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不是黑鳳梨:愛就一個字,我要說好好好好好多次

2021-02-13 狐的小廚房

某天晚上搭老爸的車回家。坐在副駕聽音樂時,輪播到陳百強的《偏偏喜歡你》,便抿嘴一笑。老爸問,你笑什麼。

我說,終於知道為什麼滿街都是「黑鳳梨」了。有這個牌子的甜品、雪糕、餐飲店,我還見過用它當筆名的。

老爸說,哦我都沒注意過……所以?

我說,粵語裡面「喜歡你」的發音,是「黑鳳梨」啊。

黑鳳梨……酥(圖片來源:網絡)

對吃貨來說,無論什麼話題,最後兜兜轉轉的,都能落腳到「吃」上。今天也不例外。

所以就還是先從鳳梨——包括菠蘿——說起吧。

在我特別小的時候,物流不發達。除了香蕉這種(相對)皮糙肉厚耐折騰的夯貨外,嶺南的水果很少有跋山涉水地跑到華北地區來的。比較常見的是荔枝,很傲嬌地被放在白色的陶瓷大託盤裡,用大冰塊鎮著,像是習慣了被人服侍的大小姐。其他諸如芒果、榴槤、釋迦等等,在市面上基本見不到的。只菠蘿是個例外。

之所以說菠蘿與眾不同,是因為它不像大多數熱帶水果那樣,帶著甜得厚重、甜到黏膩的氣息——這個甜,說的是嗅覺。榴槤不用說了,絕大多數人會說那就是臭味;而香蕉、芒果的甜香裡,也摻雜著某種特殊的香氣。怎麼講呢?一聞就覺得是異域風情,和平時聞習慣了的那些——活潑得滴溜溜打轉的蘋果、水噹噹甜甘甘的梨子、明亮歡快的柑橘、嬌憨得嗲聲嗲氣的桃子,都不一樣。

跑題!忽然想起今夏的第一枚水蜜桃

論甜度,菠蘿的香味也是甜甜的。但是和芒果那種仿佛穿著巴西狂歡節的服裝,打著旋兒朝你撲過來的「熱情甜」不同,它的酸度更明確一些,水氣也更重,所以顯得更清澈,就更不用說和香蕉、釋迦、菠蘿蜜等甜得蠻不講理的水果相比啦。

這樣清新美好的甜,讓菠蘿的香味有了更強大的穿透力。春末夏初的早晨隨媽媽去市場買菜,離好遠就能聞到讓人心情愉悅的甜美香氣,夾著俏皮的酸和接近花香的馥鬱,就知道是有人在賣菠蘿了。走近去看,準定在某個攤位前堆了一地的菠蘿皮:黃黑色的長條打著捲兒,讓人無端想到鱔魚或者某種昆蟲,卻並不腌臢。

和這個場景類似(圖片來源:網絡)

菠蘿的外皮比較厚,有蠟質感,還長著內刺,必須用專門的工具削掉皮和刺。修菠蘿的工具是一種三稜形的角鐵,就像是用鐵片隨便彎出來的一樣,僅僅在下方有個木柄,造型簡單得只能用「赤誠」去形容。但攤主就是有本事把它用得行雲流水:一手持菠蘿,一手下刀,把菠蘿輕快地旋上幾圈,一條帶著內刺的皮就被修下來了,一氣呵成。

修好的菠蘿是金燦燦的,帶著波浪形的起伏,總是讓我想到從樹上摘下來的蜂巢。但如果直接吃,嘴裡就真的會像是被蜜蜂蟄到一樣,又疼又麻地腫起來。這是因為菠蘿裡的蛋白酶會分解口腔黏膜,當然會杯具。

破壞蛋白酶的方法很簡單:醃。不過這裡問題就來了——你家菠蘿,吃甜還是吃鹹?

可甜可鹽的菠蘿(圖片來源:網絡)

是真的,我小時一直理直氣壯地覺得,菠蘿就是要用糖漬著吃的嘛。鹽水是什麼鬼?結果竟是直到來到北京才發現,原來鹽水才是大多數人處理菠蘿的方式!

