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太后與情人的關係:性不是問題,愚蠢才是 國曆獨家

2021-02-07 國家人文歷史



《合樂圖》 , 五代, 周文矩 (傳) , 縱41.9釐米,橫184.2釐米, 現藏芝加哥藝術學院。 畫中各人衣冠裝飾與南唐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 極相近, 可能是描寫唐五代之女樂的作品


文 | 押沙龍

《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12月下獨家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歡迎廣大讀者以個人名義分享至朋友圈


繁殖和性是人的生物本能。帝王們大多會在本能驅使下,尋找更多的交配對象。當然也有例外。有的人會出於個人道德約束,或者因為有強大的情感寄託,所以摒棄多配偶的誘惑,比如明孝宗就是這樣。但是大多數皇帝都有很多嬪妃,這是統治者的特權。可這事也得分性別。臨朝太后雖然也擁有至高的權力,但她們要找幾個情人,往往有諸多的麻煩,而且越到後來越不方便。很多太后相當年輕,也只能強行抑制自己的生理欲望。稍微有點心理學常識的人都知道,把世上最大的權力交給一個性壓抑者,是很危險的事情。可惜古代國人往往沒這個常識。


中國到了宋朝以後,在性方面越來越假正經,在制度上也越來越苛碎,臨朝太后很難找情人。清朝剛入關的時候,還有些蠻風,孝莊太后和多爾袞之間就似乎有些不清楚。當時正在南方反清復明的張煌言,風聞到了這些八卦,還專門寫詩諷刺「上壽稱為合巹樽,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言下之意就是:都來看啊,韃子皇帝他媽給他找了個新爹!孝莊是否下嫁,這事至今聚訟不已,但這麼多有道德感的人在旁邊監督著,太后們真是很不方便。拿慈禧太后來說,有的說她和榮祿不乾淨,有的說她和奕曖昧,還有一個死不要臉的洋鬼子巴克斯寫了本淫穢的《太后與我》。其實真實的慈禧就是一個孤寂的女人,她性格裡許多乖戾之處也許就跟這有關。榮祿如果真是她的情人,說不定能攔住她闖出辛丑年那樣的滔天大禍,對中國未始不是一件幸事。


但在早期歷史上,太后的自由度要大得多。比如呂后據說就有個叫審食其的情人。劉邦在外頭造反,派審食其回老家照顧自己親屬。後來呂后被項羽抓做人質的時候,審食其也在敵營裡陪著她。倆人算是患難之交。後來審食其很得寵,被封為左丞相。但呂后的兒子漢惠帝心眼小,抓了個錯處非要殺審食其。呂后很要面子,拉不下臉來說情。好在漢惠帝有個男寵。這個男寵想巴結呂后,跑去替審食其求情,皇上才饒了他。皇上的男情人援救太后的男情人,這樣動人的事情在歷史上好像就發生過這麼一次。


不過漢朝到武帝後儒學昌盛,有情人的太后還是相對少見的。我在前面說過皇后有過一個黃金時代,事實上那也是太后找情人的黃金時代。只有在那段時期,太后們才會肆無忌憚的招納情夫,這多少要歸因於中古時代「胡化」的影響。


最出名的當然還是武則天。也許有人會爭辯說武則天是皇帝,情形應當別論,但是她在當太后時,已經公然找情人了。武則天的政治眼光還不錯,但要論到找情人的眼光,真是糟糕透頂。不知道為什麼,她喜歡的基本都是些下三爛,好像越是人渣,對她就越有性吸引力,而且她還總忍不住要把權力交給這些人渣。就像她最早寵愛的情人薛懷義,完全就是個市井無賴。但武則天偏要重用他,最後還差點要任命他做朔方道行軍大總管,統帥18位將軍,還要派宰相做他的行軍司馬。無奈薛懷義做事太過癲狂,甚至因為吃醋,一把火燒了明堂。武則天斷然將他處死,才結束了一段狼藉不堪的情史。



