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口碑遭遇滑鐵盧,好萊塢首部「亞裔大片」的尷尬之年

2020-09-06 一起拍電影

作者 / 坦克


昨天下午3點,好萊塢首部亞裔A級商業大片《花木蘭》在Disney+正式上線。

這也意味著,全球超過6000萬的Disney會員,都能在家第一時間觀看到這部影片。不僅僅是北美地區,包括阿根廷、智利在內的南美國家,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在內的歐洲國家以及亞洲國家日本等幾乎所有擁有Disney+的國家,都將享受同步線上放映的待遇。



然而,作為木蘭故事的原型地,又是全球影市復工最好、貢獻票房最強的海外市場,《花木蘭》的內地檔期卻被生生拖延了一周,中國觀眾要等到9月11日才能在大銀幕上看到此片。而伴隨著海外流媒體的上線,越來越多的高清盜版資源也會同步釋出,對該片的內地票房前景將產生極大的負面影響。


從去年首款預告釋出時的全網高熱度討論,到現如今被推遲上映的尷尬境地,《花木蘭》到底經歷了什麼?


高熱度、爆炸開局的《花木蘭》,

2020年的20億票房種子


十年前的2010年3月,迪士尼《愛麗絲夢遊仙境》全球破10億美金,相對比2億美元的成本實現了巨額盈利。自此開始,迪士尼影業開啟了將經典童話故事翻拍為真人電影的吸金之路。


2013年的《魔境仙蹤》、2014年的《沉睡魔咒》、2015年的《灰姑娘》接連大獲成功,迪士尼的真人童話改編作品也越來越多,在接連確定籌拍《奇幻森林》《美女與野獸》《胡桃夾子》《小飛象》《阿拉丁》《獅子王》之後,迪士尼在2015年雄心勃勃的宣布了下一個被翻拍成真人電影的經典當家動畫將是《花木蘭》。



迪士尼在1998年出品的2D動畫電影《花木蘭》取材自中國民間樂府詩《木蘭辭》,講述替父從軍抗擊匈奴的女將花木蘭的戰爭愛情故事。當年這部動畫電影在全球的票房突破3億美元,也成為好萊塢電影中以中國為故事背景的票房天花板,這一紀錄直到2008年的《功夫熊貓》才被打破。


迪士尼官宣要拍攝真人電影的2015年,也正是中國電影市場迎來票房爆炸增長的年份,如日中天的中國市場無疑也成為迪士尼決定優先翻拍真人版《花木蘭》的推進器。


一年後的2016年10月,《花木蘭》正式定檔2018年11月2日,其製作也被正式提上日程,劇組開始在全球海選一名中國女演員扮演木蘭。然而這一選就選了整整一年。據悉,《花木蘭》的選角導演團隊為了尋找適合該角色的演員遍訪五大洲,試鏡了近千位演員。對於這個角色的要求包括要有可靠的武術技能,並且要會說英文。在經歷了為期一年的搜尋之後,《花木蘭》終於敲定了「花木蘭」的角色人選,劉亦菲在近1000位試鏡演員中被選中,將在片中變身替父從軍的女英雄。


因為在選角上耽誤了時間,《花木蘭》的檔期也不得不從2018年11月大幅延期至2020年3月27日。除了主角劉亦菲外,影片還選擇了《鯨騎士》《動物園長的夫人》的導演妮基·卡羅執導,一手打造了《臥虎藏龍》《英雄》《捉妖記》的江志強擔任執行製作人。在隨後的半年內,甄子丹、李連杰、鞏俐先後加入。經過幾個月的拍攝,影片在2018年底在紐西蘭殺青。隨後便進入了長達一年的後期製作階段。


沉寂了整整半年的《花木蘭》,開局就是一個大招。


2019年7月,迪士尼發布了《花木蘭》的首支預告,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熱烈關注。僅僅24個小時,《花木蘭》的全網預告片播放量就超過了1.75億次,在迪士尼真人電影中位列第二,排名第一的是去年11月釋出的首款《獅子王》預告。



當然,中國觀眾也同樣十分關注這部電影,預告片發出後和《花木蘭》相關的多個話題都陸續登上微博熱搜。在中國內地的預告片播放量甚至是同期《復聯4》的兩倍,真正做到了出圈。


