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蘭》評分跌破5.0,好萊塢的畸形中國風,一百年前就有了

2020-09-16 圈外雲姨

從官宣時的萬眾期待,到如今的口碑大跌,《花木蘭》這輛車,翻得徹底。

上映四天,《花木蘭》的豆瓣評分已經跌到了4.9,和老外眼中的亞洲豪門大戲《摘金奇緣》,只差了一部《逐夢演藝圈》的距離。

不管是木蘭的額黃妝,還是全員高喊「為了家族榮耀」的尷尬劇情,一切在中國觀眾看來都如此熟悉,卻又陌生無比。

難怪有網友調侃,當初確實錯怪了《花木蘭》的DVD風海報,因為那張海報竟然如此準確地反映了這部電影的水平。

(海報被網友p成DVD封面也毫無違和感)

這不是好萊塢在異域文化上的第一次翻車,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但其實,好萊塢對中國元素的畸形執著,其實從一百年前就開始了。


1

在迪士尼官宣即將拍攝《花木蘭》真人版,並邀請劉亦菲、鞏俐、李連杰等出演時,大部分觀眾都是萬分期待的。

畢竟有動畫版珠玉在前,又是迪士尼第一位華人公主,因此《花木蘭》首款預告片發布短短24小時,就收穫了1.75億的播放量。

然而,也正應驗了那句話,期待越高,失望越大。

《花木蘭》最先引起熱議的,是劉亦菲在片中的造型。

一部分網友認為,這個造型醜到不忍直視;另一部分網友卻覺得,這一造型參考的是《木蘭辭》中的「對鏡貼花黃」,還原了南北朝時期的特色妝容,值得稱讚。

但是,同樣是額黃妝,《大明宮詞》中太平公主出嫁時是這樣的:

眉間畫一黃點,嘴唇兩側點上圓金箔,還原的是初唐時期的「額黃妝」;

妝發細節還原度極高的《長安十二時辰》中,檀棋的「額黃花鈿妝」是這樣的:

額間的紅色向外暈染漸變成黃色,兩頰緋紅,端莊豔麗;

而類似劉亦菲造型的「山形」額黃妝,也曾有人參考出土文物試圖還原,畫法是在額頭上塗滿黃色並延伸到鼻尖和下顎,在兩頰和眼瞼塗抹緋紅。

雖然雲姨不知道真實的南北朝「額黃妝」該是怎樣,但云姨相信古人至少是有審美的,能分清什麼是「驚豔」,什麼是「驚悚」。

如果說對於《花木蘭》的造型尚有好與壞的爭議,那麼影片上映後在劇情上的水土不服,則是全方位的口碑崩塌。

或許是為了讓花木蘭擁有像其他迪士尼公主般傳奇的身世,影片為木蘭添加了極有東方魔幻色彩的元素——氣。

「氣」的概念在《功夫熊貓》和漫威劇集《鐵拳》中也有表現,雖然咱不知道「氣」是啥,但是一聽就很神秘很東方就對了。

只要直視內心、接受自我,瀟灑地解開發帶,就能發揮「氣」的最大潛能。戰無不勝,擊敗反派,走上人生巔峰。

這確實很符合好萊塢大片的一貫套路,但是花木蘭的女性魅力在於「萬裡赴戎機,關山度若飛」,在於「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她和戰友接受同樣殘酷嚴厲的訓練,並以超乎男子的智勇謀略立戰功,從小兵成長為將軍,並在凱旋而歸後「不用尚書郎,送兒還故鄉」。

