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時遲那時快,這篇是《閒逛臺灣》專欄的第四篇文章,也就是說再來一篇後,我們就要 Say bye bye 啦~
這專欄的第一篇文章,大右採訪了臺灣鼻祖級別選貨店 plain-me,為了能讓進店的客戶都挑到心儀的產品,plain-me 這家選貨店會儘量提供多元化的風格產品,代理的、合作過的品牌超過 200 多家,我就不信你還挑不出喜歡的……
如果說 plain-me 偏向大眾的話,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家選貨店,那絕對可以稱得上是小眾之選。不賣關子,這家選貨店呢,便是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的 HYST shop。
前身為 Hysteria Store 的 HYST shop,創立於 2012 年。最開始時,Hysteria Store 是一家以販賣古著為主的店鋪,除了有 vintage 的 Levi's、Lee、Carhartt 之外,亦有不少國家的軍裝,像是美國的 M65 Parka、M51 Parka 等。
而在之後,因現任 HYST shop 臺北店店長 Kuanyee Li 的加入,HYST shop 才慢慢轉型,從經營 vintage 服飾,轉而成為一家選貨品牌與 vintage 產品兼容的店鋪。
之所以如此,店長 Kuanyee 向我表示:
「一開始的時候,因為老闆非常喜歡古著文化,才會選擇開一家賣 vintage 的店鋪。我加入之後,才轉變成現在這種選貨店形式,古著的部分其實已經慢慢變少了,我想的是讓店鋪有一種日本寄賣店的感覺。」
「我有日本的朋友幫我在那邊找東西、也有不少同好朋友會將他們用不上的東西放到店鋪寄賣,這樣做的原因只是希望可以讓店鋪有趣一些,讓到店的客人多少有種尋寶的感覺。」
▲店裡販賣的二手產品。
有趣的是,HYST shop 目前分別在臺中和臺北有實體店,而店內的二手產品,也不盡相同。
「因為我喜歡偏正裝的東西,所以臺北店會有許多山本耀司、川久保玲的二手產品,而臺中店長喜歡 Kiko 這類型,所以會找很多偏工裝的。」
▲店裡販賣的二手產品。
也正因為此,會有不少消費者在看到 HYST shop Ins 上的限時動態後,前往實體店去看看這些二手產品的實物。不同的類型,更是讓兩家店鋪各自有了自己的特點。
大右最初聽說 HYST shop 這家店,其實也不過是一年前左右,那時候,HYST shop 也早已經不叫做 Hysteria Store(應該說,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它有改名過)。
之所以會對這家店鋪留下印象,甚至於得知去臺灣便下定決心要去拜訪,皆因在之前一篇相關的訪談中看到,Kuanyee 說店內那時候代理的,清一色都是臺灣品牌。
逛一間店,就可以快速認識到不少優秀的臺灣品牌,何樂而不為呢?
但到店裡,一看到擺設臺上的 Y's,大右就知道,事情似乎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莫不成,Kuanyee 在那次訪談中說假話了?
一問之下,反倒是問出了不少有趣的東西。
其實,在那次採訪的時間段,也就是 2017 年,HYST shop 店內所代理的品牌確實清一色都來自臺灣,但問題在於,現在臺灣能符合 HYST shop 調性的實在不多(嚴格而言,臺灣近年來也鮮少有優質的新品牌出現),So~
▲店裡販賣的銀飾,來自臺灣品牌 Isucnarb。
「雖然現在各地冒起的品牌越來越多,但其實臺灣的品牌反而是少了。大概 4、5 年前臺灣有很多小牌子,不過那時候大部分人對於品牌的概念不太了解,認為隨隨便便做幾件 Tee 就可以算是品牌。當這幾年有不少國外品牌進來之後,這些小牌子就自然被淘汰了。其實就算你整個品牌的架構都很完整,你都不一定能確保能讓消費者記住,更何況,品牌本身的架構就存在很大問題。」
「很多臺灣人對於品牌的認知,都處於以前的潮牌文化階段,品牌做法就是印幾件 Tee,而不是前一年就把第二年春夏的產品做出來給 Buyer 選。不少年輕人都會覺得,要不就出個 Tee 先,試試水,如果效果還不錯,那我們再繼續。」
「不想承擔風險,核心思想就是賺錢,那這種品牌的核心價值就是模糊或是膚淺的。」
▲香港服飾品牌 NILMANCE
所以,考慮到當地的限制以及未來店鋪的發展,HYST shop 在之後便陸續引進了始祖鳥 Arc'teryx、香港服飾品牌 NILMANCE、韓國服飾品牌 IISE、英國眼鏡品牌 BLYSZAK 等等……而選擇品牌的標準,Kuanyee 特別強調了一點:「品牌的核心要明確、形象也要完整,這是基本要求。」
▲英國眼鏡品牌 BLYSZAK
而目前店鋪主營的品牌,還是來自臺灣的 Guerrilla-Group.co 吉豐重工和 Professor.E。
BTW,《閒逛臺灣》最後一篇文章,就是關於 Guerrilla-Group.co 吉豐重工或 Professor.E 其中一個~
▲Guerrilla-Group.co 吉豐重工 2019SS(image:Guerrilla-Group.co)
▲Professor.E 2018AW(image:Keedan.com)
看完前面這兩個品牌的 Lookbook,相信大兄弟你肯定能察覺到,他們都是屬於那種風格比較強烈的品牌,而這也正是前面大右會說 HYST shop 屬於小眾之選的原因。
▲「讓客戶有期待感,是店鋪以及品牌都要考慮的事。不能每次都出很類似的東西,客人會習慣,像吉豐重工這一季有出透明皮革材質的包,因為成本問題做得不多,但它是有必要的。客人看到的時候,會覺得『哦,原來還有這麼酷的東西』,雖然最後大多人還是會選擇基本些的產品,但消費者會感受到新鮮感,會期待下一季有什麼驚喜。」
為此,Kuanyee 坦言:「其實會選擇這些品牌,也完全都是基於自己的口味,目前自己比較喜歡輪廓感強烈、風格也很明顯的品牌。」
「但是,在店鋪裡面,我不希望所有的品牌都是類似風格的。像是吉豐重工、Professor.E、還有二手的東西,各自風格都很強烈,我們不希望客人穿整套的吉豐重工、Professor.E,希望風格是可以混在一起的,不然的話,大家穿起來都一樣,看起來很無聊。」
論及臺灣的服裝文化,Kuanyee 則覺得其實每個地方的核心城市流行的東西都差不多,「有一個缺點就是,大家看的東西差不多,穿的東西也差不多。我之前去東京也是有這種感覺,但去到大阪,會覺得那裡的人穿著更有趣一些。」
不過,認真而言,他也覺得其實網絡變發達也算是一件好事,有如前面所說,有部分臺灣人對於品牌的認知還停留在潮牌文化階段,但網絡變發達之後,你可以了解的東西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會變多。
如此這般,至少品牌不會都那麼無聊。
老規矩,地址奉上:
HYST shop,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三段 217 號 4 弄 11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