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逛臺灣│隱藏在「臺北原宿」的小店,是當地選貨店的鼻祖之一

2021-02-08 Steppy潮流周志



還記得,兩年前大右找在旅社的朋友幫忙辦入臺證,隨幾經折騰沒辦成,但最後朋友留下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感覺每一個內地的人都有臺灣情結哈哈哈哈哈。


時隔兩年,大右終於成功踏入臺灣。不過,心情倒沒有想像中的興奮,反而是好奇居多。例如,當地出名的買手店會有什麼驚喜?有什麼尚未被人發掘的小店?有什麼賊 Local 的小吃?以及……檳榔西施到底美不美~



不過到最後,最深刻的體會卻是:當地人真的很愛咖啡和奶茶……


▲偶然遇見的一間咖啡館 Bar Door Coffee,對咖啡有興趣的大妹子一定要去打卡。and,一定要點手衝咖啡,店主的技術會讓你折服。地址:臺北市中山區撫順街 2-3 號 104(image:facebook@BarDoor Coffee)


好了好了,說回正題。作為一名常年與服裝和球鞋打交道的編輯,即便忙裡偷閒去臺灣玩,當然還是要去逛逛選貨店的啦。


首先打卡的,便是被稱為臺北選貨店鼻祖之一、第一家提供線上與線下服務、開設至今已有 14 年之久的生活選貨店 plain-me



慣例介紹下 plain-me 先,成軍於 2005 年的 plain-me,是由 Akko 以及 Tim 兩人創立。


交大電信碩士畢業的 Akko,在創立 plain-me 之前是聯發科技的資深工程師、PTT 搭配版創版版主;而輔大日文系畢業的 Tim,則是臺灣首位改造素人造型師、平面與電視媒體固定配合講師造型師。


▲左邊是 plain-me 的 CEO Akko,右邊是商品總監 Tim。


14 年時間,plain-me 從一個線上商店發展到擁有 6 家門市,1 家官方線上店,離不開這兩人的苦心經營。



plain-me 不僅是在當地頗有名氣,在國際上同樣名頭不小。店鋪代理的、合作過的品牌超過 200 多家,JOURNAL STANDARD、BEAUTY&YOUTH、URBAN RESEARCH、Barbour 都是合作對象……


▲plain-me x JOURNAL STANDARD


▲plain-me x BEAUTY&YOUTH 「Your Best Pal」,此次合作是 BEAUTY&YOUTH 首次跨國聯名系列。雙方以都會男子的生活夥伴為發想,共推出包袋和棒球帽兩款作品。包款部份以 RAIN 系列當中最受歡迎的防潑水功能包款為藍本,搭配黑藍兩色,全新設定的內裝規格與包身尺寸設計,讓使用更加方便。防潑水棒球帽則貫徹 MA-1 風格,不僅能隔離雨水潮溼,更使用 TYVEK 素材打造舒適感。


▲2017 年的 plain-me x URBAN RESEARCH 「City Lover」 聯名企劃,雙方於 2016 年首度合作了 「City Traveler」 企劃,而 2017 年這一次則是延續了之前的「City …」主題,形象大片中出鏡的人是臺灣人氣模特李函 Kiwi。


▲2017 年的 plain-me x Barbour,當時雙方在 plain-me 臺北富錦店「附近 by plain-me」與臺中直營店展開了 Pop-Up Store,不僅引進了 Barbour Originals 各類型經典款式,還有著 Barbour Heritage 春夏系列以及 plain-me 的獨佔款式。(image:Barbour)


單單是這量級,你也能 Feel 到 plain-me 的「強大」了吧。


明人不說暗話,大右我最初認識 plain-me,就是 2017 年情人節前夕,它邀請來曾為資生堂、Coca-Cola、CASIO 拍攝廣告的日本模特吉田沙世 YOSHIDA SAYO,推出了特別企劃《如果是 SAYO》


▲(image:plain-me)


