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南京援陝護士讓中醫護理在秦嶺大地開花結果

2021-01-17 瀟湘名醫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孫駿 通訊員 楊璞)秋天的秦嶺大地,一顆顆紅彤彤的柿子像燈籠一樣掛滿枝頭。而此時的江南,桂花還在秋風中陳釀。兩個月前,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管護師林亞娟受醫院選派,來到了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人民醫院開展對口幫扶工作,讓中醫護理在這個收穫的季節慢慢開花結果。

接好跨越千裡的中醫護理接力棒

縮短的是住院時間,提升的是患者滿意度

「一開始踏入這片土地,印入眼帘的是連綿不絕的山脈和煙霧繚繞的風景,帶著秦嶺特有的氣息撲面而來。」林亞娟談到剛到這裡的第一印象時說,這裡的民風很淳樸,患者對醫護人員都比較信任,因此開展起中醫護理工作來患者的依從性也比較好。

因為林亞娟是中醫專科護士,來到這裡後,被分配到中醫康復科做中醫護理幫扶帶教工作。

「新同事的熱情讓我沒有感覺到絲毫的陌生感,我很快接手了去年我院第一批援陝護理骨幹已經開展的部分工作。」林亞娟介紹,她來到科室後,根據科室現狀制定了新的培訓計劃,繼續完善了科室的各項工作流程,並且與護士長一起制定了規範的中醫護理記錄單書寫流程。

因為中醫護理是重點幫扶內容,林亞娟又對科室正在開展的中醫護理適宜技術進行了整理和考核,截至目前,科室開展耳穴埋籽、艾灸、中藥熱敷、中藥燻蒸等已超過了數千例。「有了中醫護理適宜技術的介入,較好地緩解了患者住院期間的不適症狀,住院時間明顯縮短,病區患者的滿意度也得到了較大提升。」林亞娟高興地說,她對科室全體護士的中醫適宜技術進行了考核,全都合格。上個月,山陽縣人民醫院護理部組織開展了第一期中醫護理知識培訓,護士們對中醫護理的學習熱情越來越高。

因地制宜,把當地土特產融入中醫護理食療教案

金秋十月,林亞娟趁著大家對中醫護理的學習熱情正濃,她又根據當地的特色飲食文化,繼續開展了一期中醫食療學的理論課程。

「這裡的飲食資源相對較少,平時的主要食物多是些玉米、紅薯、土豆等耐旱農作物,同時又受到地理位置和經濟基礎的影響,魚蝦類的水產較少,老百姓都習慣靠山吃山,所以常規的食療宣教之前在這裡開展的並不理想。」林亞娟針對這種現象,決定因地制宜,從零開始編制完全貼合當地情況的特色中醫護理食療學課程。

「課程內容不僅有食療的基礎理論,五色五味,辨體施膳。而且列舉出來的食療案例都是大家平時隨處可見的食物。滿大街可見的卡車上售賣的蘋果,大山裡挑出來的核桃,當地特色的豆腐……」林亞娟高興地說,大家在課堂上的反應踴躍而積極,好多同事都說,以為吃的好的,貴的才是食療食補,沒想到身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常吃的東西也有這麼多的功效,真是吃的貴不如吃的對呀!

在山陽縣人民醫院對口支援的兩個多月裡,林亞娟感受到了這裡人民的淳樸,感受到了對中醫的信任與認可,她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儘自己最大的能力,讓更多的中醫護理適宜技術在這片土地上開花結果。

