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科研究院2020教育科技融合趨勢前瞻正式發布,聚焦數位化人才

2020-12-27 獵雲網

【獵雲網北京】12月22日報導

12月21日,以「Digitalent數位化人才」為主題的慧科研究院2020教育科技融合趨勢前瞻發布會在慧科集團總部舉行。慧科集團合伙人、慧科研究院院長陳瀅博士基於對未來2-3年教育行業發展趨勢的洞察,從教育與科技深度融合的視角,與到場的專家學者、高校老師、媒體等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企業數位化轉型的必經之路。這是慧科研究院自2014年以來,連續第7年發布的教育趨勢報告。

慧科研究院教育科技融合趨勢前瞻2014-2020

另外,在發布會現場,陳瀅博士邀請北大創新評論執行主編謝豔,在線教育資訊網CEO、博奧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巖,以及慧科集團合伙人、輪值總裁劉媞,就「數位化人才培養」的主題進行圓桌對話,分享他們在各自領域的的思考和實踐。

數位化轉型成企業必修課,數位化人才是核心驅動力

長久以來,企業的數位化轉型是一門選修課,一些傳統企業雖知其重要性,但推進相當緩慢。而今年以來,疫情的突襲迅速暴露出企業在運營模式、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商業設計等方面的不足,疫情「黑天鵝」以一種極端的外力迫使企業不得不直面這個問題。

過去十年,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飛快,數字經濟產值從9.5萬億漲到了35.8萬億,佔GDP的比重從20.3%上升到36.2%。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同時隨著5G、雲計算等新基建的提速,進一步放大了企業數位化轉型的迫切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數位化轉型變成企業的必修課,而數位化人才是核心驅動力。

快速發展的新技術和新產業對全行業的崗位提出了新的需求,企業的用工方式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對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社會對數位化人才的渴求和爭奪前所未有。

數位化人才可以簡單歸納為具有數位化信息素養、將數位化思維運用到工作中,能熟練應用數位化工具並進行數字敏感度分析的個人。數位化人才分為數位化領導人才、數位化專業人才和數位化應用人才三種,三者有機整合,階梯式遞進,組成了數位化人才金字塔模型。對於不同層次數位化人才的培養,不但要從學校的教育抓起,同時很多企業和個人也非常重視對應的能力提升。

陳瀅博士分別從「能力捷徑——快速敏捷的能力形成」「場景滲透——面向場景設計課程」「學於交點——強化面向實戰的學習」「雲上實踐——雲端訓練加速能力形成」「眾評眾議——開放的多角度成果評估評價」這五個方面,對未來教育趨勢進行了詳細的闡釋。

趨勢一:能力捷徑——快速敏捷的能力形成(Momentum of Competency)

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根本來自於人。人才能力的形成需要企業根據戰略進行持續(時間)地推動(外力)。

在經典物理學中動量公式 動量 = 質量 X 速度 (p = mv),這個公式本質上表述作用於物體上的外力在時間上產生的累積效應,這一概念同樣很好地闡釋了當前社會對數位化人才能力培養的要求,即在保證內容「質量」的基礎之上,同樣要提升能力建設速度,去滿足科技高速發展所帶來的對人才能力「衝量」要求。

過往,社會對於數位化人才的培養和需求,以「質量」為主,社會對數位化人才普遍求「精」,更有耐心慢慢等候其發展成果。後疫情時代,由於消費行為、協同方式等變化,進一步提升到對「速度」的要求。

今年8月,職場社交平臺脈脈聯合開課吧發布《中國數位化人才現狀與展望2020》,報告顯示,疫情之後市場對數位化人才的總體需求量猛增,相比去年同期增長91%。

數位化人才培養迫在眉睫,左手是質量,強調的是培養過程中對於內容體系的提升;右手是速度,追求的是更快速和敏捷的效率提升。

這種「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要求,同時體現在企業和高校對於人才的要求。對於企業而言,因為市場需求倒逼,希望職場員工能迅速掌握數位化技能,擺脫困境,抓住新經濟機遇。對於學校來說,也迫切需要專業課程體系與產業接軌,希望儘快跟上企業的發展節奏,精準輸送人才。

這種能量的形成需要的是更好的方法和工具。這些方法和工具,在後疫情時代可以歸結為4點:來源於面向場景的課程設計,面向實戰的強化學習,雲端訓練能力的形成,還有開放的眾評眾議模式。

