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裡,中國結婚率下降近3成,離婚率上漲7成。在對結婚保持審慎態度的年輕人那裡,在婚前試婚是成了一些人的選擇。
試婚是一件充滿風險的事情,與相對自由的同居不同,它的目標只有一個:結婚。同個屋簷下生活,但沒有共同財產。共處一室後各自隱私的曝光,也無疑給婚後生活留下了想像:TA到底還是你想像中的那個想共度一生的人嗎?
爸媽知道我30多了要試婚的時候,還跟我吵了一架,說你們年輕人不懂事,感情是慢慢培養的,不是跟買東西一樣的。我當時沒說話,但還是堅持跟他們說了我要和他先住在一起的決定,期限是一年。
我和他是相親認識的,兩家人經濟能力差不多,父母都快退休了,也算門當戶對,見了好幾次,最後談妥以結婚為前提談戀愛,跟他相處了有一兩個月,但是男人其實大家都知道,沒有真正過日子之前,你根本也不知道他會是什麼樣。
試婚就當是「結婚冷靜期」了,我之前談的一個男朋友,感覺都算不上戀愛,分手的最大原因還是性格和三觀不和,不和不是對方差勁,而是覺得彼此真的在三觀上有很多矛盾,對方還有點依賴型人格,感覺就是一起相處很累,我實在不想跟個媽一樣的,每天都陪著他。和相親的這位,剛見面算是看得過去,覺得可以談一談試試。
讓我最後決定試婚的,還是因為最近這幾年那些社會新聞,真的把我看怕了。
每次看到這些新聞的時候,就會跟他聊起這些話題,我並沒有把他當成一個壞人,而是想慢慢暗示他,婚姻其實維持起來挺不容易的,需要兩個人各自做一點讓步,他很多時候都不置可否,認為每個夫妻情況都不一樣,我們在一起過又不會發生什麼事。
剛開始先租個房子住在一起,當時我們都知道,這就是同居在一起了,雖然各自父母都見過了,但沒領證,以前都是我們隔三差五在對方住處住一兩天,這下住一起剛開始還是挺好的,一起買了日用品,但時間長了,就有各種矛盾出現,沒過一個月就大吵了一架。
住在一起,才會發現很多矛盾都會被瑣碎的日常放大,男生女生對彼此的需要是不一樣的,他下班回來時間比較固定,回家吃晚飯就玩遊戲,刷手機,而我下班比較遲,但看到他連碗都沒洗,心裡就很生氣。吵架就是因為一些小事,有時候冷戰好幾天,睡一個床,不說話真的很彆扭。
因為吵架,我也開始發現了他性格上的一些敏感地帶,不喜歡和別人糾纏一個問題太久,喜歡亂刀斬亂麻,對我的情感需求大多都不理不睬,而我總喜歡把事情扯清楚,「不喜歡洗碗,就買個洗碗機,解放生產力多好」,而我覺得洗碗這種事情,不用手用機器,簡直是亂花錢。這些來自我們原本家庭和成長中的經驗,都內化成了我們自我認同的一部分,在這段同居的時間裡,互相都難以忍讓和遷就。
在我們各自的爸媽面前,我們就剩領證了,但在我們這個小家裡,我還是把他當做了一個考察對象,貌似在等待,看他會不會越來越過分,越來越對我沒有耐心,但最後打破這一切的,是我懷上了孩子。
至於是怎麼回事,我也不是很清楚,對女生來講,未婚懷上孩子當時還挺有一絲罪惡感的,告訴他的時候,他高興的像個孩子,這也讓我放心了,我默認接受了這一切,領證那天他還跟我道歉說以後會改自己的壞毛病,多多關心我,我也跟他撒著嬌就把之前這半年的試婚一筆勾銷,忘到了九霄雲外。
辦婚禮那天,我婆婆跟我講:有些事情忍忍就過去了,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我當時挺著肚子點了點頭,但腦子裡一團亂麻,至於將來怎麼樣,到時候再說吧。
之前對試婚並沒有多少了解,感覺談戀愛、結婚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身邊的幾個哥們兒也是如此。但我在快要結婚時,家裡突然出了事,婚禮推遲了一年,現在回頭看,那一年時間確實大家各自都頭腦冷靜了一些。
去年1月的時候,我爺爺去世了,他走的挺突然,年前剛和女友訂完婚,他也見了我們一面,隔了半個月他就離世了。家裡有習俗,親人去世要守喪一年,我們兩家人也都同意,新房什麼布置差不多了,本來我們談戀愛的時候就有住在一起的想法,這次所幸都先搬進來,想著住下再說。