雖然有些話說起來老土,但我當時的感受就是:「糟了,是心動的感覺」。


▲兩年過去了,這張照片還是我的電腦壁紙,沒變過。(image:plain-me)


有趣的是,當大右我問到 Akko 與 Tim 兩人為何會雙雙放棄之前的高薪職業,轉而開設 plain-me 時,他倆倒是很直接地跟我說:


「當初的想法也是太天真了,覺得喜歡衣服就不如開一家店,把我們喜歡的東西呈現給大家,但之後真正開店了才發現困難重重,最大的問題就是資金周轉,曾經有一段時間還是比較難熬的


……好 8。



而 plain-me 從設立至今,一直都是秉持著「我們相信相宜的外表,是尊重自己的生活」、「搭配美好的一天」理念。多元化的品牌、一周搭配分享的固定板塊……這些都是為此理念而展開。


▲目前的話,plain-me 的產品佔比分別為:配飾 10%、球鞋 10%、衣服 80%。


Akko:我們的理念是一個比較廣的含義,為了讓顧客能夠達到「相宜的外表」,所以我們會儘量提供多的選擇。店鋪的目標其實就跟店鋪提倡的信念一樣,我們希望顧客能夠通過 plain-me 找到適合自己的衣服,我們認為衣服能夠為穿著者帶來自信。


Tim:如果具體點的話,我覺得可能還要加上一個 TPO,不同的場合應該要穿著相對應的服飾。(TPO:Time 時間、Place 地點、Occasion 場合)


▲plain-me 「正裝的日常 My Daily Suit」 企劃。(image:plain-me)


除了代理品牌,plain-me 還在近年來陸陸續續展開了三個自家品牌,分別是 plain-me、COP 以及 UTW 二手改制系列



之所以有此決定,Tim 和 Akko 是這樣說的:


「因為我們經銷的有些品牌,例如設計師品牌,其實是不會有太多基本款的,所以 plain-me 品牌的最開始,我們是想做一些基本的服飾,以能夠讓你搭配那些其它服飾為出發點。現在的話,我們會明確三個品牌,分別是 plain-me,COP,以及 UTW,他們分別有各自的導向。」


▲「plain-me 主要圍繞基本款;COP 以臺灣文化元素為主,因為臺灣地方很小,大家的童年回憶都是差不多的,像是小吃,景區,玩具,乃至外婆的故事,我想把這些當地特有的元素,通過一個當地的店鋪呈現出來;而 UTW,則是一個讓我們的設計師們去自由發揮,重製二手服飾的平臺。」


目前來說,plain-me 在臺灣共有 6 家線下店,1 家線上店。談及銷售額情況,兩位負責人告訴我,「如果是以 1 家線上店與 1 家線下店比較,是線上賣得比較好。但如果 6 家線下店的銷售額加起來,那肯定會是線下店多的。


▲plain-me 去年引進的荷蘭品牌 POP TRADING COMPANY,在 Dover Street Market 也有賣。該品牌的設計融合了不少現代元素,很難定義它是山系還是街頭,單品價格、CP 值都很高,是 plain-me 中比較受歡迎的品牌之一。


「因為臺灣比較小,所以當地的年輕人們也會樂意出門逛街,摸一摸衣服的質感,以及感受下實際上身的效果。」


▲為了給消費者最好的線下體驗,臺北敦南直營旗艦店還在店面設置了洗手臺。「我們希望消費者來到店鋪就像回到自己家一樣,洗個手,聞著香味轉換心情,用放鬆的心態去逛店。」


BTW,現階段而言,當下的臺灣非常有利於選貨店的發展,原因在於臺灣快時尚文化的消退:


「不僅臺灣,其它地方的快時尚文化也是處於一個消退階段,因為人們開始注重自己的風格,注重環保等,當我自己打開衣櫃,發現有很多堆積不穿的衣服時便會思考,我真的需要它們嗎……之類。臺灣的話,其實現在各種風格都會有,但如果要說少有的,應該是很少有會穿全身設計師品牌的人。


現在臺灣盛行的風格應該算 Outdoor 吧,大概 5,6 年前,這種風格越來越流行,這跟品牌趨勢以及臺灣地理因素都有相關。」



最後,大右問了 Tim 和 Akko 一個問題,一個基本上每個採訪我都會問的問題:plain-me 理想中的消費者是怎樣的?


