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還在繼續,又迎上了一波返程復工潮,全國對口罩的需求缺口依然很大。日前,多家媒體報導稱:上海研究團隊論文顯示「一次性醫學口罩經特殊處理可再次使用」。
處理的方式也簡便,只需要把用過的口罩用家用保鮮袋包裹,用電熱吹風處理30分鐘,即可再次使用。如果照這個研究結論實施推廣,可大大緩解普通民眾對口罩的嚴峻需求。
據悉在昨天2月9日,在聞玉梅院士的建議並關心下,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育部/衛健委醫學分子病毒學實驗室聯合公共衛生學院實驗證實:使用後的一次性醫學口罩,以家用保鮮袋包裹,家用電熱吹風處理30分鐘後可再次使用,不影響其原有的濾過截留效果,並可滅活汙染的病毒。聞玉梅院士特別叮囑:「在非常時期,民間可以採取這一簡便技術,但不適合於其他時期或醫用單位。」
不過驅動中國要特別提醒大家幾點注意事項,這個實驗室研究結果雖然簡便,但在操作上還是要務必注意,操作不當或有可能造成病毒二次傳播或其他後果。
1.要使用合格的、具備熱風功能的吹風機,且要用高檔的熱風
只有足夠高的溫度才能使附著在口罩的病毒滅活,論文中實驗條件使用的吹風機高檔位的出風口溫度在1.5分鐘內可達65℃;所以一定要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合格吹風機產品;
不合格的吹風機所設的高檔位吹出的熱風有可能溫度過低或過高,溫度過低不足以讓病毒滅活,而過高的溫度可能對口罩的過濾效果造成永久損害,甚至存在發生火災的風險;
2.普通用戶在實際操作上,可能存在病毒未滅活就被吹風機吹走造成二次汙染的潛在風險,雖然未有明確證據證實新冠病毒可通過氣溶膠傳播,但也未排除可能性,所以用吹風機處理要口罩在通風條件良好的環境進行,注意出風口朝向;
3.用吹風機處理口罩可再次使用的方法只適用於一次性醫療口罩,或不含有靜電吸附層的非KN95的一般防護口罩;
一般情況下,KN95防護口罩都是含有靜電吸附層的,靜電吸附作用在不會因為熱風吹拂而重新恢復,不能適用於這類防護等級較高的口罩。
聞玉梅院士也特別叮囑:「在非常時期,民間可以採取這一簡便技術,但不適合於其他時期或醫用單位。
驅動中國也在此呼籲大家,不要過度囤積專業口罩,把口罩留給最需要的那些一直堅守在一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