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懸疑」成新女性劇風口,「懸疑+」仍是2021年重頭戲

2020-12-27 北青文娛

2020,國產懸疑劇的「存在感」成為最被熱議的行業現象,不僅數量空前、質量大幅提升,而且「懸疑+」的各種拓展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全新的啟示。

2020年,愛奇藝迷霧劇場接連推出了五部懸疑作品,現象級作品《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以「懸疑+社會」領銜,將「短劇集」效應充分釋放,讓行業關注到了除了「長劇」和「電影」以外的新形式的可能;愛奇藝的《十日遊戲》和優酷的《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主打「懸疑+愛情」,尤其是後者開篇採用雙視角來倒敘講述、復盤揭秘,也是對國產懸疑題材的新探索;騰訊的《摩天大樓》和優酷的《白色月光》則是將「懸疑+女性」進行結合,包羅了懸疑、女性這今年最熱門的兩大現象,雖然沒有實現破圈,但也算是用心之作。

《隱秘的角落》

「懸疑+社會」:攪動「短劇」熱

愛奇藝在2017年曾推出過12集的《無證之罪》,可謂「懸疑+社會」的開先河之作。該劇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由秦昊主演,至今保持著豆瓣8.1的評分,但並沒有今天「迷霧劇場」的關注度。因為只是一部單劇,12集,三周播完了,市場還沒來得及有反應就結束了。

很長一段時間,國產劇的市場只有電影和長劇集兩種形態,沒有中間地帶。短劇集因為缺乏市場回報而無製作公司問津,迷霧劇場2020年的表現加大了行業和觀眾對短劇集的信心和興趣。

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曾表示,因為《隱秘的角落》,現在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目光關注短劇的崛起,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投入到短劇集的項目中。由一部劇而引發整個行業的、哪怕是小小的變化是從業者最值得驕傲的事情。

《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

「懸疑+愛情」:一把雙刃劍

懸疑線和愛情線的結合也是對「懸疑+」的一次縱深拓展。從早年的海巖劇開始,這種疊加模式就成為屢試不爽的創作法寶,在今年播出的《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中再次得到印證。

《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作為優酷「懸疑劇場」的獨播新劇,自上線以來便得到「敘事手法新穎」的好評。不同於過往國產懸疑劇平行空間和時間旅行的常規敘事手法,該劇跳脫出了單一視角設定,前14集採用AB面(分別是男主和女主)雙視角敘事,女主的視角含有大量「不知情」的愛情線,男主的視角是「洞察一切」的任務線。二人視角的疊加形成情節的反差,也豐富了人物。這種拍攝手法在電影拍攝中是比較常見的,在電視劇中是一次創新。

對此,導演曹譯文非常清醒,「必須承認的是,雙視角是亮點也是挑戰,對劇本的嚴謹性提出了很大的考驗;『懸疑+愛情』的模式也是一把雙刃劍,比例上孰輕孰重、兩者之間如何巧妙融合等都非常考驗創作者的功力。」

「懸疑+女性」:直戳女性觀眾痛點

2020年懸疑劇的三個分枝「懸疑+社會」、「懸疑+愛情」和「懸疑+女性」中,「懸疑+女性」無疑是最受矚目的一類。

「她話題」是2020年影視劇和綜藝中的熱門,「她」和都市劇的結合造就了年度爆款《三十而已》;「她」和懸疑劇結合的代表作就是《白色月光》《摩天大樓》《失蹤人口》。這其中,《白色月光》以清冷的畫風、懸疑的手法來關注中年女性的情感、家庭、事業;《摩天大樓》著重於懸疑下的女性群體覺醒,同時也探討了原生家庭的殘缺等。

「她懸疑」劇受到關注,實際上是今年懸疑劇井噴的一個衍生話題,但懸疑從來不是男性市場專利。2015年霍建華、馬思純主演的《他來了,請閉眼》以及2016年王凱、王子文主演的《如果蝸牛有愛情》,都是業內開拓女性題材的主動進擊。但是從默默無聞到「突然」崛起的背後,「她懸疑」既是劇集類型的融合發展,也有市場的重新認識。從多個視頻平臺數據來看,女性對懸疑劇的關注度並不比男性低。優酷「懸疑劇場」女性觀眾佔比近60%;藝恩數據顯示,懸疑劇《隱秘的角落》的女性觀眾佔總觀眾人數的45%。

