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儀式感的產生,是因為人都有避死求生的心態在驅動。有的人是很需要儀式感的,如果她的家人和朋友,什麼節日都不慶祝,也不為哪一天傷心或高興,甚至也不在家裡添置什麼裝飾品,不會高興很久,難過也只是一會兒,那這位喜歡儀式感的人會很暴躁,甚至瘋掉。
為什麼我們需要節日呢?也許是為了吃一口肉吧。雖然劣者自己沒經歷過,但總聽長輩說,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大家才能吃上一口肉,為此節前的一個月就開始盼著了,這是一年中少數能吃上肉的時候。
小時候,村裡哪家人辦喪事,如果是沾親帶故的,我爸就必須去參加。如今照我的理解,喪事送白包其實也有一種參加社保的意思,就是以前大家窮,可能靠自己的力量辦喪事,辦完了也就重返貧困了,所以需要大家一起幫忙,你出點,我出點,出錢了的人等到他們家有事情了,別人收過白包的自然也要幫回來。
我爸每次回來的時候,都會帶一包主家送的回禮,一個紅袋子裡往往裝著香菸,毛巾,方便麵,飲料,一條帶回來後要綁在門上以避邪的紅繩。後來我漸漸能從回禮的香菸裡判斷出這家人的生活質量,家裡闊綽的一定是放兩包華子,中等的放喜子,實在手頭緊的放什麼我給忘了,只知道我爸拿出來後就隨手丟到角落裡。
但我惦記著的往往是裡面的飲料,我媽並不願意給我們零花錢去買可樂,雪碧這些,所以只要隨禮裡有可樂了那總是很開心的。但是這就很奇怪了,因為總不能天天盼著別人家裡有喪事吧。
說回來,大家哪天要是不過節日,會不會死掉?我想是不會的,之所以有節日,不過是大家想吃年糕,月餅,粽子,或者有個跟家人團聚的藉口而已。那麼如今之所以有那麼多個情人節,多到一個月一個還算少,是不是因為總體經濟狀況不好,化妝品囤積太嚴重了呢?
因為吧,這些情人節,郭楠一向是無福消受的,你說哪個節日有黃男的份了?從沒有一個商家打著回饋黃男的旗號,大剌剌把哪個黃男打在封面上,其實也有,不過這個黃男手上還要拿著口紅,粉底,睫毛膏。
朋友與朋友之間相處,確實應該多多少少容忍一下對方的任性,小情緒。但是你不能噁心人啊,從以前的「發個紅包我告訴你對你的評價」到後面直接私聊,假裝有什麼情況跟人要了紅包之後一副賤兮兮的樣子,跟人家說:」你也可以跟我一樣,用我的方式找別人要紅包哦。「
近幾日,直接在朋友圈要人請喝奶茶的風潮又興起了。秋天到了就要喝奶茶,清明到了要不要給你上香啊?還有女人發也就算了,畢竟還有舔狗爭先搶後孝敬人家,發了還要被打碼。你一個男的是有什麼自信和臉面發這種東西出來啊。
什麼奶茶能塊錢一杯啊?劣者好早就不喝奶茶了,因為糖對身體的損害確實是超乎想像的,所以也請大家少喝含糖飲料,少喝奶茶。
夢裡的大象很輕,過去的日子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