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直播間秀京劇絕活 四功五法盡顯國粹風華

2020-12-23 中國網科技

12月15日的安徽會館大戲樓裡,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京劇國粹藝術為主題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第二場直播準時拉開帷幕。

本場直播裡,京劇表演裡難得一見的椅子功、蹺功、吃火等代表性絕活驚豔亮相。來自天津青年京劇團、中國戲曲學院等知名藝術團體的青年演員,為網友們帶來《時遷偷雞》、《通天犀》、《戰宛城》、《扈家莊》等經典劇目的同時,揭秘這些絕活是如何練成的。

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京劇直播大戲為期一個月,將為網友帶來四場別開生面的京劇藝術直播,從名家唱段到絕活揭秘,從唱念做打到妝發知識,帶領網友深入了解京劇藝術的國粹之美。

眾彩紛呈,國粹絕活驚豔票友

12月10日的第一場表演集中介紹和展示京劇的四大行當——生旦淨醜。在了解京劇行當的基礎知識之後,第二場演出「京劇中的絕活」集中展示京劇舞臺上精彩絕倫的「真功夫」、「鐵門檻」。

本場直播依然由青年京劇演員果菁和劉振客串主播,用幽默詼諧的表達方式,深入淺出將絕活中的欣賞要點介紹給網友,觀眾們一飽眼福的同時收穫了不少京劇知識。

京劇藝術基本功的塑造固然重要,絕活也是必不可少。舞臺上,這些獨門秘籍一出,必定是贏得滿堂喝彩。不過,在戲曲舞臺上,因為審美的改變或是演出場地的限制,有很多的絕活已經絕跡了,能傳承下來的絕活都是「珍寶」,而把京劇絕活搬上直播間更是少見,讓網友大呼過癮。

把火吃到嘴裡還不燙到的「吃火」,是京劇裡最有代表性的絕活之一,也是武丑行的特技。中國戲曲學院武丑演員高振陽,給觀眾帶來了經典劇目片段《時遷偷雞》,以吃火來呈現吃雞的過程。高振陽呈現了六次「吃火」的表演,把紙捲起來,然後在燭火上點燃,趁著火焰未滅,迅速放在口中。網友在彈幕中紛紛叫絕:「是真的火啊,看著都燙」、「開眼界了」。

天津青年京劇團青年演員劉歡帶來的《通天犀》,把厚底功和椅子功完美結合,演員需要穿上厚底靴在椅子上站跳翻騰,用「椅子功」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和情緒。

中國戲曲學院花旦演員李詩潔為手機前的票友們帶來了高難度的蹺功。蹺功是腳上綁木質小腳,模擬纏足行走,表現出古代婦女行走時的婀娜多姿,也有「東方芭蕾」的美譽。李詩潔介紹,練習蹺功時一開始要花很長時間學站,能站穩了,再開始學走。

李詩潔為觀眾帶來了《戰宛城》中一段鄒氏思春的戲。這是屬於蹺功中的文戲,鄒氏的一顰一笑、輕盈柔美躍然在屏幕前,引得彈幕上一陣陣喝彩。中國戲曲學院武旦演員吳娜帶來的武戲《扈家莊》更是驚豔全場。踩著蹺翻身,跳躍,耍花槍,並且要一邊表演一邊演唱。

陌陌搭臺,京劇傳承搭上直播快車

以國粹京劇為代表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網際網路時代如何破局重生傳承發揚,是京劇藝術從業者一直思考的問題。通過兩場直播演出,幾位90後甚至95後年輕京劇人覺得,直播不僅讓年輕的網友打開手機欣賞了解到京劇的魅力,從而會讓有興趣的網友走進劇場,成為真正的京劇愛好者。

「我們京劇人應該感謝網絡平臺。」天津青年京劇團青年演員劉歡說,「現在很多人尤其是工作壓力非常大的年輕人,平時沒有時間走進劇場,通過網絡直播,他們閒暇時間打開手機就可以聽戲看戲,認識到了解到中國自己的文化。」

