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益:放下自己,才能進入角色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裝臺》贏得好口碑

  張嘉益:放下自己,才能進入角色

  羊城晚報記者 王莉

  由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裝臺》正在央視一套熱播。該劇根據陳彥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以刁順子為首的舞臺搭建者的生活,從人物、場景到劇情都非常接地氣,獲得不少觀眾的點讚好評,開播至今豆瓣評分高達8.4分。

  作為該劇的領銜主演兼藝術總監,張嘉益近日接受了媒體的微信採訪。對於劇集獲得觀眾的認可,他說,一方面是原著小說提供了紮實的故事基礎,另外,整個主創團隊從演員到幕後也大都是陝西人,大家對家鄉都非常了解且充滿了熱愛,對表演精益求精、對品質精雕細琢,才有了這部陝西風味十足的《裝臺》。「有時候說藝術高於生活,但在這部戲上,我們要重新進入生活,融入生活情境當中去觀察生活,這樣才能夠與更多普通人產生情感共鳴。」張嘉益說。

  城中村體驗生活,走進「裝臺」人生

  裝臺,即舞臺搭建,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就叫「裝臺人」。電視劇《裝臺》就展現了一群最平凡普通、靠手藝吃飯的裝臺人的真實生活。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班子的領隊,他老實巴交、隱忍善良,有擔當有責任感,對兄弟講義氣。雖然生活百般刁難,但他仍能笑淚自洽,努力前行,自得其樂地過著自己的小日子,同時為他人、為社會作貢獻。

  張嘉益說,看原著小說時就被刁順子吸引了,「這個人物太真實,這種真實特別可貴」。在他看來,刁順子身上的善良、倔強都是陝西人固有的特質,同為陝西人的自己很能感同身受。「順子的生活不太順,其實,現實生活中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這恰恰映射了生活中最真實的、屬於你我的瑣碎生活。」

  扮演市井小人物對張嘉益來說可謂駕輕就熟,但他卻說,刁順子並不好演,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要去觀察和體驗生活,去靠近他」。裝臺人對於演員來說並不陌生,在張嘉益看來,有舞臺演出就會有裝臺的工作人員,影視劇前期的美術和置景也是類似的工作。為了更好地走進裝臺人的人生,劇組所有演員在開拍前一個月就去到西安的城中村體驗生活,「跟真正的裝臺人一起生活,觀摩他們的工作狀態,跟他們一起幹活兒」。

  「做演員最重要的是看能不能放下自己。演員創作的原材料是自己,這時候恰恰需要放下自己,儘可能地靠近角色。先把自己放下,才能夠進入角色。」張嘉益說,表演是沒有止境的,一旦走上演員這條路,就必須走出舒適區,不斷地突破自己,「每個人都可能習慣於演什麼,或者有演什麼特別得心應手的時候,想邁出另外一步真的挺難的。但如果沒有勇氣打破自己,你就沒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陝普」+陝西美食,展現地域特色

  從早期的《牛玉琴的樹》《支書臺下唱大戲》到近年的《平凡的世界》《白鹿原》,陝派電視劇頻出佳作。《裝臺》不僅延續了陝派電視劇的精品化路線,還融入時代之音,將發展中的古城西安搬上螢屏,展現出地道而濃鬱的地域特色。

  「生活虐我千遍萬遍,我待它如同初戀,高高地揚起我的臉,不懂就問問蒼天」,片頭曲一響,陝西方言帶著蓬勃的生命力撲面而來,瞬間將觀眾帶入情境。從古城牆與高樓交錯的西安城貌,到肉夾饃、臊子麵、羊肉泡饃等家喻戶曉的西安美食,還有「哈人(壞人)」「瓷錘(傻的)」等生動而樸素的「陝普」臺詞,《裝臺》堪稱聽覺、視覺、味覺全方位發力,烘託出細膩真實的「陝西味道」。

  在張嘉益看來,《裝臺》能有如此地道的呈現,一方面是原著小說提供了紮實的故事基礎,另一方面,整個主創團隊從演員到幕後也大多是陝西人,大家對家鄉非常了解且充滿了熱愛。「我本人就是西安人,這裡的每一個角落我都熟悉,每一個季節的溫度,我都能感覺得到。」他透露,劇中描述的刁家村就離他小時候上學的地方不遠,他對城中村的生活也特別了解,劇中的各色小吃更是他從小就愛吃的食物,拍戲過程中吃得很是過癮。

