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面人郎」傳承人成非遺項目「網紅」,曾製作鍾南山院士面人

2020-12-22 北晚新視覺網

郎佳子彧是誰?他是參加過《最強大腦》的選手,也是活躍於短視頻平臺上的一位「網紅」。他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郎派麵塑藝術的第三代傳承人。他的爺爺郎紹安,就是冰心曾拜訪並創作《「面人郎」訪問記》中的「面人郎」。

近日,「雲遊非遺·影像展」在線上舉辦。非遺通過線上傳播,吸引更多人的關注,離不開年輕傳承人的努力,95後的郎佳子彧就是其中一個。

製作了鍾南山院士的面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煙燻妝」哪吒、經典的「葛優癱」、呆萌的卡通形象熊本熊,還有經典動漫灌籃高手……在郎佳子彧的短視頻平臺上,這些造型可愛的面人贏得很多人的喜愛。今年疫情期間,他還製作了鍾南山院士的面人,也為女性醫護人員製作麵塑。他的作品讓人感覺到,麵塑作為一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

郎佳子彧今年25歲,五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習麵塑。但和眾多95後男生一樣,他愛打籃球,喜歡動漫,捏麵人只是他眾多愛好中的一個。直到大學畢業時,他突然意識到:「我們這一代中的大多數人,成長中都沒機會接觸傳統手藝,可當傳統技藝離生活越來越遠,我們所說的東方美學不就沒有了嗎?」就這樣,他找到了自己做面人、傳播這項手藝的意義。

除了做一些公開課,教小朋友學習捏麵人外,他嘗試過很多方法,直到在短視頻平臺上推廣自己的面人作品,一大批粉絲被吸引而來,他成為了一名非遺項目的「網紅」。

找到麵塑與時代的共鳴

在新媒體上推廣面人的同時,他也在持續創作。他發現現代人欣賞藝術的觀念已經改變,作品傳達的意義更加重要,現代人更喜歡強烈的觀點和視覺的刺激。於是,他創作了反思當代人社交生活的作品,也用麵塑作品回應社會熱點事件。與此同時,他還設計新的形象,創造出了《山海經》中「南方祝融」,「最難的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山海經》裡的描述就一行字,歷代那麼多人闡述過,我想從已有的框架中跳出來,把無變成有。」這個過程讓郎佳子彧很受煎熬,一連十幾個晚上想到睡不著覺。

「傳統的東西很美,但不能孤芳自賞,尤其傳統技藝處在瀕臨失傳的狀態,我們更不能自己做給自己看了。」創作與時代息息相關的新作品時,郎佳子彧更能意識到自己肩上「傳承人」的擔子,「如果是藝術家,那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但我是傳承人,就得在時代中找到共鳴,讓大家懂。」

希望被10後傳承人取代

作為「傳承人」,有時也會在創新和堅守之間抉擇。近年來,一些創作者嘗試改善面人的材料,在面中加入一些膠粉,把它變成錘子砸不壞、有骨架的材料。「我也曾經想過,面這種材料是不是限制了我的創作,如果我用的是泥或者其他材料會不會更好?」可後來,郎佳子彧突然想明白,這項技藝之所以叫「面人」,就是因為它的造型、粘性和張力都靠面來完成。

「面是對中國人很重要的一種糧食,在祭祀或節日時,把剩餘的面做成有觀賞性的面人,有特殊的意義。」郎佳子彧說,如果麵塑造型能力不來源於面,就算砸不壞也不再有意義。直到現在,他還堅持用最傳統的麵粉、蜂蜜和鹽來製作麵塑。

目前,郎佳子彧在北京大學藝術學院讀研究生,大家習慣性地稱呼他為95後非遺傳承人。「95後傳承人這個說法是我13歲的時候出現的,當時我初一,現在我讀研二了,95後傳承人還是個稀奇的說法,不覺得有點奇怪嗎?」郎佳子彧說,當代年輕人對國潮很感興趣,希望有更多新人湧現出來,比如05後、10後傳承人,特別希望有人取代我。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韓軒 文並圖