致力於傳承發揚京劇國粹的年輕京劇人,在年齡層次上對年輕的觀眾有著天然的吸引力。以傳統文化為本,科技手段為載體的傳播方式,讓京劇藝術「活」了起來,把古老的戲園子搬到無限廣闊的手機屏幕前,為傳統戲曲藝術和票友之間搭起了更多的橋梁。

相關焦點

  • 唱念做打華服妝發,陌陌直播間上演京劇國粹
    至此,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正式落下帷幕。四場直播從唱念做打、後臺妝發等不同的角度切入,將京劇的臺上臺下功夫全方位呈現給年輕網友,帶來了一場欣賞價值和知識價值並重的國粹盛宴。
  •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 陌陌直播間上演國粹京劇
    據介紹,這場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戲曲直播大戲為期一個月,將為網友帶來4場別開生面的京劇藝術直播,從名家唱段到絕活揭秘,從唱念做打到妝發知識,帶領網友深入了解京劇藝術的國粹之美。專業演出通俗科普,網絡票友直播間點讚名家名段藝術欣賞有門檻,藝術推廣更有門檻。
  •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陌陌直播間上演國粹京劇
    據介紹,這場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戲曲直播大戲為期一個月,將為網友帶來4場別開生面的京劇藝術直播,從名家唱段到絕活揭秘,從唱念做打到妝發知識,帶領網友深入了解京劇藝術的國粹之美。  專業演出通俗科普,網絡票友直播間點讚名家名段  藝術欣賞有門檻,藝術推廣更有門檻。
  • 揭曉京劇服裝的秘密 陌陌「京彩薈萃」直播專場走進後臺帶你看門道
    「我們京劇演員所穿的服裝,就大衣而言通常來說有三白,第一白是鞋底白,第二白是護領白,第三白是水袖白。」 12月22日,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京彩薈萃」京劇表演專場如約而至。在此次直播中,兩位京劇分享人劉振、果菁走進後臺,帶廣大網友暢聊關於京劇服裝的那些事。
  • 一妝一發皆是藝術,陌陌直播間揭秘京劇國粹「後臺之美」
    一妝一發皆是藝術,陌陌直播間揭秘京劇國粹「後臺之美」 2020年12月18日 14:16作者:網絡編輯:宏偉   12月17日,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再度來襲。
  • 【愛上國粹】北京亮相天樂園,全球首家國粹京劇體驗館,分分鐘愛上京劇
    總面積近5000平米的天樂園,亮相文化的進駐,打造了京城文化地標 一站式京劇主題體驗館京劇博物館、亮相時尚京劇演出京劇主題攝影、國風生活館等200位有效座席同樣的國粹別樣的京劇《關公開臺》《霸王別姬》《貴妃醉酒》《京劇風雲》《挑滑車》……一段段經典戲劇的呈現,卻讓所有觀眾看到了全新的演繹,天樂園全息劇場體驗融入了當下熱門的技術手段,通過VR、數位化應用實現戲曲作品的靜態展示和人屏交互
  • 一妝一發皆是藝術 陌陌直播間揭秘京劇國粹「後臺之美」
    12月17日,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再度來襲。本場直播裡,京劇演員在後臺帶領網友走進國粹藝術背後的精彩,揭秘京劇人物的妝容是如何「煉成」的。  除了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京劇演員還有一個必備的技能——自己上妝、勾臉譜。
  • 一妝一發皆是藝術 陌陌直播間揭秘京劇國粹「後臺之美」_發現頻道...
    12月17日,由北京網絡文化協會指導、陌陌科技主辦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再度來襲。本場直播裡,京劇演員在後臺帶領網友走進國粹藝術背後的精彩,揭秘京劇人物的妝容是如何「煉成」的。  除了唱念做打的基本功,京劇演員還有一個必備的技能——自己上妝、勾臉譜。客串主播的京劇人劉振、果菁介紹,京劇行當裡,演員通常都是自己兼任化妝師,因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面部特質。
  • ...校園,國粹共傳承,「書院娃盡享梨園香」戲曲進校園知識講座效果好
    戲曲進校園 國粹共傳承——「書院娃盡享梨園香」戲曲進校園知識講座為弘揚優秀文化、傳承戲曲藝術,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結合戲曲進校園教育活動,書院巷小學邀請張家口市文旅局藝術科科長張棟林老師走進書院巷小學