畢竟是從小就在吃的東西,我對糖漬菠蘿的感情是非常深的。把菠蘿切塊後,厚厚地撒一層北方人喜歡用的綿白糖,醃漬個把小時後,糖就全化開了,一部分滲進菠蘿裡,一部分摻著菠蘿析出的果汁,在容器的底部積出了一個甜蜜的小湖泊。被糖醃漬過之後,菠蘿原有的酸味變得極淡,但香味反而顯得格外濃鬱,更不用說讓人愉悅的甜甜甜甜甜……這可能和媽媽祖籍無錫有關。

所以,鹽水菠蘿的味道,一開始我既想像不出,也完全接受不了。是直到聽說隔壁霓虹國的同學們吃西瓜喜歡撒一點鹽,才感到自己「有被稍微說服」。於是特地跑到動物園門口,買了一大塊用竹籤穿著的,浸泡在鹽水裡的菠蘿。嘗鮮。

被稀釋的甜外面披著一層極淡極淡的鹹……味道倒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但橫豎和家裡的糖漬菠蘿比不了就是。

糖漬菠蘿演變到極致就是菠蘿的木乃伊果脯(圖片來源:網絡)

或許是因為偏離了小時的味覺體驗,北漂之後,菠蘿吃得少了。偶爾吃一次,多半是外食時遇到了果盤、水果沙拉、菠蘿咕咾肉,便捎帶嘗上一兩塊。不過其實在當時,鳳梨的風頭已經壓過了菠蘿,成了帝都小夥伴們的新寵。所以那時不知不覺吃下去的,是鳳梨也說不定。

但是用「蜜梨」代替「鳳梨」去做咕咾肉,也可以有

最早進入消費者視線的鳳梨,應該是都樂(Dole)這個品牌。超市裡經常見到有店員在水果貨區那裡削,一半是為了做果切,一半是為了攬生意。看到了,想起以前只在書上看到過的「菠蘿和鳳梨不是同一個品種」,就買了一次。然後發現的確不一樣!

先說味道。菠蘿是酸中帶甜,鳳梨是甜中帶酸。只憑這一點,鳳梨就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何況它的優點還有更多:沒有內刺,一把普通廚刀就能輕鬆削皮;水分含量更高,咬一口,芬芳的果汁會立刻充盈口腔;香味更明快,是那種讓人一聞到就會想微笑起來的甜蜜香氣;果肉更細膩,哪怕最靠芯子的部分,咬嚼時也不會感到阻力……

但到底也不會常買。畢竟那時的鳳梨,算是小貴的。

來呀!一起流口水呀!(圖片來源:網絡)

物以稀為貴,鳳梨用來做菜,菜的身價也肯定比用菠蘿的高。有菠蘿的果盤或許普通店家還送得起,但鳳梨果盤最多做個積分兌換。菠蘿咕咾肉在食堂裡都能吃到,但鳳梨咕咾肉八成是精緻小館的手筆。最清奇的是有一次,我在吃日式鐵板燒時點了鵝肝,端上來後驚訝地發現,通常用來墊在鵝肝下面的烤麵包,被換成了厚厚的鳳梨片。當時還擔心味道會奇怪,但是一口下去,哇!

鵝肝外酥裡嫩,裡面裹藏的肉汁豐饒華美,碰撞了鳳梨的一股清流,很驚喜。味道更是有意思:重油配重甜,硬是讓人吃出了幾分「烤鴨脆皮蘸白砂糖」的感覺。

烤鵝肝配鳳梨。差不多就長這樣(圖片來源:網絡)

雖然回到天津後,不愛吃太甜的東西了,但畢竟鳳梨甜中有酸,香氣又格外動人,所以偶爾也買一買。最喜歡的吃法是把它放在酸奶裡。配檳榔芋,配麥片,都是無上的美味。也有時把它放在加了牛奶的蛋液裡,烤蛋奶布丁。鳳梨的香氣和質感都蠻適合做烘焙的。正如芒果。

當然用鳳梨入菜也是不錯的選擇。除了前面說過的那些之外,還吃過一兩次鳳梨炒飯,輔料包括蝦、肉鬆、花生等等,又用咖喱調味,應該是東南亞料理的思路。另外披薩上面放鳳梨也很常見了,聽說只要放了鳳梨和肉類的披薩就可以被稱作夏威夷披薩,只是義大利人對此意見很大:好好的披薩,都被你們玩壞了!

