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你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

2020-12-27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作者富叔

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關注富書,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作者:金子(富書專欄作者)

01

作品要出色

人一定要邊緣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看起來友善,卻總是獨來獨往?

下面最高贊的回答:「待人友善是修養,獨來獨往是性格。」

不盲目追求合群,不追求融入圈子,因為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2020年11月,《中國好聲音》決賽落幕,當天武漢很冷,擔任導師的李健演唱完就裹上了羽絨服,笑稱自己穿上了毛褲:「我一直是個冷暖自知的人。」

在歌手中,李健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他言談幽默,被網友稱為段子手,同時對走紅這件事,他又能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清清淡淡地遊走於音樂和生活之間。

用李健自己的話說:「你的作品可以直指人心,讓人津津樂道,但人一定是很邊緣的。」

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5年,李健參加《歌手》,一時間成了萬人迷,紅遍大街小巷。

之後,各種邀約如雪片般飛來,很多人請他商演、廣告代言、真人秀、製作電影音樂......,李健一一回絕。

更出人意料的是,節目一結束,他刻意從公眾視野消失半年多,一邊出國旅行,一邊寫歌。

他的助理說:「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拒絕90%的邀約。」

朋友為他感到可惜:「你這是把錢往河裡扔啊。」

但李健說:「人需要格外保護好自己的才華。」

他看重個人生活,投入自己的樂趣,不介入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只是保持創作的熱情。

關於名利,他看得通透:「我不是拒絕名利,我只是不想讓名利影響私人生活和損耗自己對音樂的熱情。」

「名利是個雙刃劍,在一定的可控範圍之內能夠幫到你,但超出了這些它一定會傷害你。」

一個沒有微信的人,算不算邊緣化呢?

《歌手》節目中,李榮浩和他交換聯繫方式,李健語出驚人:「我沒有微信。」

還不忘開玩笑:「人比較威信,所以不用那個微信。」

李榮浩接過那部老舊的諾基亞手機,差點找不到數字在哪兒。

對李健來說,手機能打電話、發簡訊就夠用了,平常兩三個小時才看一次手機。

儘管一開始有人抱怨他電話打不通、回簡訊慢,後來大家也就習慣了。

看似不合時宜,實際上是刻意為之,李健認為過多的使用手機對自己會是非常大的幹擾,他並不需要很多社交軟體,也不需要刷朋友圈什麼的。

對於專注,李健有自己的理解:

「專注偶爾來自於抗爭,但最終來自於自我的認可。真正的專注,是心裡逐漸成長起來的自信,是一種抵抗外界幹擾的強厚的抵擋。只有堅持十幾年以上的人,才會真正體會到專注帶給你的保護。」

李健生活中的交際也非常簡單:

「我不會跟女性走得太近。不光女性,男性也不近,我幾個相當好的朋友也一年才見一回面,我不喜歡生活裡有太多的人。古人說得好,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好朋友,不需要頻繁接觸。」

他說話的方式給人感覺又是舒服的,春風拂面的溫度,既不過分熱情,也不過分高冷,溫潤如玉。

無論讚揚還是詆毀,都不可畏,這些於他而言只是過眼雲煙。

他似乎更願意對這世界袖手旁觀,游離於音樂和生活之間,保持剛剛好的距離,不遠不近,這也許是他的生活哲學吧。

為什麼做人要保持邊緣姿態?

因為佔有越多,並不一定就越好。

有些佔有,其實不是饋贈,而是一種消耗,你所佔有的東西,無形中也在佔有你,你以為你可以控制某些事情,其實反過來你自己被控制了。

02

內向是對內向者的保護

外向是外向者的嘉獎

棋手芮乃偉,曾在10年中奪得8次女子圍棋世界冠軍,也是世界第一個女子九段。

對弈中,她是非常專注的;

棋盤外,她是非常沉默的。

童年時,芮乃偉是班上唯一戴眼鏡的小孩,因此常被同學們排斥。

11歲那年,她第一次遇見圍棋,第一次在圍棋中獲得庇護,「不怎麼說話也能找到快樂」。

15歲,芮乃偉成為職業棋手,走上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好像不在棋的世界裡,我跟人家就沒有辦法交往」。