「她懸疑」特點非常明顯。跟側重燒腦、強節奏和動作的常規懸疑劇相比,「她懸疑」更加突出女性推理,而婚外戀、女性職場困境、女性友誼等元素被格外強調。有業內人士表示,經歷了瓊瑤劇、偶像劇、婆媳劇、大女主劇後,「懸疑+女性」的「她懸疑」劇是新女性劇的一個突破口,「如果說之前的大女主劇致力於滿足女性爽點,那麼這次的』她懸疑』劇選擇直戳女性觀眾痛點。」

「懸疑+」2021年:期待更多嘗試

2020年,儘管藉由《白色月光》《摩天大樓》等系列作品打造出「她懸疑」的一個小高潮,但業內對其前景並不十分樂觀。

比如《白色月光》以懸疑手法來將一個有關女性主義的故事……這一初衷和想法是有話題空間的,但播出效果並未達到預期,「故弄玄虛」的評價此起彼伏,「抓小三」的故事情節歸根結底難以撐起它的創作初心和主題表達。

再比如《摩天大樓》雖直指女性所面臨的婚姻、事業、生活的多重困境,但遺憾的是,原本應該引發的對「女性力量」的社會探討卻被「AB哭戲」、「AB演技」等前期過度營銷的話題掩蓋掉了。

業內人士指出,首先,跟美劇、日劇甚至韓劇等國外同類型作品相比,國產「她懸疑」劇議題貌似豐富,但都並沒有介入深度探討;其次,現有作品的切入點大多是選擇以女性視角講述當下社會中的女性問題,而女性觀眾收看懸疑題材的觀劇口味究竟跟男性有何不同的問題並沒有破解;再者,「她懸疑」劇的定位並不明確,如果觀眾很快看透「她懸疑」無非是查「小三」、換湯不換藥的職場宮鬥、故弄玄虛的原生家庭舊案等等,很快也將走向審美疲勞。

縱觀2020年,懸疑題材的包容性和衍生效應都達到了空前的最大化。從幾大平臺明年會繼續推出主打懸疑的「迷霧劇場」、「懸疑劇場」、「季風劇場」的動作來看,懸疑題材依然會是明年的重頭戲,「懸疑+」會有更多嘗試的路徑。但不論懸疑題材如何疊加和組合,觀眾最終看的還是故事和人物命運,他們只願意為好的內容埋單。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楊文杰

