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諸多中國風電影,偏偏《花木蘭》口碑崩潰

2020-09-13 熊貓影客

美國好萊塢成為世界電影工廠中心也有上百年的歷史,在好萊塢製作的電影數不勝數。

好萊塢山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中國的電影行業逐漸崛起,不少中國電影演員開始闖蕩好萊塢。比如早期的李小龍、成龍、洪金寶和周潤發等等。


不但如此,好萊塢的電影公司也看中了中國的電影市場,也製作出來許多中國風電影。

《功夫夢》

就是一個典型的好萊塢電影,但是演員除了威爾史密斯的兒子外,大部分都是中國人。

功夫夢

這部電影除了成龍之外,再沒有別的大明星,劇情一般比較適合青少年觀看,我記得小時候看這部電影也是熱血沸騰。它在中國也拿下了6.4的及格分。


功夫夢評分

《功夫熊貓》

上映於2008年,為了中國市場還拿中國的國寶來做主角,不得不說好萊塢的電影製作人很明白觀眾的口味。

《功夫熊貓》雖然是動畫電影,但是老少皆宜。相對於《功夫夢》來說《功夫熊貓》的觀眾群體更廣泛,在中國的傳播度也相對較高,當時大街上誰不知道功夫熊貓阿寶就算是落伍了。

花木蘭》動畫版



這一版的花木蘭讓許多少年兒童第一次知道了花木蘭替父從軍的仁義故事,這一版也是最經典的《花木蘭》至今沒有任何翻拍超過它。許多人看的是翻譯成普通話版的,認為這是一部國產動畫電影,其實這是一部名副其實的迪士尼動畫。一部美國電影讓花木蘭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這是一件值得可悲的事情。



動畫版《花木蘭》在中國的口碑還是不錯的,雖然這是一部1998年上映的老電影。

2020《花木蘭》真人版

迪士尼拍攝真人版電影一般賣的都是情懷,因為有人會為了情懷買單。

真人版《阿拉丁》


真人版《獅子王》(雖然電影裡沒有人)


真人版《奇幻森林》

以上三部電影的口碑還是不錯,但為什麼偏偏《花木蘭》真人版口碑崩盤呢?

花木蘭找來了劉亦菲做主角,這一點我還是比較認同導演的眼光,劉亦菲無論啊hi知名度、顏值還是演技都是花木蘭的不二人選。

不僅如此,還找來了昔日的功夫皇帝李連杰來出演皇帝一角。李連杰自從拍了馬雲的《功守道》就沒演過電影了,能請到李連杰迪士尼肯定是花了大價錢。


還找來了甄子丹、鞏俐這樣影帝影后級別的中國演員


就單單從演員陣容來看,這部電影絕對是好片。迪士尼真的是捨得花錢請演員,但是請錯了編劇。這位編劇對中國古代文化並不是非常了解,對現代中國人的口味更不了解。

不僅把動畫版裡的搞笑擔當木須龍砍掉了,還把花木蘭變成了女巫。


中國觀眾想看的是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孝,戰場上衝鋒陷陣無所畏懼的勇,家庭裡戰隊中和藹可親的善。《花木蘭》無論從這三方面中的任何一面都沒有滿足觀眾。