  「作為陝西的影視人,我還是很驕傲的,因為陝西的影視作品確實在中國影視史上有濃重的一筆。陝西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陝西的影視作品能夠承擔起更多更厚重的東西,是充滿正能量的。」張嘉益說。

  再與閆妮演夫妻,有火花有默契

  除了地道的陝西元素,張嘉益、閆妮兩位陝西籍演員的本色出演也令《裝臺》更真實和有感染力。張嘉益和閆妮已是合作多次的默契老搭檔了,從《一僕二主》到如今的《裝臺》,兩人已經五次合作演夫妻。張嘉益說:「我和閆妮都是陝西人,對陝西的風情、人物都特別熟悉,合作這麼多次也很有默契。有時候在現場會有突如其來的靈感,相互之間也都能接得住。」

  除此之外,宋丹丹、秦海璐、陳小藝、尤勇智、孫浩等一眾實力演員傾情出演也為該劇品質再加一層「雙保險」。更值得一提的是,《裝臺》力邀戲曲名家任小蕾傾情參演,隨便張口就是一段大師級別的秦腔唱段。秦腔在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中國西北地區傳統戲劇在劇中有不少著墨,彰顯了《裝臺》保護和傳承陝西文化的創作初心。

相關焦點

  • 張嘉益:放下自己,才能進入角色
    「有時候說藝術高於生活,但在這部戲上,我們要重新進入生活,融入生活情境當中去觀察生活,這樣才能夠與更多普通人產生情感共鳴。」張嘉益說。城中村體驗生活,走進「裝臺」人生裝臺,即舞臺搭建,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就叫「裝臺人」。電視劇《裝臺》就展現了一群最平凡普通、靠手藝吃飯的裝臺人的真實生活。
  • 《裝臺》中搭檔閆妮演活小人物 張嘉益:走出舒適區才能夠進入角色
    由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等主演的電視劇《裝臺》正在央視一套熱播。作為該劇的領銜主演兼藝術總監,張嘉益近日接受了媒體的微信採訪。張嘉益感謝觀眾對劇集的認可,他表示一方面是原著小說提供了紮實的故事基礎,另外整個主創團隊從演員到幕後也大都是陝西人,大家對家鄉都非常了解且充滿了熱愛。
  • 走出舒適區 才能入角色 張嘉益演活小人物
    12月7日,張嘉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當初看陳彥老師小說的時候,馬上就吸引了我,順子這個人物太真實,這種真實特別可貴,身上那種善良、倔強,都是陝西人身上的特質,讓我特別能夠去靠近他、理解他。」要把刁順子這個底層人物演好,是非常考驗演戲功底的,張嘉益說,幕後的工作他曾經也做過,有一定的了解,為了更好地詮釋人物,「我們提前一個月就回到西安,回到城中村,每天去體驗生活,還跟裝臺人一起,真正觀摩他們幹活。」張嘉益說,「我對我的家鄉充滿了熱愛,每一個角落,每一個地方我都是熟悉的,包括每一個季節的溫度,我都能感覺得到。」
  • 記者採訪張嘉益聊《裝臺》走出舒適區 才能入角色
    張嘉益演活了「裝臺」小班子的靈魂人物刁順子,他平時拉貨、幫人搬家,順便收點二手家具,有活時號召兄弟們給舞臺演出搭臺,為了討回工錢,能卷著鋪蓋躺進鐵主任家,也能在三言兩語間讓「清高」的舞美大師不好意思開口要錢……吃苦耐勞同時又兼具一點處世的圓滑。
  • 《裝臺》收視口碑雙豐收,訪談張嘉益
    「做演員,最重要的是放下自己」張嘉益的演藝生涯中,成功詮釋了很多觀眾印象深刻的角色。《裝臺》中的刁順子又是底層人物,很多觀眾評價「張嘉益把順子演活了」。也有很多人看來,演好小角色並不容易,那麼張嘉益有著怎樣的經驗呢?採訪中,張嘉益表示,要把刁順子這個底層人物演好,在創作人物的過程中,除了基本功,還要去觀察生活,去體驗生活,去靠近他。
  • 張嘉益:和老鄉閆妮再演夫妻,表演很有樂
    張嘉益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他在《裝臺》開拍前一個月就去體驗真正裝臺人的生活,「要演好一個角色,第一步是先放下自己」。《裝臺》劇照放下自己演「裝臺人」《裝臺》的主角是一群從事幕後工作的人。在張嘉益看來,任何演員演行業劇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體驗生活,而想要塑造好一個角色,必須先放下自己。「每個演員創作的原材料就是自己,那可能他就會有一個自己最舒服的狀態。但有時候恰恰需要離開最舒服的狀態,放下自己才能儘可能去靠近要塑造的角色。」在靠近「裝臺人」刁順子的過程中,從小在西安長大的經歷對張嘉益有所裨益。