迪士尼讓花木蘭擁有了「氣」,卻奪走了她的魂。

更不用說能隨意出現在朝堂上的嬪妃們,會因為敵方一紙戰術而單刀赴會的皇帝,以及明明能力開掛卻要對可汗俯首稱臣的女巫。

整部片子,就像是一盤在唐人街中餐館熱銷的左宗棠雞,老外吃到了他們心中的中國菜,國人卻只嘗到滿嘴的尷尬和無奈。


2

好萊塢的這股畸形中國風,其實可以追溯到一個世紀以前。

在滿清滅亡的1912年,英國小說家薩克司·洛默爾開始開始創作「傅滿洲博士」系列小說。

這位傅滿洲博士的父親是英國貴族,母親則是普通的中國人。他非常博學多才,擁有三所著名學府的文憑;又極度危險和邪惡,他無惡不作,是正義白人警探的死對頭。

他穿著清朝的官服,留著兩撮下垂的鬍子,面容如同撒旦。

《花木蘭》裡李連杰飾演的皇帝形象,也被認為是在影射傅滿洲。

當時的西方,對於神秘的中國一直抱有獵奇的心理,而傅滿洲的出現,極大滿足了他們對中國人的想像,他開始成為亞洲「黃禍」的擬人化代表。

在當時的歐美,傅滿洲系列取得了很大成功,中國人甚至亞裔的形象也因為「傅滿洲」這個虛擬人物,在西方人心裡逐漸呆板且根深蒂固。

但對於中國人來說,「傅滿洲」無疑代表了西方人對亞裔的種族歧視。

據說當年李小龍在闖蕩好萊塢時,曾有人邀請他出演「傅滿洲」一角,但被李小龍嚴詞拒絕。

然而在後來的大量影視作品裡,「傅滿洲」形象仍然頻繁作為亞洲人的標誌出現。

漫威宇宙中鋼鐵俠的死對頭滿大人,英文名「The Mandarin」意為「普通話」,其實原型就是傅滿洲。

電影《鋼鐵俠3》為了迎合中國市場,把「滿大人」的形象改頭換面,但本質並沒有變。

另外,前段時間熱議的漫威首位華裔超級英雄尚氣,漫畫版中他的父親就是邪惡的傅滿洲。

在《加勒比海盜》中,周潤髮飾演的中國海盜形象,也有傅滿洲的影子。

就連《老爸老媽浪漫史》這樣的合家歡美劇,也要不懷好意地把中國人形象拉回到「傅滿洲」的時代。


3

一百年後的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中國觀眾也成了好萊塢眼裡的一塊大肥肉,自然不敢再搞「傅滿洲」這一套明晃晃的種族歧視。相反的,他們開始通過添加中國元素,試圖吸引中國觀眾為此買單。

比如前文提到的《鋼鐵俠3》,宣傳時打出了範冰冰、王學圻特別出演的噱頭。結果上映之後國內觀眾發現,這兩位演員只在中國版《鋼鐵俠3》中出現在片尾2分鐘,並且為了這2分鐘的鏡頭,直接刪除了漫威電影慣有的片尾彩蛋。

從此以後,好萊塢進入中國市場有了新的營銷手段——中國特供。

口碑稀爛的《變形金剛5》,成了中國品牌的植入狂歡,雖然4.9分的豆瓣評分和《花木蘭》並駕齊驅,但收穫的卻是中國觀眾50%的票房貢獻值。

同樣「雞賊」的還有《環太平洋2》。在嘗到第一部中國高票房的甜頭後,《環太平洋2》帶著對中國市場滿滿的企圖心卷土而來。

俗爛的設定、毫無邏輯的劇情,卻有霸氣景甜出演邵氏集團頂層。作為全世界無人機甲的供應商爸爸,她用金錢堆積的氣場掀起「中國特供」的狂歡。

當外媒預測《環太平洋2》首周末票房只能拿到2000萬美元時,中國觀眾卻用1.42億人民幣的首日票房告訴好萊塢,沒錯,我們就是人傻錢多。

當然,也有成功案例,比如《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中的甄子丹和姜武,雲姨認為人物塑造就很成功。

其實景甜在《環太平洋2》中的形象,也基本代表了國人目前在好萊塢的形象。

是的,中國人形象已經從一百年前的神秘邪惡變成了如今的暴發戶。

2018年廣受歐美觀眾歡迎的電影《摘金奇緣》,就是這類形象的集大成者。灰姑娘和富家少爺、豪門恩怨、惡毒婆婆,還有沒腦子的富二代……

它把對亞裔的所有呆板印象打包裝進了一部所謂全亞裔陣容好萊塢大片中,卻在美國大獲成功。

不但拿下了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等一系列有分量的獎項,還連續三周蟬聯票房冠軍,3000萬美元的成本卻狂攬1.73億美元票房。

(老外眼中的華裔富二代)

