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超級樂隊」的樂手,似乎還不錯?

2021-02-10 呆若木一

《一起樂隊吧》這周發布了超長預告片。

這個節目的信息我一直都比較關注,一直很好奇,它會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恰巧前段時間,海外聚焦樂手表演的綜藝《超級樂隊》在中國樂迷圈中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在我看來,關於「樂手」的綜藝真正能夠讓觀眾直觀而深入地接觸到做音樂的幕後門道,進而提升音樂通曉程度。

 

正如李榮浩所說,這個節目是告訴大家,這麼些年來,我們到底在聽什麼,「什麼是編曲,什麼是吉他,什麼是貝斯,什麼是幹嘛的,什麼會讓你嗨,什麼東西會讓你難過……」,這對於觀眾更為深入的欣賞音樂是有意義的,無形中也能夠激勵更多人投入到音樂當中。

 

但這種類型的綜藝難做,論吸引力遠不及唱歌跳舞來得直接。因此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就在於,節目樂手的水準如何,是否能夠通過相對直觀的方式讓普羅大眾知曉。

 

超長預告片的確吊起了我的胃口。

比如李榮浩說,他之前以為節目樂手主要是一些業餘的音樂愛好者,最後卻被樂手們的年輕和專業度驚豔。「真的是讓我非常興奮的」。

再比如汪峰說的,如果我的預期是80分,他們向我展現的是90到95的實力

 

果真如此嗎?超長預告片裡有一些樂手的確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在看這個超長預告時,心裡的情緒一直在「啊?連這種曲風都有嗎?」、「怎麼還有這樣玩的?」、「啊這個(音樂)我太可以了!」幾種模式中切換。

 

在此就分幾個部分來介紹一些我看好的樂手。

吉他在樂隊中,尤其是搖滾樂隊中是當之無愧的靈魂之一。木吉他給人質樸的感受,電吉他又能以各類效果器彈奏出豐富的音色效果,又因體積小易於攜帶練習而廣為普及。在搖滾樂中,一個循環的吉他riff往往就是整首歌最關鍵的動機。

正如李榮浩所說的,吉他彈奏「左手考驗技術,右手考驗你的素質跟你的氣質」。因為左手看的是彈奏者按和弦是否乾淨、轉換是否順暢,而右手的觸弦決定最終出來的聲音除了音高之外的聲音特質,是乾脆利落的,還是細膩綿長的?快一分慢一分都有不同的味道,十分考驗彈奏者的品位。

 

展示出的樂手中,肖駿和陳戈兒都讓我眼前一亮。

肖駿在其中彈了一段行雲流水氣質不凡的fusion,被汪峰稱為「高手」,被李榮浩稱為「真正的頂級」。玩fusion很考驗技術也很考驗品位。這並不是一個很大眾的曲風,而是有著很強的即興屬性,脫胎於爵士樂,重在與其他風格的融合,因此在融合的方法與素材上有著強烈的自由度。肖駿的彈奏呈現出的個人意志與音樂品位非常優秀。

陳戈兒的表演也讓我很期待。和玩指彈、玩彈唱的不一樣,陳戈兒玩的是loop station,而且是比較考驗技術的loop station,即每個部分都由自己彈奏後變成採樣逐漸疊加,一個人彈奏的部分經過效果器不同音色的處理,疊成一首完整的、音色豐富的樂曲。

二、鼓手

李榮浩的這一段話基本可以當成教科書背誦——「律動是交給貝斯的,鼓手是負責節奏的」。它作為打擊聲部,是旋律之外樂隊音樂最重要的、最原始的情感衝擊的來源

 

這一部分的大神就非常多了。先說爵士鼓手安雨

李榮浩評價說,「他打的東西太難了,有一個『四套六』的。能聽出來的人都不多,能講出『四套幾』這個話的人都不多。」

 

什麼意思呢?所謂幾套幾,就是用後者的手法去演繹前者的節奏型,比如四套三,就是用三連音的手法演繹四連音,給人一種奇妙的錯位感,也很考驗鼓手的技術。而安雨的演奏僅僅放出的這一小段就已經相當驚豔。無愧YAMAHA中國第一位爵士鼓代言人的身份。

王柯,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樂手(她還是和譚盾合作過的鼓手,說起來和我還算前同事)。她的特點是技術紮實,舞臺感很強。她的演奏中用到了水琴(常用在恐怖片中營造可怕的金屬音效)等一堆神奇的樂器,去營造出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切換的神奇節奏空間。

鼓手部分再推薦關注一下吳健,技術好,顏值高,節目開播後估計會很圈粉。

貝斯,如白舉綱所說,是一個樂隊的基底。因為它負責的是歌曲的律動,儘管很多時候大家注意不到貝斯的存在。它如李榮浩所說,也是「隱形的英雄」,這個角色也相當考驗演奏者的節奏感和基本功。