電視劇 《武媚娘》 劇照, 武則天 (範冰冰飾) 政治眼光還不錯, 但要說到找情人的眼光, 卻是糟糕透頂


在薛懷義之後,武則天的感情生活更加活躍,甚至在朝廷裡掀起了一個小高潮。上舍奉御柳模說自己的兒子皮膚白皙,面貌英俊,足堪御用;左監門衛長史侯祥雲更誇說自己「陽道壯偉」,想要來個毛遂自薦。後來的道學家多因此譴責武則天淫亂,倒是清代的趙翼說了幾句公道話:「人主富有四海,妃嬪動千百,後既為女主,而所寵幸不過數人,固亦未足深怪。」當時人對武則天的性生活怎麼看呢?好像也沒覺得怎麼不妥。大臣的諫言也都是勸武則天要適度,「樂不可極」,差不多就行了,跟勸男皇帝的口吻差不太多。武則天的私生活本來不是大問題,可最後卻演變成了大問題,直接導致了武周政權的崩塌。


她原來還是有一份政治上的警惕,而且目光也足夠敏銳,心腸也足夠剛硬。就像史書所說「當其忍斷,雖甚愛,不少隱也」,薛懷義一旦觸犯底線,她說殺就殺毫不留情,可她到了垂暮之年後,情形就有了變化。她找到了新的情人張昌宗和張易之。當然,這兩個人照例是她從人渣堆裡挑出來的人渣。他們和薛懷義不太一樣,薛懷義是雄壯偉岸型的,但是張昌宗他們卻都是貌若蓮花的美少年、「傅粉施朱」的小鮮肉。這反映了武則天審美口味的進化。而且武則天的性格似乎也變了。她至少對張昌宗是動了真感情,那未必是簡單的肉慾,而更像是人失去青春後,對青春之美的一種憐愛疼惜的特殊情愫。加之她年老昏聵缺少精力,對很多事不願深究,最終她失去了政治上的底線。二張的飛揚跋扈遠遠超過了當年的薛懷義,而武則天卻一味縱容甚至鼓勵。他們得到的權勢太大也太快,打破了朝政的平衡。


電視劇 《大明宮詞》 中趙文瑄飾演武則天情人張易之


當時最強大的兩股力量是李唐勢力和武氏勢力,而這兩股勢力都受到了張昌宗、張易之的威脅。在危機的巔峰,李家的邵王李重潤、武家的魏王武延基,都因為得罪了二張而被武則天下令活活打死。這兩股力量最終聯合發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張易之和張昌宗被一起處死,屍體又被市民臠割成了骨架,情形極其悲慘。按傳統史家的說法,神龍政變是忠於李唐的大臣搞的一次復闢,其實這麼說並不正確,因為武家勢力也積極參與了這次政變。它的後果如此嚴重,起因卻不過是面對兩個花美男,兩大勢力發起的一場自救行動。


除了武則天,在歷史上還有一個太后以「奇淫」而聞名,那就是北魏的胡太后。說實話,這種說法是非常不公正的。我讀那段歷史,從來感覺不到她「奇淫」在哪裡。無論武則天也好,胡太后也好,她們情人的數目其實都相當有限,性活躍程度遠遠甚至比不上一個普通的男性帝王。如果她們是「奇淫」的話,像漢武帝,像康熙那樣的人又算什麼呢?胡太后確實有問題,但問題不是出在她的色慾上,而是出在她的愚蠢上。胡太后不是沒有才華,史書上說她「性聰悟,多才藝。親覽萬機,手筆斷決」。她還很會射箭,曾在眾多侍臣面前一箭射中針孔。而且搞起政治來,她也還有些詭詐手段。可她缺乏足夠的政治智慧,所謂詭詐也無非是一種愚蠢的詭詐。


胡太后臨朝時不過二十多歲。當時的北魏政權早已沒有粗獷彪悍之風,上流社會裡洋溢著一種享樂主義氛圍,還摻雜著野蠻民族快速文明化後常見的那種萎靡氣息。在這種環境下,胡太后要找個情人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她看上了自己的小叔子清河王元懌。此人「儀容美麗,端嚴若神,風流之盛,獨絕當時」,難怪胡太后會看上他。按史書上的說法,太后「逼幸之」。此後,清河王被委以朝政,權力極大。