流程編輯:tf023

相關焦點

  • 非遺「面人郎」傳承人: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
    「這一代非遺傳承人都在和時間競速」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面人郎」第三代傳承人 郎佳子彧【實踐者說】  我的豐富經歷帶給我許多「角色」,所以媒體總愛用「95後非遺傳承人」「《最強大腦》選手」「北大學霸」「網紅」等名號來指代我。
  • 「95後」學霸捏麵人20年 郎佳子彧:非遺也可以很酷
    央視網消息(記者 弟辰晨):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面人形象,擺放在棕色陳列櫃裡,一個個被賦予「生命力」的作品幾乎佔據了整個房間,傳統藝術的代入感推門即是。郎佳子彧的工作室,一個別致的小院,位於京南六環外的國學文化村。在北京,60歲往上的老輩兒對「面人郎」都不陌生,人教社初中語文課本第三冊曾收錄冰心先生的文章《「面人郎」訪問記》。
  • 「玩泥巴」的北大研究生:立志做面人郎非遺傳承人|百家故事
    連線郎佳子彧——一名非遺傳承人、北大研究生在讀的25歲男孩時,黃渤說,你的身世是個謎,年輕、在北大讀書、還長得這麼帥氣,怎麼捏起面人來了?事實上,這些傳統的老手藝正重新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僅在快手,就有2萬餘名手工藝人入駐,其中不乏90後甚至00後。手作寄予著我們在快節奏時代裡短暫休憩的渴望,也滿足了機械複製時代人們對個性化的追求。
  • 手作江湖|第三代「面人郎」的繼承者之路
    郎佳子彧出生在老北京的一個面人世家,是「面人郎」的第三代傳人。南方的朋友或許對這個名號有些陌生,但在上個世紀,冰心曾寫下過一篇著名的文章《「面人郎」訪問記》,裡面拜會的麵塑大師郎紹安就是郎佳子彧的爺爺,也就是第一代的「面人郎」。
  • 非遺傳承人一不小心成了「網紅」
    這是一堂網絡線上直播課,主講人是歷經四代百年傳承的吉林非遺「徐氏中國結」傳承人——徐曉雪。 徐曉雪介紹,目前課程主要是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播,一種是錄播。直播可以實時看到製作過程,還會和觀眾實時互動。
  • 煙臺魯繡傳承人髮絲繡鍾南山肖像 向抗「疫」英雄致敬
    張京豔創作的鐘南山院士人物肖像作品鍾南山院士照片  大眾網·海報新聞煙臺2月15日訊 (記者 崔荔媛) 在疫情這場戰役中,沒有局外人一說,煙臺非遺項目魯繡技藝傳承人張京豔拿起手中的針,以髮絲為線,創作了一幅鍾南山院士的人物肖像作品,以此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英雄致敬。
  • 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琵琶、面人、崑曲等備受90、00後喜愛
    2021新年伊始,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與快手非遺學院聯合發布《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記得在2020年快手和江蘇衛視聯合打造的「一千零一夜」晚會上,九位非遺短視頻作者和當紅明星一起亮相——抽象的「非遺」落實為臺上的嗩吶、麥秸畫、面人郎、油紙傘等具象,很多人意識到,原來非遺在快手上如此受歡迎。這份報告亦是一個窗口。
  • 鎮江省市兩級非遺項目與傳承人又添新成員!
    2020年12月19日 11:41:28 | 作者:柳放 | 來源:荔枝網 | 點擊:正在獲取.../a/20201219/67d7b2cc111f400d85fa69a5ae18a11f.shtml   以傳承為基礎,作為創新的根基,12月18日,鎮江市對部分省級非遺傳承人與市級非遺傳承人進行專門培訓
  • 非遺也可以成「網紅」李佳琦直播帶貨「冷門」非遺多款產品上架...
    直播賣書、直播演唱會、直播賣劇本……在網際網路時代,直播成了最時髦的傳播方式之一,相對小眾的「非遺」亦加入其中。在剛過去不久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中,非遺這個領域開啟了直播模式,「口紅一哥」李佳琦參與的一次專場直播帶貨甚是火爆,多款產品上架「秒光」。「冷門」的非遺,正在更接地氣地走進人們的生活。
  •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錫雕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
    為積極推動我市非遺活態傳承,有效緩解部分非遺項目後繼無人的困境,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不斷加強非遺傳承人收徒傳藝的支持力度,連續三年開展了知名非遺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工程,階段性成果頗為顯著。目前,2020年濟南市知名非遺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工程已經正式啟動。