  • 《裝臺》收視口碑雙豐收,小布訪談張嘉益……
    「做演員,最重要的是放下自己」> 張嘉益的演藝生涯中,成功詮釋了很多觀眾印象深刻的角色。《裝臺》中的刁順子又是底層人物,很多觀眾評價「張嘉益把順子演活了」 。也有很多人看來,演好小角色並不容易,那麼張嘉益有著怎樣的經驗呢?
  • 張嘉益: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
    張嘉益: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但同時也在為他人「裝臺」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電視劇《裝臺》 ,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同名小說,該劇將鏡頭對準以刁大順為代表的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講述了一群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 張嘉益 刁順子
    是這樣的,其實在這部電視劇開播前,首先「迷」住我的,是張嘉益的這組海報↓西裝革履、看報遛鳥,這拽勁兒絕了,還是那個帥二叔沒錯!可追劇至今,愈發覺得畫風「跑偏」了??張嘉益和刁順子中間,隔了不止100個「楊樹」啊~儘管如此,我還是集集不落!
  • 張嘉益:我們要求演員重新進入生活
    作為該劇的主演,同時身兼藝術總監的演員張嘉益對於《裝臺》收穫的成績既意外又頗為驕傲。在他看來,《裝臺》的成功一方面基於原有小說文本的紮實基礎,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整個主創班底在表演和內容上對品質的堅持。《裝臺》中大量起用了西安籍演員,如張嘉益、閆妮、姬他、孫浩等人都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就連飾演裝臺隊伍的演員也幾乎都是陝西本地人。劇中為照顧觀眾而採用的「陝普」,儘可能多地保留了陝西當地方言的一些關鍵用詞,同時大量地採用了陝西當地美食,來展現西安本地的城市面貌以及陝西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張嘉益飾演的裝臺人刁大順,就是一個出生在西安城中村、土生土長的本地市民。
  • 張嘉益、閆妮這樣說
    該劇不僅因濃濃的「陝味」深受觀眾喜愛,張嘉益、閆妮的精彩演繹也引發了大家的共鳴。如何走進「裝臺人生」?近日,張嘉益、閆妮做客人民網「文藝星開講」,講述了演繹心得和感悟。張嘉益坦言,他曾在開拍前一個月體驗生活,「每天去觀摩裝臺工人,跟他們一起幹活。」而閆妮則為了角色「輕妝」上陣,「自己漂不漂亮不重要,角色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 張嘉益 呈現小人物的善良與倔強
    張嘉益:想演好小人物,需要做充分準備,在創作人物的過程中要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要去靠近這個人物。其實做演員最主要的是要放下自己,先把自己放下,才能進入角色。演員要有生活的積累,比如說,不論去哪兒,我都留心觀察遇到的人,分析他們的職業、看他們言談舉止的特點,包括偶有閒暇跟朋友吃飯聊天,也是積累生活。我愛看小說,文學是人學,寫人物性格和命運,演員讀懂了,也能演好你的角色。
  • 張嘉益眼中的「裝臺」什麼樣?
    是這樣的,其實在這部電視劇開播前,首先「迷」住我的,是張嘉益的這組海報。西裝革履、看報遛鳥,這拽勁兒絕了,還是那個帥二叔沒錯!這部劇說人話、接地氣,越看越「上頭」,網絡上好評如潮,豆瓣也打出了8+的高分!實在抗不住對《裝臺》的喜愛,終於爭取到了一個和順子哥聊天的機會!我跟張嘉益聊了聊《裝臺》和人生。