本來這也沒什麼問題。而且胡太后當時的情人似乎只有清河王一個,用現在眼光看其實還算挺專一的呢。再說清河王本身頗有才具,威望也高,找一個這樣的情人也未必是什麼壞事。但問題是胡太后任用的人不止清河王一個,她還用了好些亂七八糟的人,其中最被寵信的是她妹夫元叉。胡太后讓他做了領軍,掌握了調度禁衛軍的權力。結果妹夫和情夫之間就發生了權力衝突。元叉是個魯莽的年輕人,一怒之下居然發動了政變,把清河王抓起來殺掉,而且把胡太后也軟禁起來了。這樣的政變在歷史上已經是很奇怪的事了,但更奇怪的事情還在後面。被軟禁6年之後,胡太后居然又重新掌權,把元叉趕下了臺。


之所以發生這樣的事情,多少是因為兩位當事人都不夠狠。胡太后有很多缺點,但她確實有人情味。比如她剛當太后的時候,大臣於忠獨攬大權,處處壓制胡太后,等於忠垮臺後,好多人都建議殺他,胡太后卻堅決不同意,反覆說他對自己也有恩,後來還重新起用於忠。她也很顧念親情。父親去世前,她以太后之尊親自服侍父親,伺候藥膳。父親讓她照顧弟弟,她就盡心照顧。而且親情所及,就連把她軟禁了6年的妹夫元叉,胡太后也不忍心殺掉。大臣們一直要求處死元叉,太后總是「憮然」不語,希望糊弄過去。後來就連兒子也在那裡鬧,胡太后實在頂不住壓力,才下令賜死元叉。胡太后的妹妹也沒有因此怨恨姐姐。至於元叉,他對胡太后也有些心慈面軟。不但當時沒有害死她,就連後來發生了一次未遂的復闢活動,他還是沒有害死她,6年的時間裡,胡太后越來越自由,慢慢開始能參加宴會了,慢慢能和兒子接觸了,慢慢能和朝臣說話了,慢慢發現自己能把元叉趕下臺了。從政治的觀點看,這兩個人也許都不夠成熟。但從人性的角度看,這也許正是他們的可貴之處。


胡太后復闢以後,又給自己找了幾個情人,其中最出名的一個叫鄭儼。鄭儼平時在禁中服侍太后,但是人家總有放假的時候。鄭儼放假回家,太后就派小太監跟著他回家,一直監督他,看他有沒有對太后不忠,背著太后跟妻子偷嘴吃。結果鄭儼每次回家,只能在小太監的注視下,跟妻子打打官腔,「言家事而已」。這就有點欺負人了。但是鄭儼也不是沒得到好處,他靠著太后的寵幸,一直做到了中書令的位置。據《南史》記載,胡太后還看中過名將楊大眼的兒子楊白花,「逼而幸之」。但是楊白花害怕出事,就逃到了南朝的蕭梁。太后思念他,特意做了一首《楊白花歌》:「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蕩落南家。」但是這事真偽難以判斷,興許是楊白花躲在南方吹自己在北方的牛,也未可知。


胡太后胡亂任用自己的情人,軍政舉措失當,確實對政局起到了一些破壞作用。但北魏覆亡,不能全怪她。當時的大局已壞,北方六鎮兵起,西方軍閥坐大,四處流民雲擾,任誰都回天乏術。不過胡太后確實用她特有的愚蠢手法,讓北魏崩潰得格外猥瑣醜陋。導火索是胡太后和兒子鬧起了矛盾。兒子越來越大,獨立性越來越強,對母親的情人越來越看不慣,母子關係惡化也是常事,但是兩人的鬧法實在太過狗血。先是胡太后處死了幾個皇上的親信,皇上很害怕;接著皇上生了個女兒,胡太后非說那是兒子,昭告天下立為太子,皇上更害怕了;皇上害怕到一定程度,就寫信給軍閥爾朱榮,讓他帶兵勤王,趕走母親,於是爾朱榮帶大兵殺向洛陽;過了幾天皇上又後悔了,寫信說你先別過來,等等看。爾朱榮就停在半路上;現在胡太后害怕了,在情夫的慫恿下毒死了兒子,立小孫女當皇上;過了幾天太后下詔說我騙了大家,新皇上是個女孩,算了咱們再找個小男孩當皇帝吧;然後爾朱榮就不等了,殺了過來。


做事沒有這麼兒戲的。胡太后要為此付出代價了。她的幾個情夫四處逃竄,太后本人目標太大無處可逃,就急忙削去了頭髮,表示要去當尼姑。但是爾朱榮不讓她當尼姑。這個兇悍的軍閥把她帶到黃河邊,扔進河裡淹死。誰能說她的失敗不是因為蠢,而是因為性呢?