一般而言,每一個受訪者都會給出他們心目中「理想消費者」的雛形,而這些也從側面反映了他們對於顧客的期待。但素!Tim 和 Akko 的回答倒是讓我始料不及:


「其實我們沒有理想中的消費者。我們不會希望店鋪的人是什麼什麼風格的,而是希望他們在走出店後,或者在了解我們之後,開始注重自己的打扮或是得到啟發,從而有『相宜的外表』,我們做搭配 blog 也是出於這個想法。改變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Tim 和 Akko 兩人在受訪當天所穿的鞋。具體是什麼我就不說了,期待老司機在留言處發揮一下~


一開始,我其實聽得一愣一愣的,但回過頭想了一下,嗯,倒有其道理所在。



本身這個問題是帶有一定理想主義的,但對於 plain-me 而言,店鋪一開始的出發點「我們相信相宜的外表,是尊重自己的生活」和「搭配美好的一天」、儘量選擇多元的品牌、分享搭配 Blog……他們一直在做的,便是重在培養消費者而不是期待「志同道合」的消費者。


Tim 和 Akko 的回答,也都很貼切地總結了 plain-me。


▲Akko 非常喜歡的精工罐頭系列。


BTW,如果你還想更深度去了解 plain-me,大右我十分推薦你去官網看看,「搭配樂趣」、「時尚趨勢」、「生活提案」等幾個專欄,都能學到不少東西。


▲(image:plain-me)


老規矩,plain-me 線下店地址奉上:


臺北敦南直營旗艦店,臺北市大安區敦化南路 1 段 161 巷 18 號;

附近 by plain-me,臺北市松山區民生東路五段 69 巷 3 弄 10 號;

臺北西門直營門市,臺北市萬華區昆明街 96 巷 26 號;

臺中一中直營門市,臺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 50-5 號;

臺中美術園道直營門市,臺中市西區五權六街 57 號;

臺南直營門市,臺南市中西區衛民路 139 號;

