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號稱第一精明人,卻被蔣介石的幾個小部下,耍得團團轉,怎麼回事?
在民國一幫大佬中,閻錫山可能是最精明的一個,算盤打得震天響,誰也別想從他身上佔半分便宜。不過,閻錫山也有走眼的時候,被人坑得不輕,比如下面這兩個故事。
1929年,閻錫山的老父親閻書堂讓他在老家建祠堂,閻錫山便徵了三十多畝地,祠堂建好後,剩下的就開闢成菜園子,還派出了一個衛隊,專門伺候老爺子,順便種菜。
老爺子非常喜歡這個菜園子,經常在這裡溜達。一次,太原政府衛生部門想要開展健康養生活動,號召人們愛惜身體,為了巴結閻錫山,專門徵得他同意後,到老家拍了一組老爺子早晨在菜地中散步的照片,效果非常好,影響也不小。
一天,一家英國菸草公司的商人,帶著幾個攝影師和一大批器材來拜訪老爺子。衛兵見他們沒有介紹信,也沒有相關函件,不讓他們進。這位商人很機靈,忙稱是閻錫山的朋友,並遞上了十五聽大炮臺香菸。這十五聽「大炮臺」香菸,那時值十塊大洋,衛兵當即放行,麻溜地藏煙去了。
商人進去後,先給老爺子敬上幾聽香菸,然後提出要給老爺子拍電影。老爺子看過電影,4年前,他就看過閻錫山在太原閱兵時的電影,兒子在隊伍前面訓話,來來往往很是威風,他也想過一把癮,便同意了。
老爺子自己選地方,說現在他菜園子裡的菜都開花了,拍起來一定很好看,就拍他察看菜地吧。商人特意給老人化了妝,為了顯示休閒,還特意讓老人口裡叼著一支「大炮臺」香菸。
不久後,太原城裡的「大炮臺」香菸就脫銷了。原來,城裡人在看電影前,都會看到一則廣告:在一片菜地裡,一位老人悠閒地走著,叼著一支煙,畫面很美,最後出了兩行字幕:「閻司令高堂閻子明老先生喜歡吸大炮臺香菸,你也來一支吧!」
閻錫山知道這件事後,非常生氣,打廣告打到我的頭上來了,這分明就是借著我的名義發洋財啊!但這家英國菸草公司很有背景,又不算違法,閻錫山也不敢拿他們怎麼樣,只能幹瞪眼。
這次還只是別人借他的名義發洋財,閻錫山本人倒沒什麼損失,但還有一次事件,卻讓閻錫山嘗夠了苦頭。
當時,閻錫山在大同設立了晉北礦務局,還特地聘請留日出身的梁上椿當局長,購置當時最先進的採煤設備,採用最先進的採煤方法,經過一系列的改造和努力,產量大幅增加。
不過,產量增加了,銷路卻不佳,煤積壓越來越嚴重。閻錫山知道,煤銷量不佳,只要原因是運不出去,當時山西有三條鐵路可運煤,但只有同蒲鐵路是本省自建自營,其它兩條都是南京交通部控制,不停地加碼加價,運費實在是太高。閻錫山不想做虧本買賣,只能讓煤壓著不動。可壓著不動也不是辦法,幾千工人的工資以及各種費用,開支也很大。
閻錫山是怎麼解決的呢?他找來好幾家媒體,統一口徑後,媒體開始鋪天蓋地地分析晉北礦務局當前的困境,矛頭直指南京交通部哄抬運費,影響國家的煤炭業發展。閻錫山還親自到礦井裡,拍了一組和礦工握手的照片,以示他與煤礦工人共渡難關。
南京交通部看到媒體的宣傳,特別是看到閻錫山下井與礦工寒暄的畫面,坐不住了,立即表示加派運力,按同蒲鐵路的價格,加班加點將煤運出山西。
閻錫山心裡一樂,暗自慶幸自己的苦肉計。有了交通部的承諾,閻錫山立刻指示晉北礦務局,組織工人日夜三班倒,每班八小時,再提高產量,反正不愁運。
可不料,只過了一個月,問題卻更加嚴重了。怎麼回事呢?
煤運出山西的速度是很快,可出了山西,卻比牛車還要慢了,有些車皮在一些小站一壓就壓半個月,根本動不了。交通部給出的原因是,車輛加運班次太多,編組需要時間。
閻錫山這才明白,自己上了交通部的當,人家答應給你把媒運出山西,可沒答應出了山西怎麼運。這下好了,以前至少媒還在山西自己的地盤上,現在卻都堆在了外面,運營成本更高了!
其實這就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商人都以為自己很精明,用盡了手段想讓政府就範,但在政府面前,商人的那些手段就太小兒科了,屁都不是!
閻錫山經過了這次事件,以後跟南京打交道就規矩多了,教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