這個部分可以聽到張天馳的演奏已經非常成熟精準,而另一位樂手蔡辛豪的節奏基本功爐火純青,能將十六分音符彈得像節拍器一樣精準,也是一位不容忽視的大神。

目前超長預告片中展現的古典樂器主要是弦樂,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的林耿銘在超長預告片中以大提琴演奏了一段《Bohemian Rhapsody》。大提琴的聲音接近人聲頻率,因此會給人相當感性的聽覺體驗。因此大提琴若演奏得好,毫不誇張的說能達到催人淚下的效果。林耿銘的演奏細膩抒情不失優雅,難怪李榮浩說,這是所有的家長希望兒子要成為的樣子。

 

其餘,中央音樂學院謝靈傑的小提琴、李柄熹的中提琴組合,伊德爾的馬頭琴等也值得關注。

 

五、電音

電音的特點是適應性廣,能夠用電子手段模擬出各種想要的音色,自由度高,同時考驗編曲的才能。

就拿周駿來說,可以看到能玩合成器,還能在貝斯演奏中融入類似特雷門琴的效果(具體怎麼做到的我也很好奇),但目前只有一個小片段還難以判斷。其實他會來這個節目我也有些驚訝。他是丟火車樂隊的前貝斯手,在樂隊的5年時間裡負責了樂隊大部分歌曲的詞曲創作,是一位已經頗具粉絲基礎的音樂人。

 

除了以上這些以外,節目中還會出現其他民族樂器(比如嗩吶),和鍵盤等重要角色。希望也能保持超長預告片中展現出的樂手水準。

在發布會的採訪中,李榮浩說,「我覺得我們這個節目是有史以來音樂性最強、最專業的一個音樂類節目」,節目最大的意義在於,深入淺出地告訴中國的音樂聽眾,音樂是怎麼回事。

 

我希望這個關於樂手的綜藝本身也能成為「音樂為什麼是這樣」的記錄與挖掘,讓越來越多還停在淺嘗輒止的音樂愛好者,從演奏、組合的層面,去理解一首歌究竟如何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因何而感動。這種「挖掘」能讓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放大數倍,從表面的喜歡,變成發自內心的欣賞。

超長預告片雖然只是一個「引言」,但這些年輕而優秀的樂手閃現,或許已經可以初步窺探節目未來的走向。也許,看完之後,會有更多人拿起吉他、彈起鍵盤、打起架子鼓,加入用音樂表達自己的陣營之中,音樂的興盛,靠的不就是越來越多人的熱愛和參與嗎?

感謝關注

作者:木一

編輯:洗澡

你期待節目的播出嗎?

