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年輕人:大陸其實很發達,對臺青創業就業的補助實實在在

2020-12-19 海峽導報

參加第二屆海峽兩岸網絡新媒體聯合採訪活動的兩岸記者,今天上午來到位於廣州市白雲區的匯龍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探訪臺青在廣州的發展現狀。

作為大陸改革開放前沿地,廣州吸引了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人前來學習、就業、創業,在「眾創五號空間」「廣州光機電研究院」和「廣州匯龍信息產業園」等3個國臺辦授予的「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基地(示範點)」引領下,廣州形成了一批國家級、省級和市、區級的臺灣青年就業創業基地。據不完全統計,近三年廣州新增臺灣青年創業項目120多個,新增臺灣青年創業、就業實習人員近2600人,71位臺灣專業人士獲得廣州市「人才綠卡」。

臺灣青年邱小坪在臺灣念完高中後到泉州華僑大學讀書,畢業後來廣州發展,目前是匯龍臺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運營經理。他對廣州出臺的惠臺政策讚不絕口,「不論是辦公室租金、住房、交通這些開銷,政府都會給予實實在在的補貼」。他舉例說,臺青每年可享受的住房補貼為9000元人民幣,交通補貼每月為1000元,入駐基地辦公租金首年免費,第二年為半價。

臺灣青年邱小坪接受訪問

邱小坪告訴導報記者,由於信息不對稱以及媒體扭曲,島內年輕人對大陸還有不少誤解,「我想說的是,實際情況跟他們想的不一樣,大陸其實很發達。」他鼓勵臺灣年輕人「如果可以,還是應該走出來!」

