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未知,盲人爵士樂手的感知之旅

2021-01-13 澎湃新聞
洞悉未知,盲人爵士樂手的感知之旅

Frank Senior:洞悉未知,尋獲新感知(02:34)

清晨,從下榻的紐約巴克萊洲際(InterContinental New York Barclay)酒店出門,與相熟的酒店員工互道早安,在盲杖的指引下,散步至中央公園,Frank Senior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路途中的幾聲鳥鳴,讓Frank想起孩童時,父親也常帶他到這裡玩耍,走遍了公園的每個角落,那是一段最歡樂的時光。

Frank Senior,在紐約土生土長的著名爵士樂手,雖然他生來就是一位盲人,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對生活的熱愛,對中央公園像家一般熟悉。就讓我們跟隨他去一覽紐約著名的中央公園,體會一種對世界的全新感知。

中央公園坐落在高樓林立的曼哈頓中心,是紐約這座繁華都市中一片靜謐休閒之地。公園南起第59街,北抵第110街,東西兩側被著名的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園西大道所圍合。

小時候,Frank和爸爸是從72街漫步過去的,在那一刻,除了身邊孩子的歡笑聲、飛機划過天空的轟鳴聲,他還聽到這個城市浮光掠影背後的故事。

如果說高樓林立的華爾街和裡面那些穿著西裝革履的人代表了紐約的忙碌與刻板,那麼中央公園和裡面穿著跑鞋、運動服,聽著音樂跑步或散步的人則代表了紐約的生活和自由。

除了散步外,中央公園還是Frank音樂靈感來源地。他喜歡在此為新構想的曲調思忖片刻,有時學一支新歌,抑或來一場老友對談。

你無需為他的步伐擔心,對中央公園Frank就像對自己家一般熟悉,因為最微妙的知覺總會告訴他路該怎麼走——往前幾步是臺階,噴泉在左手邊,再往前會經過一片湖,鑽進鼻腔平的花香,在風與光的節奏中流轉變幻。

Frank時常用指尖摩挲著每塊磚瓦,他的雙手如同雙眼一般帶他看盡世界。

Frank說,失明已是他生命的一部分,無法改變。試著用其他感官去欣賞這個世界,你將有一番深刻感悟。

就像同為視覺障礙人士的Danny Kean所言,「你知道人們在親吻、哭泣和祈禱時為什麼閉眼嗎?因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必須通過我們的心來感受。」

當夜幕降臨,Frank再次漫步走回巴克萊洲際酒店,享受他一天中最美好的一餐。雖然他看不見,但他可以感受到夜晚的氣息,聞見美酒的芬芳,嘗出食物的精美。對他來說,這些都和他所鍾愛的爵士樂一樣重要,需要用心去感受。

像frank一樣換種方式在熟悉的城市中漫遊,恰如一次重啟感官的旅程。敞開心去洞悉未知,探尋那些不曾到過的角落,邂逅那些未曾謀面的故事,新的感知體驗悅然而生,或許這也才是奢華旅行的本真所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37)

