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偷中國文化偷上癮了?

2021-02-24 畫手歌者

作者 | 畫手歌者

偷國問題:盜竊成性的韓國

最近畫手歌者看了b站up主韓國東東的視頻

韓國東東表示,韓國人自己並沒有說過一些東西是中國的

並說聽到這些謠言,韓國人自己也覺得很可笑……一些類似韓國人爭論螺獅粉是韓國的話語,評論上幾乎都是奇怪的韓語,一看就是用了翻譯器的。

這其實大可不必,因為這事情就沒有中立的立場。東洋風,只是為了方便韓國在中國風和日本風裡夾帶銷售韓國風而已。

我們來看看網友是怎麼說的:

韓國偷竊文化的問題不是第一次了,在以前也有許多類似的狀況。在《光·遇》的國際服中,角色佩戴的是明制直簷大帽,但在國服中改成了俠客帽。

韓國網友表示,網易不敢在國服中投放明制直簷大帽,是因為中國公司自己理虧。結合之前持續數月的「直簷大帽起源於中國」的歷史論戰,還記得1月份,美食播主李子柒在個人帳號上發布視頻《蘿蔔的一生》,大批韓國網友湧入視頻評論區,留言圍攻李子柒,斥責她「抄襲韓國文化」 「千萬要懂得羞恥」。「偷竊其他國家的文化,還假裝不知道,就算獲得了精神上的勝利,就能成為你們國家的了嗎? 別逗了。」但其實,李子柒只是展示了兩種中國傳統的白菜醃製方法。一種方式是只加水和鹽,而另一種則是在白菜上塗抹了辣椒醃製泡菜。這個時候的韓國網民卻絲毫不承認文化的共性,而是一再強調「泡菜是韓國的」。針對這段「中韓泡菜起源的爭議」,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女士在回復記者提問時表示:「我不是食品方面的專家。在我看來,泡菜作為一種醃漬發酵的食品,並非僅存在於少數國家和地區。中國稱之為『paocai』,朝鮮半島及中國的朝鮮族稱之為『kimchi』,凡此種種,它們有相通相近之處,但在用料、口味、製作方法等方面又各有千秋。我們支持從美食角度對泡菜相關學術問題進行有益友好的交流,但不應帶入偏見,以免引發對立,影響感情。」沒有聽說過所謂的「限韓令」,中方對於中韓之間的人文交流一直持積極態度,但是大家也能理解,兩國之間的人文交流是需要民意基礎的。