但我覺得奶酪和鳳梨的搭配還是挺有誘惑力的!(圖片來源:網絡)

哦,對。最後還是要回到文章開頭說的「黑鳳梨」——雖然被這個梗逗笑了,但我還是不太喜歡它。倒不是因為自己愛吃的鳳梨被黑……

是因為,如果喜歡一個人,為什麼不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呢?又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更不是錯誤……頂好是就這樣看著他的眼睛,一字一句,認認真真地說:

「我喜歡……不對,其實我是想說,我愛你。」

這樣的話,自從學會了,就不會嫌多。想到多少次就會說多少次。

生命太短,相遇太難。是一定要把心裡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才不會有遺憾啊。

2020年10月17日

【寫在後面的話】

這篇文章寫得還算暢快,談不上多滿意,但其中的觀點是我這麼多年都一直在恪守的。

任何時間,任何關係,只要對面是對我來說很重要的人,就會在每次想起來的時候,變著花樣地表達這樣的事實:我喜歡你。你對我來說特別重要。有你在,真好。

是的……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就是這樣黏黏糊糊的一隻小孽畜。

但是發覺不對勁時,回頭嘎嘣一口,之後毫無留戀地撒腿就跑,也從來不含糊的!

【寫在後面的後面】

(笑)並沒有。「回頭一口」說的是以前的一些經歷。

但是不管怎樣,能說的時候,真的要儘量去說。哪怕說不出「我愛你」,只是含糊「我喜歡你」,甚至「今晚月色真美」,也可以嘛。

「我怕再不說,以後會來不及!」

——考考你們。上面這句話出自哪部IP小說?

