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畫手歌者
偷國問題:盜竊成性的韓國
最近畫手歌者看了b站up主韓國東東的視頻
韓國東東表示,韓國人自己並沒有說過一些東西是中國的
並說聽到這些謠言,韓國人自己也覺得很可笑……一些類似韓國人爭論螺獅粉是韓國的話語,評論上幾乎都是奇怪的韓語,一看就是用了翻譯器的。
這其實大可不必,因為這事情就沒有中立的立場。東洋風,只是為了方便韓國在中國風和日本風裡夾帶銷售韓國風而已。
我們來看看網友是怎麼說的:
韓國偷竊文化的問題不是第一次了,在以前也有許多類似的狀況。在《光·遇》的國際服中,角色佩戴的是明制直簷大帽,但在國服中改成了俠客帽。
韓國網友表示,網易不敢在國服中投放明制直簷大帽,是因為中國公司自己理虧。結合之前持續數月的「直簷大帽起源於中國」的歷史論戰,還記得1月份,美食播主李子柒在個人帳號上發布視頻《蘿蔔的一生》,大批韓國網友湧入視頻評論區,留言圍攻李子柒,斥責她「抄襲韓國文化」 「千萬要懂得羞恥」。「偷竊其他國家的文化,還假裝不知道,就算獲得了精神上的勝利,就能成為你們國家的了嗎? 別逗了。」但其實,李子柒只是展示了兩種中國傳統的白菜醃製方法。一種方式是只加水和鹽,而另一種則是在白菜上塗抹了辣椒醃製泡菜。這個時候的韓國網民卻絲毫不承認文化的共性,而是一再強調「泡菜是韓國的」。針對這段「中韓泡菜起源的爭議」,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女士在回復記者提問時表示:「我不是食品方面的專家。在我看來,泡菜作為一種醃漬發酵的食品,並非僅存在於少數國家和地區。中國稱之為『paocai』,朝鮮半島及中國的朝鮮族稱之為『kimchi』,凡此種種,它們有相通相近之處,但在用料、口味、製作方法等方面又各有千秋。我們支持從美食角度對泡菜相關學術問題進行有益友好的交流,但不應帶入偏見,以免引發對立,影響感情。」沒有聽說過所謂的「限韓令」,中方對於中韓之間的人文交流一直持積極態度,但是大家也能理解,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是需要民意基礎的。原因深入分析
跟隨畫手歌者來分析一下,韓國人為什麼喜歡偷盜文化?其成因究竟是什麼?思考:中國要如何才能振興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不是一個符號,而是真正的文化產品,是能落實到地的各項舉措,是完善的產業鏈。是對文化品牌與核心技術的保護與重視。對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優秀個人,進行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鼓勵民間自發打造文化產品與文化紅人。中國似乎很缺乏有影響力的,能走出國門的,並且作品有濃鬱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偶像。除了李子柒,你還能想到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少年代表的是未來,也代表我們能展現給其他國家的新一代文化形象。 您好,我是畫手歌者,能在茫茫人海中遇見您,不偏不倚,不早不晚,遇見的就是您,這大概就是緣份吧。 畫手歌者的細思極恐漫畫又與您見面了,幅幅畫面既貼近現實又充滿浪漫,既有豐富細節又寓含生活哲理,看似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筆觸生動而富有韻味,常於細微處隱現真相真理,很受讀者歡迎,曾被讀者朋友評論為「用推理小說的手法以多格漫畫展示稀鬆平常的日常場景,赤裸揭示人性現實主義殘酷面,以達成一種心理上的警示和告誡效果」。每期漫畫就是一個故事,其中殘酷的一面和詼諧的一面相互交織,扭曲的一面和正常的一面激烈爭鬥,集知識性藝術性思想性趣味性哲理性警示性於一體。 畫手歌者的漫畫將帶給您思想的亮光、為您插上夢想的翅膀。
你的喜歡,我會當成大愛珍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