  •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錫雕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啦
    中國山東網訊 為積極推動濟南市非遺活態傳承,有效緩解部分非遺項目後繼無人的困境,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不斷加強非遺傳承人收徒傳藝的支持力度,連續三年開展了知名非遺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工程,階段性成果頗為顯著。
  • 順德非遺項目全體亮相!市民零距離體驗非遺文化盛會
    在順德洪拳攤位前,伴隨著洪拳代表性傳承人蔡景盛打起的一陣鼓聲,一名外國友人打起一套虎虎生威的拳法,贏得現場陣陣喝彩。一些市民還親自上手,打起鼓來。蔡景盛告訴記者,授藝十數載以來,他的門徒已有過萬人,來自世界各地和五湖四海,一些外國友人還專門請了翻譯前來學武。「非遺文化保護要注重人的傳承。」蔡景盛表示,希望可以培養更多的傳承人,讓更多人認識和了解洪拳。
  • 助力抗「疫」,共迎春天 ——長春非遺人抗「疫」作品展示
    白氏麵塑「白氏麵塑」傳人白春雨作品鍾南山院士奉調東北大鼓奪取勝利迎春天作詞:田野(長春市級非遺項目傳人)演唱:田野 伴奏:田中勤二零庚子不一般 冠狀病毒降人間全國人民齊努力 攜手同心渡難關想當年帶隊抗非典 擊退惡魔勝利凱旋經驗豐富身經百戰 他是大家的定心丸火神山醫院極速建 力保重患生命安全七千多人晝夜鏖戰 與疾魔競速搶時間白衣天使奔赴前線 共產黨員衝鋒在前軍民攜手不畏艱險 眾志成城肩並著肩愛心人士紛紛捐款
  • 吹糖人 糖畫 這場非遺美食200人競技 誰是最強傳承人
    12月20日,溫州市飲食類非遺項目及代表性傳承人評估活動舉行,共有114個非遺飲食類項目、93位傳承人以及項目保護單位人員共計200多人參加評估。根據項目屬性及特點,分別以酒類、茶類、豆類、餅類、糕點類等進行現場展示、現場製作。
  • 湘潭新增一批非遺項目和傳承人,有你熟悉的嗎?
    近日,我們從市非遺中心獲悉,為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管理和利用工作,湘潭市確定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有7個項目入選。同時確定的還有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13人榜上有名。
  • 國家級非遺項目-茶葉傳統技藝有多少?傳承人有哪些?
    註:現有多家單位在開展非遺傳承項目和傳承人推薦工作。本文僅記錄國家級非遺項目和傳承人—茶葉傳統技藝,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確定。前四批共計1372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涉及申報地主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皆為3154個。 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本批次共有推薦申報943個項目,經專家評審後,提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337個。
  • 近百組非遺傳承人進駐優酷 直播公開課推廣非遺文化
    用雕刻復活傳統年節中諸神的木版年畫、從最鮮美食材中尋找上古美味的荊州魚糕、從大自然中取材巧奪天工的傳統木雕……12日起,全國近百組非遺傳承人將進駐優酷,通過直播方式展示傳統工藝和非遺故事,讓「藏在深閨」中的老手藝,通過網際網路呈現在更多人面前。
  • 完全免費,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錫雕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記者從濟南市文化館了解到,為積極推動濟南市非遺活態傳承,有效緩解部分非遺項目後繼無人的困境,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不斷加強非遺傳承人收徒傳藝的支持力度,連續三年開展了知名非遺傳承人公開招聘學員工程,階段性成果頗為顯著。
  • 憑手藝留住城市記憶 非遺傳承人再迎「春天」
    小康路上,他們和每一位南京人一樣,懷揣夢想,努力奔跑在「春天裡」。守正創新,花燈鼓了手藝人腰包「來來來,先坐下喝杯茶,再慢慢聊。」引記者進門後,78歲的陸有文動作利索地倒水泡茶,身體不顯老態。十幾平方米的客廳裡,一張簡陋的桌子上擺放著糨糊、剪刀等製作花燈的各種工具,家就是陸有文創作秦淮燈彩的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