點擊閱讀原文,看完整預告片

相關焦點

  • 《一起樂隊吧》:一檔知道了樂手名字的《中國好聲音》
    此前,《樂隊的夏天》是8.7,同樣是樂手選拔的韓國綜藝《超級樂隊》,評分高達9.7。 《一起樂隊吧》到底輸在了哪裡? 首先是節目組的用心程度不夠。 但製作方燦星似乎在這個部分只學到了一些皮毛,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和《中國新說唱》《這就是街舞》等節目一樣,《一起樂隊吧》也會在樂手演奏時,在屏幕上打出字幕進行解釋,但這些解釋並沒有考慮到觀眾的觀感,或者是太過專業,導致無法迅速理解,或者是太不專業,指意不明,反而增加了觀眾的理解門檻,
  • 我們需要一個優質的樂隊綜藝,但是不需要樂隊版的《中國好聲音》
    >《超級樂隊》。優酷買來了《超級樂隊》的版權,中國版定名為《一起樂隊吧》接檔上線。這檔節目由《中國好聲音》幕後的燦星製作團隊打造,並且拉來了汪峰和李榮浩加盟。但是說來可惜,我把前兩期節目都看完了,很失望。從豆瓣的評價上也看得出來,《一起樂隊吧》想要在接下來的節目中翻身,難度非常大。
  • 《超級樂隊》並沒有樂隊,只有韓國綜藝試圖重新定義」樂隊「的勃勃野心
    如果對《超級樂隊》的評論和彈幕做詞頻分析,「神仙打架」一次出現的頻率應該會讓人驚訝。節目中出現的樂手平均年齡只有二十多歲,但表現出整體的音樂素養使人讚嘆,高於很多已經成團很久,繞著中國巡演過大半圈的國內樂隊。節目的前兩集基本是樂器演奏技能評優大會的會場了,各家選送的代表能彈多難彈多難,能唱多飛唱多飛。
  • 《我們的樂隊》也許改名叫《我僱傭的伴奏樂手》更合適
    《樂隊的夏天》在去年夏天火了之後,國內樂隊的市場似乎被打開了,接著就有多檔關於樂隊的節目播出。《一起樂隊吧》緊接其後,而《我們的樂隊》也開播了。《我們的樂隊》節目運營模式就是公司化的模式,比如在樂手中進行招聘選拔。樂隊公司的三位霸道總裁,市場總裁王俊凱、運營總裁謝霆鋒、技術總裁蕭敬騰負責招聘。
  • 《一起樂隊吧》否認借鑑《超級樂隊》
    日前,總導演林一迅、總製片人岑俊義接受媒體採訪,在談及節目和韓國綜藝《超級樂隊》有相似之處時,林一迅表示,節目策劃以及早期找選手的時間都要早於《超級樂隊》播出,「除非我潛入他們電視臺看了他們的方案,不然我是沒有辦法借鑑的。」太像《超級樂隊》?
  • 《樂隊的夏天》31支樂隊不完全統計:揭秘樂手們的隱藏職業
    然而就是這樣一支看似已經運營得不錯的樂隊,做音樂只是他們的兼職。 他們中有景觀設計師、有建築工程師、還有給排水設計師,都是聽起來都跟音樂毫無關聯的工作。 這樣的舞臺,樂隊等了太久 資深音樂推廣人黃燎原認為就現在的樂隊產業來說,「商業角度還不是很好,連頂級樂隊的生活也最多算是小康,或者說還不到小康,就說能生活了,也算是衣食無憂了。但是再年輕的樂隊或者說還有一些老樂隊,其實生活還是挺艱難的,就是大部分的人還是處於貧困的狀態。」
  • 借鑑韓國《超級樂隊》?《一起樂隊吧》回應稱沒影兒的事
    圖片來自網絡太像《超級樂隊》?除非潛入韓國電視臺,否則沒辦法借鑑今年4月,韓國JTBC電視臺推出了樂隊選秀綜藝《超級樂隊》,挖掘具有樂器演奏才能(鼓手、吉他手、貝斯手、鋼琴、小提琴、大提琴、鼓手等),以及詞曲創作才能突出的音樂人,晉級的選手可自由組合成不同人數、不同風格的樂隊。當《一起樂隊吧》上線時,也引來了和《超級樂隊》太過相似的爭議。
  • 中國的樂手有被尊重過嗎?
    就連我們一眾樂手期待已久的《中國樂隊》,最後呈現給觀眾的,那些關於樂手的介紹也是一筆帶過。 啊,這次又不行了,還是不能蹭著飛起來啊。 樂手們似乎感受到了來自整個世界深深的漠視。 音樂從來就不是廉價的驕傲。我覺得音樂是這世界上最積極的力量。為此,我們採訪了60位樂手,跟他們聊了一下,作為一名樂手,你有不被尊重過嗎?這個時代,還有誰會尊重樂手? A 自由音樂–S·sir:器樂沒有死!
  • 周五樂手派對 慢靈魂樂隊
    還尼瑪夜空中最亮的星!!雖然西安這支慢靈魂是支翻唱幹酒吧的樂隊,但是這個樂隊的成員來自Sucker、馬飛樂隊、還有島嶼心情,全西安的頂級樂隊豪華陣容,和學生樂隊是一個層面的東西嗎??怪不得上次演出慢靈魂的人看到我們的網絡宣傳都一臉懵逼。好了歪歪你繼續。。其實像這樣的樂隊還挺多的,往往靠大家口口相傳,不依靠網絡,看似大家隨便組來玩玩的樂隊,實際上都挺牛逼的。
  • 央視這檔不按套路出牌的《超級樂隊》,到底拍得怎麼樣?
    雖然獨立音樂發展的不錯,但也不得不令人多想:獨立音樂——尤其是搖滾樂,是不是不受上面待見啊?直到央視這檔《超級樂隊》出現,人們心中打消了疑惑。上面應該還是支持的,畢竟這可是央視,真要是犯葛的東西怎麼可能登上去?