只是這一次,老套的題材加上美國人對亞裔自以為是的偏見,已經無法讓擁有電影審美的中國觀眾為之買單了。最終這部片子在中國內地只拿到了不到150萬美元的票房。

《花木蘭》在中國市場的遇冷,也同樣說明了這一問題。

面對中國市場的爆發性增長,西方資本既渴求於分一杯羹,又不願放下姿態了解中國文化。他們粗暴地在自己商品中加入不搭調的中國元素,毫不掩飾對於國人錢包的欲望。

只是,和財富一起增長的,還有眼界。或許一開始,中國人樂於因為所謂的「中國風」而大掏腰包,但這種招數,並不能長久。

試問如今,誰還會為這樣辣眼睛的所謂「中國限定」而買單呢?


4

好萊塢的文化霸權,也不止針對中國而已。

被黑得最慘的當屬蘇聯,不管是美國隊長還是黑寡婦,但凡是難以用科學解釋的「黑科技」,都有蘇聯軍方地下試驗的身影;

《鋼鐵俠2》中的反派伊萬是俄羅斯物理學家安東萬科的兒子;

《碟中諜4》直接炸了克林姆林宮,無辜的美國間諜必須自證清白;

近期最火的《信條》中,反派薩特同樣來自前蘇聯。

在好萊塢大片的多年「洗腦」下,美國已經成為二戰勝利的最大功臣。蘇聯?反正解體了,沒有發言權。

就連廣受讚譽的《車諾比》,也免不了夾帶私貨,在90%考究史實的基礎上,添加10%充滿目的性的藝術改編。

同樣「洗腦」的,還有迪士尼。

誰還記得,美人魚來自丹麥作家安徒生的童話《海的女兒》?

誰還記得,流傳於阿拉伯民間的阿拉丁故事其實發生在中國?

或許多年以後,也會有人忘記花木蘭來自中國詩歌《木蘭辭》,以為她只是一位迪士尼公主。

只有強者才有資格擁有話語權。

韓國電影人在多年努力之後,憑藉《寄生蟲》終於獲得好萊塢的認可;

中國導演王子逸拍出《別告訴她》,用國人視角講述中美文化的差異。

但這只是起步,當中國電影頻頻創造票房記錄,當《戰狼》吊打老外,當《流浪地球》拯救世界,中國電影人在爭奪國際話語權這件事上,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END

文:雲宇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吃瓜、看劇、品人生。「關注」我,娛樂資訊持續更新。