趨勢二:場景滲透——面向場景設計課程(Scene in Course)

「無處不場景」的概念廣被認可,場景化學習正成為主流趨勢。

場景化學習是真實地還原現實工作中面對的情景和問題,以此來構建教學內容的一種方式,其關鍵在於構建特定的學習場景,還原真實的工作環境,解決學習場景和實際工作場景脫節的問題。

場景化學習的價值在哪裡?在場景化課程設計中,搭載了真實的業務場景,這些業務場景不是來自於理論,不是來自於專家,而是來自於距離客戶最近的一線業務人員。從一線人員的實際工作中,萃取有價值的經驗,挖掘業務痛點,梳理工作流程,為制定企業策略和提高工作效率找到支撐點,同時能找到賦能人員的關鍵點。

作為數位化人才在線教育平臺,開課吧在課程設計中就很注重場景的應用。開課吧的明星產品Python 中設計了多個真實的工作場景案例,通過項目的方式,手把手指導學習者解決實際問題。這些場景覆蓋了辦公自動化、金融、新零售、電商、人力資源、企業管理、社群運營、營銷、醫療衛生等行業和領域,應用非常廣泛。

例如電商運營人員經常面臨這樣的工作場景,需要給平臺運營的負責人匯報網站當月整體運營情況,具體要怎麼做呢?課程中代入該運營人員面對的問題,梳理他手裡掌握的數據和工作思路,提出解題目標,然後再指導他怎樣製作漏鬥圖來分析平臺轉化率,如此通過業務指標數據來反映網站運營情況。

「辦公室的千手觀音」課程中,行政人員面對海量的文件需要同時修改名字,課程就從這個場景出發,教會學習者怎樣批量修改文件名;「快速搞定全員績效」課程中,結合人力資源的這個工作場景,課程具體指導學習者怎樣完成多表合併、數據清洗、數據排序、繪製數據可視化圖表等任務。

這些面向場景設計的課程就是這樣通過還原實際情況,找出業務痛點,給出有價值的解決方案。

趨勢三:學於交點——強化面向實戰的學習(Learning at Crossing)

數位化人才的培養,不是在一條軸上單向地傳授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而是多軸線同時鋪開,多維度培養交叉複合人才。複合人才包括知識複合、能力複合、思維複合等,講究的是綜合素質的培養。

出身印度的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從工程技術人員成長為全球頂尖科技巨頭微軟的CEO,並在微軟被唱衰之時,帶領其重回浪潮之巔。有人問,為什麼是納德拉?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表示,因為他同時具備良好的工程師技能、商業眼光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素養。

懂專業、會戰略、擅長溝通和人際關係,這種複合能力是其成功的關鍵。在全球數位化經濟轉型的當下,複合型人才最能經受時代的震蕩和考驗。

這種複合能力的培養,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學習的過程中具化為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判斷力、責任心等多種維度,其強調的是面向實戰的能力。

在產教融合的實踐中,企業創新訓練營是培養學生實戰能力的最佳模式。訓練營圍繞前沿科技與信息產業,聯合行業領軍企業,在融合產業需求的基礎上,通過構建實例分析,實境訓練、實戰檢驗的「三實」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實戰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

在這種模式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以真實的企業項目進行全流程實操,制定目標,搭建團隊,分工協作,公開答辯,後期復盤等,在這個過程中將理論和實踐經驗相結合,加深對專業和未來工作崗位的理解,掌握面向未來職業所缺的「軟實力」。

趨勢四:雲上實踐——雲端訓練加速能力形成(Practice on Cloud)

隨著5G技術、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教育正在發生一個質的變化,從連接信息,變成了連接行為和活動等。以往,線上課堂就是相對單向的遠程教學,缺乏實時、多元的交流和互動;有了5G技術的加持,傳遞速度和整體體驗得到明顯提升,實現了在網際網路上模擬現場教學的真實環境,打破了空間的限制。在這種技術的支撐下,我們得以在雲端開展各種類型的教學活動和交流實踐。