△點擊圖片,立即進入活動現場


前面說的這些太后情事,更像是性活動,不太像現代人心目中的愛情。那麼真正的愛情有沒有呢?也是有的。比如遼國的蕭綽,似乎就找到了一段愛情。


蕭綽就是《楊家將》裡那個大擺天門陣的蕭太后,小名又叫蕭燕燕。她是一個非常出色的人物,能力甚至要超過當年的述律太后。在擔任皇后時期,由於丈夫遼景宗體弱多病,蕭綽就接管了政務,遼國大小事務基本都是由她處理。丈夫去世後,蕭綽自然而然地臨朝聽政。她掌控遼國三四十年,其間政治清明,國力強盛,史稱中興。《遼史》也評價她「明達治道,聞善必從,故群臣鹹竭其忠。」而《楊家將》裡對她的描寫也不是空穴來風,蕭綽多次戎裝上陣,帶軍御駕親徵。歷史上著名的宋遼澶淵之盟,就是由蕭綽親自作戰、親自談判的結果。無論從哪個角度看,她都是一位雄傑之主。



上海京劇院 《四郎探母》 劇照, 圖為劇中的蕭太后


她有一位情人,而且也只有這一位情人。他叫韓德讓,出身顯貴但卻是位漢人。按照宋人《乘軺錄》記載,蕭太后本來就和他有婚姻之約,後來因為皇上家向蕭家求婚,婚約才宣告作廢。當遼景宗死後,蕭太后就對韓德讓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這段舊姻緣是不是文人捏造出來的,確實很難說,但是從兩人的歲數和出身經歷判斷,倒也存在這種可能性。不管怎麼說,兩個人從此就成了一對牢不可破的情侶,一直到蕭太后去世。韓德讓是有妻子的,對這個妻子是怎麼處理的呢?蕭太后直接派人毒死了韓德讓的妻子。用現代人的眼光看,這就實在太過分了。


不過要是說韓德讓是蕭太后的情人,也不完全正確。他其實應該算她的丈夫。他們的關係是公開的,蕭太后直接搬到韓德讓的大帳中生活,距兒子遼聖宗的大帳不過百餘步。兩人形影不離,完全以夫妻的形象示人。而且蕭太后除了韓德讓,也沒有「寵幸」過別的男人。她似乎是真心地愛上了這個男人,得到他以後就心滿意足,不做他想。在遼國內部,蕭太后不避諱自己和韓德讓的關係,見了宋朝使節,她依然不避諱。澶淵和議的時候,宋朝大臣進入遼軍大營,就赫然看到韓德讓和太后一起肩並肩坐在駝車上。


她給了韓德讓極大的權勢,不但位極人臣,而且享有「入朝不拜,上殿不趨」等特權。任何人要是膽敢輕蔑他,蕭太后一定嚴懲不貸。有次打馬球,一個叫胡裡室的貴族衝撞了韓德讓的坐騎,韓德讓從馬上掉了下來。蕭太后大怒,將胡裡室抓起來「立斬之」。好在韓德讓自己也還爭氣,算是一個稱職的幫手。有了蕭太后這樣的情人,他偶爾也會驕縱放肆,比如他曾在開會的時候,忽然暴怒,拿起侍衛的戎仗一下子打死了涿州刺史耶律虎古。好端端一個刺史,說打死就打死了,蕭太后也沒追究。但好在這種事情相當罕見,總體來說,韓德讓還是一個顧大體、知進退的人。《契丹國志》裡稱他「孜孜奉國,知無不為」,連宋朝皇帝也說他「頗智略」。也正因為如此,這段戀情善始善終,沒有像武則天和張宗昌那樣,弄得千夫所指不可收拾。