我們是大學上大四的時候就認識的情侶,她和我同級。通過朋友介紹吃飯,我們加了微信,之後約飯開始熱絡起來的。很多人覺得我們可能談了很長時間,其實我也是來了這個北方的海濱城市上大學到最後才認識的她,我在當地考了公務員,她也去了事業單位,一切都很順利,認識三個月,說實話都有點頭腦發熱,就準備要在這裡定居結婚生子了。
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因為疫情,我們兩個生生在家憋了三個多月。私下裡,各自的生活習慣和性格真是大曝光。在學校戀愛時,她每天都感覺都是非常陽光,但在家時間長了,我和他商量我做兩天飯,她做一天飯,然後點兩天外賣,她一開始答應,後來就全部變成我做飯了。那段時間我也是全心全意的照顧她,她說後來自己胖了整整兩公斤,還開玩笑說讓我不要嫌棄她。我也是嘴上說不嫌棄,但心裡卻有點叫苦不迭,因為整天變著花樣的做飯真的很累。
下半年疫情緩和之後,我們的關係也發生了些變化,我工作開始忙碌起來,每天回家很晚,而她有一段時間居家辦公,兩人每天能照面的機會很少,有一天睡覺時,我偶然看到她拿著手機跟朋友聊天,一臉帶著笑容。我問她跟誰聊天,她說就是個朋友,別整天疑心疑鬼的。可就是在接下來的幾天裡,那個深色微信頭像一直在我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至於這是不是她出軌的跡象,我後來都沒來得及多想,她就提出了要分手的想法,我問她為什麼,她的回應是因為覺得我整天都在工作沒有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她後來提出要5萬塊錢分手費,作為補償我最後掏了3萬給她,她最後走了。
這是發生在去年11月的事,後來我父母私下去找了她父母問是怎麼回事,對方一直都沒有回應,我覺得這算是試婚的另一個結果吧,不過好在和分手相比,如果真的結了婚,最後離婚的苦,可能是成倍數增加的。
我覺得在很多都市年輕人心裡,婚前同居應該算是試婚的一種吧,作為女生,我覺得婚前同居這種準試婚的經歷,一定要經歷一下,就跟買東西一樣,你覺得不好用,就可以退,痛苦延遲到婚後,最後造成離婚,損失真的無可估量。
我和我老公在婚前是有一段磨合期的,那個時候我才第一次發現,他跟你熟了之後,就真的不修邊幅到極致。經常被窩裡放屁,聲音大不說,屁還特別臭,睡覺鼾聲也很大,我睡覺特別淺,被他吵到整晚整晚睡不著。後來我跟他講這個事情,他還不相信,說我誇大,我還錄了音給他聽,他才答應去醫院看的。
他這個人還是蠻好的,長相不是特別出眾,但人很憨厚老實,我也是看上他這一點才打算跟他過一輩子的,因為看得順眼有時候並不頂用,不過正因為試婚這段時間,才避免了我婚後可能會有的那種心理掙扎。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像夫妻這樣的親密關係,相信大部分人都是小白一個,尤其是像我是獨生子女,都生怕吃虧過的苦。像睡覺打鼾這件事,他後來知道會影響我的休息,心裡也不好意思,就主動去了醫院。後來,我也反思了一下,覺得這件事我也做的有過分的地方,都老想著自己,他每天也很累,被我這麼指責一番,心裡肯定很煩。後來,我也主動多關心他,買了他喜歡的吃的,仔細研究他平時喜歡什麼,多關心他,也算是彌補了自己內心的不安,畢竟有時候我們做女人的,要把那種強烈的付出感做一點屏蔽。
我們是前年國慶節結的婚,那年夏天,我們去了一趟冰島,那一個星期,他規劃旅行,我就跟著他走,沒有半句怨言,深深記得小S講的一句話:出門旅遊你要當懶豬,就要懂得感恩。當時,記得他自駕開車在冰島,一路上就我們這輛車,就在荒原上行駛著,心裡真是說不出的踏實,世界上可能還有比他更好的男人,但有他我也就足夠了,心裡就暗下決心覺得就認定他了。
如今,我們已經快結婚兩年了,今年過年,我們把家裡的老人也接到家裡一起過年,我只能說,遇到他我很幸運,這段試婚也讓我成長了許多。
*本文受訪者均使用了化名,部分細節做了模糊處理
採訪:Jonas
編輯:Sebastian
結婚三年AA制,他們的現在過得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