疫情期間,慧科因應在線教學的需求進行了很多基於雲端的實踐,包括工學結合項目、新型混合式金課、雲中實驗室等。

去年10月,慧科與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合作以現代學徒制的形式共建視覺營銷產業學院,疫情期間,老師和同學們通過線上的方式學習進階課程,即VR+工業,期間做了很多電商的三維產品,而學生們完整參與的「西藏變電站點雲數據數字模型還原項目」在全網公開答辯中獲得評委們的一致讚譽。

慧科與東北大學軟體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在疫情期間開展了160課時的《網際網路金融實踐項目》線上教學,44名學生通過跨專業、混組、遠程協作的形式,分組完成網際網路金融產品的規劃-設計-開發-運營,並進行最終的線上答辯和產品演示。課程將線下實訓移至線上,模擬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線上協同工作環境,積極探索線上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學生可以在課上實時參與答題互動。同時,課程錄播與回放便於學生課下複習鞏固,充分體現了線上實訓的優勢。

針對高校線上學習面臨的挑戰,慧科在疫情期間實踐新型混合式金課模式。大數據分析應用、短視頻製作與運營兩門新型混合式金課率先在鹽城師範學院和渤海大學落地。學生一方面可以通過大量的學習資源,如錄播課程、線上實驗平臺、人工智慧助手和教師輔助的模式進行自主學習,並以測試、實驗為輔助,驗證學習成果;另一方面,課程以關卡式學習為路徑,學生們在任務驅動性的課程設計中完成爬蟲程序實驗或腳本創作等實操,不斷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實踐能力;最後,以小組制、項目式的形式,將企業真實需求作為導向和評價,完成從立項到交付的完整項目流程。

趨勢五:眾評眾議——開放的多角度成果評估評價(Evaluation by Crowd)

眾評眾議好比一個具象的開放的廣場,創新的探索和實踐在這個廣場上進行公開展示,廣場四周圍坐著各種各樣的觀眾,基於不同的知識背景和經驗對所展示的內容進行觀點發布和交流。

疫情期間,慧科把這個「開放的廣場」搬上了雲端,邀請全國各地高校來到一個「雲上廣場」進行廣泛交流。

因應線上教學和分享交流的需求,期間慧科組織了多場跨校、跨地域、跨專業的直播課堂,通過線上課堂、訓練營答辯、跨校評審等多種形式,共享優質教學資源,促進高校之間的交流互動,激發教學創新動力。該系列課堂覆蓋了全國30多個省市,1700餘所高校的近萬名教師參與。

在這個開放的平臺上,同時聚集了來自不同學校的老師,針對同一個項目的展示進行不同維度的分享。這種探討既收到很多肯定的評價,也夾雜著質疑和建議。肯定的聲音表示,這種跨校、混組、遠程協作的教學模式,不僅為國內高校的在線教學起到了示範試點作用,也為高校教師線上線下教學能力的雙重提升和學生專業知識的掌握起到了促進作用;質疑的聲音則對邀請的嘉賓、互動的方式、評分的佔比、分組展示等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優化的建議。

眾評眾議的開放平臺,打破了高校與高校之間的藩籬,通過兼聽多種不同的聲音,廣納各方不同的建議,不斷對教學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打磨和升級。

一直以來,慧科致力於深化產教融合,充當高校和產業之間的橋梁,搭建高校和產業之間的交流圈;同時,在這其中,慧科也推動著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橫向交流,構建了一個無邊界的交流空間。

