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幼稚了,不要把自己當成剛剛開始初戀的高中生一樣,你和我都知道,我們都是冷靜理智的人,我們會選擇彼此,也是因為大家都知道不應該浪費精力和心血在不值得的人身上,沒有物質的愛情只是虛弱的幌子,被風一吹,甚至不用風吹,緩慢走動幾步,就是一盤散沙。
這郭敬明在小說中用顧裡說的話,雖然殘酷卻又現實。
《小時代》是郭敬明的經典之作,也是他開始轉型當導演,被大眾所熟知的代名詞,她用四個女孩子的友情為基線,她們四個人的設定代表了當今社會的四個類型,讓她們在友情與愛情之間徘徊,生活環境不同,但是命運對於她們並沒有厚此薄彼,她們從迷失自我中掙脫出來,最後友情戰勝了一切。
《小時代》共分為4個部分,每個部分的主題都不一樣,上映後,成為最受矚目的電影,成功奠定郭敬明在娛樂圈中的地位,而他的小時候卻不是一帆風順。
郭敬明出生於富裕家庭,在父母的期待下慢慢長大,然而意外就是這樣的不期而遇。
在他四五歲的時候,由於發高燒被送往醫院,結果被診斷出患有敗血症,需要住院治療,還要承受隨時發生意外的準備。
為了能更好的治療,他的父母讓他在醫院裡,哪裡也不準去,每次看到同齡的小朋友蹦蹦跳跳,自由自在的玩耍他都很羨慕,他只能在這醫院的牢籠裡帶著,他也有過抗拒但是看到爸爸媽媽傷心的樣子,他都不忍在這樣下去,每天都要吃藥打針,已經成為習慣。
為了能讓他打發無聊的時間,他的媽媽每天會給他帶很多書讓他學習,一開始,媽媽會拿著書給他講,慢慢的他喜歡上了讀書,開始自己識字閱讀。
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他的病情也得到控制,只要檢查吃藥,隔一段時間去醫院檢查就行,一轉眼到了他該上小學的年紀,他的父母送他去附近的小學,這是他第一次接觸這麼多的同齡孩子,讓他非常開心。
因為在醫院的那一段日子每天讀書,所以他把一年級到小學六年級的字都認全了,對於他來說,語文是他最喜歡的功課,每次考試,他寫的作文都被老師當成典範讓其他的同學進行學習,學校也將他作為重點培養對象,鼓勵他參加全國的作文大賽,向雜誌社投稿。
他先後寫出的《孤獨》、《假如明天沒有太陽》、《我們最後的校園名謠》多次獲得全國新概念作文一等獎。
在他高考的時候,他對自己充滿信心,第一志願填寫的是廈門大學,認為自己肯定能考上,成績下來後,他傻眼了,與自己的期望相反,他被落選,而被扣分的地方,正式他引以為傲的作文。
他一直都不能理解,自己的作文為什麼被扣分,拿著自己的考試作文找到自己的老師,諮詢老師的意見,他的老師也很不能理解,就這樣,他上了自己的第二志願,上海大學。
現在的他也很慶幸當時沒有考上,如果考上的話可能就沒有現在的他了,或許,這就是命運讓他應該如此。
在他19歲時,便開始在雜誌《萌芽》中連載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幻城》,第二年,便將《幻城》出版,獲得大賣,這讓他有了前進的動力,正式開始進入寫小說的行列。
隨後,他與朋友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開始想雜誌社進軍,他寫的小說《無極》、《悲傷逆流成河》、《夏至未至》、《夢裡花落知多少》、《小時代》相繼出版,成為文學界的新貴,大受書迷的歡迎,多次成為銷量冠軍。
機緣巧合下,他的小說被知名導演陳凱歌看中,邀請他對自己的小說改編拍攝電影,就這樣他接受邀請,他的小說《無極》被改拍成為電影,票房大賣。
隨後,他的小說《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夢裡花落知多少》相繼被拍成電視劇或電影。
在這樣的啟發下,他開始自己嘗試成立自己的公司拍攝電影,進軍娛樂圈,他先後在上海成立多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擔任導演,拍攝他的第一部電影《小時代》。
他開始與主演們一起上各種綜藝節目進行宣傳,從幕後走向幕前,上映後,票房大賣,兩天便票房破億,從而被觀眾所熟知。
電影《小時代》在電影界獲得多項獎項,而郭敬明也因此獲得最佳新人導演,郭敬明依靠《小時代》在影視劇站穩腳,便開始相繼拍出續集,依然獲得成績斐然。
他開始向綜藝圈發展,受邀參加《最強大腦》。
郭敬明因為小時候生病,營養方面跟不上,導致身材嬌小,經常因此受到打擊,這是他不能觸犯的傷,而就在錄製《最強大腦》第三期時,因為言語犀利,被北大教授說出:我怎麼好像跟女人在吵架。
雖然他當時便反擊對方,但是因為已經受到對方的人身攻擊,一時情緒激動,憤然離場,因為被說中痛腳,氣憤的他一時無法接受對方的道歉,之後被眾人熱議。
在今年,他開始慢慢向真人秀方向發展,參與錄製《演員請就位》,作為現場導演出現,在昨天首播。
因為需要現場指導,再通過大屏幕直播演出劇情,難度升級,導致對郭敬明的質疑聲加大,槽點滿滿。
他因為主導《小時代》而功成名就,但是參加綜藝卻被眾多人質疑,每個人的觀點都是不同的,有質疑聲,同樣也有支持的聲音,只有堅持自己的道路,堅定自己的信念,才能在自己的道路上獲得成功,開頭不難,但是能堅持不懈的走下去,往往是最難的,堅持就是成功基石,希望他能堅持下去,給我們帶來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