相關焦點

  • 閒逛臺灣│「其實網絡變發達是好事,至少品牌不會都那麼無聊」
    說時遲那時快,這篇是《閒逛臺灣》專欄的第四篇文章,也就是說再來一篇後,我們就要 Say bye bye 啦~這專欄的第一篇文章,大右採訪了臺灣鼻祖級別選貨店 plain-me,為了能讓進店的客戶都挑到心儀的產品,plain-me 這家選貨店會儘量提供多元化的風格產品,代理的、合作過的品牌超過 200 多家,我就不信你還挑不出喜歡的
  • 不如來東京的選品店逛一逛吧
    為了追趕時尚潮流,日本街頭總有新冒起的選貨店,以跳蚤市場的形象出現,把室內店模仿成流動市集一樣,以遊牧感覺示人。本文將分享一些極具品質的選貨店,在室內閒逛即可體驗戶外的格調。Nomadic Life Market(NLM)原宿有不少具有獨特主題的店鋪,其中的Nomadic Life Market便是以古物懷舊為主題的概念店。
  • 臺北【超深度】
    在臺北呆了七天,會發現她就像一位很有涵養的知性美女,美麗但不妖嬈,有內涵,有味道,很溫順,一個不經意的轉身,可能會把你驚豔到。就這樣。 ★ 關於籤證和赴港澳一樣,大陸居民赴臺灣需辦理臺灣通行證。手續很簡單。
  • LOCAL也不一定吃過,臺北美食的隱藏菜單12個好去處!
    青草茶是當地特色,有個老爺爺在街角推著車,上面一個格子一個格子像中藥鋪一樣,很可愛,像這樣大把年紀做生意的一定有他的堅守吧 ~~~ 在南北山貨店《富自山中》買的,還帶了黑色的海帶幹回來,煮湯什麼的很好用,配個白蘿蔔就很好吃,能提鮮。日本遊客很喜歡光顧的一家山貨店。還有手工做的黑糖也是阿里山自家特產,很受歡迎。
  • 我去了香港一間最「接近」日本的選貨店,沒想到它竟然隱藏在工業大廈樓上
    這回,大東我來到這家位於觀塘工業大廈中的選貨店 WHERE,說句大實話,這家選貨店就跟它名字一樣哈哈~有點難找,第一次去可能需要兜兜轉轉,甚至乎需要問到保安或路人,有點像在日本找尋一些選貨店,需要看著 Google Map 兜來兜去,總有一些「尋寶」味道在,這就是我為何在標題說是「最接近」日本的選貨店。
  • 在臺北的戶外風格選物店,真的買得到《GO OUT》裡的生活嗎?
    與乏味古板的專業戶外用品店相比不同的是,這幾家戶外選物店「風格化」十分明顯,調性最接近以「潮」優先的日本選物店BEAVER。▲Image©facebook@cowrecords111COW Records店主原本就熱愛戶外用品與服飾系列選物,店鋪隱藏在東區巷弄,小小的格局,卻有著令人陶醉的日系溫馨家庭氛圍與北歐簡約清爽的裝潢設計,展示臺多採用原木系
  • 【AUIA在臺灣】西門町,臺北潮流聚集地
    也因此,西門町成為遊客眼中感受臺北潮流文化的必訪之處。最具特色徒步區是臺北第一條專為行人設置的區域,紅樓、刺青街、電影街、KTV、萬年大樓、萬國百貨、誠品書店和各式各樣的精品小店都可以在西門町看到,是臺北民眾假日最喜愛的去處之一。至今西門町更成為小型活動、籤唱會和記者會的場地。
  • 我去了香港一家日式選貨店,店長和我說:想讓大家跳出「裡原宿」的框框
    對我們來說,香港也是一個最接近「街頭潮流文化」的城市,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大東我都會「不那麼定期」地去到香港一間店鋪,可能是在過往文章出現過,也可能從來沒有出現過...可能是滑板店、服飾店、古著店、香水店、眼鏡店...等等不同類型的店鋪,給各位說說,香港的的確確還隱藏著一些值得你再去辦籤注的店鋪。
  • 【8月12日】臺北愛樂室內合唱團「印象臺灣」
    現為臺北愛樂合唱團及室內合唱團常任指揮,國際合唱聯盟(IFCM)亞太地區執行委員會核心成員,國際合唱大賽專業評審,臺灣合唱協會常務理事,並任教於中國文化大學國樂系及西樂系。旅美期間獲選登入美國大學名人錄,並擔任美國合唱指揮協會(ACDA)年會之專題講座講師。現擔任國際合唱聯盟臺灣代表,獲選為亞太地區執行委員會六位核心成員之一,並出任亞太青年合唱團甄選評審。
  • 臺灣人旅遊最愛島內哪座城市?臺北市僅排名第2