《花木蘭》於2020年9月4日在迪士尼網上流媒體上線,中國則是9月11日上映。中國上映之前網絡上就有了盜版資源,這次的《花木蘭》得讓迪士尼公司賠錢了。

你認為那個版本的《花木蘭》好看? 單選
0
0%
《花木蘭》真人版
0
0%
《花木蘭》動畫版

相關焦點

  • 好萊塢又出中國風電影,有了《花木蘭》的前車之鑑,嫦娥還會有觀眾...
    一好一壞兩個消息,好消息是,美方製作的「中國風」動畫電影上線了。壞消息是,美方又製作「中國風」的電影了。 好好回想一下前段時間大熱的《花木蘭》就知道了,5.0的評分已經算是觀眾們對於這部電影仁至義盡了。最慘的是,「神仙姐姐」劉亦菲因為這部劇,負面消息不斷。但說句實話,演員的演技確實到位,這部電影爛,就爛在製作上了。
  • 劉亦菲版《花木蘭》口碑撲街,趙薇版《花木蘭》在歐美火了
    》,從在北美上映之後口碑就一路下跌,不管是票房還是評分,都是妥妥的「撲街」架勢,雖然這部《花木蘭》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國風電影,面向的受眾更說是歐美群體,但是很多歐美觀眾也不太買帳。一些名場面未達到歐美觀眾的期待,武打戲相比之前輸入好萊塢的地道中國武打片也不夠精彩
  • 《花木蘭》口碑崩塌:誤解中國文化是好萊塢最大的風險
    然而這部好萊塢最頂級華人演員陣容的迪士尼大片,卻引起了中國普通觀眾的強烈反彈,爭議之大遠超以往各版國產《花木蘭》影視劇,甚至有激烈的批評認為影片是為了「圈錢」。口碑提前洩漏、盜版大面積傳播以及影院觀眾口碑低迷等多重因素不利好,讓《花木蘭》基本失去了翻身的可能性。
  • 電影《花木蘭》口碑崩潰,劉亦菲何至於此?
    」,但是不同於電影在北美獲得的好口碑,《花木蘭》在中國國內上映後,口碑褒貶不一。內地是《花木蘭》最大的票倉,《花木蘭》在中國的口碑,必將成為它票房表現的關鍵。電影《花木蘭》作為中西文化碰撞的經典範例,有哪些優點和不足,顯然值得探討。與時俱進的主題表現,審美卻顯露「過時」《花木蘭》的真人版並非迪士尼首次將木蘭詩改編。
  • 《信條》《花木蘭》口碑雙雙遇冷:好萊塢公式不靈了?
    原以為《信條》《花木蘭》兩大強IP能繼續發力,成為復工後的強心劑,結果雙雙撲街。截至發稿,《信條》和《花木蘭》的票房分別為3.19億元和1.06億元。有院線經理表示:「好萊塢電影這兩年確實不行了。」一組數據也顯示,好萊塢大片在中國票房中的比例正在降低。
  • 《花木蘭》口碑撲街!這鍋劉亦菲可不背,好萊塢沒有尊重中國文化
    迪士尼出品的電影口碑一直不錯,尤其是「公主類」的作品,一直都備受觀眾喜愛,而迪士尼公司的口號一直都是「創新、品質、共享、故事、樂觀、尊重」,而這一次《花木蘭》這部電影,迪士尼卻沒有做到「尊重」這個要求。
  • 《花木蘭》口碑暴跌,劉亦菲演技遭吐槽,央視曾評她是票房毒藥
    數次延檔的《花木蘭》終於上映了,可沒想到,從在北美上映之後口碑就一路下跌,不管是票房還是評分,都是妥妥的「撲街」架勢,雖然這部《花木蘭》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中國風電影,面向的受眾更說是歐美群體,但是很多歐美觀眾也不太買帳。
  • 《花木蘭》吃相太難看,魔改中國文化,口碑「翻車」只是提個醒
    近日,在國外頗受好評的《花木蘭》在國內上映,但公映後卻遭遇口碑滑鐵盧,不僅評論一路走低,還被指魔改中國文化,醜化中國人,並挑出了諸多歷史細節的硬傷,為何花木蘭這樣一部中國題材的大片,卻在中國翻了車?》作為一首北朝樂府詩,講述的是北魏的歷史人物,而《花木蘭》中卻將木蘭安排在福建土樓,這是最基本的歷史錯誤。
  • 《花木蘭》吃相太難看,魔改中國文化,口碑「翻車」只是提個醒!
    近日,在國外頗受好評的《花木蘭》在國內上映,但公映後卻遭遇口碑滑鐵盧,不僅評論一路走低,還被指魔改中國文化,醜化中國人,並挑出了諸多歷史細節的硬傷,為何花木蘭這樣一部中國題材的大片,卻在中國翻了車?《木蘭詩》作為一首北朝樂府詩,講述的是北魏的歷史人物,而《花木蘭》中卻將木蘭安排在福建土樓,這是最基本的歷史錯誤。先不提土樓是宋元才出現的,時間差出了幾百年,而最關鍵的當時福建是南朝的地盤,而北朝皇帝居然徵召一個南朝人去邊塞打仗,就這一點無論如何也說不過去!1923年,一部名為《傅滿洲之謎》的電影首次上映,便轟動一時。
  • 從《花木蘭》看好萊塢如何誤讀中國女權
    部分分析師認為,木蘭性格的大轉彎來自好萊塢對中國民族主義人士的屈服,認為通過將動畫片中活潑但笨拙的鄰家女孩換成勤勉、強大的英雄木蘭更為保險,且努力凸顯其愛國主義一面,導致性格成長上顯得生硬和突然。亂港分子黃之鋒前幾日下午在推特上發文,謬稱《花木蘭》之所以可以上映,都是因為迪士尼順從中國,他還聲稱劉亦菲公開且驕傲地支持香港警察,呼籲網友抵制《花木蘭》等,此舉更是激起中國人民的譴責,不過另一方面花木蘭的愛國主義精神在電影中和電影外得到了呼應。