遼墓壁畫 : 車輿、 儀衛圖


太后找情人,大多皇帝都會小心眼,發牢騷,抱怨,甚至搞破壞。但是蕭太后的兒子沒有。遼聖宗對母親的情人非常尊敬,真的像對待父親一樣。每天他都要派弟弟秦王到韓德讓大帳那裡去請安,還命秦王見韓德讓要行叩拜禮。遼聖宗自己也經常到韓德讓處探望,離大帳五十步就下車步行,韓德讓出帳迎接他的時候,遼聖宗還先行揖禮。韓德讓生病時,皇上帶著媳婦一起來伺候湯藥,乖得像個模範兒子。面對遼聖宗的寬闊胸懷,漢惠帝他們應該感到慚愧。韓德讓死後,皇帝不但為其服喪,還下了一道命令,在全國各地的先皇遼景宗的「御容殿」裡,都要擺放韓德讓的畫像。也就是說,遼景宗、蕭太后、韓德讓他們三口在殿裡歡聚一堂。當然了,遼聖宗不阻攔母親追求幸福生活,這值得表揚,但是這個做法我覺得還是有點古怪。


蕭綽和韓德讓一起生活了二十多年。雖然韓德讓妻子的被害讓這段戀情蒙上了一層血腥陰影,但是二人之間的真摯感情是無可懷疑的。這不是情人對太后的逢迎,不是太后對寂寞的排遣,這是兩個人經過歲月沉澱、風雨衝刷後依然不變的彼此依戀。他們相處得很平靜,史書上記載的也很平淡。沒有醜聞,沒有波折,沒有可做花邊新聞的分分合合。這讓我們沒法把這段感情寫的精彩紛呈,波瀾起伏。但是,也許這才是最好的。


△點擊圖片直接進入微店


△長按二維碼,為文化公益點讚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活動內容!