    中新網7月12日電 臺灣《中時電子報》12日刊文稱,暑假到了,你計劃去哪走走呢?旅遊網站公布2019年中最受臺灣遊客歡迎的「暑假出遊目的地」名單,其中澎湖、臺北、花蓮位居島內旅遊最受歡迎出遊目的地前3名。
  • 【樂遊臺灣】6家芋頭控去臺北不能錯過的人氣小店
    去到臺灣首先要喝一杯珍珠奶茶,其次當然少不了去嘗一下臺灣人非常喜愛的芋圓。
  • 臺灣印象之臺北+淡水
    臺北101因為臺灣處在地震帶,所以101是這裡唯一的高樓,也是地標性建築,設計的精髓就在於如何避震減震
  • 臺灣親子遊第一站:臺北(一日自由行+一日跟團)
    第一站:臺北我很喜歡旅行,一般到一個地方先走一遍遊客路線,把經典的看一看;如果很喜歡,第二遍再開發遊客不常去的地方。所以我選擇了經典的臺北進高雄出,事實證明還是非常成功滴。Day 1 酒店:忠孝東路四段神旺大飯店-仁愛路-臺北101大樓神旺飯店:選酒店我比較習慣用攜程,除了攜程之外agoda啊booking啊都很好用哦。
  • 我去了香港一間美式工裝選貨店,認識了一位名副其實的 Worker
    對我們來說,香港也是一個最接近「街頭潮流文化」的城市,所以在未來一段時間裡,大東我都會「不那麼定期」地去到香港一間店鋪,可能是在過往文章出現過,也可能從來沒有出現過...可能是滑板店、服飾店、古著店、香水店、眼鏡店...等等不同類型的店鋪,給各位說說,香港的的確確還隱藏著一些值得你再去辦籤注的店鋪。
  • 遊走臺北:那些讓人流連忘還的特色小店
    門店招牌[臺北]對於很多經常看臺劇的朋友來說,應該是一個很熟悉的名字,相信很多朋友對臺灣的本土風味小吃也耳熟能詳。但今天我將帶大家去遊歷一番臺北一家富有特色的小店,方便大家以後到臺北遊玩時能品嘗到當地真正的美食。在臺北的歷史發展中,舊城區的建成圓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宛如大稻埕鬧市區的心臟地帶,周遭擁有許多商家及美食,如今事過境遷還是藏著許多好味道。
  • 故事 | 臺北·印象 【臺灣1】
    2001年開始的《流星花園》,不僅讓彼時還在上小學的自己記住了華語偶像劇鼻祖F4,更重要的是印象裡那些獨特的臺灣腔調,一直揮之不去;初中時掀起熱潮的周杰倫的《七裡香》、《十一月的蕭邦》,還有大學後特別是留學英國時每日必看的脫口秀《康熙來了》——身處異國他鄉的時候,看著他們聊小小寶島上藝人們最日常的八卦,還有數不盡的美食推薦,真的就是最下飯的消遣!
  • 閒逛臺灣│我們可能一直都對「先鋒品牌」有所誤解
    雖然已經過去了很久,但是我還是得強調一下,今年 4 月份,應 UNIQLO 之邀我去了臺灣,趁此機會便採訪了當地的多家單位,當中有著選貨店 plain-me、Heritage Harbour、HYST,品牌 wisdom……
  • 臺北小店的「垃圾面」生意火爆,好吃又便宜,但店名有點皮
    臺北小店的「垃圾面」生意火爆,好吃又便宜,但店名有點皮,當你走在街邊上的時候,你會發現街邊上的餐飲店非常多,而餐飲店一多競爭就會變得非常的激烈,想要在這麼多家餐飲店裡面脫穎而出,就得動動腦筋,得將美食做得非常的好吃,或者是將美食的外觀做得非常的新穎,這樣才能吸引到吃貨的青睞呀。
  • 【樂遊臺灣】細說臺北那些走紅的小店,看顏值與美味如何並存
    臺北的遼寧街夜市估計聽說的人很少,畢竟這是號稱臺北最小的夜市,只有短短的一條街了,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畢竟也是夜市嘛,好吃的當然不少,而且還有不少人氣小店和已經開了幾十年的老字號呢。 這家店的裝修風格雖然很日式,但賣的卻是川味的菜餚,經典和特色當然是小面、臊子麵和乾拌麵,小面就是花椒麵,點的時候需要選辣度,比辣的體會更明顯的是花椒帶來的嘴巴直接的麻。每根麵條都能帶來銷魂的又麻又辣的滋味。
  • 逛一逛臺北的夜市
    逛一逛臺北的夜市小時候看了不少的臺灣偶像劇。總是對臺灣這個地方充滿了好奇。每次看到偶像最終的主人公們一起相約在夜市街頭吃美味的食物的時候,我都十分的羨慕,也想親自去那個地方感受一下。去年夏天我們全家一起到了臺灣臺北市,去感受一下來自臺灣的美景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