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飛翔,哪怕沒有堅硬的翅膀,
我要歌唱,哪怕沒有人為我鼓掌.
這是著名詩人汪國真的一首《擋不住的青春》,魏融高考數學的創始人魏融至今記憶猶新。
2008年,安徽一位名叫徐孟南的考生因不滿中國高考教育制度,在高考場上掀起了一場零分風暴。2008年,徐孟南偶然讀到韓寒的《通稿2003》後書裡批判現行教育體制的文章,讓他有種被現行教育欺騙的感覺。
因為這個,他產生了反對中國現行教育體制的夢想。他給教育部寫過信、在很多教育改革名人的博客下留言,甚至在高考的前一天夜晚,還去各大考點貼了不少告示。
高考那天,原本學習成績還不錯的他,決定效仿06年考生蔣多多考零分的做法,一舉成名,在高考中考出0分的成績,以此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高考成績公布後,徐孟南雖然沒有能夠得零分,但是他也如願以償地落榜了。
年少輕狂的徐孟南沒有想到,「放棄高考」是一件代價多麼昂貴的事情。經歷了自殺的風波後,接下來的10年時間裡,徐孟南的生活簡直是一地雞毛,經歷了打工,結婚,離異,繼續打工......。
十年後,2018年30歲的徐孟南竟然又鼓起勇氣去重新參加高考,終於收到了一份安徽省大專的錄取通知書,總算彌補了些許的遺憾。
其實,徐孟南沒有想到的是他模仿06年交白卷的蔣多多,高考後外出打工,四處碰壁,找工作也異常艱辛,好幾次都產生了自殺的念頭。後來幾經周折,蔣多多進入了一家技校就讀。回憶高考的舉動,她坦言「現在我覺得實在可笑。」
韓寒在回顧了二十年前自己從高中退學的經歷,告誡年輕人不要向他學,一言不合就退學。韓寒曾遺憾地說:「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我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韓寒在微博《我所理解的教育》一文中,韓寒指出高考制度非常符合當今國情,誠然,它確實存在著許多問題,這是毫無爭議的,但是同樣的,高考制度是當前放眼整個世界來說,都相對公平的一種人才考核制度。在當下的中國社會,依靠高考來改變命運並非空話,它依然切實可行。
因為一路走來,韓寒知道自己經歷了多少心酸苦楚,也知道自己揮霍了多少的天才與機遇。韓寒說:「高考結束了,馬上又將會有這麼一群孩子,如饑似渴的扔下書包,去聚餐,通宵上網,旅行,KTV,閒逛,狂歡,認為自己終於解放了。殊不知,你們離開的,就是天堂。」不是每個人都有任性的權利,特別是面對人生重大選擇的時候。
今天是1月16日,距離除夕還有8天,離2020年高考不到130多天。上完最後一節數學課,已是晚上10點多了。魏融坐在書桌前,揉揉疲憊的眼睛,回首往昔,不禁感慨萬千。走過四季,從盛夏到寒冬、從啟航到揚帆、從昨天到今天,魏融堅守著「教育就是如何最大限度發揮人的潛能,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每一個不一樣的人經過教育成為更好的自己,擁有屬於自己的核心素養,具備適應力和持續學習的能力,才是教育應對未來挑戰的唯一道路」。所以,這一堅守就是16年,也許一生。每一年,他像千萬考生應對高考一樣,目標明確、理想堅定、執著、勇往無前。
超過10000小時的累計授課,培養學生超過3000多名。一年又一年,送走無數莘莘學子進入名校。魏融,從滿懷激情鬥志昂揚的青年教師成長為優秀名師,學科帶頭人,數學改革家,魏融高考數學品牌的創始人,尚智教育機構的CEO。高考,對於很多同學來說是青春與夢想的代名詞,這段歲月裡有自己的拼搏奮鬥,有夢想的執著,而這些在今後的時光裡都很難再被找回。而他,卻要每年送走一批學生迎接高考,迎來一批學生進入高考。高考,它至少能決定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80%的命運,給那些沒有背景與資源的學生們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所有人都應該感謝那些陪伴自己走過高考的老師與拼博奮鬥的自己。
