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樂隊吧》這周發布了超長預告片。
這個節目的信息我一直都比較關注,一直很好奇,它會達到什麼樣的程度?恰巧前段時間,海外聚焦樂手表演的綜藝《超級樂隊》在中國樂迷圈中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在我看來,關於「樂手」的綜藝真正能夠讓觀眾直觀而深入地接觸到做音樂的幕後門道,進而提升音樂通曉程度。
正如李榮浩所說,這個節目是告訴大家,這麼些年來,我們到底在聽什麼,「什麼是編曲,什麼是吉他,什麼是貝斯,什麼是幹嘛的,什麼會讓你嗨,什麼東西會讓你難過……」,這對於觀眾更為深入的欣賞音樂是有意義的,無形中也能夠激勵更多人投入到音樂當中。
但這種類型的綜藝難做,論吸引力遠不及唱歌跳舞來得直接。因此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就在於,節目樂手的水準如何,是否能夠通過相對直觀的方式讓普羅大眾知曉。
超長預告片的確吊起了我的胃口。
比如李榮浩說,他之前以為節目樂手主要是一些業餘的音樂愛好者,最後卻被樂手們的年輕和專業度驚豔。「真的是讓我非常興奮的」。
再比如汪峰說的,「如果我的預期是80分,他們向我展現的是90到95的實力」。
果真如此嗎?超長預告片裡有一些樂手的確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在看這個超長預告時,心裡的情緒一直在「啊?連這種曲風都有嗎?」、「怎麼還有這樣玩的?」、「啊這個(音樂)我太可以了!」幾種模式中切換。
在此就分幾個部分來介紹一些我看好的樂手。
吉他在樂隊中,尤其是搖滾樂隊中是當之無愧的靈魂之一。木吉他給人質樸的感受,電吉他又能以各類效果器彈奏出豐富的音色效果,又因體積小易於攜帶練習而廣為普及。在搖滾樂中,一個循環的吉他riff往往就是整首歌最關鍵的動機。
正如李榮浩所說的,吉他彈奏「左手考驗技術,右手考驗你的素質跟你的氣質」。因為左手看的是彈奏者按和弦是否乾淨、轉換是否順暢,而右手的觸弦決定最終出來的聲音除了音高之外的聲音特質,是乾脆利落的,還是細膩綿長的?快一分慢一分都有不同的味道,十分考驗彈奏者的品位。
展示出的樂手中,肖駿和陳戈兒都讓我眼前一亮。
肖駿在其中彈了一段行雲流水氣質不凡的fusion,被汪峰稱為「高手」,被李榮浩稱為「真正的頂級」。玩fusion很考驗技術也很考驗品位。這並不是一個很大眾的曲風,而是有著很強的即興屬性,脫胎於爵士樂,重在與其他風格的融合,因此在融合的方法與素材上有著強烈的自由度。肖駿的彈奏呈現出的個人意志與音樂品位非常優秀。
陳戈兒的表演也讓我很期待。和玩指彈、玩彈唱的不一樣,陳戈兒玩的是loop station,而且是比較考驗技術的loop station,即每個部分都由自己彈奏後變成採樣逐漸疊加,一個人彈奏的部分經過效果器不同音色的處理,疊成一首完整的、音色豐富的樂曲。
二、鼓手
李榮浩的這一段話基本可以當成教科書背誦——「律動是交給貝斯的,鼓手是負責節奏的」。它作為打擊聲部,是旋律之外樂隊音樂最重要的、最原始的情感衝擊的來源。
這一部分的大神就非常多了。先說爵士鼓手安雨。
李榮浩評價說,「他打的東西太難了,有一個『四套六』的。能聽出來的人都不多,能講出『四套幾』這個話的人都不多。」
什麼意思呢?所謂幾套幾,就是用後者的手法去演繹前者的節奏型,比如四套三,就是用三連音的手法演繹四連音,給人一種奇妙的錯位感,也很考驗鼓手的技術。而安雨的演奏僅僅放出的這一小段就已經相當驚豔。無愧YAMAHA中國第一位爵士鼓代言人的身份。
王柯,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樂手(她還是和譚盾合作過的鼓手,說起來和我還算前同事)。她的特點是技術紮實,舞臺感很強。她的演奏中用到了水琴(常用在恐怖片中營造可怕的金屬音效)等一堆神奇的樂器,去營造出不同音色的打擊樂切換的神奇節奏空間。
鼓手部分再推薦關注一下吳健,技術好,顏值高,節目開播後估計會很圈粉。
貝斯,如白舉綱所說,是一個樂隊的基底。因為它負責的是歌曲的律動,儘管很多時候大家注意不到貝斯的存在。它如李榮浩所說,也是「隱形的英雄」,這個角色也相當考驗演奏者的節奏感和基本功。
這個部分可以聽到張天馳的演奏已經非常成熟精準,而另一位樂手蔡辛豪的節奏基本功爐火純青,能將十六分音符彈得像節拍器一樣精準,也是一位不容忽視的大神。
目前超長預告片中展現的古典樂器主要是弦樂,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等。
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的林耿銘在超長預告片中以大提琴演奏了一段《Bohemian Rhapsody》。大提琴的聲音接近人聲頻率,因此會給人相當感性的聽覺體驗。因此大提琴若演奏得好,毫不誇張的說能達到催人淚下的效果。林耿銘的演奏細膩抒情不失優雅,難怪李榮浩說,這是所有的家長希望兒子要成為的樣子。
其餘,中央音樂學院謝靈傑的小提琴、李柄熹的中提琴組合,伊德爾的馬頭琴等也值得關注。
五、電音
電音的特點是適應性廣,能夠用電子手段模擬出各種想要的音色,自由度高,同時考驗編曲的才能。
就拿周駿來說,可以看到能玩合成器,還能在貝斯演奏中融入類似特雷門琴的效果(具體怎麼做到的我也很好奇),但目前只有一個小片段還難以判斷。其實他會來這個節目我也有些驚訝。他是丟火車樂隊的前貝斯手,在樂隊的5年時間裡負責了樂隊大部分歌曲的詞曲創作,是一位已經頗具粉絲基礎的音樂人。
除了以上這些以外,節目中還會出現其他民族樂器(比如嗩吶),和鍵盤等重要角色。希望也能保持超長預告片中展現出的樂手水準。
在發布會的採訪中,李榮浩說,「我覺得我們這個節目是有史以來音樂性最強、最專業的一個音樂類節目」,節目最大的意義在於,深入淺出地告訴中國的音樂聽眾,音樂是怎麼回事。
我希望這個關於樂手的綜藝本身也能成為「音樂為什麼是這樣」的記錄與挖掘,讓越來越多還停在淺嘗輒止的音樂愛好者,從演奏、組合的層面,去理解一首歌究竟如何呈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因何而感動。這種「挖掘」能讓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放大數倍,從表面的喜歡,變成發自內心的欣賞。
超長預告片雖然只是一個「引言」,但這些年輕而優秀的樂手閃現,或許已經可以初步窺探節目未來的走向。也許,看完之後,會有更多人拿起吉他、彈起鍵盤、打起架子鼓,加入用音樂表達自己的陣營之中,音樂的興盛,靠的不就是越來越多人的熱愛和參與嗎?
感謝關注
作者:木一
編輯:洗澡
你期待節目的播出嗎?
點擊閱讀原文,看完整預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