相關焦點

  • 美國傳奇黑人爵士樂手莉娜·霍恩去世
    舉報 美國傳奇黑人爵士樂手莉娜
  • 帥到被抓去演電影的爵士樂手:王子外表浪子心
    :電影記錄了這個白人爵士演奏家愛音樂,並願意為其付諸一切的一生。 1946 年也就是二戰剛結束後,19 歲的貝克加入了美國軍隊,退伍後他開始在西海岸的爵士俱樂部演奏。他很擅長那些抒情的演繹。而當時他的小號,也成為著名黑人爵士樂手,外號「大鳥」的查理 · 帕克的完美襯託。 在1952 年的時候,貝克的事業迎來了巔峰期。
  • 爵士音樂會報名|秦四風攜明星樂手空降高北十六!
    一首美妙的曲子,離不開幕後的製作人,以及每一位樂手的演奏;你耳熟能詳的知名歌手的音樂也許就是出自他們的手。 音樂會重磅: 樂隊原班人馬全陣容 | 空降來襲!
  • 鋼琴老師教你認識什麼是爵士樂團,樂手們是怎麼配合來演出的
    第一核心爵士樂團裡的核心會根據情況而改變,如果你說的是身份定義的核心,把交響樂團中指揮的位置拿來做比較,那可以很多樣化比如說某某三重奏( XXX’s Trio),一般就是以命名的那位樂手為核心;如果是在大樂隊中,比如說 Duke e11 ington的BigBand,那就是Due本人為核心;在 James Brown的樂團中就是JB本人為王。
  • 【深圳·合奏課】周末爵士樂隊合奏活動~樂手們的實戰機會來啦!
    第一期我們選擇的曲目,對爵士樂感興趣的朋友一定都不陌生!這首曲目就是《So What》!這是美國爵士音樂家,爵士小號巨匠Miles Davis的代表作品之一,出自1959年Davis與眾多爵士音樂家合作發行的,在爵士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專輯《Kind of Blue》。
  • 韓國的樂手為什麼會那麼厲害?
    不可否認,韓國已經在成為音樂強國之一,我知道的大多數頂級樂手都去韓國演出過,印象最深的就是吉他手Guthrie Govan,其實Guthrie Govan過去演出我並不覺得意外,意外的是在舞臺上除了他以外全是韓國樂手。
  • 「樂」享上城-大灣區爵士音樂節 呈現共融律動之旅
    上海知名爵士女伶,音樂風格廣泛多變。感受來自臺灣原住民文化裡的歡樂之餘,還有一支來自上海的四重奏爵士樂隊——Susie Wu Quartet。主唱Susie Wu被譽為「魔都爵士女伶」,其清冷的氣質搭配其寬廣的聲音和出色的語言天賦,使其能夠自然生動的演繹不同歌曲。
  • 誰說隊伍不好帶,你試過爵士領導力麼?
    而爵士領導力則高度匹配當下應變、創新、開放、敏捷的競爭環境,也完美實現了高手集結團隊的共創、共振和共榮。何為爵士領導力?從十九世紀末的美國南部紐奧良市為源頭,爵士樂就以其「具有搖擺感的即興」,富於變化和個性色彩,而在音樂叢林中備受矚目、屹立不倒。仔細觀察爵士樂團的準備和演奏,我們發現其具備五大行為特徵「MAGIC」,從而完美創造多點協同的即興表演。
  • 比波普爵士樂|「咆哮的革命」
    在爵士樂中,有一種風格奠定了現代爵士樂的基礎,也在之後被很多爵士樂愛好者爭相鑽研和學習,它就是——比波普(Bebop)爵士。自從比波普這種爵士風格的出現,爵士樂開始逐步走向正軌,成為能與古典音樂比肩的音樂形式,它對爵士樂的發展以及之後的音樂風格,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 【盲人電影】盲人也能看電影,就在8890光明電影院!
    對普通人而言,看電影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對盲人來說簡直不敢想像。看一場電影也許只是一種夢想,這個夢有一天真的能夠實現嗎?前天下午,「8890光明電影院」首映開播,來自市區的50多位盲人代表,就「觀看」了一場特殊的電影——盲劇,切身體驗了一把電影的魅力。
  • 爵士·教育·獨家分享——對話爵士鋼琴家黃健怡
    他是中國第一位爵士鋼琴碩士資深爵士鋼琴家、作曲家、上海JZ School校長J3 Trio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節選) 黃健怡改編堂堂:您是中國第一位獲得海外爵士鋼琴碩士文憑的鋼琴家,從您接觸爵士樂開始到現在,您覺得中國的爵士教育和爵士市場有了怎樣的變化?