相關焦點

  • 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兼具科技前瞻與產業指導性
    2020年開始,全球經濟與社會陷入諸多不確定性當中。面對嶄新的2021,讀懂未來的科技趨勢發展,可能從未像今天一般重要。1月13日,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生物計算、AI晶片、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及相關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發展緊密融合,既有技術前瞻性也具備產業指導價值。
  • 盤點2020年,緊跟科技進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做了20件事
    9月,5G+產教科融合高端論壇(長三角)和5G+產教科融合高端論壇(山東)分別在江蘇南京和山東濰坊成功舉辦,並落地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華為5G+數位化人才產教融合基地,得到業界好評。3舉辦智慧農業圓桌會議,培養智慧農業技術技能人才聚焦智慧農業,抓牢飯碗根基!
  • 慧科CEO嶽喜偉榮獲「2020中國經濟十大領軍人物」
    」在北京隆重舉行,慧科集團共同創始人、CEO嶽喜偉以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助力中國高等教育範式升級,榮獲「2020中國經濟十大領軍人物」。慧科集團共同創始人、CEO 嶽喜偉作為圓桌對話嘉賓,與來自其他不同領域的企業家探討了後疫情時代的創新發展與轉型之路。他在發言中表示,慧科集團從2013年開始探索在線教育,在線教育應用於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一直是作為輔助手段,而這次疫情讓大家對於在線教育的認知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全社會對於在線化和數位化都開始思考和行動,企業的數位化轉型迫在眉睫。
  • 百度研究院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生物計算迎爆發、無監督學習...
    【天極網IT新聞頻道】2020年開始,全球經濟與社會陷入諸多不確定性當中。面對嶄新的2021,讀懂未來的科技趨勢發展,可能從未像今天一般重要。1月13日,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生物計算、AI晶片、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及相關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發展緊密融合,既有技術前瞻性也具備產業指導價值。
  • JDD2020:京東探索研究院成立 立足六大領域打造源頭性科技高地
    中新網11月25日電 進入網際網路下半場,科技企業的技術競爭已逐漸「趨同」,能夠率先撥開產業迷霧洞見革命性技術趨勢,才能在技術之戰的第二賽段掌握關鍵賽點。求其近者必追其遠,京東正式成立探索研究院,打造產業數智化首個源頭性科技高地,可以窺見其對未來十年新技術探索的決心與信心。
  • 展會進行時丨直擊「98人才展」現場,看國科科技產教融合成果
    9月8日,由廈門市委組織部主辦的第七屆「人才項目資本合作展」如約亮相2020廈門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暨絲路投資大會。本屆「人才展」聚焦「活力廈門C位無限」,圍繞「三個六」引才目標,以服務經濟產業發展和人才創新創業為宗旨,搭建了展覽、推介、洽談「一站式」服務平臺。
  • 創新推動數位化轉型,薩摩耶數科入選「2020年度數位化創新大獎」
    12月22日,以「創新引領 數字賦能」為主題的2020國際科創節暨全球數字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科技、商界、政界、學界的嘉賓分享科技創新觀點,並頒發年度科創人物、年度企業、年度產品、年度數位化創新等重要獎項。其中,薩摩耶數科榮獲「2020年度數位化創新大獎」。
  • 山東金融科技論壇在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成功舉辦
    魯網12月10日訊2020年12月10日,「2020山東金融科技論壇」在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成功舉行。本次論壇由山東省金融學會、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主辦,山東省金融學會金融科技專業委員會、齊魯工業大學金融學院承辦,山東產研金融科技研究院、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智能支付研究院協辦。山東省金融主管部門領導、部分銀行及地方金融機構的業務主管,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及企業的專家學者,山東省金融科技專業委員會全體委員,聚焦"科技賦能金融創新、金融助推科創產業"主題,各抒己見,深入交流。
  • 盛通教育研究院攜手北師大科學教育研究院打造科技創新教育新平臺
    2020年9月28日上午,盛通教育研究院成立暨與北京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院合作籤約儀式在北京師範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成功舉辦。北師大科學教育研究院鄭永和院長也針對科學教育教育研究院作出簡要介紹。盛通教育研究院兩位領導邀請朱部長和鄭院長為盛通教育研究院的成立進行揭牌。賈院長和鄭院長在雙方的合作協議上簽字。合作協議的籤訂,是深入貫徹落實國家關於科技創新與科技人才培養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是雙方深化合作的新起點,也是推動我國青少年科技創新教育轉型升級的重要契機,意義重大。
  • ...百望雲研究院發布聯合研究報告:面向企業彈性管理的數位化轉型...
    近日,西安歐亞學院會計學院與百望雲研究院聯合發布《面向企業彈性管理的數位化轉型指南白皮書》。  校企深度融合,賦能企業「業財稅」數位化轉型  西安歐亞學院會計學院與百望股份的戰略合作打開了校企深度融合的新篇章,這次合作對雙方都具有很大的戰略意義。
