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歌用上海閒話唱起來有多好聽?這5首名曲居然能這麼唱

2021-01-08 騰訊網

上海老歌,就是要用上海閒話唱起來!

文 |不小可

上海老歌,幾代人心裡的明月光。

講起來,上海人一直都是歡喜趕時髦的——第一張唱片1891年誕生在美國,很快英美法都到上海來錄賣唱片。1917年上海百代唱片就成立了。到1949年解放前,上海灌錄進唱片的時代曲就有2254首,你想想,歌曲多到什麼樣的程度?兩三天就有一首新歌出來打榜。

上海,就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愛樂之城」。

這些歌,過去叫「時代曲」,現在就叫「上海老歌」。

個麼,假使要從這2254首裡挑出40首來,一定是精益求精再求精了吧。

再假使這40首曾經的時代曲,現在要用上海閒話重新唱出來,又會是何等的精彩?

好了,伐賣關子,《新民周刊》專訪了40首老歌的再創作人、上海話專家錢乃榮教授。錢教授特別優待,給我5支金曲試聽,別急,一首一首來,邊聽歌,邊告訴你老歌新唱的背後故事。

1

《玫瑰玫瑰我愛你》

上海話版本

歌曲簡介:中國第一部大型歌唱片《天涯歌女》的插曲,陳歌辛作曲,本片導演吳村作詞,由客串演出的歌星姚莉演唱。這是我國第一首被翻譯成英文、從而傳遍世界的流行歌曲。美國歌星Frank Laine因翻唱英文版創下很高的唱片銷量,儘管陳歌辛已去世多年,他仍然會每年持續寄聖誕卡到陳鋼(陳歌辛之子)家中致意。

哪能會想到用上海閒話來演繹時代曲的呢?這還要從錢乃榮參加的一次評彈講座說起——那次講座上,原上海人民評彈團團長吳宗錫先生92高齡依然精神矍鑠侃侃而談,錢乃榮教授也清唱了一個開篇《新木蘭辭》助興——這個開篇的唱詞,是吳先生依據古樂府辭改編成蘇州話評彈的。錢教授唱完,心裡一動:古詩詞改成蘇州話都那麼好,上海老歌和上海話的情調極其一致,為啥不能改?

散場出來,一位女士叫住了錢教授,問他:上海老歌,能不能用上海話演唱?這位女士就是上海市十佳歌手紀曉蘭。她好像會讀心術一樣,看出了錢教授的想法。

一拍即合,第二天錢教授馬上打電話給老朋友,上海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王勇教授,開門見山商量一起合作《上海老歌(滬語版)》。巧了,王勇一直十分重視上海老歌,進行過長期研究,是個專家,三個人就這樣迅速敲定:要做上海老歌滬語版!

2

《香格裡拉》

歌曲簡介:歌舞片《鶯飛人間》的主題曲之一,陳蝶衣作詞,黎錦光作曲,歐陽飛鶯(下圖左一)首唱。1946年8月3日首次錄音。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上海過去的時代曲,最早大部分是外地人寫的,中國流行音樂的奠基人黎錦暉就並非上海人,而是湖南人。他當年還說過,寫這些歌,其實都是為了幫助他的哥哥黎錦熙做白話文和普通話的推廣。

上海老歌誕生之初竟然是為了推普。

現在,錢教授試著用同樣的曲調來重振滬語,真可算得上是一個輪迴。

不過錢教授在改寫歌詞的時候發現,有大量優秀的上海老歌,改用上海話唱,與原來作曲的音樂衝突是很少的。「這也許是像陳歌辛、黎錦光這些作曲名家可能在平時一直是說上海話的,他們在上海生活的時間長,已經完全抓住了本地人欣賞習慣、感興趣和熟悉的音律,他們作曲的曲調自然地與上海話的聲調語調很接近。」

3

《如果沒有你》

歌曲簡介:1948年歌曲片《柳浪聞鶯》的插曲,由著名作曲家嚴折西一人包辦詞曲,影片主演白光演唱。這首歌也是白光最知名的代表作,她的墓園中還設有音樂裝置,來祭拜的人只要按動按鈕,便會響起這首《如果沒有你》。