只要一下棋,她就什麼都聽不見,就算耳朵邊上有人敲鑼也聽不見。

說來也奇了,平常在家裡,芮乃偉可以輕輕鬆鬆做一桌子拿手好菜,也會自己上網做旅遊攻略。

可是,只要一進入圍棋的世界,她就不記得吃飯,連路也找不到,這時全憑丈夫照顧。

丈夫來到棋院提醒她趕緊吃飯,她這才像從夢中醒來,重新回到真實的世界,收拾書包、到食堂打飯,兩人討論的話題依然離不開圍棋。

有一次來棋院時,她買了一杯奶茶,結果棋下完了,奶茶一口都沒喝。

等到吃完飯了,她才猛然記起那杯被遺忘的奶茶,感覺怪可惜的,轉身又回去拿。

芮乃偉常說自己不太會與人打交道,她嘴笨,時時接不住別人的話。

她非常喜歡周國平的作品,後來有一次遇見周國平,她心裡非常激動,卻張不開嘴,邁不出那一步,不好意思上前搭話。

她留給周國平的印象是一個安靜文弱的女子,「每次相見,乃偉那靦腆的模樣仍使我想不起她是一個世界冠軍」。

一開始我不太懂李健為什麼說「保護自己的才華」,但是在芮乃偉這裡,我完全理解這句話了。

面對命運的驚濤駭浪,專注在圍棋裡面就是一種拯救。

正如心理學家武志紅所說:「內向是對內向者的保護,外向是外向者的嘉獎。」

有些人從社交中得到能量,有些人則從獨處中汲取營養,只是獲取能量的方式不一樣,沒有對錯之分。

對一部分人來說,孤獨意味著無聊,對另一部分人來說,孤獨意味著修煉。

03

你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

新褲子樂隊的主唱彭磊有一個習慣,他的微信好友只留100個人。

如果他今天加了一個人,就會相應地刪掉一個人。

蔡康永驚訝地問他:「你刪之前都不跟對方講一聲嗎?」

彭磊一邊低頭刪,一邊回答:「沒事,他們導演都不說話,加了之後他們從來沒跟我說過話。」

許多人熱衷於結交「人脈」,認為「朋友多了路好走」,彭磊卻刻意追求清靜,放棄了無意義的社交。

越來越多的人認識他,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一套社交方式。

彭磊選擇精簡朋友圈,一方面是為了寫出好作品,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孩子的出生。

他說:「成為爸爸後,不再浪費時間和感情在無聊的事情上。我知道孩子長大了會不需要你,所以在她需要你的時候多在一起吧。」

他將更多的時間用來陪伴家人,帶孩子玩音樂,換著花樣給孩子起外號。

不少年輕的女孩表達對他的喜歡,他也是一口回絕:「對不起,我已經結婚了而且我有小孩了。」

不討好,不世故,不取悅誰,也不依附於誰,看似不近人情,實際上是有所堅守。

網上看到一句話:「你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

花費時間在無聊的事情上,反而會錯過真正重要的人。

有時候我們以為微信好友越多越好,其實可以說心裡話的人卻寥寥無幾。

有些東西我們以為是自己想要的,其實只是一片熱鬧的虛無,並沒有實際的意義。

有時候我們生怕自己錯過了一些信息,其實回頭一看,也並沒有損失什麼。

朋友不必多,真誠就好。

圈子雖小,精緻就好。

04

寫在最後

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提出著名的150定律:

由於受大腦認知能力的限制,一個人最多能與148人維持穩定的人際關係,四捨五入就是150人,其中深度交往的人數大約為20人。

換句話說,你能擁有的私人朋友,不超過150個人。

實際上,有數據表明Facebook社區用戶的平均好友人數是120人。

時間有限,精力有限,這一點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樣的,我們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必然會有所取捨,有所選擇。

《刺蝟的優雅》裡有這樣一句話:「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

專注做事,真誠待人,選擇與同頻的靈魂結伴,選擇合適的方式與世界對話。

一個人不勉強自己,不委曲求全,懂得悅納自我,呆在自己感覺舒適的關係裡,從容就是最好的狀態。

作者簡介:金子,富書專欄作者,持續投稿變現營會員,愛閱讀、愛寫作,相信文字有溫暖人心的力量,相信改變會發生,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知乎@富叔,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本期小編:呢喃