  • 2020年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暨科技創新大會舉行
    12月6日,2020年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暨科技創新大會在萬博商務區舉行。本屆大會以「智能世界·數字未來」為主題,圍繞廣深深化「雙城聯動、比翼雙飛」工作部署,助力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建設,為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作出番禺貢獻。
  • 阿里達摩院發布《2020十大科技趨勢》
    回首相望,過去的365天,產業AI與產業網際網路成為AI落地的關鍵詞,AI晶片規模化應用,專用晶片起勢,機器學習、深度學習在工業、能源等各個場景進行實戰;雲計算成為百行千業數位化轉型的核心紐帶,雲一躍成為巨頭的核心賽道;5G在2019年迎來正式商用,牌照相繼發放,5G也在帶動物聯網、車聯網的爆發,城市的數位化、孿生化成為共識;此外,區塊鏈在2019年褪去熱火,進行理性時代,並上升至國家戰略
  • 產業趨勢 | 2020文化產業十大關鍵詞、十大特徵及2021趨勢預測發布
    近日,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聯合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撫州)發起並聯合國內文化產業領域眾多研究者共同編撰的《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即將發布,本報告由北京大學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院(撫州)設立的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智庫研究基金資助。《報告》分為總報告、分報告、區域篇、專題篇共四個部分。
  • 昂立教育榮獲「2020年度社會責任公益企業」、「公信力教育品牌...
    ,是時下兼具號召力、震撼力、前瞻引領力的教育行業盛會。教育改變中國,時代賦予教育人更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2020年,教育部多次發布規範培訓行業的相關文件,政策管控愈漸嚴格、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消費者習慣不斷變化,在這樣的大環境下,適應變化和快速調整至關重要。隨著在線教育的發展,新的教育產品、教育需求也在不斷湧現,傳統教培機構需要在線下模式的基礎上,融合線上教育,推動「教育+科技」,迅速完成變革轉型。
  • 掌門教育出席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展望未來教育新十年趨勢
    12月18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破浪·融合」2020中國教育資本論壇在京成功召開,專家學者、知名投資機構、行業頭部企業齊聚一堂。回顧2020年,蓬勃發展的線上教育是短期紅利,還是未來方向?教育企業探索「線上+線下」相融合的道路能否完美落地?對此,吳佳峻表示,2020年,教育行業正在突破「邊界」,技術和教育正在迎來深度「融合」。無論對於行業還是公司,有些邊界在拓寬,有些邊界被打破,還有新的邊界在逐漸建立。
  • 在2020年開端,你應該看看百度研究院十大科技趨勢預測
    為此,百度研究院近日發布了關於 2020年的十大科技趨勢預測。  這些底層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技術融合趨勢的增強意味著,2020年,我們即將開始進入 AI的「工業化」大規模生產時代。  近日,基於近十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積累及全球範圍的產業應用實踐經驗,百度研究院正式發布了 2020十大科技趨勢預測。
  • 「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舉辦
    央廣網上海12月4日消息(記者傅聞捷)12月3日,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同指導下,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成功舉辦。
  •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智慧教育工作委員會 「智慧教育需求白皮書、標準...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智慧教育工作委員會 「智慧教育需求白皮書、標準編制啟動會暨學術研討會」召開更新時間:2020-12-22 12:15:34   12月17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智慧教育工作委員會「智慧教育白皮書、標準編制啟動會暨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召開。
  • 薩摩耶數科董事長林建明:以創新科技驅動金融數位化,逐步構築數字...
    深圳薩摩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建明,作為此次論壇開幕式演講嘉賓,發表了題為「金融科技的未來,不在金融,在數字中國的全景」主題演講,從科技公司視角分享了數位化轉型、金融創新的薩摩耶數科經驗。薩摩耶數科深耕行業應用,以技術壁壘構建核心競爭力薩摩耶數科成立於2015年5月,作為一家以AI為驅動的金融數字科技公司,基於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現代網際網路新興技術,為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專業的數字金融科技服務,助力金融行業實現線上化、智能化的數位化轉型。
  • 聚焦金融數位化轉型,首屆金融影響力論壇暨財經內容創作者大會圓滿...
    金融行業 B2C 數位化解決方案發布,助力金融數位化方案實施落地美信數科聯合創始人兼CEO刁盛鑫先生表示,2020年是動蕩的一年,也是重要的轉折年。對此,美信數科聯合科銳國際、騰訊雲發布「START金融行業 B2C 數位化解決方案」,聯合市場最優秀的科技、服務、數據安全、流量資源能力,幫助金融機構在制定戰略後,更好的落地完成整個金融數位化方案轉型實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