據悉,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自2019年與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人民醫院籤訂對口幫扶協議以來,該院已先後派出三批中醫醫療及護理業務骨幹執行對口幫扶任務。主要從專科建設、技術指導、人才培養、遠程醫療、學術交流等方面,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資源優勢,紮實推進精準幫扶,進一步加強山陽縣人民醫院綜合能力建設,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濃濃蘇陝情,悠悠百草香 南京護士製作中藥香囊寄送千裡之外
    2020年11月9日,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人民醫院的中醫康復科內,飄蕩著沁人心脾的中藥香,病房裡也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正在發香囊的這位護士叫林亞娟,來自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今年8月受單位委派前來這裡執行蘇陝扶貧協作的醫療幫扶任務。在這裡,她和同事們一道充分發揮中醫護理特色優勢,為越來越多的患者帶來康復的曙光。
  • 九江市中醫醫院首位中華護理學會中醫護理治療專科護士順利結業
    近日,中華護理學會首屆中醫護理治療專科護士培訓班畢業典禮在北京舉行,九江市中醫醫院大門診科護士長兼中醫護理門診負責人吳敏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結業,取得中醫護理治療專科護士資格,全省共有4人獲得此資格。理論授課包含通課和專科課程近200課時,課程內容涵蓋了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護理、護理管理、科研、教學、倫理等內容,並納入了目前中醫護理學科前沿的理論和新興的中醫護理技術。
  • 護士節特殊「禮物」,淄博23名援助湖北、援省編外護理人員「轉正」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1日訊 今日,閃電新聞記者從淄博市人社局獲悉,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關心愛護一線醫務人員工作精神要求,鼓勵激勵一線醫務人員不畏艱險、挺身而出、衝鋒在前、抗擊疫情的精神,充分體現對援助湖北、援省一線醫務人員的關心關愛,近日,淄博市由市委編辦下達人員控制總量專項計劃,淄博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 廣安門醫院順利完成中華護理學會中醫護理治療專科護士教學工作
    近日,來自全國19個省市共計34名中醫護理治療專科護士在我院圓滿完成臨床實踐學習,成為在我院專科護士臨床教學基地培養的首批畢業學員。學員們在科室專職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分別在3個科室學習了拔罐、經穴推拿、艾灸、刮痧、中藥熱熨敷、耳穴貼壓等中醫護理技術,重點學習和實踐了中醫整體觀和辨證施護在中醫護理技術中的運用。為促進學員中醫護理技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護理部每周開展一次集中理論授課,主要圍繞中醫護理技術準入、症狀護理技術要點、關鍵技術環節、風險評估等內容進行講解,老師與學員共同學習、探討交流,達到了教學相長、共同提升的目的。
  • 封面新聞提問聯防聯控發布會 援鄂男護士:望更多男同胞投身護理事業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隨著護理專業的需要和人們對護理觀念的不斷轉變,越來越多的男護士出現在大家的視野當中,重症監護室、手術室、急診科、精神科、血透室這些科室都需要大量男護士加入,這樣會使護理團隊更平衡,工作更高效,氛圍也會更好。
  • 抗疫巾幗英雄|國家援鄂醫療隊|護士長|湖北醫療隊|火神山醫院
    郭琴 —— 不幸感染病毒,治癒後第一時間重返戰場4、何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急救科護士長何雯 —— 嚴把每一個關口,因地制宜優化就診流程5、葉黎文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湖北省中山醫院)國家援鄂醫療隊中日友好醫院大外科科護士長、援鄂重症護理隊隊長趙培玉 —— 用無微不至的護理和關愛給患者傳遞希望11、郭敬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廣安門醫院護理部副主任郭敬 —— 通過中醫傳統醫術促進患者康復12
  • 援鄂抗疫,男護士有優勢
    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邀請參加過援鄂抗疫和長期從事傳染病護理的工作者代表回答媒體提問。會上,北京醫院外科ICU護師李金澤表示,北京醫院援鄂醫療隊共有護士103人,其中男護士5人。在護理過程中,男護士在心理、生理方面有一定的優勢,比如男生抗壓能力更強,身體素質更好,動手能力和儀器設備操作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例如在援鄂護理過程中,為了防止重症患者壓瘡,需要每隔兩小時為患者進行翻身。遇到體重大的患者,就需要3至4名女護士翻身,但男護士只需要兩人就能完成這一操作。
  • 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醫力量(一線抗疫群英譜)——記中國中醫科學院...
    化溼敗毒方是治療新冠肺炎有效方藥「三藥三方」之一,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國家援鄂抗疫中醫醫療隊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研發的中藥創新藥物。這支醫療隊是首批馳援武漢的國家中醫醫療隊,由中國中醫科學院組建,主要由西苑醫院和廣安門醫院共35名醫護人員組成,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南樓一病區,開闢中醫抗疫示範田。
  • 西安中醫腦病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勝利返陝|西安中醫腦病醫院|援...
    白衣執甲 英雄凱旋3月24日,西安中醫腦病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3名「抗疫勇士」——急診內科護士長黃寧利、護士雷嫚莉、手術麻醉科醫師孫亮作為陝西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成員,共145名英雄一同踏上歸程。2月19日,他們肩負使命,趕赴湖北,為守護生命而戰。
  • 「90後」援鄂男護師:護理領域男女各有所長 希望更多男性加入