相關焦點

  • 「她懸疑」成新女性劇風口,「懸疑+」仍是2021年重頭戲
    「她話題」是2020年影視劇和綜藝中的熱門,「她」和都市劇的結合造就了年度爆款《三十而已》;「她」和懸疑劇結合的代表作就是《白色月光》《摩天大樓》《失蹤人口》。這其中,《白色月光》以清冷的畫風、懸疑的手法來關注中年女性的情感、家庭、事業;《摩天大樓》著重於懸疑下的女性群體覺醒,同時也探討了原生家庭的殘缺等。
  • 女性懸疑劇站上風口,喜迎豐收年還是又落窠臼?
    近期,微博上的一則消息引起了輿情官的注意,誠如這位大v所言,2021年或將成為女性懸疑劇的豐收年。實際上,今年以來,以愛奇藝等平臺為代表所播出的多部懸疑劇小爆後,進一步刺激了市場的觀劇需求,而於創作方而言,則進行了進一步細分,這其中,女性懸疑劇無疑是下一個風口。從年初的《唐人街探案》開始,張鈞甯飾演的蛇蠍美人開始把懸疑劇的主角線往女性身上遷移。
  • 女性懸疑劇站上風口,喜迎豐收年還是又落窠臼?
    近期,微博上的一則消息引起了輿情官的注意,誠如這位大v所言,2021年或將成為女性懸疑劇的豐收年。實際上,今年以來,以愛奇藝等平臺為代表所播出的多部懸疑劇小爆後,進一步刺激了市場的觀劇需求,而於創作方而言,則進行了進一步細分,這其中,女性懸疑劇無疑是下一個風口。
  • 懸疑網劇的夏天:「她懸疑」、IP宇宙、短劇與劇場化
    先是8月12號,優酷「懸疑劇場」重頭戲《白色月光》宣布定檔8月19日播出;兩天後,騰訊視頻《摩天大樓》定檔8月18日,在《白色月光》播出前一天上線。就在這兩部「女性懸疑」準備一較高下之時,沉寂許久的愛奇藝「迷霧劇場」突然回歸,在8月17日緊急宣布,《非常目擊》將在18日開播。
  • 愛優騰懸疑劇對打,懸疑網劇站上「新風口」?
    然而,2018-2019,懸疑劇爆款數量為0,直到2020年的這個夏天,懸疑網劇再次迎來了高光時刻。近60%觀眾為女性,「30+中女時代」社會風向盛行同樣值得關注的是,《白色月光》還第一次提出了「她懸疑」的分類。
  • 現象級懸疑作品頻出 留給2021年更多懸念
    「她話題」是2020年影視劇和綜藝中的熱門,「她」和都市劇的結合造就了年度爆款《三十而已》;「她」和懸疑劇結合的代表作就是《白色月光》《摩天大樓》《失蹤人口》。這其中,《白色月光》以清冷的畫風、懸疑的手法來關注中年女性的情感、家庭、事業;《摩天大樓》著重於懸疑下的女性群體覺醒,同時也探討了原生家庭的殘缺等。
  • 懸疑網劇離開「角落」站到「風口」
    這個夏天,真正屬於懸疑網劇的風口已經到來。同時登上熱度榜相比電視劇日趨式微的播出環境,網劇暑期檔又缺乏大爆的古裝劇,這讓相對小眾的懸疑劇類型出圈。從三部劇首日反饋來看,播出熱度直線上升。根據骨朵熱度指數,《摩天大樓》上線兩天就衝上了全網熱度前列,《非常目擊》和《白色月光》緊隨其後,同時上榜熱度前20。
  • 「短劇集」 「她懸疑」 2020懸疑劇帶來的行業新啟示
    由一部劇而引發整個行業的、哪怕是小小的變化是從業者最值得驕傲的事情。懸疑劇採用「雙重視角」求創新《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作為優酷「懸疑劇場」的獨播新劇,自上線以來便得到「敘事手法新穎」的好評。而『懸疑+愛情』的模式也是一把雙刃劍,比例上孰輕孰重,兩者之間如何巧妙融合等都非常考驗創作者的功力。」「她懸疑」仍有提升空間關於影視劇和綜藝中的「她話題」也是今年的螢屏熱門,「她」和都市劇的結合造就了年度爆款《三十而已》,「她」和懸疑劇結合的代表作就是《白色月光》、《摩天大樓》、《失蹤人口》。
  • 2021年懸疑劇新趨勢:平臺加碼、新類型湧現、IP改編盛行
    這44部懸疑新作也透露了2021年懸疑劇市場將要湧現的新趨勢:平臺投資持續加碼,後入局者加速發力;懸疑劇細分化趨勢愈發顯著;IP改編作品與真實案件改編並行,此外,頭部影視人才及演員也在持續向懸疑劇流動。
  • 懸疑劇三駕馬車 留給明年更多懸念
    「她話題」是2020年影視劇和綜藝中的熱門,「她」和都市劇的結合造就了年度爆款《三十而已》;「她」和懸疑劇結合的代表作就是《白色月光》《摩天大樓》《失蹤人口》。這其中,《白色月光》以清冷的畫風、懸疑的手法來關注中年女性的情感、家庭、事業;《摩天大樓》著重於懸疑下的女性群體覺醒,同時也探討了原生家庭的殘缺等。
  • 懸疑網劇復興的這個夏天,這三個命題還有待新解