「上海方言是在高度發達的商業城市中發展起來的大都會方言。上海話中蘊含著上海這個大都市成長的歷史,浸透了江南水土孕育出來的上海世俗民風,閃爍著上海人五方雜處中西融合中形成的寬闊胸懷和睿智,深藏著多元博採的海派文化的基因和密碼,用吳儂軟語的上海話來演唱這些植根發源於上海這塊土壤上的歌曲自然會更加優美動人。」

錢教授是上海方言專家,由他來改編老歌,理論依據堪稱異常雄厚。但他並不拘泥「上海話老音」。在他看來,上海話裡的尖團音、小舌音、後鼻音作聲母……都在慢慢消失,如果絕大部分人已經不用,就沒必要死守著不放,這是尊重時代,也是尊重市民語言生態的變化。

所以,他在改歌詞的時候,不會用已經消失的「我伲」,而是會用現代人也在實際使用的「阿拉」。

「流行歌曲本來用詞就要通俗,拘泥老發音就太彆扭了,年輕人更加不懂。」現在,錢教授改編後的上海話歌詞,有點接近八九十年代的上海話,有一點點懷舊,又不會古老到離現代人很遠。

4

《情人的眼淚》

上海話版本

歌曲簡介:1955年邵氏影片《杏花溪之戀》插曲,陳蝶衣作詞,姚敏作曲,潘秀瓊首唱。這是陳歌辛從上海移居香港以後的作品,也是20世紀50年代,上海老歌風格在香港的延續。

普通話歌詞翻譯成上海話並不容易,最關鍵的就是一個腔詞關係。錢教授改歌詞的時候會和紀曉蘭合作,一邊唱一邊改,如果哪一句詞她唱起來不順,咬字、曲調、換氣不是最舒服,就要再進行二度創作。

整個再創作的過程像一個科研項目一樣,邪氣當心。

「我們在把普通話的歌詞改換為上海話來唱的時候,十分注重上海話的連讀詞音和歌的曲調音相一致的原則,即腔詞和諧,在戲曲中稱為不能倒字,簡單些說,就是原來歌曲的調子是向上升的,就不好用上海話中聲調是降下的字。」

而上海話有入聲的特點,也能用來增強歌曲的傳詞達意功能,比方說這首《情人的眼淚》,「落眼淚」的「落」和「一滴滴眼淚水」的「一滴滴」,就配合歌詞的情景唱得十分傳神。入聲字的語音作用是無與倫比的。

5

《何日君再來》

上海話版本

歌曲簡介:原本是著名作曲家劉雪庵在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現上海音樂學院)同學聯誼會上即興創作的曲子,1938年被歌舞片《三星伴月》填詞作為插曲,從此成為金嗓子周璇的傳世名作。

大家最熟悉的一般是這首歌的第一段:「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再,愁堆解笑眉,淚灑相思帶。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喝完了這杯,請進點小菜,人生難得幾回醉,不歡更何待!來來來,喝完了這杯再說吧!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

其實後面還有二、三、四段:「逍遙時中有,春宵飄吾裁;寒鴉依樹尖,明月照高臺。」「玉漏頻相催,良辰去不回,一刻千金價,痛飲莫徘徊。」「停唱陽關疊,重擎白玉杯,殷勤頻致語,牢牢撫君懷。」

用詞這麼書面語,像「春宵飄吾裁」這樣的唱詞,一聽過去也有點難以領會,這可怎麼改成方言呢?

錢教授用的辦法是以詩詞代詩詞—— 「好花勿常開,好景勿常在,年年惜光陰,青春須早為。」一句「青春須早為」,取自唐朝詩人孟郊《勸學》:「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再有「曉風楊柳岸,送君莫停杯,一刻千金價,牢牢撫君懷。」 「曉風楊柳岸」取自宋朝著名詞人柳永的《雨霖鈴》:「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如此珍之重之,也可看出對上海老歌的一片真情。

更多金曲,都收錄在《上海老歌(滬語版)》附送的雙CD裡。

除了聽歌,在這本書裡你還能看到每一首時代曲的小傳,十分漲知識,比方說,上海老歌也不都是情深深意綿綿,有一首歌說出來大家應該都在春節的時候聽過,就是《恭喜恭喜》:「每條大街小巷,每個人的嘴裡,見面第一句話,就是恭喜恭喜。」