原因深入分析

跟隨畫手歌者來分析一下,韓國人為什麼喜歡偷盜文化?其成因究竟是什麼?
有人說,韓國人發明了一切,但中國人發明了韓國人,這不無道理。韓國自古以來與中國就是屬國與宗主國的關係,做家臣幾千年,也做出自豪感來了。如今有翻身的機會,家臣會儘可能多的把宗主國的文化佔有,真正脫離藩屬國的尷尬地位,從而取而代之。韓國之所以會申遺漢字,就是認可中華文化的心態。他們認可的是中華文化,但不認可現在的中國。這在中國人看來可能很難理解,但換個角度想一想,他們其實也不認可滿清,只認可大明的中華文化,說明在他們心中。清軍入關以後的中國,都不是中華。那中華在哪裡?居然在韓國?韓國的民族文化怎麼會缺失?這都源自於日本對朝鮮35年的殖民統治(1910—1945)。為了消滅朝鮮(二戰後分裂為北朝鮮和韓國)的反抗,日本實行釜底抽薪—滅絕朝鮮的文化:燒毀書籍、實行奴化教育、剝奪朝鮮的歷史與語言。以至於現在要研究古代朝鮮代史,只能查閱中國史書。而這種不自信會使人變得多疑,從而產生各種被瘋狂妄想。要讓自己變得最為偉大,就不會再有不安全的感覺。隨著經濟的崛起,必然要有文化上的品牌。美國有多樣兼容的美利堅文化,日本有東西合璧的大和文化,中國更有5000年輝煌燦爛的中華文化,堂堂大韓民族豈能沒有自己的燦爛文化?可是日本殖民統治期間實行的文化滅絕政策,將其由自詡的太極猛虎變成了懦弱的小白兔,這一直是大韓民族心頭的痛。韓國的文化產業十分發達。除了韓劇和偶像,還有他們自豪的美食文化。韓國文化產業的發展遠遠超過了其他產業的發展。甚至一個泡菜,都能做出幾百個品種。恐怕已經開發到極致了。已經沒有沒開發過的品牌了,只能去偷竊了。韓國享受了文化產業的紅利,自然對文化IP非常重視,以至於到了偷盜文化IP的地步,這是為了追逐經濟利益。為了宣傳教育韓國子民愛國,尊重歷史文化,他們就「創造」歷史,把中國的文化都說成自己國家的,大力宣傳,這樣才能發展文化產業。沒有文化的小國,卻能做出龐大的文化產業,其實這也值得中國思考的。中國擁有龐大的文化資源,是任何國家都難以企及的,這些資源,值得被好好利用。中國的文化一向包容大氣,對自己的文化底蘊很有自信,所以極少宣傳「這是中國的,那也中國的,「這導致中國人並不太重視文化品牌的保護。甚至購物網站,也充斥」韓國春聯「,」韓國古風首飾「之類的關鍵字。中國人也是非常客氣,韓國人,歐洲人,要來景德鎮學習瓷器技術,一直都是大大方方的。一點也不擔心他們偷學之後要佔為已有了。在民族日漸復興的最近40年,中國主要精力都用於發展物質生產了,首先要讓民眾得以溫飽和奔赴小康,也缺乏對文化產業的重視與關注。如今強調」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說明我國文化精神產品的生產也是在起步階段。韓國盜竊的主要是明代文化。自滿清入關以後,民族融合也導致中國明代文化式微。清宮劇與辮子戲你無處不見,清朝皇帝有幾個妻妾你如數家珍,但說起明代文化,明代歷史,你的思維好像斷層了一般?每年大熱的古裝劇,不是漢唐宋,就是滿清,明代文化IP到底去哪裡了?難怪有學者說」明滅以後再無中華「。中國自己不重視明代文化IP的保護,這在客觀上給了韓國人可乘之機。

思考:中國要如何才能振興文化產業?

文化產業不是一個符號,而是真正的文化產品,是能落實到地的各項舉措,是完善的產業鏈。是對文化品牌與核心技術的保護與重視。對貢獻突出的單位和優秀個人,進行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鼓勵民間自發打造文化產品與文化紅人。中國似乎很缺乏有影響力的,能走出國門的,並且作品有濃鬱中國傳統文化氣息的偶像。除了李子柒,你還能想到誰。「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少年代表的是未來,也代表我們能展現給其他國家的新一代文化形象。

   您好,我是畫手歌者,能在茫茫人海中遇見您,不偏不倚,不早不晚,遇見的就是您,這大概就是緣份吧。 畫手歌者的細思極恐漫畫又與您見面了,幅幅畫面既貼近現實又充滿浪漫,既有豐富細節又寓含生活哲理,看似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筆觸生動而富有韻味,常於細微處隱現真相真理,很受讀者歡迎,曾被讀者朋友評論為「用推理小說的手法以多格漫畫展示稀鬆平常的日常場景,赤裸揭示人性現實主義殘酷面,以達成一種心理上的警示和告誡效果」。每期漫畫就是一個故事,其中殘酷的一面和詼諧的一面相互交織,扭曲的一面和正常的一面激烈爭鬥,集知識性藝術性思想性趣味性哲理性警示性於一體。 畫手歌者的漫畫將帶給您思想的亮光、為您插上夢想的翅膀。

