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大片《花木蘭》無疑是中外文化的混血兒,是不是感覺怪怪的?別人家的孩子再怎麼好,我們又怎麼可能真正愛別人家的孩子呢?都說老婆是別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家的好,這都是自尊心在作祟。
好萊塢大片《花木蘭》海報
美國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好萊塢大片《花木蘭》上映了,中國海派清口創始人周立波先生對此讚不絕口:
「《花木蘭》真是一部臺詞堪稱一流的唯美的好萊塢藝術大片,
至少我看到了美國創作者對中國文化的敬意,
至少我看到了美國人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是積極的……」
很多中國人之所以差評甚至抵制《花木蘭》,最大的原因就是飾演中國古代民族女英雄花木蘭的演員居然是個「背叛」了自己祖國的加入美籍的「中國人」,這在民族情感上是無法接受的,中國人的抵制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這本來就是別人美國的電影,美國好萊塢用美國演員來拍有什麼不妥嗎?
華人李小龍把中國功夫傳到美國,李小龍背叛祖國了嗎?
成龍大哥,還有李連杰大叔都把中國功夫帶到了好萊塢,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中國功夫和中國文化,這是多麼巨大的貢獻!
鍵盤俠風氣和狹隘民族主義都會阻礙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正確的做法是中國人自己也拍一部《花木蘭》然後全世界上映,自己拍不了中國題材的好電影也不允許別人拍,這就是典型的強盜邏輯了,中國文化難道是個人的私有財產嗎?
中國交響樂《木蘭從軍》
古代的中國四分五裂、戰爭頻繁,都是中國人在打中國人。
仗打得多了,抓壯丁就越來越嚴重了,只要是個男的,不管老少,都得一戶至少徵一個去從軍,少女花木蘭沒有兄弟為了替父從軍,把自己打扮成男兒。這雖然講的是中國人的孝道,但也是時代的悲劇,戰爭其實就是人性的貪婪,戰爭/弱肉強食是一種獸性的自然法則,人之所以不同於動物,是因為人類還有自我約束的社會法則。
文化、科技都是沒有國界的,但是文學家、科學家心中有祖國,花木蘭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中國人必須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無論是中國電影還是外國電影,只要是積極的、正面的,我們都應該心胸開闊,表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