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產懸疑劇的「存在感」成為最被熱議的行業現象,不僅數量空前、質量大幅提升,而且「懸疑 」的各種拓展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全新的啟示。
《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以「懸疑 社會」領銜,讓行業關注到了除了「長劇」和「電影」以外的新形式的可能。
《十日遊戲》和《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主打「懸疑 愛情」,尤其是後者開篇採用雙視角來倒敘講述、復盤揭秘,也是對國產懸疑題材的新探索。
《摩天大樓》和《白色月光》則是將「懸疑 女性」進行結合,包羅了懸疑、女性這今年最熱門的兩大現象。
懸疑 社會
越來越多目光關注短劇崛起
2020年,愛奇藝迷霧劇場推出五部懸疑作品,現象級作品《隱秘的角落》和《沉默的真相》以「懸疑 社會」領銜,將「短劇集」效應充分釋放,讓行業關注到了除了「長劇」和「電影」以外的新可能。
愛奇藝在2017年曾推出過12集的《無證之罪》,可謂「懸疑 社會」的開先河之作。該劇改編自紫金陳的小說,由秦昊主演,豆瓣至今保持著8.1的評分,但並沒有今天「迷霧劇場」的關注度。因為只是一部單劇,12集,三周播完了,市場還沒來得及有反應就結束了。
很長一段時間,國產劇的市場只有電影和長劇集兩種形態,沒有中間地帶。短劇集因為缺乏市場回報而無製作公司問津,迷霧劇場2020年的表現加大了行業和觀眾對短劇集的信心和興趣。
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曾表示,因為《隱秘的角落》現在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目光關注短劇的崛起,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投入到短劇集的項目中。
懸疑 愛情
運用於電視劇中是一次創新
愛奇藝的《十日遊戲》和優酷的《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主打「懸疑 愛情」,尤其是後者開篇採用雙視角來倒敘講述、揭秘,也是對國產懸疑題材的新探索。
懸疑線和愛情線的結合也是對「懸疑 」的一次縱深拓展。從早年的海巖劇開始,這種疊加模式就成為屢試不爽的創作法寶,在今年播出的《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中再次得到印證。
《最初的相遇,最後的別離》作為優酷「懸疑劇場」的獨播新劇,自上線以來便得到「敘事手法新穎」的好評。不同於過往國產懸疑劇平行空間和時間旅行的常規敘事手法,該劇跳脫出了單一視角設定,前14集採用男主和女主雙視角敘事,女主的視角含有大量「不知情」的愛情線,男主的視角是「洞察一切」的任務線。二人視角的疊加形成情節的反差。這種拍攝手法在電影中較常見,在電視劇中是一次創新。
對此,導演曹譯表示:「『懸疑 愛情』的模式也是一把雙刃劍,比例上孰輕孰重、兩者之間如何巧妙融合等都非常考驗創作者的功力。」
懸疑 女性
新女性劇的一個突破口
2020年懸疑劇的三個分枝「懸疑 社會」「懸疑 愛情」和「懸疑 女性」中,「懸疑 女性」無疑是最受矚目的一類。
「她話題」是2020年影視劇和綜藝中的熱門,「她」和都市劇的結合造就了年度爆款《三十而已》;「她」和懸疑劇結合的代表作就是《白色月光》《摩天大樓》《失蹤人口》。這其中,《白色月光》以清冷的畫風、懸疑的手法來關注中年女性的情感、家庭、事業;《摩天大樓》著重於懸疑下的女性群體覺醒,同時也探討了原生家庭的殘缺等。
「她懸疑」劇受到關注,實際上是今年懸疑劇井噴的一個衍生話題,但懸疑從來不是男性市場專利。2015年霍建華、馬思純主演的《他來了,請閉眼》以及2016年王凱、王子文主演的《如果蝸牛有愛情》,都是業內開拓女性題材的主動進擊。但是從默默無聞到「突然」崛起的背後,「她懸疑」既是劇集類型的融合發展,也有市場的重新認識。從多個視頻平臺數據來看,女性對懸疑劇的關注度並不比男性低。優酷「懸疑劇場」女性觀眾佔比近60%;藝恩數據顯示,懸疑劇《隱秘的角落》的女性觀眾佔總觀眾人數的45%。
「她懸疑」特點非常明顯。跟側重燒腦、強節奏和動作的常規懸疑劇相比,「她懸疑」更加突出女性推理,女性職場困境、女性友誼等元素被格外強調。有業內人士表示,經歷了瓊瑤劇、偶像劇、婆媳劇、大女主劇後,「懸疑 女性」的「她懸疑」劇是新女性劇的一個突破口。
觀察
2021會有更多嘗試的路徑
2020年,儘管藉由《白色月光》《摩天大樓》等系列作品打造出「她懸疑」的一個小高潮,但業內對其前景並不十分樂觀。
業內人士指出,首先,跟美劇、日劇甚至韓劇等國外同類型作品相比,國產「她懸疑」劇議題貌似豐富,但都並沒有介入深度探討;其次,現有作品的切入點大多是選擇以女性視角講述當下社會中的女性問題,而女性觀眾收看懸疑題材的觀劇口味究竟跟男性有何不同的問題並沒有破解;再者,「她懸疑」劇的定位並不明確,如果觀眾很快看透「她懸疑」無非是查「小三」、換湯不換藥的職場宮鬥、故弄玄虛的原生家庭舊案等等,很快也將走向審美疲勞。
縱觀2020年,懸疑題材的包容性和衍生效應都達到了空前的最大化。從幾大平臺明年會繼續推出主打懸疑的「迷霧劇場」「懸疑劇場」「季風劇場」的動作來看,懸疑題材依然會是明年的重頭戲,「懸疑 」會有更多嘗試的路徑。但不論懸疑題材如何疊加和組合,觀眾最終看的還是故事和人物命運,他們只願意為好的內容埋單。 (文/記者 楊文杰 統籌/劉江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