  • 閉上雙眼就是盲人的世界了?錯,盲人眼中的世界其實是這樣的
    而對於先天性的盲人來說,由於之前就沒有看到過這個世界,因此視覺上的感知是不存在的,他們不能理解色彩是什麼。相反盲人靠的是敏銳的聽覺和嗅覺。盲人的視覺部分,尤其是先天性的盲人是缺失的,但依靠聽覺、嗅覺以及觸覺所建立起來的認知,也照樣能夠在大腦裡構建對世界的印象。
  • 人類對色彩的感知原理,世界上存在未知顏色嗎?
    顏色感知 生物要想看到顏色,就需要對電磁波有感知能力,於是生物進化出了重要的器官——眼睛,外界光線經過折射後投影到視網膜上。 人類的三種視錐細胞,對不同波長的光有著不同的靈敏度,當然也有相互重疊的部分,在紫光附近基本上只有藍視錐細胞能微弱感知,這也是大部分人對紫光不太敏感的原因。
  • 李高陽三重奏:「波普」爵士新力量
    當人們的耳朵不再滿足於聽聽流行歌曲的時候,崇尚速度、智慧、冒險、自我肯定、自由、激昂的波普(Bebop)和硬波普(hardbop)爵士樂開始現身京城演出舞臺9月3日晚在朝陽9劇場凹現場亮相的「李高陽三重奏」,便是新近崛起的一支年輕的「硬波普」爵士樂隊。波普或稱比波普(Bebop)是以比印象派捕捉光影更為快速、更為即興的演奏方式捕捉瞬間感覺;硬波普(hardbop)則是擁有較和諧力量、較明確易懂的旋律、比Bebop更成熟的即興演奏,對節奏和音色的運用也更具質量感。
  • 莫文蔚全新英文爵士專輯即將發行
    莫文蔚莫文蔚即將推出全新英文爵士專輯《Somewhere I Belong》,專輯首波主打單曲《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首播。曾多次表示想發行爵士專輯的莫文蔚,以前就很喜歡爵士樂,大學在英國念書,一次因為爵士專輯大特價而選購,從此更是瘋狂愛上,當上歌手後一直希望有機會用自己的方式詮釋爵士樂。
  • 中國版「超級樂隊」的樂手,似乎還不錯?
    因此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就在於,節目樂手的水準如何,是否能夠通過相對直觀的方式讓普羅大眾知曉。 超長預告片的確吊起了我的胃口。比如李榮浩說,他之前以為節目樂手主要是一些業餘的音樂愛好者,最後卻被樂手們的年輕和專業度驚豔。「真的是讓我非常興奮的」。
  • 爵士人聲丨官靈芝用爵士唱臺語民謠《爵好》
    她的音樂一直是以現場演唱為主,爵士的現場能力非常強,專輯出得不多,之前她出過一張英文爵士翻唱專輯,一張客家語爵士民歌專輯,今年再推出一張臺語爵士創作專輯《爵好》。依然是臺灣最出色的爵士樂手陣容樂手們很有想像力,他們即興發揮的solo給作品注入了自由的靈魂,官靈芝似乎也被樂隊帶動的像個即興靈魂歌者,考驗著彼此的功力玩得那麼盡興。
  • 盲人的夢境是什麼樣的?漆黑一片嗎?
    那麼,盲人會做夢嗎?如果會的話,那盲人在夢境中能看見東西嗎?盲人也分幾種情況,有先天性的,也有後天導致成為盲人的,還有一部分盲人並沒有完全失去光感,他們能感受到微弱的光線。夢,其實並不神秘,說白了只要有大腦皮層存在,就會做夢,夢的內容也都是現實生活中各種經歷的直接映射。
  • 當爵士樂遇上電影——14部經典的爵士電影你看過幾部?
    爵士樂手的紀實與虛構要了解爵士樂,挑幾部好的樂手影片,或許是不錯的方便法門。以屏幕硬漢角色聞名影壇的克林伊斯威特(Clint Eastwood)除了西部決鬥警匪槍戰,還是位超級爵士迷。他曾執導以綽號「大鳥」的爵士音樂家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一生沈浮為藍本的電影《鳥》(Bird),成績斐然。
  • 讓盲人通過舌頭「看」世界的電子眼鏡.
    正常人的世界五顏六色,盲人的眼中卻只有黑暗。可你相信嗎,有人發明了一副電子眼鏡,讓盲人能通過舌頭「看」到這個世界。小明是北京一所盲校的盲童,兩歲時,他因為一次高燒失去了所有的視力。如今,小明戴上了一款名叫BrainPort的電子眼鏡,便能感知這個世界的許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