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口的無人超市、小區門口的智能語音問候……51歲的江心洲洲島和園社區居民許昌楨,越來越感受到社區變得更「聰明」。
南京市在建鄴區開展的「智慧城市」建設試點「中新智慧城市示範區」建設,圍繞「惠民、興業、善政」發布的首批12類重點應用場景之一「智慧社區」應用場景,在落地江心洲洲島和園社區一年多後已初見成效,該試點由建鄴區高新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據悉,以該項目為主導的江蘇省地方標準《城市可持續發展智慧社區建設指南》將於明年正式發布。
「聰明」的「智慧社區」如何提升居民生活品質?記者近日實地探訪。
自動感應報警高空拋物,人臉識別潛在風險人員
「和順苑小區2棟有人高空拋物!」11月10日,洲島和園智慧社區綜合管理系統接到該棟高空拋物監控點推送的一條告警消息。社區工作人員調取攝像頭軌跡畫面,基本鎖定高空拋物人員為該樓棟18—20層1單元的住戶,當即前往可疑的3戶家庭排查確定了高空拋物的家庭,並對其進行安全教育。
作為「智慧社區」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城市產品總監陳妍珺介紹,他們在多個樓棟設立高空拋物監控點,一旦有人肇事可自動感應並發送告警消息,通過視頻畫面定位肇事者。
防高空拋物,還要防陌生人進入。
陳妍珺告訴記者,他們在小區出入口和入戶門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能識別出社會閒散人員及潛在風險人員,拒絕進入或通知保安關注,大大提升了居住安全。此外,還設置了煙霧報警器、智慧消防栓等消防安全類設備,並在其中50戶居民家中安裝了煙感、智能手環等智能家居設備。
今年10月,家住和景苑的獨居老人張大爺做飯時打了一個盹,導致飯鍋燒乾產生濃煙,觸發了智慧社區為老人定製的室內煙感報警器及聲光報警器。「我被聲光報警器警音吵醒後,這才想起來灶臺上的火未關,立即把火關掉。」張大爺心有餘悸地說。社區工作人員收到後臺消防安全報警後,立即上門巡查報警點位置,幫助張大爺進行排煙。
空氣汙染物超標,水霧簾自動噴灑降塵
隨著擎天科技產品經理小趙在手機屏幕上輕點幾下,社區周邊圍牆上頓時噴出一陣水霧,漸漸彌散在空氣中,「這是我們在社區周邊圍牆上布設的水霧簾,直接與智慧燈杆上的空氣品質監測傳感器相連,當汙染物超標時就都會自動啟動,為整個社區灑水降塵,顯著改善空氣品質。此外還在鄰裡中心頂端設置了霧炮裝置,更是降塵一大利器。」
據了解,「智慧燈杆」整個社區共配備了5個,搭載有多個設備,如智能視頻監控可及時發現亂停車現象,並自動將情況通報至車主及相應社區管理人員;路燈監測到噪音擾民時,信息發布屏和廣播就會觸發相關降低音量的提醒等。
「整個社區是基於大數據開發,運用人工智慧進行管理的,這些服務設施都已實現場景的線上線下融合,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捷與保障。」陳妍珺說,共享空間「五微驛站」,居民可提出自己的願望、進行捐贈登記及預約借用物品;殘疾人之家、養老服務站和幼兒園,家人可以通過手機遠程調取他們託管在相應機構中的飲食、安全、學習、娛樂等信息;居民在衛生服務站,可健康自檢,體檢數據都會同步在自己的手機中……
無人超市的推出,則解決晚歸居民買東西難的問題,同樣飽含「智慧」。
晚上9點到次日上午9點,該超市處於無人值守狀態。「居民刷臉進入後自選商品,再自助結帳,如果出現盜竊等行為,門口的重力感應設施會立馬發現並報警。」超市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無人超市夜間創收已達到萬元/月,夜間購物居民達到600人次/月。
社區治理裝上「智慧大腦」,讓更多居民體驗「未來生活」
「社區內居住人群中,老人、兒童、外來務工租住人群比例較高,對社區的服務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洲島和園社區事務中心副主任徐博凡說。
「針對社區與居民的需求,我們提出了智慧社區系列解決方案,針對社區內的居民、不同的工作人員及商戶角色,為他們提供日常生活及工作的軟體平臺。」擎天科技副總裁兼生態智慧城市事業部總經理吳炎說,給社區治理裝上了「智慧大腦」。
「『智慧社區』的資料庫中有著社區完整的地理數據,並對其進行100%的數字孿生三維建模,還可將物聯設備的實時監控數據、告警數據、社區整體數據、重點關注人員的運行軌跡等進行展示,達到『一屏管全域』的狀態。」吳炎介紹,社區已全域覆蓋5G網絡,讓社區各種數據信息得以及時地運算處理,在各種新興技術加持下,將形成安全、高效、舒適、便捷的居住環境。
「洲島和園的建設僅僅是起步,更重要的是對『智慧社區』進行可持續運營,一方面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培養社區文化氛圍,另一方面通過網際網路模式拉動社區周邊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產業的發展。」建鄴高投集團投資發展部部長汪盛表示,以洲島和園項目為主導的江蘇省地方標準《城市可持續發展智慧社區建設指南》將於明年正式發布,在標準的指導下,智慧社區的建設與運營成本將逐步降低,從而實現更好更快的規模化複製,讓更多居民、更多社區體驗到物美價廉的「未來生活」。
南報融媒體記者 徐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