這是賀年曲嗎?在過去可並不是。這首陳歌辛作詞作曲、姚敏姚莉兄妹倆演唱的歌曲發行於1946年,當初並不是恭賀新年,而是慶祝抗戰勝利哦。

40首老歌的壓軸曲目,是黎錦光作曲的《上海之夜》。這首歌其實創作於九十世紀80年代,記錄了當時對上海繁榮的讚美和期許,選擇它作為壓軸,除了致敬黎錦光先生,也是對上海老歌延續到80年代還有零星創作的最好紀念。

可惜微信只能插三首音頻,想聽更多上海閒話演唱的時代金曲嗎?正在進行的上海書展上也會有這本新書的發布活動哦:

經典老歌海派傳唱——《上海老歌(滬語版)》新書發布

嘉賓:王勇 錢乃榮 紀曉蘭

主辦:上海大學出版社 上海大學音樂學院

時間:8月19日周一晚18:15—19:15

地點:上海展覽中心西陽光棚活動區

運氣好的話,會聽到紀曉蘭現場上海話Live呢。

大家還都在看這些

轉載請在評論區留言,獲得授權!

轉載時,須註明作者、出處和微信號。

相關焦點

  • 二十年前這首用上海話唱的歌,現在聽起來太魔性了!
    音樂人有意識地開創滬語歌這一歌曲類型,要從90年代末算起。滬語歌特有的腔調和題材,七零八碎,拼湊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就請打開播放器,聽他們怎麼唱。實際上,滬語歌不是滬劇,也不是滑稽小調。」「它的旋律應該是典型的流行曲,而歌詞、語音應該是上海方言所獨有的,不是普通話的『翻版』。」那時,「滬語歌」尚且是新鮮事物。傅子明唱滬語歌,是因為在香港受到了「刺激」。1994年,上海人民滑稽劇團到香港去演出。
  • 最好聽的5首經典老歌 會唱2首的你絕非90後
    然而如今的好歌是越來越少,不由得讓人想起那些曾經的經典老歌,下面讓小編帶大家回憶一下最好聽的5首經典老歌,不過能會唱2首的應該絕非90後的小夥伴吧?香港女歌手陳慧嫻:《千千闕歌》徐徐回望曾屬於彼此的晚上紅紅仍是你贈我的心中豔陽千千闕歌是女生裡最好聽粵語歌曲!
  • 上海閒話居然「好吃」的「伊綱」?!
    不過,上海閒話在吳語中是相當特別的,特別之處有兩點,一是雜,二是新。那能雜呢?!比如講周邊地區的方言土語,松江話、蘇州話、寧波話、杭州話,阿拉上海閒話當中都有,可謂兼顧吳越而有之!無軌電車開起來,談山海經上海灘,看看啥寧最來賽!大家好!我就是「一家頭可以唱南腔北調十三人搓麻將」的曉林!
  • 紀曉蘭:用「蘭調」重新編配演繹經典上海老歌
    但紀曉蘭昨天出現在記者面前,話題只有一個——用她自己的「蘭調」重新編配演繹16首經典上海老歌,並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蘭調老歌——紀曉蘭演唱專輯》。  20年前,紀曉蘭曾以一首《遠山的夕陽》和為百部影視劇主題歌配唱而走紅。如今,與她同出道的上海歌手大多銷聲匿跡。然而,20年光陰似乎並未給紀曉蘭刻下多少滄桑,笑聲反而更顯爽朗。「除了身份變了,其他的都可以從我的歌聲裡找得回來。」
  • 90後老外用滬語唱rap!上海人都震驚了~
    愛文是上海紐約大學畢業生上海話可以說是十級水平了!最近他居然用上海話唱起了rap???聽一個美國人用上海話唱rap?是怎樣一種體驗???網友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說到浦東閒話好像難度比上海話又增加了?我是一個從紐約來額rapper all star來到此地讀書我額上海閒話也伐差
  • 蔡琴:不是誰都能唱老歌 周杰倫想唱先改咬字
    改變老歌觀念 向經典看齊  與北京歌迷3年不見得蔡琴其實並未有一刻空閒,一直奔走於各大城市進行演出。此次全新「海上良宵」個唱目前已經訂出20多場,而之前的「不了情」、「新不了情」演唱會已經超過百場,整場演出將全部演唱自己的經典歌曲。
