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號稱國內最專業的電影評分平臺,深受廣大青年的喜愛,早期時候,文藝小清新多如牛毛,一度成為高逼格的象徵。
但,伴隨著中國電影的快速發展,國內票房的水漲船高,它的評分越來越受到某些人士的質疑,諸如崇洋媚外、水軍橫行等,一時間,這樣的聲音不絕於耳。
陳思成就表示豆瓣崇洋媚外,《流浪地球》事件更是讓豆瓣成為眾矢之的。
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我們今天就來好好分析分析!
小編作為豆瓣的忠實用戶,曾仔細研究過豆瓣的評分,得出以下幾點個人看法,不一定正確,歡迎大家一起理性討論!
1.偏愛歐美日韓
小編一直有一個觀點:在一般情況下,將外國電影普遍調低1分,將國產電影普遍調高1分,豆瓣評分將更加公正合理。
這時候,槓精出來說:《霸王別姬》、《活著》等國產電影,分數難道不高嗎?調高了都突破滿分了?是的,極少數個案不在討論範圍。
電影評分這種東西,本身就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很難做到絕對客觀,但只要你看片量足夠,就會發現這樣的規律:很多時候,6分的外國電影基本不能看,6分以下的更是慘不忍睹;但如果是國產電影,6分基本可以看,有時5分也可以看,5分以下才是真的大爛片。
以這個標準來看,在豆瓣,6分以下的外國電影可以稱為爛片,但對於國產電影而言,5分以下才是絕對爛片的分界線。
舉個例子:《葉問4》6.9分,儘管故事套路化,但勝在製作精良,打鬥精彩,人物個性鮮明,絕對值得一看;而美國電影《彎刀》6.5分,卻給了小編噩夢一般的觀影體驗,製作粗糙不說,情節也莫名其妙,完全不合邏輯,人物行為更是讓人匪夷所思。
2.國產商業大片普遍偏低
受傷害最深的是陳凱歌和張藝謀兩位大導!
陳凱歌:《妖貓傳》:6.9分;《趙氏孤兒》:6.0分;《道士下山》:5.4分;《梅蘭芳》:6.9分;
張藝謀:《長城》:4.9分;《十面埋伏》:6.2分;《滿城盡帶黃金甲》:5.6分;《影》:7.2分;
以上電影,無論從哪個專業角度看分析,除了《長城》,其餘影片都不能稱為爛片,然而評分都很低,連麥可·貝的《變形金剛4》都有6.6分,這可是被中國廣大網友吐槽劇情爛到掉渣的一部電影,IMDB評分也僅有5.7分。
除了以上兩位,還有陳可辛導演的《投名狀》,剛開始的時候僅有可憐的6.7分,近幾年才慢慢漲到了7.3分。這是那個大片時代唯一稱得上是史詩級別的電影,當時就獲得金像獎和金馬獎雙料最佳影片。
3.厚古薄今,情懷加持
這是人性的弱點,過去的總是美好的,因為那是我們的年少青春。
所以,只要是從前的電影,在評分時總會特別包容;至於現在的,對不起,非常苛刻,對香港老電影的評分尤為明顯。
在香港電影的輝煌時期,的確產生過大量的優秀影片,同樣,也產生了大量的爛片。
但在豆瓣,香港老電影幾乎就沒有爛片,評分基本都在6分以上,不論多爛,有了這份情懷的加持,都不會低於6分的。
小編對這部電影印象極為深刻,簡直爛出天際,居然也有6.8分,嗯,這很豆瓣!
我們再以徐克為例:
過去:《梁祝》:8分;《青蛇》:8.5分;《黃飛鴻》8.2分;《黃飛鴻2》8.1分;《黃飛鴻3》8分;《刀》8.1分,8分的一大堆,再爛的也有6分以上;
現在:《狄仁傑之通天帝國》:6.5分;《狄仁傑之神都龍王》:6.5分;《狄仁傑之四大天王》:6.1分,《智取威虎山》:7.7分;《西遊伏妖篇》:5.5分;
最高的才7.7分,再也沒有一部8分的電影了。
這部老片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遠遠不及狄仁傑系列三部曲,但它的評分總能給你驚喜!
4.看人打分
一句話總結:黑粉越多的分數不會高
凡涉及到以下明星,評分可能會被低估,如範冰冰、吳亦凡、楊冪、黃曉明、鹿晗等;
比如,範冰冰的觀音山:
這是一部文藝片,完成度很高,但因為範冰冰的存在,只有7.1分,若是日本片,也並非範冰冰主演,超過8分也是大有可能的;
再比如吳亦凡:
這一部評分沒達到6分,吳亦凡負主要責任。
5.刻板印象
青春片、愛情片被低估,小眾文藝片被高估!
總之,豆瓣基本能做到公平公正,但以上5點也客觀存在,即外國電影普遍虛高,國產大片被低估,老電影虛高等問題;至於是不是崇洋媚外,那就見仁見智了,小編覺得的確有這個傾向,但並不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