復婚了。現在的宋麗看起來過得很幸福,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人也年輕了許多。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去美容,健身,家裡的一切事情都由張華打理,就連兒子的功課也交給了她,問起宋麗為何變得這麼的精緻,她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現在她學會了放手,只有學會放手讓男人去做這四件事,日子才會過得更加的幸福!
  • 心理學:打心底討厭你的人,不會排擠你,而是會做這3件事
    一個人的行為是可以反映他的內心的想法的,打心底討厭你的人,不會排擠你,而是會做這3件事。第一種:無視你,或者言語陰陽怪氣人和人的交往,語言是必不可少的一種交際方式,一個人要就會不自覺的有一些表現,比如說話的語氣,動作等等都會體現出來。
  • 心理學:一個人心裡討厭你,會有這四個細小的表現,別傻傻的倒貼
    在心理學裡面,假如你想知道那些人討厭你是誰?那麼你可以從這個人的細節裡面看出來。第一個:經常對你敷衍。在這裡有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那就是你隨便抽一個跟你相處的人在一起聊天,聊完之後你再統計一下,你們兩個人每個人到底都說了多少句話?如果你講了一句話,對方卻回了五句以上,那麼毋庸置疑,這個人不但不討厭你,反而對你還有些好感。
  • 心理學:一個人是智者還是愚者,看這四點就夠了
    心理學:擁抱變化1、愚者更容易被瑣事纏身,智者更懂得分輕重一個人是智者還是愚者,首先看其對小事的態度。意思是我們考慮某個問題的時間和這件事情的重要性成反比。這意思是絕大多數人都會把大部分時間浪費在小事上。而心理學上有一個二八定律講述人生中只有百分之二十是大事, 百分之八十是小事。這意思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懂得分清楚輕重,我們才能真正做出有價值的事情。一個人永遠不要炫耀自己在雞毛蒜皮中的心眼兒,因為那些永遠都是小心眼兒;不要顯擺自己在柴米油鹽中的聰明,因為那些都是小聰明。
  • 心理學:一個人臉皮薄的四個特徵,殊不知這才是你成功的最大阻礙
    一個人臉皮薄,死要面子會讓他錯失很多機會。臉皮薄意味著做事的時候畏手畏腳,說話的時候低聲細語,臉紅緊張等一系列效應也會隨之而來,一切感受都是你自己的,可結果你說了不算,因為你的臉皮薄,讓你失去很多。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是自己對事情的高預期和對自己的低自信,也就是把普通的一個講話看的很重,但把自己的能力貌似又很低估,缺少自信,這跟缺少鍛鍊和過往(特別是小時候)的經歷有關。不會拒絕別人不會拒絕別的人是可悲的,因為他會活得很累,一旦別人摸清楚他的脾氣,就會用各種各樣的事情來麻煩他,這樣的人整天處在替別人忙活的狀態中,而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自己的事。
  • 男人一旦經歷過這「四件事」,一夜之間就會變得成熟
    一個人究竟要怎樣才能變得成熟?許多人都在問這個問題,著急的父母看著自己不成熟的孩子這樣問;女朋友看著自己不成熟的男朋友也這樣問;因為苦口婆心的說教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男人將來要成為家庭的支柱,要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上面要贍養老人,下面要照顧孩子,男人的成熟對一個家庭來說至關重要。
  • 經常被同事排擠,只因你做了這3件事,早知早受益
    經常被同事排擠,只因你做了這3件事,早知早受益在生活中,有的人很受大家歡迎,但是有的人卻被別人所厭惡。那些不受別人歡迎的人都想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被排擠,也想變得和其他人一樣,能夠結交很多的朋友。那麼我們是做了那幾件事情而讓他人對我們產生厭惡的呢?以下的三件事,如果你做了,那麼你很有可能會遭受排擠。1.搶佔他人的利益我們進入職場的時候,會發現有些人喜歡搶佔他人的利益。比如說上司讓你去做一個項目 ,這時有人毛遂自薦說想和你一組。
  • 一個人,越不做這4件事,越能積攢福氣
    只有排除了禍患,才能迎來福氣,而能抓住福氣的人,更懂得不做下面這幾件事。一、不背後議論他人與人相處,最講究的就是和氣,而在別人面前裝和善,事後又說別人的風涼話的,都是假好人。只會附和著別人做事,這樣的人,不僅不會招來福報,還有可能招來禍端。
  • 心理學:做不到這三件事的男人,只是表面愛你
    女人應該學會變得更加理智,不要總是被愛情衝昏了頭腦,對真真假假總是分辨不清,你要學會觀察,真正愛你的男人,跟那些只會對你甜言蜜語的男人,是有很大區別的。一個真心喜歡你的男人,會為了你而不顧一切,更會為了你而放棄很多事情。所以,倘若做不到這三件事的男人,往往只是表面愛你。
  • 心理學:心機重的人,往往不是一臉陰險,而是會做這三件事
    我們不怕遇到困難,卻怕身邊有心機重、會算計我們的人。然而這類人善於隱藏和掩飾,往往不容易分辨,但是,只要去觀察,心機重的人,他們身上還是有一類共性的,從心理學角度,心機重的人,往往會做以下三件事:01善於掌控自己的面部表情什麼叫做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