  • 歌越老越好聽,這5首老歌,你一定聽過,不信你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老歌的習慣,最近幾年的新歌是越來越多,不過很多歌曲都是火了一陣就不想聽了,很多人說還是老歌好聽,比較經典,也有韻味。確實是這樣,很多老歌一聽就特別有回憶。那都有什麼好聽的老歌呢,其實小編也是一個老歌迷,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幾首好聽的老歌,喜歡聽老歌的你一定聽過,也一定會喜歡的。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歌越老越好聽,這5首老歌,你一定聽過,不信你看!1、光輝歲月《光輝歲月》是中國香港搖滾樂隊beyond演唱的一首歌曲,由黃家駒作曲並為歌曲的粵語版填詞,這首歌曲歌詞內容勵志,歌曲旋律易於流行。
  • 經典老歌有哪些好聽的
    經典懷舊老歌有很多好聽的。老歌讓我們很懷念呢,那個年代。很多老歌手創造出很多好聽的歌。現在還是很喜歡聽以前的老歌曲。現在我為大家推薦一下,好聽的老歌曲。1《情深意長》這首歌是宋祖英演唱的一首比較好聽的歌曲。很多朋友們都聽過這首歌吧。這首歌也是經典中的老歌了,比較好聽。
  • 老歌還能這麼唱?解鎖你不知道的老歌新唱
    老歌是很多人對於過去時光的記憶,經典的旋律感動好幾代人。當老歌搭配先鋒的曲調又是什麼樣的呢?往下劃👇央音君今天就和你們一起聆聽這些被重新翻唱的老歌。這首新版的《齊天大聖》用原本純音樂的兩段經典元素鋪底,花花在經典的基礎上全新創作,穿插說唱段落,甚至還加入了「白晶晶」的橋段。
  • EXO上海演唱會僅唱5首歌,到底是誰傷了粉絲的心?
    EXO僅唱5首歌,現場便廣播播放演唱會結束的消息。從昨日起,#EXO上海演唱會僅唱5首歌#、#K-Friend上海拼盤主辦方詐騙粉絲#等話題在微博上不斷擴散,而起因則是「2016 K-FRIENDS CONCERT with EXO」演唱會演出時間大大縮短,邀請的EXO只唱了5首歌后就宣布結束。隨著事件的發生,網上又紛紛爆出演唱會主辦方拖欠EXO演出費、詐騙粉絲應援物數萬元,以及現場音效差、保安打人等多個消息,而主辦方也對部分信息事件進行回應。
  • 聽了這麼多年才發現,這首歌竟然是羅志祥唱的
    這首歌真的是一首老歌了,而且大多數人也應該是耳熟能詳了,就是這樣一首歌,聽了這麼多年竟然才注意到它的演唱者是羅志祥。這是歌名字是《灰色空間》。灰色空間 羅志祥這首歌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好吧我必須承認,我聽歌不愛看歌曲的信息,以至於喜歡了一首歌這麼久都不知道它居然是我喜歡的明星的歌。(這樣的感覺很類似哪段狗血情節啊!)我以後一定努力改正!
  • 倫永亮用爵士改編上海老歌
    這是一些久遠的上海三十年代老歌曾經它見證了一個繁華的年代,雖然有動蕩有醉生夢死,可是時代變遷依舊不減它的魅力。這是一種年代的聲音,也是這個地域特有的文化腔調。他這裡改編這些上海老歌,是他小時候的記憶,用爵士專業的符號,來解讀他母親一輩的情結,還有他自己對作品的理解。
  • 一部高分燒腦臺劇,竟炸出了這麼多首好聽的懷舊歌曲
    「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 這首伍佰在96年唱過的「Last Dance」,成了牽起《想見你》整個劇情最關鍵的一首歌曲。隨著劇集中的反覆出現,懷舊感十足的曲調和唱腔也讓人越聽越上頭。惹來伍佰親自回應:「哈哈,我怎麼這麼厲害」。「你的出現,就足夠佔據我餘生的那些年。
  • 方瓊帶京迷「海上尋夢」 經典上海老歌登保利