海峽導報特派記者 薛洋 柳瑞鴻

相關焦點

  • 臺灣年輕人離大陸越來越遠?國臺辦:大陸絕不會放棄臺青
    >民進黨當局對「31條措施」「26條措施」怕得要死、恨得要命,大陸不會放棄臺灣青年人,相信「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兩岸同胞包括兩岸年輕人會越走越近,越走越親。臺灣媒體記者提問,這次選舉中,「芒果乾」效應得以延伸,30歲以下選民投票率大增,顯示年輕一代並不贊同國民黨的兩岸路線和「九二共識」。有人認為臺灣的年輕人離大陸越來越遠了,請問大陸對臺青的政策是否會有所改變?馬曉光首先強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它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規範了我們協商談判要處理問題的性質。
  • 「讓臺灣青年了解真實的大陸」——臺青範姜鋒「雲上」復工記
    新華社廈門5月3日電(記者付敏 李慧穎)從臺灣回到廈門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如何中轉去其他城市,小微企業復工有哪些支持政策……春節過後,臺灣青年範姜鋒團隊製作的30個協助臺青復工的「懶人包」在網絡上推出,目前已受到數萬粉絲關注。
  • 川渝粵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開幕
    來自四川、重慶、廣東、上海150名和臺北線上50名臺灣青年參加交流會。此次活動是疫情以來,大陸開展的最大規模臺灣青年就業創業交流活動。發布50個臺青來川實習就業崗位、川渝兩地籤約8個臺青創業項目、網紅臺青交流分享、青創基地交流沙龍……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出臺的背景下,此次交流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成為許多臺青了解大陸新發展機遇和川渝兩地就業環境、創業前景的契機。
  • 臺青面對面|「透南風」育青姐姐分享來廈創業路
    黃育青是一位80後,作為一名來廈創業的臺青,他在2017年加入了「透南風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並從2017年起開始進行兩岸青年文化交流
  • 創業臺青的生意經:融入大陸的思維和消費觀
    中新社福州8月26日電 題:創業臺青的生意經:融入大陸的思維和消費觀作者 陳思暢 林春茵一年過半,臺灣桃園青年簡以信的紅酒生意有了起色。26日,正在浙江紹興參加2020全國臺企聯第十期臺商二代精英特訓營的簡以信在電話中和記者聊起了他的生意經。簡以信告訴記者,他7歲就隨在大陸做生意的父親「登陸」廣州。
  • 臺青創業平臺看好大陸市場:抓住疫情過後發展機遇
    「五一」假期前,為協助在成都創業的臺灣青創企業(項目)復工復產,亞臺青(成都)海峽青年創業園舉辦了線上直播活動。在直播中,郭弘揚結合疫情發生後自己在成都一個多月的實際感受,與臺灣網友展開互動。  「我想給大家傳遞一個積極信號,大陸疫情防控十分嚴謹,生產生活基本恢復,消費觀念正在轉變。」
  • 廈門臺青:大陸直播帶貨處於上升期,對臺灣年輕人來說也是機遇
    尤其對於在大陸打拼的臺青來說,因為在臺灣更早接受「數位匯流」和「數位媒體」,他們應用起大陸新媒體來也是駕輕就熟。在昨日第九屆海峽媒體峰會現場,導報記者採訪幾位臺青代表,他們善用新媒體運營,為自己的事業加分,積累了很多實戰經驗。在臺青們看來,大陸新媒體的發達興盛,不僅幫助他們進行更多更好的創意實踐,也為兩岸青年加深交流和了解,提供了絕好的線上平臺。
  • 在杭州的臺灣青年 創業就業有這個小程序就夠啦
    活動旨在發揮杭臺「地緣近、人緣親」的特點,通過全方位服務臺灣青年來杭創業就業,幫助他們追逐人生夢想,實現事業啟航,在參與杭州「重要窗口」建設中展示頭雁風採。 啟動儀式上隆重推出了《臺灣青年杭州創業就業生活指南》口袋書和小程序,並面向兩岸臺灣青年發布了「千名臺青主播培養」計劃。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青委會主委周代祥,市臺協會會長周鮑華等嘉賓參加活動。
  • ...可以在大陸放飛,擼起袖子幹吧!」——臺灣青年暢談大陸創業機遇論
    新華社廈門9月19日電(記者鄧倩倩、褚萌萌)3年前隻身來大陸的臺青薛穎穜,如今傳媒事業已落地開花;「臺青大家長」鄭明嘉以12年大灣區打拼經驗,搭建起臺青「登陸」橋梁;來大陸二次創業的朱慧寧,在廈門成為擁有20萬粉絲的網紅主播。
  • 臺灣年輕人力挺蔡英文?國臺辦發聲:絕不會放棄臺灣年輕人
    國臺辦表示對臺青工作是「綿綿用力,久久為功」。這次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臺灣年輕選民幾乎一面倒挺蔡英文,對此,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儘管如此,但絕不會放棄臺灣年輕人,大陸會加強對臺灣地區青年人的政策,提高針對性和獲得感,採取「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政策,從而讓兩岸同胞包括年輕人會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 臺灣戲曲專家:「26條措施」增加臺青就業機會