↓↓↓

相關焦點

  • 和慈禧太后保持了四年情人關係的英國人
    1898年來中國的巴克思,通漢語、滿語和蒙語,在北京生活了45年,據他自稱與慈禧保持4年之久的情人關係。
  • 視聽 《皇室風流史》:宮廷三角戀與夭折的改革 國曆獨家
    描繪克裡斯蒂安七世與他的王后在婚禮上跳第一支舞的銅版畫文 | 上林《國家人文歷史》2013年4月上獨家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歡迎廣大讀者以個人名義分享至朋友圈乍一看丹麥電影《皇室風流史丹麥和德國的關係本就剪不斷理還亂,兩國為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的歸屬問題爭了幾百年,王太后是德國人、此前的重臣伯恩斯託夫是德國人、施特林澤又是德國人,這樣做無疑挑動著丹麥人腦中對德關係這一敏感神經。大規模砸掉公職人員的飯碗和削減貴族的權利讓施特林澤樹敵甚多,而他與王后的私情也讓對其統治的不滿情緒蔓延到了民間。或許是王后太過張揚的性格最終害了他們。
  • 【國曆學堂】真實存在的「女兒國」
    《舊唐書》關於東女國的記載是十分詳細的,但是到了唐代以後,史書關於東女國的記載幾乎就中斷了。難道東女國的出現只是曇花一現嗎? 任新建說,唐玄宗時期,唐朝和土藩關係較好,土藩從雅魯藏布江東擴到大渡河一帶。
  • 羋八子與趙姬都是秦國太后,有包養情人嗜好,但兩人格局完全不同
    談秦說漢(329)羋八子與趙姬都是秦國太后,有包養情人嗜好,但兩人格局完全不同秦昭襄王嬴稷之母羋八子與秦始皇嬴政之母趙姬是不同時期的太后,喜歡把持朝政,均有包養情人的嗜好。也害得趙太后被嬴政幽禁於雍城,誓言永不相見。隨後有大臣以幽禁母后違背周禮,請求秦王迎太后於鹹陽。但嬴政盛怒之下,連殺了二十七個來勸說者,足見其恨意之深。齊國人茅焦不怕死,前赴後繼地前來勸說嬴政,終於說服了秦王迎太后回鹹陽宮,但母子關係不復以前,從此冷淡。
  • 1981年對臺軍售危機:中美關係準備倒退到1972年以前 國曆獨家
    8月22日,鄧小平會見布希,嚴正地要他轉告裡根:如果共和黨競選綱領中對中國政策部分和裡根先生最近發表的有關言論,真的付諸實施的話,只能導致中美關係的後退,連停滯都不可能;如果以為中國怕蘇聯,有求於美國,以致上述政策付諸實行,中國也只好默認,那完全是妄想。鄧小平這些話是極為嚴重的警告,雖然是向布希講的,但不是針對布希的,中國抱的是對事不對人的態度。後來鄧小平說,布希這次是代人受過。
  • 漂亮的蕭太后,皇帝死後找了個情人,遼聖宗竟把他當父親侍奉!
    網絡素材圖文無關這樣一位太后怎麼可能沒有些緋聞呢?蕭太后有一位情人,問題是她只有這一位情人。他叫韓德讓,出身顯貴但卻是位漢人。按照宋人《乘軺錄》記載,蕭太后本來就和他有婚姻之約,後來因為皇上家向蕭家求婚,婚約才宣告作廢。當遼景宗死後,蕭太后就對韓德讓說:「吾常許嫁子,願諧舊好,則幼主當國,亦汝子也。」
  • 羋八子和趙姬都是秦國太后,都愛包養情人,但兩人格局完全不同
    秦昭襄王嬴稷之母羋八子和趙姬都是秦始皇嬴政之母,都喜歡包養情人,都喜歡包養朝政。但宣太后在國家大事上卻能大義滅親,在情人給國家帶來威脅時能果斷痛下殺手;而趙太后為了與情人享樂竟願殺人越貨。羋八子是楚國人,娶秦惠文王為妻。
  • 呂不韋為何將情人太后趙姬送到別人床上
    把大陰人嫪毐獻給秦始皇的母親趙姬,給自己的情人物色情人,也只有呂不韋這樣的重利的商人才做得出來。
  • 宣太后羋月:中國歷史的性啟蒙老師
    廣東人對這個字一定會很熟悉。名字奇葩的人一般都是牛人。羋月有多牛呢?來看宋朝的兩位大V發過的微博。第一位大V叫高承,認證資料為考據學達人。有一天他發了一條微博:「據我多年研究,太后這個名號就是從羋月開始的。」第二位叫陳師道,認證資料為蘇東坡門下六學子之一。他轉發了這條微博,附帶了一句評論:「PS:據我多年研究,母后臨政也是從羋月開始的。」
  • 慈禧太后性秘密 與多名男人偷情經常私通淫亂
    慈禧太后性秘密,與多名男人偷情經常私通淫亂。關於慈禧太后的後宮性生活,稗官野史中流傳著形形色色的說法,總體來說就是慈禧太后放蕩不羈、淫亂後宮,更與商人宣淫生下光緒帝。
  • 1900年,慈禧太后為何要向八國聯軍宣戰?是愚蠢還是瘋狂?
    慈禧太后為什麼有勇氣敢於向世界列強宣戰?是梁靜茹給他的勇氣嗎?當然不是,那是因為列強觸犯了慈禧太后的底線。 慈禧太后,這個晚清時期的老巫婆,最愛的東西只有一樣,那就是權利,權力就像一劑毒藥一樣,誰用誰上癮,慈禧太后臨死都不願意放權,可見他是一個權力欲相當大的人。