投稿:小北歡迎各位有才華的夥伴投稿,有很豐厚的稿酬呦~關注微信公眾號北疆女聲,回復關鍵詞【投稿】,了解更多。或者直接加小北微信:beijiangns,期待您的到來~

原標題:《李健:你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汪涵硬核拉黑範冰冰:餘生,真的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
    《圍城》面世後,仰慕者和追隨者蜂擁而至,他閉門不見,卻道:「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作家蘇岑說:「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若他們走進不了你內心,就只會把你生命攪擾得擁擠不堪。」
  • 「我鼓勵你做一個冷淡的人」
    一個人不必再討人歡喜,就可以像我此刻這樣,停止受累。」有時候,別太熱情,冷淡一點,在輕鬆自在的同時,也能留一點溫暖給自己。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邊人來人往的速度也在加快,在熱鬧和喧囂過後,會發現:原來大多數的人只是生命中的過客;不離不棄的人,依舊是少數的那幾位。時間不是把人都通通趕走了,而是留下了真正重要的人。
  • 「李健篇」李健「升仙三部曲」的禪學道義與生命觀的升華!
    我拜見過許多的神仙,我的信仰還是沒看見——《眾妙》我們朝拜過許多廟宇,瞻仰過很多教堂,跪拜過許多神佛塑像,可是,到頭來,我們還是我們,依舊只是個迷茫之人,生活在人生的迷宮裡,看不到信仰,看不到方向。這句歌詞,只是描述了大多數人的狀態罷了,自以為自己活在這花花世界,卻也不過坐井觀天。我們自以為很了解自己,很了解這個世界,卻也不過是個生死不由自己的生命罷了。
  • 你好,9月9日,專心做自己: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你好,9月9日,專心做自己:三觀不同,不必強融 2020-09-09 0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真正的離開永遠不必說再見.
    聯繫從沒斷過,24號你就要出國上學了,想在這裡送上對你最深的祝福。微博上有這樣一段話"朋友,能走過三個月的已不容易,能堅持六個月的值得珍惜,能相守一年的堪稱奇蹟,能熬過兩年的才叫知己,超過三年的值得記憶,五年後還在的,應該請進生命裡。十年後依然在的,那就不是朋友了,已經是親人,是生命的一部分了" 至少我認為的確是這樣。王家衛說:「我不知道該怎麼和生活中無法失去的人說再見,所以我沒有說再見就離開了。」
  • 不要把太多人請進你的朋友圈
    一場晚會,一個人同時集齊金鷹女神、最受觀眾喜愛女演員獎、最具人氣女演員獎,別說在90後小花裡是頭籌了,在整個金鷹節歷史上也史無前例。  只是在獎項的歸屬是否讓人心服口服上,這位差得就著實有點遠了。  光看拿獎作品《漂亮的李慧珍》從昨晚到今天在豆瓣上評分的下滑,普通觀眾的態度就非常一目了然。
  • 不必強求太多,一切隨緣
    不必強求太多,越強求反而越容易失去,倒不如順其自然,輕輕鬆鬆,自在不已。生活中,別給自己施加太多的壓力,凡事盡力而為,就已經足夠了。不必埋怨老天的不公,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也沒有絕對的不公,我們的所有,或許上天都已安排好了,我們要學會接受現實,當你盡全力後,不管成功與否,你都是最棒的!佛說:是去,是留,一切隨緣!緣來,則好好珍惜,緣滅,就應該放手,一別才有兩寬。
  • 《我喜歡你,李健》:餘秀華,愛你是我的權利,與你無關
    《我喜歡你,李健》:餘秀華,愛你是我的權利,與你無關寫下這個題目,我笑了起來。玫瑰開始吐蕾了,你知道在鄂中丘陵,氣候要晚幾天。你知道遇見一個人也許要晚好幾世。你知道我要做好久的準備,至少準備好不在自己的殘疾面前露怯。
  • 李健的魅力,你可能學不會!
    李健魅力之段子手成語是李健的拿手好戲,今年在《中國好聲音》裡,李健稍微收斂了一點點,新晉的成語大王變成了謝霆鋒,但是如果真的要PK,我覺得李健絕對不會輸。成語其實是可以練出來的,通過背誦和記憶,但是段子卻不是人人都能說出來。
  • 《慶餘年》熱播,李健大火:命運總是犒賞沉下心去感受生活的人
