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初小姐
朗誦:羋兒
編輯: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
點擊上方綠標即可收聽羋兒朗誦
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情商高的人交友能力是不是更強一些?
下面的評價幾乎都是肯定的,其中一個簡短的回答十分精闢有力地闡述了情商高的人交友能力。
「朋友貴精不貴多。每個朋友都是精,這才是情商高的人的交友能力。」
所交的朋友每個都是知己好友,每個都是良師益友,這才是真正會交友的人。
那麼那些厲害的人,都是怎麼交友的呢?
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個視頻,是復旦老師陳果的一段上課視頻。
學生問了一個問題:「如何才能交到知己好友?」
陳果回答說:「當你想和一個閃閃發光的人做朋友,首先,你自己就要先成為一個閃閃發光的人。因為人以類聚,物以群分。」
答案很戳心,卻也很睿智。
因為現實就是如此,三毛曾說:朋友這種關係,最美在於錦上添花。當你是一匹好錦緞時,才能繡出美麗的花。
朋友與朋友之間的結交,也是一種「門當戶對」,同等能量的人才能互相吸引。
《陋室銘》中有句話: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君子交友注重志趣相投,義氣相和,往來間談詩論道,意境共賞。
山中有君子,惟願君子來。
明末清初詩人馮班認為:「氣習相染,師不如友」。
這句話是說,朋友對一個人的品性和學識,會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地產生深刻的影響。
因此,選擇交什麼樣的朋友對一個人來說極其重要。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國藩,就是一個擁有豐富人脈資源的人,但是他對於擇友的態度猶如拜師般慎重。
曾國藩曾說:擇友乃人生第一要義。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
所以,曾國藩一生中結交的益友皆志存高遠之人,這些人都不甘平庸,心懷大志,在這些朋友的影響下,曾國藩也學習到了很多。
在教導弟弟的時候,他分析弟弟要去讀書的地方——衡陽。
他認為,衡陽是曾家的發源地,但是,當地學習氛圍卻不好,敷衍了事者居多,且學風堪憂善嫉妒,「類皆庸鄙無志者,又最好訕笑人」。
如若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不惟無益,且大有損」。如若身邊損友過多,受到他們的影響,也將變得庸俗不堪。
配圖|曾國潘文墨
聽從了曾國藩的勸告,弟弟們選擇前去長沙讀書。
後來事實證明,曾國藩的看法十分正確。在良師益友的幫助下,曾國華、曾國荃進步非常快。
然而何為益友,何為損友?
由曾國藩「八交九不交」的交友觀點,我們可以大致得出以下結論:
志同道合、品性高潔之人,可共同成長,提升彼此的人生境界,是為益友;而三觀不合、阿諛奉承之人,無利即散,即便結交,也不長久,是為損友;
志向遠大、積極向上之人,可互相勉勵,提醒彼此看清努力的方向,是為益友;
德薄刻傲、是非不分之人,則反覆無常,心中陰暗,不利於人生道路的前進,是為損友。
配圖|曾國潘
高爾基說:真實的十分理智的友誼是人生最美好的無價之寶。
那麼,何為真實的友誼?
國學大師梁漱溟在北大任教時,努力尋求志同道合、能一起討論學習東西方文化的朋友。
對待交友,梁漱溟非常注重精神層面。他說:「如果要想調理自己,就得找一個好的環境。所謂好的環境,就是說朋友團體,都是一些有真志趣的朋友。」
在梁漱溟看來,朋友之間的不忠,是如同父子、兄弟、夫妻之間相處不好一樣的缺憾。
所以交朋友時,一定要「從彼此心性認識,做到深刻透達的地方才成」,如果達不到,就不要關係太過密切了。
配圖|大儒梁漱溟
梁漱溟說:朋友與朋友之間要信得及,信得過。
了解彼此的為人、品行和心性,即所謂信得及。
彼此感情深厚,互相扶持,相互信任,即信得過。
梁漱溟與林宰平、伍庸伯等人因志趣相投,互相了解,有著共同的宏願,所以彼此交往密切,成為終生好友。
他們在一起討論哲學,談論儒學,意見雖多有不合,卻往往相談甚歡,並引以為樂。
互相尊重,終生為友,此乃信得及信得過的朋友。
志趣相投,共同扶持,才是真正的友誼。
配圖|大儒梁漱溟
不同的朋友對人生有不同的影響,因此,在交友時,要仔細甄別,擇益去損,不交暱友,不交損友,只交益友。
故錢德蒼在《解人頤》中說:「名節至大,不可妄交匪類,以壞名街」。
君子交友,往往寧缺毋濫,往往先擇而後交,不先交而後擇,他們內心澄澈,眼中清明。他們胸襟坦蕩,進退有度,與之相處,往往如沐春風,自在寬容。
先淡後濃的謹慎,循循漸進的尺度,是為君子交友的姿態。
渾厚溫和的涵養,靈活圓通的智慧,是為君子交友的智慧。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此所謂君子交友之道,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靠努力,抵達的境界。
(1)人際關係準則是非常有用的學問。善於交友同優雅和美麗一樣,是一輩子受益的。學會交往有助於我們接觸社會,有助於我們打開向別人學習的大門,也可以發掘和推廣我們自身的優點。與別人交友的過程,也是我們認識自己的過程。
(2)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們要懂得清淡交友,擇良友,益友!因為這樣的朋友,不是人脈關係,不是交換關係,只是朋友而已。他不會因你的社會屬性高低而疏遠或親密。你窮你富,你顯達你寂寂,他也依然會微笑著平視你。
*註:配圖來自網絡
*作者:王初小姐&久久小魔仙,淘漉孵化營作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的初。在閱讀的歲月裡,尋一個志同道合的你。本文首發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因書明理,以慈懷道,轉載請聯繫微信號(chenyu19950215)授權。
*朗誦:羋兒。新浪微博:羋兒兒。懶人聽書:羋兒。蜻蜓FM:羋兒。
碎片化時代,你迫切需要深度閱讀!!
慈懷共讀微課
是慈懷讀書會為書友們打造的深度閱讀空間
是300萬書友的選擇
每月6節微課,30篇解讀文章
帶你深度解讀3本經典書
限時免費 長按掃碼 立即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