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醫力量(一線抗疫群英譜)——記中國中醫科學院...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最近,化溼敗毒顆粒獲得首個海外藥品註冊批文,正式以藥品身份進入阿聯市場,中醫藥力量在全球抗疫中扮演重要擔當。

化溼敗毒方是治療新冠肺炎有效方藥「三藥三方」之一,是中國中醫科學院國家援鄂抗疫中醫醫療隊為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研發的中藥創新藥物。這支醫療隊是首批馳援武漢的國家中醫醫療隊,由中國中醫科學院組建,主要由西苑醫院和廣安門醫院共35名醫護人員組成,接管武漢金銀潭醫院南樓一病區,開闢中醫抗疫示範田。

戴著手套切脈,戴著護目鏡看舌象,疫情擋不住中醫人「望聞問切」。首批國家中醫醫療隊全面深度介入診療全過程,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出中西醫結合救治「組合拳」,彰顯了中醫藥行業國家隊的擔當。

「中醫重新點燃了我生命的希望」

沒有中藥房,沒有中藥飲片和中藥顆粒劑,沒有中藥處方信息系統,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3天打了500多個電話,中國中醫科學院醫管處的史新華不斷聯絡,確保迅速搭建中藥保障供應平臺,讓醫療隊有順手的「武器彈藥」。

廣安門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邊永君查完房,就聽到護士的呼叫:「12床病危!」顧不得ICU的高感染風險,邊永君衝進了汙染區,和護士一道搶救轉運患者李某。隨後醫療隊配合遣方用藥,中西結合、力挽狂瀾,患者病情好轉。最終康復出院的李某感激地說:「中醫重新點燃了我生命的希望。」

一位83歲的老婆婆病情嚴重,「治病救人要緊!」西苑醫院副院長李浩拍板上中藥。用上血必淨中藥注射劑,肺部炎症改善……醫護人員從死神手中搶回老人的生命。一名中年患者感覺上不來氣,總是反覆按鈴呼叫護士,測血氧飽和度最高達96%。廣安門醫院主任醫師王健判斷,患者屬於急性焦慮狀態,應該加強心理治療。王健使用系統脫敏的方法,明顯改善了患者焦慮情緒,患者很快治癒出院。

伴著武漢明媚的春光,中醫國粹閃耀荊楚大地。兩個多月的抗疫奮戰,首批國家中醫醫療隊用仁心仁術承載起百姓的生命之託,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接管南一病區42張病床,累計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158名,新冠肺炎治癒出院140名患者,其中純中藥治療88例。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防治新冠肺炎專家指導組組長、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院士說:「中醫首次整建制接管一個獨立的病區,成功開闢了中醫藥防控新冠肺炎的戰場。中醫與西醫協力合作,共同防控疫情。」

「尋找中醫藥療效的高級別循證證據」

仝小林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他認為,面對大量患者,不能僅靠醫生一個個診脈開方。仝小林與當地專家團隊聯合研究了一個通治方——寒溼疫方(武漢抗疫1號方)。武昌區率先在社區發放中藥,中醫藥從預防、治療到康復全鏈條幹預,築起了阻斷疫情蔓延的「防火牆」。

隨著臨床救治病例的增加,中藥作用初顯端倪。西苑醫院呼吸科主任苗青說,新冠肺炎最大的特點是溼,溼毒是貫穿整個疾病始終的核心病機。溼邪瀰漫三焦,因此要按照三焦的不同部位,因勢利導,祛除邪氣。

西苑醫院ICU主任楊志旭發現,由於藥量不到位,導致一些重症患者療效不是很理想。他建議,根據患者病情,增加用藥頻次和用藥量。醫療隊專家商議之後,將部分患者日均服藥次數改為3次或4次。調整藥量後,臨床效果明顯提升。

為更好獲得第一手病例相關信息,中國中醫科學院科研攻關組緊急設計開發了舌診圖像採集APP和問診系統;同時緊急開發出社區信息採集系統,及時獲取醫學觀察期人群中醫診療信息。廣安門醫院急診科主任齊文升說:「每天從醫院回到駐地,團隊馬上著手整理一天的病案。」前方將病人症狀、體徵、舌脈、體溫等診治要素和實時治療情況上傳,在武漢的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呂誠負責與後方開展科研工作的溝通與協調。

黃璐琦說:「尋找中醫藥療效的高級別循證證據,有利於優化臨床方案,提高中醫藥臨床救治效率。」

邊救治、邊總結、邊優化,醫療隊擬定優化形成了「化溼敗毒方」,在核酸轉陰和症狀改善方面效果顯著。3月初,化溼敗毒方經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為北京市第一個治療新冠肺炎的醫院製劑。由方到藥,化溼敗毒顆粒是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專門針對新冠肺炎開發的新藥。3月18日,化溼敗毒顆粒成為我國首個獲國家藥監局批准進入臨床試驗治療新冠肺炎的中藥新藥。

