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文學系列叢書第二卷《月光地》即將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分為上下冊。
雪的誘惑
文‖譚新陽
小時候讀魯迅先生的散文《雪》,燦爛、紛飛、滋潤美豔、雨的精魂……這些有關雪的詞如夾江之水奪眶而來,從此,雪便牽引著我,誘惑著我,恰如公主之與王子,美酒之與醉漢,它是在水一方的神秘伊人。
古時的雪是什麼樣子呢?似飛花,似舞蝶,抑或似別的?然而,它卻在詩文古韻的天空中飄舞著,翻卷著,給人無限遐想,無窮享受。兩千多年前,一場大雪在經書裡紛紛揚揚著,北風呼呼,雨雪霏霏,原野冰封,鳥獸絕跡,徵途漫漫,行役人咔嚓咔嚓的腳步聲把昔日依依楊柳的丰姿踏得粉碎,風裡雪中夾雜著愁思與唉嘆,似乎在訴說著懸念迭出的故事。風吹著雪花,吹到了東晉,在山陰,那一夜雪下得分外大,名士王子猷一覺醒來,推窗開戶,室外白雪皚皚,月光皎潔,於是他酌清酒,吟《招隱》詩,忽憶友人而雪夜泛舟訪之,然而,終於造門不前,怪誕而返,這便是東晉時候雪的誘惑。
風仍在呼呼吹,雪還在不停地飄,如玉蘭花瓣,我一瓣一瓣輕輕駁開來,駁開了唐宋,千山鳥飛絕,窗含西嶺千秋雪,朔風吹雪飛萬裡,一瓣瓣飛落的雪花引誘著我。我不停地駁,駁開了明清,駁開了袁中道的一段雪文,「夜,雪大作,時欲登舟至沙市,竟為雨雪阻。然萬竹中雪子敲憂,錚錚有聲,暗窗紅火,任意看數卷書,亦復有少趣」,斯人閒情逸緻,可見一斑;接著又駁開了徐宏祖的遊黃山日記,「初四日。兀坐聽雪溜竟日」,「初六日。天色甚朗,覓導者各攜筇上山,過慈光寺。從左上,石峰環夾,其主石級為積雪所平,一望如玉。疏木茸茸中,仰見群峰盤結,天都獨巍然上挺。數裡,級愈峻,雪愈深,其陰處凍雪成冰,堅滑不容著趾。餘獨前,持杖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鑿一孔,以移後趾。從行者俱循此法得度。上至平岡,則蓮花、雲門諸峰,爭奇競秀,若為天都擁衛者。由此而入,盡皆怪松懸結。高者不盈丈,低僅數寸,平頂短鬣,盤根虯幹,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接著,又駁開了張岱看雪的文字,「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還駁出了姚鼐雪中看山的畫面,「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裡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這是古意的雪,大美的雪,每一片雪都包裹著一段悽美動人的故事,每個故事裡都有不盡相同的悲歡離合,不盡相同的愛恨情愁與精神氣質。
千百年前的那些雪誘引著我,我卻無法抵達它意境深處,它太遙遠了,太寒冷了,我還是泊進自己童年時的雪吧,那些隱藏在我記憶深處的溫暖的雪。
近半個世紀了,童年時的雪紛紛揚揚著,如飄飛的白色蝴蝶。夜深了,雪仍不肯撤兵,凌晨時分,竹最先投降了,啪,啪,啪——,破裂的清脆聲,響遍了小山村。早上起來,四處一片白,屋瓦、橋面、小路、田野、山岡,都被雪覆蓋著,冰稜從屋瓦上垂掛下來,如無聲的豎琴弦,如晶瑩的琉璃棒,著實讓孩子們瘋狂。路被冰封了,每走一步,便咔嚓一聲,每個人都走出了悅耳的音符;水田裡已結了冰,這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寶鏡,我們顧不得凍成紅蘿蔔似的小手,合力把「寶鏡」搬了起來,掛在了樹上,專看她流淚的模樣。大地一片肅靜,水井深處卻藏著秘密,不停地冒出白煙。這是四十多年前的景象了,卻一直誘惑著我。終於,1983年的冬天,在南國,我的家鄉下了場特大的雪,那場雪,把我的校園裝扮得分外美麗,也把我的記憶鎖在了歲月深處。
從此,我一直企盼古意的雪,企盼我兒時的雪,那些雪成了我想念的遠方。遠方,我想起了海子的詩,「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遙遠的青稞地,除了青稞一無所有,更遠的地方更加孤獨,遠方啊除了遙遠一無所有」,遠方成了我的念想,念著遠方,在風雪的日子裡我狂奔瘋跑。這些年來,我習慣在故鄉——江南小鎮——過年了,因而幾乎沒能見著雪正真的模樣,四年前在羊城過了一個年,那裡更沒有雪的模樣。一個多月前,天氣格外冷,天空頓時臃腫起來,昏黃起來,我高興起來,難道真要來場古意的雪,或兒時的雪?我企盼著,然而,它還是讓我失望了,雪仿佛成了虛張聲勢的偽君子。
雪,遠方,我在念想,在企盼。
今日,再讀魯迅先生的《雪》,覺得江南的雪已然成了遠方的遠方,遠方的雪還在誘惑著我,牽引著我,它似乎在天地間旋轉著,飄舞著……
2021年1月30日 於贛南
作者簡介○○○○○
譚新陽,江西省南康中學教師,教學之餘喜寫點散文,有文字散見於《思維與智慧》《湖北招生考試雜誌》《現代教育報》《語文周報》《讀寫天下》《教育周報》等。
江西作家文壇
總策劃主編:王水秀,作家,影視劇作家,編審
執行主編:長虹,作家,影視劇作家,詩人
副主編:
金 耀,作家,高校教師
萬 千,作家,詩人,福建省作協會員
李春霞,作家,影視劇作家
版面設計:榮清
本期圖文編輯:熊雪漪
文學藝術顧問:
餘述平 孫海浪 鄭允欽 鄧 濤
裴強健 張光烈 劉志顯 夏天雪
劉 聖 張瑞權 胡保國 李 進
文壇宗旨:
弘揚正能量,發掘好作品,擇優採用。展示作家才華,培養作家的搖籃,扶持鼓勵文學新人。
本刊欄目:
一 人物專訪 [有成就的人物]
二 小說
三 散文
四 詩歌
五 雜文評論
投稿須知:
未在平臺發過的原創作品,嚴禁一稿多投,文責自負。投稿前多作檢查,發來定稿作品。
文壇對稿件有修改和配圖的權利。歡迎提供圖片。
本期推出的作品,閱讀量最少100,否則不再推送。
讀者讚賞金,七日後結算。百分之六十為作者稿酬,四十為平臺經費。讚賞金不足10元不結算。
投稿加主編微信,15907085726。投稿郵箱2460504122。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