    ,到2018年的魚目混珠與2019年的蟄伏,2020年國產懸疑網劇再一次聚焦了行業內外所有人的目光,成為最受關注的一種類型劇。一時間,女性向、「劇場」化、類型+、社會派推理……關於懸疑網劇的下一個風口,成為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 女性話題很熱,女性懸疑劇正當其時
    近年來,國產懸疑劇佳作頻出,但在國產懸疑劇中,女性角色長期處於話語權缺位的狀態,女性觀眾更不被認為是懸疑劇的受眾。近年來曾操刀具懸疑元素的女性職場劇的編劇趙女士(匿名),則直言:「大家默認懸疑劇是屬於男性的類型題材,這種看法其實是有問題的。」
  • 《非常目擊》等三部懸疑網劇接連上線,帶來類型劇一個新風口?
    這個夏天,真正屬於懸疑網劇的風口已經到來。距離《隱秘的角落》收官接近兩個月,最近兩天,三大視頻平臺先後新上三部懸疑網劇,18日愛奇藝迷霧劇場上線《非常目擊》,次日優酷和騰訊同期上線懸疑劇《白色月光》和《摩天大樓》。
  • 「她力量」崛起,分帳劇《危險的她》如何成就一部女性懸疑劇?
    2019年下半年,多個影視公司籌備女性題材作品,《三十而已》《二十不惑》《淑女的品格》《不婚女王》《她其實沒有那麼愛你》等題材涉及職場、婚姻、兩性的劇集,打出了獨立女性的標籤,給市場以期待。 而就在今年3月,女性懸疑短劇《危險的她》播出後,口碑一路上揚,有人將它比作中國版的《致命女人》,對這部劇讚譽不絕。
  • 愛優騰同期對決,懸疑網絡劇站上「新風口」?
    此後,2015年的《心理罪》《他來了,請閉眼》《無心法師》,2016年的《餘罪》《法醫秦明》,2017年的《白夜追兇》《無證之罪》……懸疑劇一度引領網絡劇市場,成為最容易出現爆款的題材類別。2018—2019年,懸疑劇缺乏現象級爆款,2020年,懸疑網絡劇再次迎來了高光時刻。
  • 前瞻 |愛優騰打響「懸疑短劇」之戰,「她懸疑」會是市場新風口嗎
    藝恩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播出過的懸疑劇佔據整體數量30%,僅次於長期位於頭部題材的都市劇,這意味著2020年是懸疑題材瘋狂輸出的一年。隨後,市場中出現的由王凱、王子文主演的《如果蝸牛有愛情》、搜狐自製劇《罪案心理小組X》等個別作品,基本都是在對標2015年的熱播劇《他來了,請閉眼》,可惜這類女性向作品大多淪為同期作品中的「炮灰」,就連正午陽光昔日打造的兩部女性向懸疑作品
  • 2021年懸疑劇四大趨勢:平臺加碼、新類型湧現、IP改編盛行、電影咖...
    據鏡像娛樂不完全統計,2021年,已有公示信息的待播懸疑劇達到了44部,其中包括《誰是兇手》《西部警事》《迴廊亭》《庭外辯護》等多部頭部作品。這44部懸疑新作也透露了2021年懸疑劇市場將要湧現的新趨勢:平臺投資持續加碼,後入局者加速發力;懸疑劇細分化趨勢愈發顯著;IP改編作品與真實案件改編並行,此外,頭部影視人才及演員也在持續向懸疑劇流動。
  • 國產懸疑劇的崛起,已經成為中國影視劇的「新風口」?
    正在熱播的懸疑劇《迷霧追蹤》算是迎來了今年懸疑劇的第n次話題量暴增。這部由蔣勤勤主演的懸疑劇,如今在豆瓣上的評分7.2分,而蔣勤勤這位很久沒出現在鏡頭前的演員,也成功因為這部劇出圈,再次引起網友的熱議討論。
  • 《三十而已》展示她力量,懸疑劇不再隱秘丨2020年度劇集話題
    #女人三十歲怎麼了#她文化盛行女性成為影視主題,並非2020年的事,但不同的是,今年影視劇中的女性脫離了傻白甜、瑪麗蘇形象,對人、對世界展現出比男人還「剛硬」的力量。而懸疑劇《摩天大樓》看似講述美女店長鍾雪寶遇害案件,實則同樣抽絲剝繭地探討了原生家庭「重男輕女」、社會以貌取女人等現實問題。《三十而已》通過三位女主的不同命運塑造了迥異於之前劇作的女性形象。就像「女性受到傷害,社會卻指責女性穿著暴露」一樣,「女人怎麼了?三十歲,又怎麼了?」
  • 「她懸疑」走紅,原創懸疑類網劇能否呈現女性的真實處境?
    而後兩部則表現相對優異,且均為女性向題材,《白色月光》講述婚戀問題,女性製作班底以一種新方法呈現了女性題材與懸疑結合的可看性;《摩天大樓》則以一樁謀殺案為線索,以一座大樓為背景展現居民眾生相,每個居民身上各有其秘密又都與死者鍾美寶相連,從而牽引出複雜多面的生命樣態。事實上,2020年是原創懸疑類網劇的爆發年,劇場化運營又給這一類型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