發布首支預告就獲得如此高的熱度,對於任何一部電影來說,都是一個極好的開局。如果在影片後續半年多的宣發階段繼續穩紮穩打,熱度持續跟進的話,在影片質量合格的基礎上,取得3億+的首日開畫,並最終斬獲20億左右的票房並非難事。因此,《花木蘭》也被認為是2020年一系列好萊塢分帳大片中,僅次於《速度與激情9》的票房種子選手。


疫情年轉流媒體後的尷尬境地


2020年開局不利,1月中國內地疫情爆發,2月疫情開始蔓延至日韓與歐洲,到3月初,全球範圍內都開始受到波及。


這也導致了包括《007:無暇赴死》在內的多部電影宣布撤出原有檔期,以規避新冠疫情風險。但迪士尼曾經在2月底和3月初兩次對外宣稱,《花木蘭》3月27日北美及海外大多數市場的檔期保持不變,也是好萊塢五大發行商裡對外態度最強硬的公司。並且隨後還給《花木蘭》投入了1億美元級別的宣發資源,並在洛杉磯舉辦了全球首映禮。作為2020年第一部投資超2億的S級大片,《花木蘭》的首映禮規模也是今年迄今為止最盛大的。然而僅僅在首映禮兩天之後,隨著美國疫情的持續加重,《花木蘭》也不得不撤出原定檔期,改檔至7月24日。


撤檔之後的《花木蘭》,也面臨著另外的輿論危機。其實早在去年,劉亦菲為香港警察發聲支持的微博,就導致了不少海外平權人士對於該片的抵制。而疫情的爆發,也讓部分歐美民眾產生了一定的反華情緒,再加上部分政客為了緩解國內矛盾的故意煽動,亞裔群體在西方輿論再次達到了一個冰點,而作為今年第一部上映的亞裔大片,《花木蘭》毫無疑問也會成為第一個風口。雖然帶有色眼鏡的人向來只是一小部分群體,但在特殊時間段,還是會產生較為強硬的對立,讓該片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時間來到今年6月底,美國疫情「又崩了」,和《信條》一樣,《花木蘭》先是二度延期四周來到8月21日。然而在一個月後的8月5日,迪士尼官宣放棄《花木蘭》的北美院線發行,改為在Disney+上進行在線付費點播。



為什麼《花木蘭》不選擇繼續延期,而是匆忙上線呢?其實對於《花木蘭》來說,迪士尼已經付出了至少3億美元(2億製片成本+1億宣發成本)的花銷,對於已經進行了大規模宣發的本片來說,如果不儘早上映的話,資金使用成本也會越來越高,因此擺在《花木蘭》面前的,似乎也只有兩條路,沒有退路:要不和《信條》一樣,硬剛上映,要不像《魔發精靈2》一樣,上線流媒體。


最終,《花木蘭》選擇了和《信條》完全不同的路,並選擇在同一天(9月4日)與《信條》硬碰硬較量。從早期的調研形勢來看,雖然《花木蘭》選擇「院轉網」註定無法取得之前北美3億+,全球近10億票房的利潤,但是相比在北美疫情愈演愈烈、歐洲疫情二次反彈的當下直接院線上映,「院轉網」的策略顯然更加穩妥,這也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策略。


然而,雖然迪士尼自身做到了及時止損,並有可能小賺,但是對於中國市場來說,則變成了另一個故事。


口碑滑鐵盧+資源提前釋出,

熱度爆棚的《花木蘭》還能有5億嗎?


為什麼中國觀眾對《花木蘭》如此期待呢?


和迪士尼的其它電影不同,《花木蘭》本身包含許多「中國元素」。首先,《花木蘭》的故事原型來自於中國古代的民間傳說;其次,真人改編《花木蘭》邀請到了包括劉亦菲、甄子丹、李連杰、鞏俐等在內的大量中國知名演員。且不說飾演主角花木蘭的劉亦菲,其神仙顏值就已經吸引到了大量顏粉。再加上如此多中國的影帝、影后出演組成「真·神仙陣容」,在中國引起熱烈反響也就成為一個必然的結果。



雖說提前釋出的幾款預告,產生了對於影片歷史細節的「考究爭論」,但從輿論和風評來看,大多數觀眾還是期待這部投資2億+美元的中國英雄大片的。即便是對迪士尼不感興趣的人也會好奇,花2億+美元拍我們中國故事的《花木蘭》,究竟會有什麼不一樣?