2020年11月30日

相關焦點

  • 你說的菠蘿是什麼菠蘿,你說的鳳梨又是什麼鳳梨?菠蘿和鳳梨,你上當了嗎?
    什麼是菠蘿,什麼是鳳梨? 如果只是單純判斷市面上的水果是菠蘿還是鳳梨,那不少人大概都知道。 如果你打開《中國植物志》,翻到關於鳳梨的部分,你會發現,寫著這麼一句話—— 鳳梨 Ananas comosus,俗稱菠蘿,為著名熱帶水果之一。
  • 鳳梨菠蘿夏季飲品:你缺的不是鳳梨,是方法!
    我有個鳳梨,我有個芒果,啊,鳳梨芒果飲;我有個菠蘿,我有個香瓜,啊,菠蘿香瓜飲。鳳梨,菠蘿,傻傻分不清楚。總是喝其他味道的飲料,卻沒有嘗試過鳳梨口味的,殊不知它味道甜美,今天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鳳梨菠蘿夏季飲品,快拿出小本本記下來!小課堂開課了!
  • 黑鳳梨,你願意收下我的粉鳳梨嗎?
    前兩天四月很想吃鳳梨,就跟同事拼單點了外賣(什麼時候實現外賣自由啊~)。結果送來的臺灣鳳梨,又酸又澀,但我還是「跪著」吃完了。比起真的想吃鳳梨,我其實是更想去度假。{ 芍藥姑娘 Vol.635 }x不是黑鳳梨,是喜歡你鳳梨還有粉色的?前兩年,我是想都沒想過的。鳳梨不拿來吃而是用來插花?作為吃貨一枚,我也是不願相信的。
  • 鳳梨和菠蘿的區別?鳳梨應該怎麼挑選好吃,從外觀如何挑選鳳梨
    如今,正是吃菠蘿的好季節,在這氣溫回升的一天天中,菠蘿和鳳梨也天天在我們的眼前晃悠著,有人說,他們倆不是一個東西嗎,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其實市場上大多數人以為鳳梨和菠蘿是同一水果,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由於鳳梨產量較菠蘿少,所以價格也略微貴些。鳳梨和菠蘿的區別是什麼?
  • 鳳梨和菠蘿你能區分嗎?別用鳳梨的價格買了菠蘿
    很多人把菠蘿,鳳梨,傻傻分不清楚。畢竟兩兄妹長的差不多,有一部分人還是會用鳳梨的價格去買菠蘿,這樣就是上當受騙了。那我們怎麼去區分它們呢?其實從植物學上講,鳳梨和菠蘿本身就是同一種水果,只不過經歷人工的一次次培育鳳梨是菠蘿的升級版,高配版。
  • 好好說
    一、臭美篇    好好:媽媽,我喜歡穿裙子。媽媽: 可是裙子也不能天天穿啊!好好:我是女孩子,當然要穿裙子了,男孩子才穿褲子呢!媽媽:這是誰說的啊?好好:我說的啊,我是小美女,當然得穿漂亮的裙子,你是小美女的媽媽,也就是美女媽媽!     …好吧,為了這句美女媽媽,咱娘倆天天穿裙子!(2015年6月)
  • 鳳梨罐頭會過期,菠蘿的不會?全球鳳梨大搜羅
    在香港街頭的某一家便利店裡,金城武飾演的何志武在5月1日那天,找到了第30罐保質期到5月1號的鳳梨罐頭,並說出了那句如今成為大眾文藝梗的「過期心得」。從此鳳梨罐頭成了「王家衛式」臺詞的又一代表,變得又好像不會過期了。然而,若把鳳梨罐頭換成菠蘿罐頭,就似乎少了一點情緒的咀嚼感,張口閉口的菠蘿罐頭說起來竟有些像喜劇了,有趣的是,從頭到尾這都跟菠蘿或是鳳梨並沒什麼關係。
  • 「鳳梨與菠蘿有什麼不同」的話題解讀
    是1820年,由委內瑞拉用法屬蓋亞那(Cayenne)選育而成,也是現今諸多國家的主栽品種及罐裝「菠蘿」的主要加工品種。中國「鳳梨」溯源說菠蘿,在我國最早的歷史文獻記載出自於明末清初時期,大概在1635-1645年前後。
  • 「黑鳳梨」是個什麼鬼?可以做黑鳳梨酥嗎?
  • 一個菠蘿鳳梨就把臺灣輿論炸了!
    1 一個菠蘿鳳梨就炸了,你還搞什麼臺獨?
  • 青菠蘿可以直接吃嗎?青菠蘿和青鳳梨怎麼區分?
    大家常吃的菠蘿都是黃橙色的,但水果市場上也有青綠色的菠蘿,這種菠蘿要不要放黃再吃呢?還是說直接青綠色的時候就能吃呢?青菠蘿直接吃對身體有影響嗎?青菠蘿可以直接吃嗎青菠蘿不能直接吃。普通的菠蘿成熟後其顏色為黃橙色,若還在青綠色階段的話,這種菠蘿是未熟狀態,是不能直接削皮後就開吃的,否則其中含有的菠蘿蛋白酶以及其他致敏成分和酸性成分都較高,很容易出現過敏以及腸胃不適的症狀。
  • 【原創小說·懸疑】:黑鳳梨
    他問我恢復得怎麼樣,還要了我的地址,打算給我快遞兩個菠蘿,說是他們植物研究所……」 「快遞什麼?沒聽清。」她那邊有貨車摁喇叭。 「菠蘿!就是鳳梨!」 「好萌啊,淳樸的同學情誼。」李捷哼起歌來:「黑鳳梨,那雙案動燃,休星梗賣燃……」 「求你別唱了。爛梗還玩不膩。」我尷尬得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 比西瓜多汁,比糖果甜潤,不是所有菠蘿都叫黑鳳梨