你的喜歡,我會當成大愛珍藏起來

相關焦點

  • ​氣炸了,韓國偷中國文化上癮了?​要點臉吧!
    大批韓國網友湧入視頻評論區,留言圍攻李子柒,斥責她「抄襲韓國文化」 「千萬要懂得羞恥」。在韓國人偷竊文化遺產的同時,韓國娛樂公司也在不遺餘力的搶佔中國市場。2009年,出演過熱播劇《刁蠻公主》的韓國演員張娜拉在綜藝節目裡直白表示:自己來中國的最終目的就是賺錢——「沒錢的時候就去中國。」
  • 韓國偷中國文化偷上癮??帝吧霸氣出徵教做人:表情包收好不謝!
    韓國,真是一個不知疲倦的國家,隨時隨地,都能發現他們偷我國文化的新證據。
  • ​氣炸了氣炸了,韓國偷中國文化上癮了?​要點臉吧
    之所以很多人糾結兩個詞之間的區別,是因為近年來,韓國一直在高喊去中國化的同時,又打著「文化共享」的名義,針對中國文化進行了一系列的「盜竊」。而且觀察韓國近年來的種種行為,也很容易發現,除了語言單詞,他們在影視劇服化道、文創產品、文化IP、樂器等諸多方面也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了挪用。並把起源於中國的文化說成是自己民族的創造。
  • 又來偷文化了?韓國網友狂噴中國漢服抄襲韓服…
    這幾天,韓國網友大肆指控「漢服抄襲韓服」,「中國竊取韓國文化」。就離譜,可真不要臉啊!11月1日,中國漫畫作者@old先 在推特上分享了一組古風混搭圖。在網友的一片「啊啊啊」讚美聲中,沒想到卻引來了韓國網友的圍攻。「你畫的帽子不是中國風,那明明是韓國風。」
  • 那群偷中國文化的韓國人,卻在圍攻李子柒?
    無數中國文化已經被韓國不遺餘力地用偷梁換柱的方式變成自己的。這些年,韓國人在中國不知道偷了多少東西,帶回國變成自己的。韓國有無數個民間組織,這兩年來打著文化交流的旗號,企圖偷盜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琳琅滿目,有啥偷啥。
  • 偷了泡菜、彩燈、端午節、漢服等等後,韓國又來偷我們的春節了!
    因為,韓國人目前正在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有組織地、大規模的偷盜活動,而且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現在,「偷國」,甚至想把中國農曆新年這一中國的傳統節目在我們眼皮底下偷走,變成「韓國農曆新年」。不過,韓國人很賊,把中國文化改稱為「韓國文化」,然後開始有組織、有體系、大規模的偷盜中國文化。特別是關於春節,韓國是在到了1999年才恢復春節,至今不過20多年時間啊!然後就要求全世界不準叫Chinese New Year了!韓國在偷中國農曆春節的路上,已經取得了重大勝利!韓國人馬上開始第二階段,開始在全世界稱春節是「Korean New Year(韓國農曆春節)」了。
  • 韓女團成員又說了大實話,麻辣燙是中國美食,韓國為何愛偷文化?
    近日,在IZONE成員之一的宮脇咲良在進行直播時,就有韓國網友問出了一個疑似內涵中國的問題:麻辣燙只有韓國有嗎?雖說宮脇咲良在韓國發展,但她是個日本人。面對這樣的問題,她直接脫口而出:麻辣燙原本是中國食物吧。
  • 韓國人又偷中國文化?MAMAMOO女團穿漢服打歌卻聲稱穿的是韓服
    MAMAMOO昨天KBS舞臺背景和服裝設計運用了祥雲、竹子、松柏等大量中國元素,衣服上印有中國等字樣。該女團目前為止未發過聲明,但韓國人一致認為這是韓服,再聯想到最近大家對偷文化都比較敏感,韓國網友能想到的,女團成員想不到嗎?
  • 韓國旅遊宣傳片出現「古語」,中國網友:連成語都「偷」
    「古語」,中國網友:連成語都「偷」  近年來,有關韓國文化和中國文化的爭議越來越大,韓國經常和中國爭論一些文化到底是屬於哪個國家,最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韓國也常常「打擦邊球」,對明顯屬於中國文化的東西進行申遺,企圖創造一個「文化國家」的旅遊標籤。
  • 於正再次回懟:大長今偷了中醫,韓國偷了端午,用過都成他們的了
    隨後他在ins上曬出了一張明朝時期的服飾圖,並回應道,"韓國在明朝時就是中國的附屬國,服裝就是沿用明朝的,證據如圖"。於正有理有據,中國網友不甘示弱,最後逼得韓國某二次元博主要舉報於正。日本人都看不下去了,評論到:韓國幾百年了服飾沒有創新,還是中國的原始服飾更美更好看!