然而,迪士尼的院轉網策略,也讓該片的內地檔期成為了「一樁懸案」,影片雖然早在8月初就已經「內部確定」定檔8月28日,提前北美一周,但最終卻放棄了這個檔期。一直到本周三才緩慢定檔9月11日,浪費了大量提前宣發的時間,導致熱度增長不足。



而隨著昨天影片的上線,影片的全網口碑也隨之解禁,雖然爛番茄79%的新鮮度和MTC68分的評價表現不錯,但是IMDb5.4分和豆瓣5.9分評分,卻都慘遭滑鐵盧。可以看出,影片雖然在歐美影評人眼中算是一部佳片,但在大多數中國觀眾和內地影評人人眼中,該片的質量表現平平,最多也就是及格水平。


目前來看,《花木蘭》的票房無疑會因為三大原因止步於5億大關之前。


第一,宣發弱勢。《花木蘭》僅僅提前9天確定了9月11日的檔期,因此該片的宣發工作相對比經過了一個月持續宣發造勢的《信條》,可謂是天差地別。作為木蘭的原型地,又是全球復工最好、貢獻票房最強的市場,把中國內地的宣發陣仗做到僅次於北美本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目前,該片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宣發陣勢較低,本土宣傳物料稀缺,相關商業聯名活動也很少,也極大地打擊了不少劉亦菲粉絲和電影粉絲的積極性。


第二,檔期環境。我們在之前已經多次強調過9月開學節檔期的惡劣檔期環境,而在國慶檔到來之前,留給《花木蘭》的時間甚至只有19天,這毫無疑問也會極大的打擊該片的票房表現。


第三,盜版衝擊。從昨天下午3點開始,《花木蘭》已經正式上線Disney+,而高清資源也幾乎在同一時間釋出,目前該片的豆瓣評分人數已經逼近2萬人。高清資源的釋出,尤其是非頂級口碑影片的資源釋出,對於一部院線新片的票房打擊是毀滅級的,從7-8月不少原本有希望取得1-2億好萊塢影片最終僅以一兩千萬票房收場的例子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雖然最終成績尚不可知,但目前來看《花木蘭》在中國大概率還是撲了。對於這部籌備三年,總耗資3億+,首部華人主演、中國題材的超A級好萊塢大片來說,最後卻得到如此反饋,不禁令人唏噓不已。