  • 張嘉益 刁順子
    是這樣的,其實在這部電視劇開播前,首先「迷」住我的,是張嘉益的這組海報↓我跟張嘉益聊了聊《裝臺》和人生,想聽他說了什麼?在生活中,你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但你同時又在為別人「裝臺」,其實這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每個人都需要相互幫襯、取暖,你的人生才會有光和熱。❸演員創作的原材料就是你本身生活的細節總是不同的,每一個人物都是生動的,所以從沒有一個表演的套路。
  • 張嘉益:「順子」不順恰恰是最真實的瑣碎生活
    如果要選一個最佳陝西代言人,張嘉益一定會被很多人提及,在最近央視1套的黃金檔熱播劇《裝臺》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住在西安的城中村,奔波於大街小巷為生活打拼,劇中濃鬱的煙火氣再次成為熱點話題。張嘉益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刁順子生活的地方,也有他日常生活的軌跡,「每一個角落我都熟悉,每一個季節的溫度我都能感覺得到。」
  • 專訪|張嘉益:每個人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但同時也在為他人「裝臺」
    張嘉益在劇中飾演祖祖輩輩生活在「西京城」的刁大順,靠著肯出力吃苦,性格厚道又兼具一點處世必要的圓滑,他逐漸組建起了自己的裝臺班子。故事圍繞刁大順的家事與養家餬口的舞臺工作徐徐展開,在綿密的生活瑣事中書寫著大時代下的普通人奮鬥史。
  • 《生命的拐點》張嘉益真實還原角色原型張定宇
    作為《生命的拐點》單元中江漢醫院的院長,張嘉益飾演的這個角色的原型就是金銀潭醫院的院長張定宇張定宇醫生患有漸凍症,疫情期間每天高強度的工作對他的身體也有很大的影響,張嘉益在劇中也很好的將張定宇院長漸凍症的症狀表現出來,為求真實,他還特地去網上看了張定宇院長的鏡頭,「看著他遠去的步態,那是我見過最堅定的步伐。」我們能從正片和側拍中看到張嘉益為這個角色作出的努力,他也在用最真實的還原向原型張定宇院長表示由衷的敬佩。
  • 《在一起》張嘉益飾演張定宇,這是選得最對的演員與角色
    其實在當今的影視圈中,睿和君認為讓張嘉益是這個角色的不二人選除此之外,張嘉益在生活中做決斷上也是非常果斷,他曾為自己購買了保額高達數千萬的保險而劇中的人物原型張定宇,在工作中更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特別是最初面對這場病毒是表現出來的專業、冷靜與果斷決斷,讓我們也看到了生活中他對自己的所做的一切。
  • 電視劇《裝臺》陝西味兒濃鬱,張嘉益:我們要求演員重新進入生活
    作為該劇的主演,同時身兼藝術總監的演員張嘉益對於《裝臺》收穫的成績既意外又頗為驕傲。在他看來,《裝臺》的成功一方面基於原有小說文本的紮實基礎,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整個主創班底在表演和內容上對品質的堅持。《裝臺》中大量起用了西安籍演員,如張嘉益、閆妮、姬他、孫浩等人都是土生土長的西安人,就連飾演裝臺隊伍的演員也幾乎都是陝西本地人。劇中為照顧觀眾而採用的「陝普」,儘可能多地保留了陝西當地方言的一些關鍵用詞,同時大量地採用了陝西當地美食,來展現西安本地的城市面貌以及陝西人獨特的生活方式。張嘉益飾演的裝臺人刁大順,就是一個出生在西安城中村、土生土長的本地市民。
  • 從中年危機到國民大叔,張嘉益的逆襲20年
    熬成了正經「老戲骨」,他更成了「勞模」,一年至少拍6部戲,常駐劇組,以「高產+高質」為拍戲標準,為了一個角色,依舊有豁得出去的拼命。遇上年輕時落下的病根犯了,疼痛難忍,在拍戲前,他拿熱水衝後背,幾乎要花一個小時,才能緩解僵硬感。到了片場,該奔跑奔跑,該吊威亞吊威亞,不滿意主動重拍,從未有半點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