    :護理領域男女各有所長 希望更多男性加入  中新社北京5月12日電 (記者 李亞南)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2日就參加援鄂抗疫和長期從事傳染病護理相關工作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北京醫院外科ICU「90後」男護師李金澤說,男女在護理工作上的優勢體現在不同方面,希望更多男性投身護理事業。  有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男性護士約佔3%。李金澤介紹說,在北京醫院援鄂醫療隊151名隊員當中,護士共有103人,其中男護士5人。
  • 無錫援鄂護士致信女兒:在武漢的工作讓我成長
    本次刊發的是無錫市中醫醫院護士、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趙毅飛的女兒楊浠晨寫給媽媽的一封信以及趙毅飛給女兒的回信。寫信人:楊浠晨 趙毅飛的女兒收信人:趙毅飛 無錫市中醫醫院護士 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寫信人:趙毅飛 無錫市中醫醫院護士 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收信人:楊浠晨 趙毅飛的女兒親愛的浠浠:
  • 這就是,南京力量!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一組數據,告訴你前線的「南京力量」有多龐大↓重症病區,不光要救治當下收治的眾多病人,更重要的是帶去「南京經驗」,幫助當地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2月15日,江蘇省第七批、鼓樓醫院第三批援武漢醫療隊整建制接管了武漢市第一醫院的兩個重症病區。
  • 護理學科有望迎招生大年 越來越多男生加入護士隊伍
    經過這次疫情,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每個人的健康都離不開護士的悉心護理。那麼,本市的護士儲備充足嗎?有多少「後浪」願意加入護士的隊列?比如這次疫情中上海援鄂的護士,大多是出身於醫院感染科、重症醫學科、呼吸科的專科護理人才。」方瓊告訴記者,她最近正在籌備今年的招生宣講。今年是南丁格爾誕辰200周年,受醫護群體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鼓舞,相信今年護理專業報考熱度將進一步升溫。對於選擇護理專業的學生來說,今年也是一個非常特別的起點。據悉,今年上海交大護理學碩士研究生也從20名擴招到30名。
  • 《鹹陽日報》專訪陝西中醫藥大學援鄂國家中醫醫療隊隊長、陝西省...
    2月10日上午,陝西中醫藥大學援鄂國家中醫醫療隊出發,32名醫護人員經過前期遴選以及專題培訓,於10日上午10時許抵達秦都高鐵站,奔赴武漢市江夏區大花山戶外運動中心方艙醫院。《鹹陽日報》專訪了援鄂國家中醫醫療隊隊長、陝西省名中醫、我院副院長雷根平,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支「國家隊」背後的故事。
  • 援鄂醫療隊護士長:用護理人員的愛心澆灌患者的生命之花
    人民網北京5月7日電 在今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醫療隊護士長、大外科護士長王玉英表示,北大醫院援鄂醫療隊的人員構成可以看出護理工作的重要性,體現了專業性和多學科性。在前線,護士主要承擔患者的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心理護理和生活護理,可以用「專業」和「全能」來形容。對於「專業」,王玉英表示,體現在派出隊員的護理專業水平,專科護士比例佔到近30%。部分新冠患者並發多種基礎疾病,醫療隊採用「多學科護士合作」模式,充分發揮每位護士的專業優勢,全方位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
  • 春暖花開,英雄回家 ——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援鄂英雄孫園園、於...
    4月1日上午7時,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護士長孫園園、醫師於孟泉作為山東省第八批、煙臺市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解除隔離,統一乘車返回家鄉。時隔52天,逆行遠徵的他們終於要與家人團聚了。       下午3時,煙臺市第四批援鄂醫療隊的26名隊員順利抵達煙臺東山賓館,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市政府市長陳飛等市領導駐足迎接,向他們送上親切的慰問,熱烈歡迎援鄂英雄平安凱旋。
  • 點讚「南丁格爾」們:援鄂戰疫重症護理天團獲突出貢獻獎
    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今年我國主題為「致敬護士隊伍,攜手戰勝疫情」。在5月8日下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舉行「5.12」國際護士節表彰大會上,醫院特別授予援鄂重症護理天團「抗疫護理突出貢獻獎。」會上還對優秀護理集體、優秀護士、護理創新、護理論文等進行了表彰。
  • 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小」方法 解決患者「大」問題
    自煙臺市牟平區中醫醫院開展優質服務深化年活動以來,骨傷科二病區護理人員積極響應,深刻認識優質服務的意義和內涵,轉變服務理念,努力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專業、高質量、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楊護士巡視病房時發現,平時愛說笑的40床孫奶奶滿面愁容,仔細詢問才得知,奶奶正在為便秘發愁,醫生給她開了開塞露,但效果並不理想。孫奶奶怕遭罪也不想灌腸,楊護士就提出為奶奶做穴位貼敷治療的方案。徵得奶奶同意後,楊護士一邊幫奶奶按摩腹部一邊講解穴位貼敷的作用和原理。
  • 浙江援鄂醫務人員中2/3以上是護理人員,工作量大且最危險
    浙江派出援鄂醫務人員1990人每批的護理人員幾乎都是醫生的兩到三倍張文宏說得不錯。2月11日晚央視《新聞1+1》節目,曾公布過一組數據:截至2月9日24時,全國共有19800名左右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其中護士約14000人,約佔75%,其中90%以上是女性。
  • 男護士創意DIY 方艙醫院裡出現了「限量版」護理包包
    男護士創意DIY 方艙醫院裡出現了「限量版」護理包包 2020-05-07 0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