  • 秦國羋八子與趙姬都是太后,且都養情人,但兩人的結局卻截然不同
    中國古代的女性執政者基本上都有情人,而且是執政水平越高,情人越多。呂后,武則天,蕭後,蓋莫能免。羋八子與趙姬無疑都是這裡面的代表,二人都是秦國太后,羋八子是公認的秦國第一太后。於秦國有莫大功勳。輔佐兒子成就秦國偉業,為秦國的玄孫(秦始皇)統一天下打了堅實的基礎。而趙姬卻和羋八子不一樣。完全沒有政治頭腦。
  • 歷史上最風流的太后:北魏馮太后的房事錄
    這裡致力於協助個人成長,改善家庭關係,提升生活品質,綻放您的幸福人生。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權傾朝野的女人,她們或開明,或暴戾,但論起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我相信沒有人能與她相比。 她是誰呢?她就是我們今天要講述的主人公,千古第一後馮太后。
  • 秦國的羋八子與趙姬都是太后,養情人,但兩人的結局為什麼不同?
    兩人養情人的目的不一樣,一個是為了秦國的江山社稷,一個是為了解決自己的生理問題,一個管的住情人,一個管不住情人,所以兩人養情人的結果也不一樣。秦宣太后沒有愛上情人,養情人是為了大秦的江山社稷,除掉秦國後方的敵國義渠。最後將自己和情人義渠王所生的私生子都給殺了。
  • 太后懷孕怎麼辦?《大秦賦》趙姬嫪毐作死,羋月、馮太后才是高手
    太后懷孕、生子,是給皇家丟臉,挑戰正統皇帝的行為,下場一般不會好到哪裡去,但是並非沒有解決辦法。以《笑傲江湖》為例,林平之因為闢邪劍法慘遭滅門,如果他把劍譜抄寫千萬冊讓江湖人拿錢購買,引起武林內卷,他不僅平安還能富貴一生,太后也是一樣的,如果能處理妥善,不僅沒事還能流芳百世。
  • 恍然大悟:人類究竟是智慧的還是愚蠢的?
    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論第五部》(130)《我們究竟是智慧的還是愚蠢的?》幾乎沒有人會否定人類是智慧的,我們創造的盛大文明就是見證。有人會認為人類是愚蠢的嗎?既然這麼智慧又為什麼讓自己這麼痛苦?從人類整體性的生活目的和存在狀態上看,我們是智慧的還是愚蠢的?很難下這個結論,因為我們一直在努力,我們從未放棄過對世界以及對自身命運的改造,甚至可以說,我們的智慧就是為了掌握生存的主動權,為了減輕我們的生存痛苦而產生的。怎麼能說智慧反而增加了痛苦呢?愚蠢就是無知,智慧是使人有知,智慧難道不是讓我們了解一切,從而駕馭一切,遠離盲目的痛苦嗎?
  • 蕭太后與韓德讓究竟什麼關係?北京蕭太后河又是怎麼回事?
    由於是所謂的「大女主戲」,片中蕭燕燕不僅有皇帝愛人,還有青梅竹馬韓德讓,歷史上的蕭太后與韓德讓究竟關係如何?如今流淌在北京通州的蕭太后河,跟蕭太后又是什麼關係?蕭太后本名蕭綽。戲本中的她,多被塑造為一個反面人物,被附上了兵敗身亡的慘澹結局。史書中的她,17歲成為遼景宗皇后,30歲被尊為太后,佐政輔國,臨朝稱制,覆手於軍國大事,立足於權力之巔,民間將她稱作蕭太后。
  • 慈禧太后的性秘密大揭秘,私生活荒淫無比!
    慈禧太后性秘密鹹豐帝駕崩,慈禧太后在26歲時成為寡婦。
  • 太后下嫁之謎,孝莊與多爾袞的關係
    太后下嫁攝政王一事是否存在,史學界尚有爭議。太后下嫁之說,最早引起史家關注的是明遺民張煌言的十首《建夷宮詞》,其中有一首說:「上壽觴為合而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日新儀注,太禮恭逢太后婚」。歷史上對於莊妃和多爾袞的關係一共有三種猜測。一說兩人在皇太極駕崩之後就結了婚,有情人終成眷屬。第二種說法是兩個人非但沒有結婚,還相守以禮,保持著純粹的皇嫂與小叔子的關係。
  • 羋八子與趙姬都是秦國太后,都跟外人生了兒子,為何結局完全不同
    27個人勸說秦始皇放了母親,但都被秦始皇殘酷殺死,直到第28個大臣,一個叫茅焦的人,以「秦王想要統一天下,必須以孝義為先」為理由才說服秦始皇放了自己母親。雖然秦始皇放了自己母親,並且迎回了鹹陽,但是兩人的關係非常不好,在鹹陽度過10年後,孤獨地去世,趙姬一生差不多活了50歲左右,不算長,但是趙姬在秦國及歷史上的名聲非常不好,為什麼宣太后與趙姬都是太后,並且都給外人生了兒子,兩人的待遇、結局和影響完全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