「感謝中醫,我是中醫救的」

南一病區收治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佔比高,既往基礎病複雜,併發症多,給護理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辨證施護和中醫非藥物療法成為破解難題的兩大法寶。護士依據醫生的辨證分型,從生活起居、飲食調護、情志護理等方面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新冠患者常伴有胸悶、心悸、胃脹的症狀,隊員們手把手地教患者穴位按壓技術。他們還製作視頻發給患者學習,便於患者迅速掌握和準確定位。中醫非藥物療法解除患者病痛,不少患者在親身體驗後,變成了中醫粉絲,連連誇讚中醫的博大精深。

在武漢東西湖方艙醫院,廣安門醫院護理部副主任郭敬舉著擴音器在400名患者面前宣講中醫藥知識,王微、閆蓓、徐明等護士在每一名患者床頭粘貼APP二維碼。她們每日輪換進艙,耐心指導患者完成症狀錄入,一趟趟下來,她們的嘴唇乾裂,汗水早已浸溼了防護服,共完成700餘人的數據採集工作。

患者老周住院期間,醫療隊員不僅用心為他治療,還通過發簡訊、寫紙條、畫畫不斷鼓勵他。老周出院前激動地說:「感謝中醫,我是中醫救的,以後要好好保護中醫人給我的命。」

大疫如大考,考出中醫人的責任與擔當。中國中醫科學院國家援鄂抗疫中醫醫療隊弘揚仁心仁術,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貢獻中醫力量,成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

■短評

傳承精華 守正創新

1月25日,大年初一,中國中醫科學院國家援鄂抗疫中醫醫療隊逆行出徵,挺進武漢金銀潭醫院。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中醫首次整建制接管一個獨立的病區,成功地開闢了中醫藥防控新冠肺炎的戰場。實踐證明:只要有陣地,中醫就能有作為。