    文/田心 砍柴書院專欄作者編輯/不飛最近,電視劇《慶餘年》熱播,由李健創作並演唱的片頭曲《一念一生》讓人聽了一遍又一遍,總是意猶未盡。有人說:李健的音樂,太有辨識度了,吟唱著生命的真諦,總能給人以希望和溫暖。這首《一念一生》,李健用清澈空靈的嗓音,將人物故事娓娓道來,讓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 生活不必想得太多,把自己照顧好就好
    文 | 悅刊我們身邊,總有些人,要操心的事太多了。尼採有句話說得特別好:「你要搞清楚自己的人生劇本,它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把自己照顧好,乃是每個人生活最應當先做的事。偏偏很多人不是,顧及了這個,又念想著那個,壓力山大。
  • 李健最新書單曝光:「愛獨處的人,最值得深交」
    《冬泳》,《我是你的男人——萊昂納德·科恩傳記》,《太喜歡歷史了》,《日讀古詩詞》,《笨故事集》,《行走的耳朵》,《伯格的女兒》,《焚舟紀》。不同於網絡上的暢銷書,李健推薦的書籍沒有無病呻吟,有的是對生命的思考和生活的感悟。
  • 李健精選集網易雲音樂首播 寄寓生命感悟
    據了解,《拾》中收錄了《嚮往》《風吹麥浪》《撫仙湖》《異鄉人》等經典歌曲,除歌曲本身所有的音樂特色外,所選歌曲同時寄寓著李健不同的生命感悟。>>>>[點.擊.試.聽] 古典精選集《李健 拾光》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網易娛樂9月24日報導 李健入行十年來,首次打造了一部古典精選集《李健 拾光》已於昨日(23日)正式發行,全碟歌曲通過網易雲音樂首播。
  • 這是我印象裡,李健穿得最少的一次
    「我叫李健,健身的健」很多人印象裡的李健,是儒雅的音樂詩人。你既能從他身上感受到如清風徐來的少年氣,也能感受到儒雅的詩人風範。這樣的人,你很難在娛樂圈上找到第二個。在他的淺吟低唱裡,你能聽到生活,也能聽到詩與遠方。歌曲裡的每一幀畫面都是溫柔乾淨的。
  •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李健?
    一直想寫李健。因為他太好看了。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能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還,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邊。這八年裡,他創作了三十首歌,分別容納在三張專輯裡。他說:我覺得一個40歲的人,變得大腹便便,開始禿頭,肆無忌憚地光著膀子上街,這是我非常忌諱的。人可以變老,但要老得體面一點。為了健身,他寧可拒絕一場商演。他喜歡這種對生活的掌控感。
  • 一生只愛一個人,李健依然是記憶裡的白衣少年!
    一生只愛一個人,李健依然是記憶裡的白衣少年!有人曾經說過,年輕的時候,我們都喜歡白衣少年,一生只鍾情於一個人,但最後卻發現我們都做不到。在快節奏的社會當中,每個人被信息包圍,生怕因為鬆懈跟不上社會節奏,而被時代拋棄,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焦慮和迷茫。
  • 李健:太有少年感的中年大叔
    再看看同為中年人的李健,雖然在將近四十歲時才開始健身,但成效斐然。這麼多年,無論工作如何繁忙,都一直在看書、學習。你永遠可以從他的言談舉止中感受到濃濃的文化人氣息。那真是什麼樣的名牌傍身都不可能達到的。
  • 人過五十,記住這四句忠告,以免晚景悽涼
    見你想見的人,看你想看的書,過你想過的日子。人過五十,我勸你記住這四句忠告,以免晚景悽涼。人老了,靠誰不如靠自己,人過五十,一定要留點積蓄養老前半生辛辛苦苦賺的錢,即使你再無私,也不要把所有的積蓄都給兒女花掉,人過五十,一定要給自己留點錢,才不於讓自己晚景悽涼。
  • 李健,你這是又去哪兒了?
    「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還,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邊。」北京的冬天很冷,由於沒錢,他租住在一間長年不見天日的黑屋子裡。房間裡沒有暖氣沒有空調,需要自己生鍋爐取暖。那段痛苦的回憶,是寒冷蕭瑟的。比冬天更讓他煎熬的是苦悶的處境。李健站在人聲鼎沸的街頭,看著路上行色匆匆的人,不斷反思自己到底是什麼身份活在這世上,算是個歌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