    比西瓜多汁,比糖果甜潤,不是所有菠蘿都叫黑鳳梨 不是所有菠蘿都叫黑鳳梨 核心提示 被惠來的大山擁抱著 被熱帶的陽光熱吻著 被南海的季風吹拂著
  • 菠蘿 鳳梨篇;挑選初級入門法及品種的推薦
    很多不法商販為了利益的最大化;會優先考慮成本而不是品質,再加上誇大宣傳從而得到利益的最大化;這裡我們不糾結!菠蘿,常見的品種「黃金菠蘿、金菠蘿、峇里、卡因、金鑽、臺農、香水菠蘿、沙抗瓦。。。」 說了這麼多、是不是又迷茫了? 我們言歸正傳。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這些並不是我們關心的東西!我們的目的簡單明了;好吃就行!
  • 鳳梨和菠蘿到底是不是一個東西?這裡有答案
    鳳梨和菠蘿到底是不是一種東西?按照《中國植物志》的規定,鳳梨是官稱,菠蘿是小名兒,所以它們確實是同一個物種。但是,就像蘋果有「國光」、「富士」這樣的區別一樣,鳳梨也有不同品種,比如外皮分別是綠色和黃色的這兩種~從植物學的角度講,它們的差別是這樣的只不過,我們在給它們命名時,沒有像蘋果那樣費心思,這一偷懶不要緊,鳳梨和菠蘿變成了兩個東西。
  • 菠蘿和鳳梨有區別麼?答案原來在這裡
    我:「嗯,哈?家裡買菠蘿了?」媽媽:「傻兒子,這可是鳳梨,比菠蘿好吃多了!」我:「是這樣麼……」聽到以上的對話,相信很多讀者朋友們都會和筆者有一樣的疑惑,菠蘿和鳳梨還有區別?跑去市場問商販,他們會指著鳳梨說這個好,價格也貴一些。到底真是這樣麼?不是,它們就是同種植物,沒有高低級之分!菠蘿科普它果皮是黃色,外形和菠蘿蜜一樣,因此人們就給它取名叫菠蘿。最先產自於巴西,在15世紀末引進中國來。
  • 《帶你認識100種水果》第3期:鳳梨與菠蘿
    鳳梨是菠蘿嗎?浩子經營水果這麼多年,遇到過好多顧客說「這不就是菠蘿嗎?」,今天浩子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和區分鳳梨和菠蘿。簡單來說,最通俗易懂就是鳳梨與菠蘿在生物學上是同一種水果。市場上,鳳梨與菠蘿為不同品種水果:菠蘿削皮後有「內刺」需要剔除;而鳳梨消掉外皮後沒有「內刺」,不需要劃出一道道溝。從外型上來看,鳳梨和菠蘿的區別也不難分辨出來,浩子教大家3個地方就可以簡單分辨了。
  • 媒體:大陸菠蘿已滯銷 為什麼還要採購臺灣鳳梨?
    恰逢此時,曾經集體訪問大陸的「泛藍八縣市」之一的臺東縣長黃健庭到大陸參加海峽論壇,向福建省臺辦推銷臺東鳳梨並獲得了500噸訂單的消息也出現了在我們眼前。一個是徐聞菠蘿滯銷,一個是採購臺灣鳳梨,兩相比較下似乎很難讓人接受。但是,在討論之前,我們先來具體了解相關信息,方便大家了解大陸菠蘿的市場狀況。這個有助於理解其他水果滯銷問題——產業升級很必要。
  • 菠蘿和鳳梨究竟有什麼區別?今天終於知道了,以後別再亂買了
    大家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個購買小知識。如今天氣漸漸炎熱,正是菠蘿和鳳梨的上市季節,面對菠蘿和鳳梨這兩樣水果,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購買錯呢?菠蘿和鳳梨從外觀上去對其進行觀察的話,是很難進行辨別的。這不前兩天我弟到市場中去購買菠蘿的時候,買回家以後切開一看這哪裡是菠蘿啊,分明就是鳳梨。不得不說這兩種水果實在是太像了,傻傻讓人分不清楚啊。1、如果你也遇到這樣一種現象的話,那麼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說一說,如何去對菠蘿和鳳梨這兩種水果進行辨別,當我們在對其進行購買的時候,只需掌握好一些小技巧,就能將其輕鬆辨別,既簡單又容易。
  • 菠蘿和鳳梨是不是親兄弟?無眼菠蘿又是什麼品種?
    菠蘿這玩意兒怎麼說呢,喜歡吃但卻很麻煩,因為需要精心處理(鹽水洗,有人說根本沒什麼用)。它的外表坑坑窪窪,長滿很多刺,幾乎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因此貌似也不算什麼高大上的貴族。鳳梨跟菠蘿到底有什麼關係?菠蘿在大陸叫作菠蘿,在臺灣就叫鳳梨。而大陸地區的菠蘿的名與佛教有關。因口味與菠蘿蜜類似,菠蘿蜜的發音與佛教的波羅蜜多音譯相同;同時菠蘿外表的六角形結瘤與佛祖頭上的螺髻很像,因此而得名菠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