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上寄思念 清明祭掃迎新風
很多市民通過網絡祭掃、居家追思等方式緬懷逝者
深圳特區報2020年4月3日訊 時值一年春草綠,又逢清明祭掃時。
緬懷英烈、悼念先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今年清明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為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持續向好形勢,我市清明節期間暫停實地祭掃,大力倡導綠色、文明、簡約的祭祀新風尚。記者連日來採訪發現,我市市民通過網上敬獻鮮花、網絡祭掃、居家追思等簡約方式緬懷逝者,寄託思念,也有墓園推出代客獻鮮花服務,傳達哀思。
換種方式寄託哀思
今年的清明節,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顯得格外不同。為避免人群聚集發生交叉感染,我市暫停市民群眾現場祭掃活動,我市清明節期間暫停實地祭掃,大力倡導綠色、文明、簡約的祭祀新風尚。
3月31日,深圳正式開放「網上祭祀平臺」,為清明祭祖提供了一條綠色通道。連日來,已經有不少市民嘗試通過「i深圳」或者「粵省事」進行網上祭祀。
「我覺得吧,祭祀不應該拘泥於某一種形式,而是應該在心裏面。如果沒有時間就在網上祭祀,只要是心誠,任何方式都可以表達我們對逝去親人的哀思。」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
每年都要去墓園給父親獻上一束鮮花的陳小姐,今年依舊買了鮮花和父親愛吃的水果,只是換了個祭祀的地點。「我們一家人在陽臺上,對著父親墓園的方面遙拜,也一樣可以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
作為每年風雨不改必定回老家祭祖的潮汕人,蔡先生今年也選擇了留在深圳。「潮汕人非常重視祭祖,每年清明節是族人最齊的時候。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家族一幫人最後商量,還是改變一下祭祀方式。各自在家裡給祖先上一炷清香,大家在微信群裡回憶往事,倒也倍顯溫馨。」蔡先生感嘆地說,這次也趁機給孩子們進行了一次感恩教育,對於老人家的孝順,不在於死後,而應該在於生前盡孝。
代客祭掃彌補不能到現場遺憾
相對於不斷變化的祭掃形式,市民對親人的追思是不變的,疫情防控隔不斷市民對先人的緬懷之情。
「祖母、父親在上,清明時節寄哀思,不能親拜感內疚。因今年國內發生疫情,子孫不能親自拜祭,現特請墓園工作人員代為掃墓,燃香點燭,獻上鮮花以表心意,敬請諒解!」昨日上午,西麗報恩福地墓園工作人員在墓前誦讀祭文,代鄧先生一家人傳達哀思。而在誦讀祭文之前,工作人員早已擦拭墓碑、敬獻鮮花、燃香點燭,將服務的過程通過小視頻和圖片發送到鄧先生手機上。
「每逢清明寄哀思,今年由於疫情的原因,民政局發出不到現場祭掃的公告,我們非常理解也很配合。代客祭掃這種方式,也是緬懷先人的一種方式,工作人員發送了視頻和圖片給我們,我轉發到家族群中,一家人都感到很欣慰。」鄧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整個代客祭掃的過程,除了花費200元購買了兩束鮮花,其他的擦拭墓碑、燃香點燭等服務都是免費的。他為工作人員貼心周到的服務,以及敬業精神點讚。
為致敬新冠肺炎疫情戰疫中的一線人員,西麗報恩福地墓園還推出了免費的祭掃服務。「當他們了解到我是醫生時,主動告訴我可以免費幫我給母親敬獻鮮花,我覺得挺好的,他們很用心,深受感動。」深圳大學總醫院吳醫生表示,墓園此舉也彌補了他們一家人不能到墓園祭掃的遺憾,他們一家人會在清明節當天,按照老家的習俗,在家中緬懷母親,傳承母親勤儉節約、自強不息的良好品德。
深圳特區報記者 莊瑞玉 羅莉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