  • 又一個判刑入獄,韓國人別再「偷」中國文化了!
    韓國在設計國旗時,偷學中國的「太極說」,學錯了。而且韓國總統住的青瓦臺,風水也不好。像是一個給死人建的墓。活人住在死人墓裡,這怎麼可能好!2先說說韓國的國旗。韓國人自己叫它,「太極旗」。太極這東西,是中國道家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概念。
  • 於正怒懟韓國人又「偷」歷史文化,這就口碑翻身?我不同意
    接下來他移步Ins,發了一波古畫,配文「韓國在明朝時就是中國的屬國!服裝是沿用明朝的!」韓國網友和中國網友隔著牆,開啟了互噴模式。2008年有媒體稱韓國在申請端午和中醫後,又要拿書法去申遺,揚言要廢除中國"書法"的稱呼,使用韓國的"書藝"……這事情甚至發酵到韓國,韓國世界文化遺產負責人一頭霧水,表示韓國沒有為書法申遺的打算。
  • 湖大杜鋼建教授:英語起源於中國!中國不是韓國,沒必要「偷」
    這位杜鋼建教授在200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意見領袖」之一,學術成就碩果纍纍,其中就包含一本名為《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的書籍。在這本書中,湘西成為了世界文明的發源地,「無論是古希臘的三大民族,還是古羅馬的三大民族,都是在不同時期,從中國移民到西方的,而且從祖源上來推論,都起源於大湘西地區。」
  • 韓國女團偷漢服:祥雲圖案硬說是韓服,網友反感:不認識中國結?
    內容則是說:韓國語音跟中國不一樣,網友直言:怕不是MAMAMOO為改良韓服代言呢 ? MAMAMOO明明穿得是漢服,卻把漢服當做是韓服,並且還要在漢服上寫訓民正音噁心粉絲,炫耀主權,並且這紐扣顯然是中國的祥雲圖案,卻硬生生「偷過去」說這是改良版韓服,這無疑是踩到了中國網友們的底線
  • 「偷國」名副其實!連耶穌都具有韓國血統?西方各國徹底炸鍋!
    眾所周知,韓國是一個文化非常「豐富」的國家,但這些豐富的文化,很多都是韓國從其他國家偷來的,也正因為如此,韓國才會被眾多網友稱為「偷國」,除了偷我們的文化之外
  • 杭州一女子偷快遞上癮,直接用蛇皮袋裝,網友:損人不利己
    原來,該男子並不知道自己老婆在外面偷快遞的事情,還以為是老婆敗家和馬上要過年回老家才買的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後來在警局,這名女子交代,自己剛開始好奇偷了幾次,看沒什麼事就越偷越多,後來上癮了,收不住手,這才糊塗到拿蛇皮袋去偷。並表示自己錯了,以後再也不會了。
  • 漢服韓服之爭,誰偷了誰的歷史?
    韓國政府是否存在「帶頭偷漢服」的行為?韓國社交網絡上有關「漢服韓服之爭」的輿論如何?漢服和韓服究竟有什麼關係?本期核真錄將對此進行核查和梳理。一、韓國為了賺錢偷我們各個朝代的衣服?「韓國偷我們各個朝代的漢服」,原因是為了賺錢,可能是他們政府帶的頭。【核查】上述網頁顯示,韓服文化周等活動具有商業性質,目的是以地區為中心,推廣韓服文化政策,帶動基礎產業振興。「賺錢」確實是該機構的目的之一,但並不能被認為是唯一目的。
  • 美食網紅髮烤肉視頻被韓網友集體罵「偷」韓國生菜包肉,搶漢服熊貓...
    11月11日,有網友發現韓網友又開始污衊我們「偷」他們的東西,而這次的直接受害者是美食網紅滇西小哥。搶了漢服和熊貓還不夠?現在還要來染指食物的吃法,韓國網友的腦迴路也真是讓人捉摸不透。
  • 我對 Netflix 上癮了,所以偷了我媽的錢...
    本文由 TECH2IPO/創見 CCCCCurtis 編譯我對 Netflix 上癮了,所以我偷了自己那和藹可親的
  • 華為偷的韓國技術?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遲早是韓國的
    有說摺疊技術是韓國的,有說屏幕是韓國的,還有說是偷的三星圖紙……至少還沒有聽到說華為是韓國的,看來多少還留了些理智。早在2006年,韓國就打算給「風水」,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的,你沒有看錯,就是中國人幾千年都掛在嘴邊的那個「風水」。這事兒除了韓國也沒誰幹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