相關焦點

  • 好萊塢諸多中國風電影,偏偏《花木蘭》口碑崩潰
    不但如此,好萊塢的電影公司也看中了中國的電影市場,也製作出來許多中國風電影。上映於2008年,為了中國市場還拿中國的國寶來做主角,不得不說好萊塢的電影製作人很明白觀眾的口味。一部美國電影讓花木蘭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這是一件值得可悲的事情。
  • 好萊塢又出中國風電影,有了《花木蘭》的前車之鑑,嫦娥還會有觀眾...
    一好一壞兩個消息,好消息是,美方製作的「中國風」動畫電影上線了。壞消息是,美方又製作「中國風」的電影了。 好好回想一下前段時間大熱的《花木蘭》就知道了,5.0的評分已經算是觀眾們對於這部電影仁至義盡了。最慘的是,「神仙姐姐」劉亦菲因為這部劇,負面消息不斷。但說句實話,演員的演技確實到位,這部電影爛,就爛在製作上了。
  • 《花木蘭》國內還未上映,評分跌破4.8,東方美學被迪士尼魔改
    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在海外已經上映,但國內的上映時間稍晚。因為《花木蘭》對於華人而言,一直是刻在骨子裡的故事,加上這次由劉亦菲出演,所以即便國內還未上映,也已經有超過數萬的影迷爭先看了槍版。國內還未上映,但已經有超過5萬的網友給出評分,根據豆瓣評分系統的統計結果,目前《花木蘭》評分已經跌破4.8分
  • 八佰奪冠,花木蘭3天不到1.5億,好萊塢大片「跌落神壇」
    這幾天有迪士尼出品的《花木蘭》,聽說要在中國上映,可以說被傳的沸沸揚揚。很多網友都紛紛吐槽《花木蘭》不行,大部分的網友吐槽是針對劇情、場景和主演演技的。就比如說,明明花木蘭是北魏歷史中的人物,電影中卻安排她住進了國內某地方的土樓中;還有就是片中女性總是塗著比牆灰還厚的脂粉,男性總是留著怪異的八字鬍須;還沒有正式上映這樣的口碑一出爐,肯定會對《花木蘭》的上映有很大的影響,目前來看豆瓣評分只有4.8分,貓眼也只有7.8分,單從評分上來看肯定是不行的了。
  • 從備受期待到口碑斷崖式下滑,《花木蘭》評分僅剩4.8
    從備受期待到口碑斷崖式下滑,《花木蘭》評分僅剩4.8好萊塢大製作,劉亦菲、甄子丹、鞏俐、李連杰眾多一線明星主演,《花木蘭》原本很受期待,尤其是1998年的動畫版《花木蘭》珠玉在前,觀眾們認為,這應該會是一部非常棒的真人花木蘭電影,不過就目前的數據來看,不少觀眾應該是傷透了心。
  • 照片再美也沒用,花木蘭評分再創新低,劉亦菲好萊塢「夢碎」
    經過了改檔,人物設定等問題後,9月11日的凌晨萬眾期待的《花木蘭》終於是在中國公映了。作為一部投資超過2億的美元的中國題材好萊塢大片,且全部主演皆是華人演員擔任,由劉亦菲主演的真人版《花木蘭》電影從開拍到上映,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 《花木蘭》國內豆瓣4.7評分,國外卻獲好萊塢「最佳動作片」獎?
    近日,由劉亦菲主演的電影《花木蘭》又上了熱搜啦!原因則是電影《花木蘭》獲得了好萊塢2020年「人民選擇獎」中的最佳動作片獎項。可能有網友對於「人民選擇獎」不太了解,小編就幫大家介紹一下吧,「人民選擇獎」算是好萊塢歷史最悠久的頒獎盛會之一了,而其中的獎項也是包羅萬象,無論是電影、音樂、電視劇等都有涉及。所有獲獎作品也都是由觀眾直接投票選出的,代表觀眾最直接的喜好,娛樂行業、媒體、職業影評人都無法進行幹涉。
  • 豆瓣評分慘不忍睹:劉亦菲的《花木蘭》,只能取悅國外觀眾?
    作為全球第二大票倉,中國市場將很大程度上決定這部命運多舛的影片最終能賺多少。在美國,9月4日《花木蘭》就已正式登錄迪士尼的流媒體平臺「Disney+」,已有不少觀眾通過流媒體平臺觀看了電影。該片在國外取得了尚可的評分,其中爛番茄媒體新鮮度78%,觀眾評價56%。但是在國內,觀眾的評分不斷下滑。9月5日中午豆瓣評分尚有5.9分,截至7日下午5時,已經降到了4.8分。
  • 豆瓣評分慘不忍睹!劉亦菲的《花木蘭》,只能取悅國外觀眾?
    作為全球第二大票倉,中國市場將很大程度上決定這部命運多舛的影片最終能賺多少。在美國,9月4日《花木蘭》就已正式登錄迪士尼的流媒體平臺「Disney+」,已有不少觀眾通過流媒體平臺觀看了電影。該片在國外取得了尚可的評分,其中爛番茄媒體新鮮度78%,觀眾評價56%。但是在國內,觀眾的評分不斷下滑。9月5日中午豆瓣評分尚有5.9分,截至7日下午5時,已經降到了4.8分。
  • 《花木蘭》2天評分4.9,好萊塢的敷衍,劉亦菲高顏值也救不了