有人說魏老師木訥。可是,今天,魏老師就想對你說幾句心裡話,只獻給那些有夢想愛拼搏,了不起的孩子們的。
孩子,學習一定是辛苦的,全世界都一樣,新學期開始,你早上六點就要起床,七點前必須到教室。每天要寫作業、要做卷子,上補習班,沒有時間玩耍。
老師知道你上學很辛苦,老師當年也是這樣熬過來的。青春期的迷茫叛逆,迷武俠讀金庸,暗戀女生,逃課,把老師與父母的話當耳旁風,直到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到不及格。幸好遇見一位好老師,點亮了我。幫助我調整好學習目標,奔向夢想的勇氣,才有今天的我.....。看到你們,一群可愛的孩子,仿佛就在昨天,老師與你們感同身受。那段難忘的歲月裡,也曾心有抱怨,多年以後,真的要感謝那個曾經為夢想奮鬥的自己。
學習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全世界都一樣。優秀學習成績的取得,需要你經過艱苦的努力。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項知識和技能,是可以毫不費力就能獲得的。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總是伴隨著曲折,充滿著艱辛。
元月8日,馬雲「重回課堂發表演講。熟悉馬雲的都知道,當過六年英語老師的他,一直對教育有著很深的情結。演講現場,馬雲表示,「如果教育能夠讓八九十歲的老人依然像孩子一樣,對未來充滿好奇,對未知充滿好奇,對追求知識、對追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充滿好奇,這就是真正教育的意義。」「絕大部分有出息的人,和學的專業是沒有關係的。了不起的人,學的和實踐的是不一樣的。如果你就是為了高考,你大腦其他部分就不會用到。」馬雲認為,「教育」一詞要拆開看:教是知識,育是文化。中國的教育一定要想明白,教育不是為了考試和求職,而是為了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央視名嘴白巖松曾說: 「不讀書,你拿什麼和別人拼? 財富還是智慧? 經驗還是人脈? 這些你都有嗎? 」孩子,你今天的努力,才是你未來的底氣,你越努力,才越幸運。孩子們,你為青春拼搏,老師就在你身後,為你的夢想添磚加瓦,為你的夢想插上成功的翅膀,展翅高飛!像金一南將軍所說「在這場殊死的戰鬥面前,我們除了勝利,已無路可走」。
高考為了什麼?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高中,光宗耀祖?為了不辜負,家長和老師的殷切期盼?其實都不盡然,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段必不可少的旅程。如果,一定要給參加高考給一個答案:高考,為遇見更優秀的人,找到更優秀的自己,為了能有更多的選擇。
親愛的孩子們,「你以為來尚智教育僅僅是順利考上大學嗎?你們錯了,我們培養的是如何找到更好的自己,未來的人生贏家。」為了這個夢想,老師願意用一生的時間來點亮,一群努力追夢,了不起的你們。
英國音樂家約翰.列儂說:「一個人的夢想只是夢想,一群人的夢想就能成真」,老師要點亮的正是一群人的夢想。
親愛的孩子們,新年伊始,老師祝福你們新年快樂!新學期,希望你們展現新的氣象! 新學期,希望我們開啟新的徵程!
日月盈仄,老師從未離開。
辰宿列張,老師一直再等你。
故事配老酒,明朝再聚首,
我在等詩,也在等那個了不起的你!還有我!
編輯:胡玉梅
(魏融簡介:噠噠培優創始人;高中數學品牌「魏融高考數學」創始人;北京環球尚智教育科技CEO.高中數學教學上優質課一等獎獲得者、中學數學奧賽輔導一等獎等等。撰寫並發表的論文主要有《數學課多學科滲透的實踐與探索》《 淺談改革數學教學》《數學學習困難的成因及心理矯正》等。 獨創「三月超越三年」教學體系,尤其擅於化繁為簡,和學生心理對接和思維對接,輕鬆把學生帶出學習的困境並激發出極大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