    臺灣戲曲專家:「26條措施」增加臺青就業機會 2019-11-14 16:25:5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朱延靜 責任編輯:朱延靜
  • 臺青「登陸」打造「第一雲家園」:從直播帶貨到短視頻推廣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個錄製棚內,來自臺灣的柯承妘正錄製著笛子吹奏教學視頻,「你可以聽得出中間細微的差別嗎?」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打亂了柯承妘的教學計劃。線下教學無法開展,她只得轉向線上教學,教喜歡笛子的網友吹奏笛子。  柯承妘是一名「登陸」創業的臺灣青年。她告訴記者,受到疫情影響,學生變少,希望透過線上的方式,來招攬更多的學生到她那學習,「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趨勢。」
  • 職場指南|臺青登陸後如何更好融入大陸生活,專家這樣說……
    有很多臺灣年輕人會認為,只要到大陸工作,就能賺錢。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雖然大陸薪資漲幅高,但底薪和臺灣差不多。唯有靠實力,才能讓薪資攀升。「大陸職場看重『證明文化』。現今大陸的人力資源公司,越來越不覺得臺灣人才具優勢,較看重以往經歷與工作是否與企業需求相符。」高靖強調,臺灣青年來大陸工作,在「證明文化」的環境,唯有硬實力,才能從中脫穎而出。
  • 臺灣青年在大陸,找到價值看到希望
    來自臺南的青年鄭明嘉在開營儀式上說,2106年與在穗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共同成立廣州臺灣青年之家,落戶天河區眾創五號空間,積極推動臺灣青年來穗實習、就業、創業與青年交流活動,目的是讓臺灣本島青年認識大陸、了解大陸、喜歡大陸、紮根大陸。
  • 「恵臺31條」持續釋放利好 大陸成臺灣青年創業熱土
    據了解,自今年2月底《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簡稱「恵臺31條」)推出後,臺灣青年赴大陸創業的熱情愈發高漲,到訪蘇州的臺青數量成倍增長。「以前臺青在大陸的創業項目會面臨股權投資等諸多困難,項目的生存率也很低。」蘇州市姑蘇區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青年會(簡稱「臺青會」)會長吳文智表示,「恵臺31條」的推出為臺灣青年赴大陸創業釋放了非常友善的信號。
  • 川渝粵臺創園聚焦融合發展 助力臺灣青年逐夢大陸
    中新社成都11月27日電 (記者 王鵬)近年來,大陸各地設立的臺青創業園(下稱臺創園)正成為創業臺灣青年融入大陸的「第一站」。11月下旬,在四川舉行的川渝粵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上,多地臺創園負責人均表示,未來需融合發展,方能更好地助臺灣青年逐夢大陸。
  • 搶先預告|11/12-15大學生設計展-12家臺青、3位臺灣設計師聯手進場創作!
    眾所注目的【江蘇臺青文創專區】在本次又會有什麼亮眼表現呢?從頭到尾參與的小編,直接劇透本次臺青展出的三大特色!本次展覽受到江蘇臺青的熱情關注!共計12家臺青參與,來自南京、蘇州、揚州、泰州甚至上海市的臺青參會,由於參加數量增加,為保障每個臺青企業都有表現的舞臺,江蘇省及南京市臺辦特別與主辦單位協調,將臺灣美食獨立成【臺灣食集】,同時將臺青的文化科技融合的產品在【江蘇臺青文創專區】展出,現在有文創、有美食、有科技、有教育,充滿濃濃的臺灣味!
  • 臺灣青年直播分享大陸創業經歷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盧興靖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陳強)6月12日晚,臺灣籍青年陳奕帆在廈門市啟達海峽雙創基地的直播間向兩岸青年分享了自己在疫情期間的大陸創業經歷,並為那些想來大陸工作的臺灣青年答疑解惑。
  • 成都、重慶、臺北三地連線 是什麼讓創業臺青感嘆「捨近求遠不划算...
    為讓更多臺青了解並參與融入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戰略,9月17日,一場由成都、重慶和臺北50多位創業臺青代表參加的交流座談會在重慶舉行。當天的座談交流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臺北)離岸創新創業基地臺青代表和部分因疫情未返回成都星點(高新)青創園的臺青,以及未到過成都、但對星點創業園感興趣的臺青朋友,大家以「視訊連線」方式全程參與交流座談。在線下,成都、重慶兩地創業臺青代表除彼此交流各自創業經歷、分享項目所在地發展機遇,還結合自身興趣打探對方城市惠臺政策和投資營商環境。
  • 臺灣人:看好大陸市場 用專業助力產業
    【同期】臺灣創業青年 張素慧目前的話像在大陸這個產後康復的部分,然後像設備的部分的話,也是比臺灣來得新,環境來得大,設備來得更好,臺灣來說就是在專業這一塊的東西,在各方面的管理體系是比較成熟的,那在這邊建制的話,就說有參考,我們有把臺灣的一些月子中心的一些相關建制的標準,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