    就連好萊塢都拿花木蘭的故事卻拍成了動畫片,受到了廣大人物的喜歡。但是在國內,這一部電影的口碑分僅僅上線兩天,豆瓣評分就已經跌到4.9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西方世界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一直都存在偏差,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
  • 《花木蘭》折戟,好萊塢還能講好中國故事嗎?
    雖沒有木須龍的陪伴,真人版花木蘭遇到危險時總有一隻鳳凰陪伴在她身邊。且不說這些設定與花木蘭故事的相關性如何,其本身就是披著中國文化外衣的西方文化。「這部電影總讓我有種看西部片的感覺。首先中國文化沒有 『元氣』這個概念,它更像是《星球大戰》裡面的』原力』。」
  • 從《花木蘭》看好萊塢如何誤讀中國女權
    雖然線上單點付費模式被初步驗證,但《花木蘭》的口碑卻下滑嚴重,這為該影片的總票房收入帶來了巨大的陰影。在北美等地區上映後,爛番茄79%的新鮮度和MTC68分的評價雖然表現尚可,但是IMDb和豆瓣都只有5.4分和4.7分的評分。
  • 《花木蘭》折戟,好萊塢還能講好中國故事嗎?
    迪士尼讓中國觀眾失望了。9月11日,真人版電影《花木蘭》正式在內地上映,其單日票房雖位居榜首,但《花木蘭》首映日的上座率僅為8.9%,遠低於已上映22天的《八佰》,與早一周上映的《信條》也有差距,其豆瓣評分更是低至4.8分。
  • 【花木蘭】評分一路降低?
    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就要公開上映了,由於《花木蘭》講述的是東方故事,西方不少觀眾對這部電影評價一般,但沒想到,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更低開至5.9分,屬低下分數。豆瓣5.9也還好,畢竟3年前的《胡桃夾子》豆瓣評分只有6.0。但萬萬沒想到,《花木蘭》今天評分更是從5.9跌至4.9,創下了近年迪士尼近年在中國最低的電影評分。
  • 《信條》《花木蘭》口碑雙雙遇冷:好萊塢公式不靈了?
    原以為《信條》《花木蘭》兩大強IP能繼續發力,成為復工後的強心劑,結果雙雙撲街。截至發稿,《信條》和《花木蘭》的票房分別為3.19億元和1.06億元。有院線經理表示:「好萊塢電影這兩年確實不行了。」一組數據也顯示,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票房中的比例正在降低。
  • 《中國新說唱》評分跌破5.0,觀眾的差評理由出奇一致
    說唱音樂隨著幾檔說唱節目的熱播被觀眾所熱議,其中《中國新說唱》的熱度最高,也捧紅了多位rapper。然而就節目口碑而言,《中國新說唱》並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可,這一點從觀眾對剪輯的質疑以及節目的評分就能夠看出。
  • 劉亦菲主演的電影《花木蘭》豆瓣只有5.9分,你怎麼看這個評分呢
    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在海外評價很高,全球第一電影評分網站番茄新鮮認證達到81%,在迪士尼出品的真人電影中成為影評人口碑前三,花木蘭受到全球影迷的喜歡,已經好萊塢權威媒體的好評讚賞,在泰國上映的首日票房就衝上了泰國2020年電影首日票房榜第一國內還沒上映
  • 《花木蘭》中國元素有哪些?五個細節不得不提,好萊塢其實很用心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花木蘭大概是國人集體的童年記憶了,國內自己拍攝的相關影視作品不在少數,袁詠儀、趙薇等女演員都曾先後飾演過花木蘭,如今這個故事更是被搬上了好萊塢的大熒幕,那麼,「遠渡重洋」的花木蘭,又將如何呈現呢?
  • 好萊塢拍出了最爛《花木蘭》!網友:外國人對我們有什麼誤解?
    9月院線片,最受矚目的莫過於好萊塢大片《花木蘭》。耗資2.9億美元(約19.85億人民幣)。是目前迪士尼翻拍電影中的最大投資。當時,花木蘭的原型雖然來自中國,卻被迪士尼宇宙賦予了更多元的色彩。我們熟悉的《木蘭辭》中,記載了木蘭從立志從軍,到戰後歸來完整的故事。而對於她的十多年從軍生涯,並沒有過多描述。這也給迪士尼創作留下了不少空間。
  • 電影《花木蘭》國外獲獎!國內評分卻只有5
    雖然《花木蘭》被稱為是迪士尼打造的中國公主,未上映之前無數人期待,但上線之後口碑卻急劇下滑,國內評分只有5.0,粉絲和觀眾對這作品吐槽聲一片,不過獲獎之後,劉亦菲親自發ins表示「超喜歡這個,為我們的隊伍感到驕傲,還有感謝所有喜歡這部電影的粉絲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