  • 《超級樂隊》賽制陳舊,為何依然讓觀眾感到震撼?
    韓國的口碑綜藝《超級樂隊》已經在JTBC電視臺播出了三集,雖然收視率並不算爆炸,但在看過的人中已經達到了人見人誇,言必稱「神仙」的程度。在某平臺,這檔綜藝甚至獲得了9.7的評分。節目現場,嘉賓(左)和選手們(右)。《超級樂隊》的戰場是早已一片紅海的音樂競技綜藝。
  • 《超級樂隊》:韓國的音樂神仙集體下凡
    今年4月12日,韓國推出一檔音樂真人秀節目《超級樂隊》,這檔節目是由曾打造出《隱藏的歌手》、《幻影歌手》等等的JTBC優秀團隊製作的。「Super Band」這檔綜藝將韓國有才能的獨立樂手們集結在一起,通過個人演奏/演唱形式進行預賽的檢驗,再在合格選手中選出最具領導能力/創作能力的Frontman挑選自己想合作的樂手,組成樂隊再進行二輪演出。
  • 我們的樂隊綜藝為啥做不好看?
    去年《超級樂隊》通過在B站上發酵吸引了一批年輕人的關注,彈幕都因「神仙打鬥」而送上膝蓋,熱度最高播放合輯播放量達200萬+,因而也有不少人想要在《我們的樂隊》中看到國人的神級表演,奈何節目找來了一批不錯的樂手卻「捂著」不給看,能剪的不能剪的全都「一剪梅」,讓觀眾大失所望。
  • 晚上玩兒樂隊,白天考高分,這世上就有一種學霸樂手的存在!
    ,坦白講,環視眾多搖滾金屬樂手的背景通常學歷不高,很多樂手一生從事的職業偏藍領居多。不過依舊有許多如今聲名赫赫的搖滾樂隊都是自大學起家成名的,比如 PINK FLOYD、R.E.M.、RADIOHEAD、COLDPLAY、QUEEN、CREED 等。搖滾金屬圈裡還有很多高學歷樂手的,對於咱這些忙著學習或純玩兒音樂卻還沒什麼成就的普通人來說,這些人值得敬佩。
  • 樂夏都結束了,你竟然還不知道樂手的家有多野?
    《樂隊的夏天》已經辦到第二季,節目組對於樂隊的選擇更加多元,既有 Joyside、木馬、達達這類老樂隊重組,也有Mandarin、白皮書、福祿壽、超級斬等風格迥異的新樂隊出現。參賽的樂隊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走紅,樂手們平時的生活也引發了大家的好奇。樂手們真的過得像傳說中的那麼「窮」那麼「慘」嗎?我們試圖在網際網路上尋找的蛛絲馬跡,來看看搖滾樂手的家都是什麼樣子。
  • 「一起樂隊吧」到「明日之子」,「超級樂隊」在中國的重生
    不管真偽如何,但相同的模式讓我們看到了燦星對類《超級樂隊》綜藝的思考方向——傳統音樂綜藝。燦星對音樂綜藝的造詣,在國內也算資深選手了,從《中國好聲音》重燃音樂選秀綜藝到《中國好歌曲》的佳作頻出,都能看到其至少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成熟的製作邏輯。但這種成熟,也成為了更進一步的桎梏。
  • 《超級樂隊》:神仙打架的綜藝!
    但最近圖圖似乎get到了一個好的音樂節目,不!「神仙」似的音樂選秀節目!JTBC綜藝《超級樂隊》,目前豆瓣評分9.8 ,B站全集播放量超過40萬。(這還不包括其他的剪輯版播放)在如今「限韓」的情況下有這樣的成績,足以證明它的質量!從浩渺的燦爛星河到狂歡的人間,再到最後肆意揮灑的自由與無畏,僅僅用吉他和貝斯,就完全展示了如此有層次感的音樂作品。
  • 王俊凱也救不了《我們的樂隊》,觀眾對樂隊綜藝審美疲勞了嗎?
    《我們的樂隊》更像是樂隊版的《偶像練習生》,是一檔「養成類」真人秀,借鑑韓國樂隊綜藝《超級樂隊》的模式,由樂手相互組隊比拼,最終打造出一支全新的樂隊。作為一檔樂隊綜藝,《我們的樂隊》能有所突破嗎?觀眾會買帳嗎?
  • 中國版的《問題餐廳》居然還……還不錯?
    ——是的,社長要開始吐槽了——因為有日劇原版在,中國版的《問題餐廳》就有太多錯可挑了。中國版似乎還沒想好要做哪個菜系,尤其是與天台餐廳敵對的翡光餐廳,中高檔定位,服務員的制服居然是……女僕裝??中國版在人物關係上還做了一些改動,原作中田中玉子與對手餐廳的主廚門司誠人本就認識,還有一條愛情線——中國版取消了兩人的這層關係,倒是把原作中的異裝癖同性戀甜點師給換成了和女主角認識已久的年輕小哥
  • 《一起樂隊吧》遇冷 樂隊綜藝想出爆款不容易
    緊隨著火爆暑期檔的《樂隊的夏天》開播的《一起樂隊吧》,開播三期,豆瓣評分在4.2分的低位徘徊,口碑似乎已經走上了不可逆轉之路。幾個月前《樂隊的夏天》剛剛開播的時候,唱衰的聲音也此起彼伏,但即便如此,一開始的豆瓣評分也有7.1分,到收官階段更是飆升到8.7分。豆瓣上有一條非常犀利的評論:《樂隊的夏天》給中國玩兒樂隊的開了一扇門,《一起樂隊吧》回手就給關得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