    《夜上海》、《四季歌》、《天涯歌女》……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經典老歌,經過無數歌唱家的翻唱,至今依然久唱不衰。昨天晚上,當開場序曲《夜上海》的動人音符從方瓊口中傳出時,現場便宛如回到了上世紀30年代的老上海……這一首首帶著上海符號的老歌,經過方瓊的演繹後,絲毫不輸當年風情。  兩小時左右的個唱上,方瓊重現了不少周璇的作品,還演唱了音樂大師賀綠汀、著名音樂家黎錦光的作品。
  • 許冠傑將翻唱老歌懷念故友
    作為香港一代「歌神」,許冠傑叱吒樂壇近半個世紀,卻從未來過上海開唱。而這次能在家門口聽足Sam哥的廣東歌,曾經卡帶中的《打工皇帝》、《滄海一聲笑》經典旋律將在現場悉數演繹,讓不少上海及周邊城市的粵語歌迷為之雀躍不已。  許冠傑以「粵語歌第一人」的身份開創了香港流行樂的獨特風格,代表作《打工皇帝》、《半斤八兩》、《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等都是影響著整整一代香港人的名曲。
  • 《漫步人生路》很好聽哦,大家都是這麼評論的
    不要笑在雷森便嘍隨雲沒配給半雷蠻橫壓斷雞壓斷雨過高風林呀風科喲給磨邊退鴛鴦淚森運原載前面樓總看虧啞巴怕少茉莉暈呀僧眾腹痛妨礙了呀忒眼預防悲哀在僧便尊呀尊分眾僧徐某類生發發了最謀生某用該幹妨礙肖僧便沒呀,沒了天玩你哭聲沒病亂生在隔壁雲真馮秀心快暈腹痛哪一民非也好黑也好, 梅婷找到省發力迎陣風吹呀吹 轉過坎波劉豪飲修一定瘋神殺,走一虧送很矯情我一個90後,聽鄧麗君的歌居然要躲起來聽,怕身邊的人會笑話我
  • 《街頭音浪》上海首唱 周筆暢丁當用音樂重煥城市活力
    《街頭音浪》上海首唱 周筆暢丁當用音樂重煥城市活力 2020-08-31 17:14:32   來源:網絡
  • 楊鈺瑩有很多歌曲並非首唱,卻被她唱成了經典,為此還曾惹上官司
    我們所熟悉的楊鈺瑩的很多經典老歌,像《輕輕地告訴你》、《星星是我看你的眼睛》、《晚霞中的紅蜻蜓》等,歌曲的風格和意境充滿了純真與浪漫,似乎都是特意為她量身定製的。然而,事實上有很多經典老歌的首唱並不是楊鈺瑩,歌曲原始風格也並非都符合她的特質,而是經過了重新編曲填詞等第二次創作後,由楊鈺瑩重新演唱並唱紅的。
  • 「情濃上海——經典老歌重現臺北」音樂會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舉行
    楊學進還演唱了《瘋狂的世界》、《上海小姐》、《梅娘曲》、《花樣年華》、《玫瑰玫瑰我愛你》、《恨不相逢未嫁時》、《如果沒有你》等曲目。曲作者瞿春泉出生於上海音樂世家,曾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擔任過上海民族樂團的二胡演員和首席指揮,先後在新加坡華樂團、臺灣國立實驗國樂團、佛光山人間音緣梵樂團擔任指揮,並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臺灣師範大學兼任教職,有著很好的國樂表演、指揮、教學、創作基礎,熟悉海內外華人國樂狀況,熱衷於國樂的傳播。這首《上海隨想Ⅱ》系他為民族受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組委會約委的民族管弦樂作品。2008年曾在上海上演。
  • 方瓊廣州回味經典:上海老歌貴在有人間真情
    當時黎錦光和賀綠汀、陳歌辛一些鴛鴦蝴蝶派作曲家聚集在上海,他們都不是地道的上海人。但他們都是非常有才華的詞曲作家,創作了一大批經典歌曲。當時由於歷史原因將上海的老歌視為靡靡之音,後來這十幾年也得到正名。上海老歌從港臺開始傳到廣州,再傳到內地,我們分析,在那個時期的確有難登大雅之堂的東西,但大部分歌曲是進步向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