面對疫情,全國中醫界同舟共濟,盡銳出擊,交出一份漂亮的「中醫答卷」。這讓我們更加堅定信心,只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歷久彌新的中醫藥一定能更好地惠及世界。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對中醫是巨大的轉折點——專訪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仝小林隨著疫情發展,新冠病毒可能會變為一種低致病性但高傳染性的疾病,於冬春易感季節再次暴發,但對這種情況不必過於緊張瘟疫會伴隨人類發展的始終,對醫學的挑戰永無止境,我們要尊重、愛護、順應自然,和諧發展振興中醫藥,要以傳承為基礎,以理論為根基,以臨床為關鍵,以科研為動力,以教育為保障,做好頂層設計
  • 【抗疫一線群英譜】仲愷青春村:疫情防控好人好事多
    【抗疫一線群英譜】仲愷青春村:疫情防控好人好事多 2020-02-13 17:3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我以我血薦軒轅」——抗疫一線國醫群英譜
    他們憑藉老祖宗留下的抗瘟絕技,結合現代醫學,以「兩手硬」的拼勁在抗疫一線衝鋒陷陣,與武漢的主戰場遙相輝映,築成了一道阻擊疫情的堅固堡壘。  舍小家為大家 忠孝抉擇彰顯大醫本色  侯愛畫,煙臺市中醫醫院副院長。
  • 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曹洪欣:中醫藥應第一時間介入疫情防控
    在此次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過程中,中醫藥在早期就開始介入,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實,在疫情防控中,中醫藥應該、也能夠發揮更大作用,其中第一時間介入是關鍵。」中國中醫科學院原院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原司長曹洪欣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表示。
  • 龍華醫院方邦江教授榮獲「2020抗疫群英譜•抗疫先鋒」稱號
    龍華醫院方邦江教授榮獲「2020抗疫群英譜•抗疫先鋒」稱號 2020-10-12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部門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附名單)
    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到來之際,中宣部、全國婦聯、國家衛健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今天(7日)聯合發布「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向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巾幗英雄致敬。此次發布的「一線醫務人員抗疫巾幗英雄譜」共20人。
  • 抗疫英雄 河北驕傲|梅建強:抗疫一線的「中醫尖兵」
    讓我們在英雄精神感召下,匯聚信心力量,在新時代新徵程上繼續斬關奪隘、乘風破浪,創造新的更大輝煌。獲獎感言生死時刻,衝鋒在前,全力以赴,救死扶傷,這是醫者職責所在,也是應有的擔當。這次抗疫,中西醫聯合作戰是我們戰勝疫情的法寶。而中醫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全程的作用,彰顯出自身的魅力。
  • 【一線抗疫群英譜】忠誠為民勇擔當 警徽閃耀抗疫一線
    【一線抗疫群英譜】忠誠為民勇擔當 警徽閃耀抗疫一線 2020年04月08日 12:44:00來源:央視網 在湖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11.9萬名公安、輔警以決勝之地的責任擔當,全力以赴投入戰疫情、防風險、護安全、保穩定各項工作。  今天(4月7日),武漢市公安局張家灣公安檢查站的民警正在為明天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通道管控做最後的準備,再過幾個小時,這裡就將恢復正常通行。
  • 人間大愛——武漢抗疫一線群英譜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認識了一群又一群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在兇猛的疫情中,他們以捨我其誰的勇氣,挺身而出;在艱難的考驗下,他們以奮不顧身的決然,勇敢逆行。 他們,被稱為疫情迷霧裡的定海神針,被稱為戰「疫」艇上的掌舵船長,被稱為抗擊病毒一線的白衣戰士,被稱為封閉社區裡的萬能守護,被稱為全民戰「疫」中的救火隊員。 他們是奮戰的火,是溫暖的光。
  • ...助力防控阻擊戰 ——武威市公安局涼州分局政工辦公室抗疫工作...
    吹響戰「疫」衝鋒號 助力防控阻擊戰 ——武威市公安局涼州分局政工辦公室抗疫工作小記 2020-02-16 23:0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一線「戰」疫情——記撫遠市公安局交警大隊三中隊中隊長胡忠偉
    【公安抗疫英雄譜】堅守一線「戰」疫情——記撫遠市公安局交警大隊三中隊中隊長胡忠偉 2020-03-13 08: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山市中醫醫院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成功牽手
    12月27日,2020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腫瘤重點專科聯盟學術研討會暨河北省中醫藥文化交流協會、河北省醫養結合促進會年會在唐山成功舉辦,會上,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腫瘤重點專科聯盟揭牌儀式舉行,唐山市中醫醫院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成功牽手,共建京津冀中醫藥協同發展腫瘤重點專科聯盟。
  • 【一線抗疫群英譜】佧米力江·阿力木:「大考」中彰顯青年一代擔當
    【一線抗疫群英譜】佧米力江·阿力木:「大考」中彰顯青年一代擔當 2020-09-12 22: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陳慧敏:精細排查 外防輸入守國門
    一線抗疫群英譜丨陳慧敏:精細排查 外防輸入守國門 2020-04-20 09:41:42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劉歡 責任編輯:劉歡
  • 【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觀後感】戰「疫」過程中,中醫正在發揮著至...
    3月21日,CCTV4《中華醫藥 抗擊疫情》特別節目——中西醫並重:阻擊疫情的「中國處方」講述了中西醫攜手救治患者以及中國應世界多國要求積極提供抗疫援助的故事。節目現場請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會長陳香美、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級專家組成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兼肺病研究室主任王玉光做客。
  • 花鄉宜蘭園三區的戰「疫」群英譜
    花鄉宜蘭園三區的戰「疫」群英譜 2020-07-23 10:4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一線抗疫群英譜」①:200名急診人的40個日夜
    自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有一群人衝在最前面,扮演著偵查兵、掃雷兵、排頭兵等角色,他們就是急診科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黨支部書記、急診科主任艾芬帶領200多人的團隊,連續奮戰40餘天,日夜堅守在發熱門診、留觀病房、搶救室,用信心、耐心和愛心護佑患者。
  • 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成立,中醫專業成風口,這所中醫大學全國最牛
    12月29日,我國頂級中醫智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在北京正式成立,學部委員由46名院士和47名中醫大師共93人組成,其中包括我國第一個諾貝爾科學家得主屠呦呦先生以及在今年對戰「疫」做出了卓越貢獻的鐘南山院士、張伯禮院士、仝小林院士。
  • 抗疫一線的無「膽」英雄——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
    從寒冬到暖春,從危難到平安,從眉頭緊鎖到笑顏舒展,4月16日下午5時許,從武漢發出的高鐵列車平穩停靠在天津站的站臺上,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和兩名助手走出列車,激動地向迎接他們的人群揮手致意。
  • 梅建強:勇戰疫情的中醫先鋒
    國家衛健委重症巡查專家組成員、省中醫院黨委副書記梅建強勇戰疫情的中醫先鋒梅建強在對重症患者進行診治。疫情襲來,他立即停止休假回到石家莊,擔任我省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控專家組常務副組長,關注分析疫情動態,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引導廣大群眾科學防控。梅建強帶領專家組成員先後起草修訂4版河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防治方案,經過分析研討整理並結合國家方案,最終形成具有河北省特色的中醫診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