相關焦點

  • 口碑滑鐵盧、盜版滿天飛,14億投資的《花木蘭》惟聞嘆息
    國內還未上映,豆瓣評分只有4.7的評分,只能怪前期宣傳太好了,導致看過很失望,在國民心目中木蘭是應該是一個大家閨秀,而不是從小就習武喜歡出頭的女生,而且學過文言文的都知道,文言文中體現的是木蘭迫不得已才替父出徵,而果然外國人是拍不出那種感覺的,而且特效用的很尷尬。最諷刺的事莫過於:還未在國內正式上映,便已在國內遭遇了口碑的全線崩盤。
  • 《花木蘭》口碑遭遇滑鐵盧,劉亦菲演技或成最大敗筆?
    在迪士尼真人版電影《花木蘭》之前,劉亦菲原本也有一次飾演花木蘭的機會。2009年,馬楚成執導的電影《花木蘭》裡,原定花木蘭一角的是當時年僅22歲的劉亦菲。除了一部和成龍、李連杰合作的《功夫之王》口碑較好外,其他影片不論是票房還是評價,都不盡人意。有網友曾統計過,劉亦菲主演的所有電影在豆瓣的平均評分才為「五點幾」。
  • 《信條》《花木蘭》口碑雙雙遇冷:好萊塢公式不靈了?
    原以為《信條》《花木蘭》兩大強IP能繼續發力,成為復工後的強心劑,結果雙雙撲街。截至發稿,《信條》和《花木蘭》的票房分別為3.19億元和1.06億元。有院線經理表示:「好萊塢電影這兩年確實不行了。」一組數據也顯示,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票房中的比例正在降低。
  • 口碑暴跌+資源洩露,《花木蘭》在中國電影市場還能獲高票房嗎?
    9月4日,好萊塢首部亞裔A級商業大片《花木蘭》在Disney+正式上線。影片上線後直接帶動該流媒體平臺的下載量,在上周末上升68%,平臺上的消費者支出同樣飆升至193%,達到 1200 萬美元。此外,《花木蘭》中國內地上映時間為9月11日,雖然在國內影片還未上映,但是評分已出,隨著觀眾的評分不斷下滑,電影《花木蘭》陷入了口碑爭議。
  • 口碑滑鐵盧、盜版滿天飛,14億投資的《花木蘭》惟聞嘆息?
    一定程度上,迪士尼只能寄希望於國內的表現,然而如今影片在國內上映在即,卻遭遇口碑兩極化的評價。01《花木蘭》的上映坎坷路作為家喻戶曉的大IP,民族英雄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一直受到國內外的觀眾熱捧。僅影視版本,就包括2009年馬楚成執導的同名電影,1961年黃鶴聲執導的同名電影,1998臺灣版袁詠儀、趙文卓主演的同名電視劇等幾十個版本。
  • 這部好萊塢大片口碑的撲街?背後是好萊塢的「傲慢與偏見」
    》,可謂是遭遇了驚天滑鐵盧了。這部電影口碑遭遇滑鐵盧,真的和劉亦菲無關。除了這部《花木蘭》,其它電影像《功夫之王》《勇士之門》。12年後,中國觀眾便不會為《花木蘭》買帳了。但這部電影現在還沒有上映,電影口碑遭遇大範圍的滑鐵盧。
  • 好萊塢大片《花木蘭》上映首日評分暴跌,遭瘋狂吐槽,或成爛片
    9月11日,由劉亦菲主演的好萊塢大片《花木蘭》幾經波折,終於正式在國內上映。但上映首日口碑即遭滑鐵盧,網友紛紛吐槽該片劇本有問題,主演劉亦菲的演技太差。這部影片豆瓣評分也從5.9分跌到4.9。照這個趨勢下去,《花木蘭》的票房,完全有可能打破《上海堡壘》的記錄。
  • 電影《花木蘭》回中國遭遇了「滑鐵盧」?看外刊如何評論!
    在國外頗受好評的電影《花木蘭》,近日在國內公映後遭遇口碑滑鐵盧,不僅評分一路走低,更被挑出諸多歷史細節硬傷。一部本是講述中國故事,也意在贏得中國市場的好萊塢大片,何以反在中國「翻了車」?迪士尼對耗資2億美元的真人翻拍版《花木蘭》寄予厚望,希望這是一部終於能在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中國的電影觀眾中引起文化共鳴的大片。
  • 內地還沒上映,豆瓣卻打分4.9,《花木蘭》口碑炸了?
    由於迪士尼這一大廠保證,對《花木蘭》的故事包裝和演繹也會是全新的,他們會加入自身的經驗,以此來打造符合觀眾口味的商業影片。在這方面,好萊塢有著天然的優勢。演員選角用心,製作陣容強大毋庸置疑,《花木蘭》是一部大製作,3億美金的投入,也是好萊塢首部亞裔A級商業大片。
  • 生不逢時的《花木蘭》!劉亦菲2億美元大片是怎麼涼的?
    成為全球首部倒在新冠疫情面前的A級大片。作為2020年話題度第一的好萊塢A級大片,業界9個月前對於《花木蘭》的中國票房預期是:10億+。一下少了7億票房,實在太慘了!正如,劉亦菲在《花木蘭》主題曲《自己》中所唱的那樣:我 眼中的自己/每一天 都相信/活得越來越像我愛的自己3回顧近20年以來,想要同時討好中美兩大影市的好萊塢商業大片,《花木蘭》豆瓣4.7、《長城》豆瓣4.9、《環太平洋2
  • 《花木蘭》慘遭滑鐵盧,劉亦菲演技遭到質疑……