  • 迪士尼版的《花木蘭》在中國口碑撲街?這是我們的花木蘭嗎?
    《花木蘭》是由華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出品,由執導,、、、等人主演的奇幻動作片。影片根據1998年迪士尼同名動畫片改編,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由萬裡赴戎機,一路歷經磨鍊,駕馭自己內心的力量,激發真正的潛能。通過這段傳奇歷程,她將成為一名光榮的勇士,不僅贏得國家的認可,更博得父親的驕傲。該片於2020年9月1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花木蘭》折戟,好萊塢還能講好中國故事嗎?
    圖源:貓眼娛樂《花木蘭》在海外的口碑也不容樂觀。「可能有諸多的限制因素,近年來很多西方影視劇中的女性角色,更像是『工具人』,她們的出現只是為了帶出女權議題。」《花木蘭》電影如此討好女權主義的設定,也偏離了花木蘭故事本身。眾人熟知的花木蘭沒有任何「超能力」,她勇敢地代父從軍、保家衛國,通過勤奮和智慧贏得了戰友的信任。
  • 《花木蘭》折戟,好萊塢還能講好中國故事嗎?
    圖源:貓眼娛樂《花木蘭》在海外的口碑也不容樂觀。不僅女性如此,男性也留著怪異的八字鬍須,這種古代中國人的形象設計風格,幾乎貫穿了好萊塢電影數十年。「最讓我覺得怪異的是,這部電影裡的花木蘭居然還會雜技。這太符合西方人視角的中國文化了,我在國外讀書時也經常被問,會不會中國功夫或者雜技。」
  • 中國外衣洋內核的《花木蘭》口碑崩盤,非我們苛刻,是你不懂中國
    離迪士尼版《花木蘭》國內院線上映還有五天,但網絡上已經有許多整片觀影資源可以搜尋到,大批中國觀眾得以進行了提前觀影。令人意外的是,與國外爆棚的口碑正好呈反向形勢,這部自詡中國味十足的外製中國風電影《花木蘭》被國人吐槽為「爛片」,影片質量實在擔不起這大半年的等待。
  • 劉亦菲版本花木蘭的口碑崩潰?看看那些年的花木蘭
    由劉亦菲主演的《花木蘭》剛剛在中國上映,其評級一路跌至4.7分,創造創下迪士尼電影史上的新低。從口碑來看,國內外觀眾都不喜歡這個版本的花木蘭,很多網友為吐槽劉亦菲的演技而瘋狂,甚至還發明了一個新詞「呆若木蘭」。迪士尼公主從未如此悲慘。
  • 《花木蘭》口碑遭遇滑鐵盧,好萊塢首部「亞裔大片」的尷尬之年
    》取材自中國民間樂府詩《木蘭辭》,講述替父從軍抗擊匈奴的女將花木蘭的戰爭愛情故事。但迪士尼曾經在2月底和3月初兩次對外宣稱,《花木蘭》3月27日北美及海外大多數市場的檔期保持不變,也是好萊塢五大發行商裡對外態度最強硬的公司。並且隨後還給《花木蘭》投入了1億美元級別的宣發資源,並在洛杉磯舉辦了全球首映禮。作為2020年第一部投資超2億的S級大片,《花木蘭》的首映禮規模也是今年迄今為止最盛大的。
  • 《花木蘭》口碑兩極化
    然而在國內,《花木蘭》卻成為了迪士尼史上最大的「意外」,因為它的評分一直走低,從5.9分降到了4.8分,這對於一部尚未在國內上映的好萊塢大片來說是非常罕見的。於是許多人不禁感到疑惑,為什麼人們期待已久的《花木蘭》面臨著如此兩極分化的評價?
  • 好萊塢的「花木蘭」掠奪計劃失敗,口碑撲街,國人該喜還是憂
    觀眾對其的普遍看法是:好好的花木蘭題材,被改得面目全非了。好萊塢對「花木蘭」是情有獨鐘的。二十幾年前一部動畫電影《花木蘭》風靡全美,國人慶幸中國文化廣為流傳的同時不禁臉上發燙,這麼精緻的中國題材作品,為何出自外國人之手?
  • 《花木蘭》為什麼拍成了你不想看的樣子?
    最近《花木蘭》即將在國內上映的新聞刷遍網絡,但是影片的相關利益方可能高興不起來了。因為影片的口碑崩了,在國內各影評APP受廣大網友瘋狂吐槽,票房大概率也崩了。回顧迪士尼電影《花木蘭》從籌備到準備上映可謂幾經波折,歷經81難,最後也未能修得正果!
  • 你們都在吐槽《花木蘭》很爛,我已經開始擔心《三體》的改編了
    《花木蘭》來進行改編的。所以,在看到成片的時候,自然就有不少中國觀眾露出果然不出我所料的神色。儘管《花木蘭》還沒在國內上映,但大多數人就已經對它並不看好。而好萊塢所拍攝的中國、乃至東方審美的電影,儘管有著《功夫熊貓》這樣的成功案例。但事實上,好萊塢的中國風電影,大多數都是以失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