    終於等來了,由劉亦菲主演的好萊塢大片《花木蘭》歷經波折,終於在中國正式發行。然而,在上映的第一天慘遭滑鐵盧。網民抱怨這部電影的劇本,並質疑主角劉亦菲的表演技巧。這部電影的豆瓣評分也從5.9降至4.9。順著這種趨勢,《花木蘭》的票房完全有可能打破《上海堡壘》的紀錄。
  • 迪士尼最大滑鐵盧!斥資3億美金的大片《花木蘭》,4.8分崩塌
    迪士尼今年的重磅項目《花木蘭》還未上映,就已經遭到了口碑的滑鐵盧。這樣的評分對於票房和排片的影響可謂是致命的,《花木蘭》想要翻盤很難!,可以算是世界上最為成熟的電影公司了根據數據統計,在2019年,全球票房前十的10部電影中,有7部是迪士尼的,可謂是最大的贏家。
  • 《花木蘭》吃相太難看,魔改中國文化,口碑「翻車」只是提個醒
    近日,在國外頗受好評的《花木蘭》在國內上映,但公映後卻遭遇口碑滑鐵盧,不僅評論一路走低,還被指魔改中國文化,醜化中國人,並挑出了諸多歷史細節的硬傷,為何花木蘭這樣一部中國題材的大片,卻在中國翻了車?》作為一首北朝樂府詩,講述的是北魏的歷史人物,而《花木蘭》中卻將木蘭安排在福建土樓,這是最基本的歷史錯誤。
  • 《花木蘭》吃相太難看,魔改中國文化,口碑「翻車」只是提個醒!
    近日,在國外頗受好評的《花木蘭》在國內上映,但公映後卻遭遇口碑滑鐵盧,不僅評論一路走低,還被指魔改中國文化,醜化中國人,並挑出了諸多歷史細節的硬傷,為何花木蘭這樣一部中國題材的大片,卻在中國翻了車?《木蘭詩》作為一首北朝樂府詩,講述的是北魏的歷史人物,而《花木蘭》中卻將木蘭安排在福建土樓,這是最基本的歷史錯誤。先不提土樓是宋元才出現的,時間差出了幾百年,而最關鍵的當時福建是南朝的地盤,而北朝皇帝居然徵召一個南朝人去邊塞打仗,就這一點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1923年,一部名為《傅滿洲之謎》的電影首次上映,便轟動一時。
  • 上映32天票房28億,力壓好萊塢大片創造紀錄,榮登全球冠軍
    進入到9月份,國產電影市場再次迎來低谷期,本來隨著兩大好萊塢大片《信條》和《花木蘭》的上映,可以繼續穩定票房市場在八月份積攢的餘熱,但結果並未達到預期效果,兩部好萊塢大片雙雙撲街。,而《花木蘭》則是上映前就遭遇了口碑的滑鐵盧,因為海外很多國家將該片改成了網播,因此,國內不少網友也提前看到了該片,起初就引發了很高的話題量。
  • 好萊塢大片《花木蘭》為什麼會遭遇斷崖式差評?
    #花木蘭遇斷崖式差評#,中國文化到底應該如何傳播才能走向全世界?是自己親自帶出去,還是假借外國人之手?好萊塢大片《花木蘭》無疑是中外文化的混血兒,是不是感覺怪怪的?別人家的孩子再怎麼好,我們又怎麼可能真正愛別人家的孩子呢?都說老婆是別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家的好,這都是自尊心在作祟。
  • 《花木蘭》爆火!亞裔公主劉亦菲,卻因美籍身份惹爭議
    》備受期待進擊的好萊塢亞裔女演員《花木蘭》這部電影成本高達3億美元迪士尼決定翻拍《花木蘭》動畫無不跟美國社會亞裔崛起有著密切關係而這些年來亞裔女性在在好萊塢勢頭越來越猛偏見更是根深蒂固但事實是儘管《花木蘭》備受關注劉亦菲成為了迪士尼首個亞裔公主
  • 《花木蘭》評分跌破5.0,好萊塢的畸形中國風,一百年前就有了
    從官宣時的萬眾期待,到如今的口碑大跌,《花木蘭》這輛車,翻得徹底。如果說對於《花木蘭》的造型尚有好與壞的爭議,那麼影片上映後在劇情上的水土不服,則是全方位的口碑崩塌。這確實很符合好萊塢大片的一貫套路,但是花木蘭的女性魅力在於「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在於「
  • 還沒上映口碑就崩了,豆瓣評分4.8,劉亦菲的《花木蘭》糊了
    根據第三方的數據統計,截止9月7日,管虎執導的抗戰大片《八佰》票房已經突破24億,成為今年暑假票房最高的影片之一。而剛剛上映3天的好萊塢大片《信條》,也表現不俗,周末三天的票房就已經突破2.05億元。但沒想到的是,這部網友期待已久的電影《花木蘭》,在國內還沒有上映,口碑就崩了。怎麼回事?
  • 為什麼《花木蘭》還未上映就遭遇滑鐵盧?
    《花木蘭》是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的真人版劇情電影,由妮基·卡羅執導,劉亦菲、甄子丹領銜主演,鞏俐、李連杰特別出演。於2020年9月4日在美國上映,於2020年9月1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前期光看主演陣容本來我是非常期待的,但是當看到這部電影的宣傳海報時,我沉默了……有網友說這張海報有點像擺攤賣的DVD封面,我竟然覺得他說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