  • 歷史上京劇是怎麼形成的?京劇形成的標誌是什麼?
    聲腔主要以二簧、西皮為主; 之二,行當大體完備; 之三,形成了一批京劇劇目; 之四,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為京劇形成初期的代表,時稱「老生三傑」、「三鼎甲」。即:「狀元」張二奎、「榜眼」程長庚、「探花」余三勝。
  • 是國粹風華依舊!
    毫無疑問,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鬢邊不是海棠紅》以京劇作為藝術內核。為了將國粹京劇最好的呈現,整個團隊從演員到幕後都十分用心。整個劇組都在以真誠之心弘揚國粹京劇文化藝術。劇中還獨具匠心的加入一個觀劇「黑科技」——但凡劇中涉及到與京劇相關的劇目、行話時,屏幕上會跳出一段深入淺出的注釋。
  • 大唐地產:五法精構世家風華,築就東方府第大宅
    二者相合,"大唐世家"寓意禮樂傳家,世代風華。貴港大唐世家實景照大唐地產旗下大唐世家系產品提取家文化、府第文化、儀禮文化三大核心文化內涵,再造當代家庭精神。大唐世家系從禮序、禮遇、禮人出發,形成獨有的形制、營造、園冶、儀禮和考工,通過五法造宅,由內而外煥新大唐世家系產品,構築國韻中國宅。
  • 國粹生香 | 京劇藝術的介紹
    京劇,曾稱平劇,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粹。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曲調經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 郭德綱和王佩瑜等人身體力行改變京劇現狀,但國粹為什麼就不火?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被世人熟知和尊敬,但是和很多優秀文化一樣想看想聽的觀眾並不多,而後繼乏人更是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現今,縱然有中央電視臺專門為京劇和其他戲曲開闢了戲曲頻道,也經常組織京劇的比賽,餘派女老生王佩瑜和德雲社郭德綱身體力行推廣京劇。胡玫導演《進京城》更是把京劇在院線進行傳播,每年的央視春晚也都有京劇的節目,也捧紅了京劇神童陶陽等人,確實有好轉的跡象,但是與預期還是相差甚遠。
  • 「國粹」京劇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是什麼?
    京劇顧名思義,是以北京為中心流傳至全國各地的,京劇是我國的國劇,也是我國的國粹。清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與來湖北的藝人合作,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的曲藝,經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分為生、旦、淨、醜等角色,形成了唱、念、做、打一整套表演程式。以梅蘭芳命名的京劇表演體系被視為東方戲曲表演體系的代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2006年5月京劇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張玫、楊赤在美弘揚國粹京劇花絮
    這位曾在大連舉辦過四屆國際京劇票友節的知名票友,於本月開啟了京劇知識講座美國巡講的序幕。正在美國率團演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大連京劇院院長楊赤應邀擔任嘉賓,隨行的三位演員為臺下的學子們做了表演。推動中國京劇在海外傳播是張玫在海外高校舉辦京劇講座的初衷。明年,張玫還將應邀赴史丹福大學等美國高校舉辦講座。紐約有四個京劇票社,票友200多人。波士頓等多個美國城市均有中國京劇票社,並且非常活躍。在海外,有許多華裔及外國友人十分熱愛京劇,張玫希望通過不懈努力推動京劇在海外的傳播。張玫出生於梨園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對國粹藝術情有獨鍾。
  • 陳維昭:國粹與當代性——從京劇歷史談起
    但我們對這個熟悉的陌生人,見的多了,總不免想要了解他的過去和現在,關心一下這門年事已高的國粹的未來。為此,青年邀請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維昭,帶領我們追溯京劇的歷史,漫遊京劇的舞臺,並討論京劇在與今日流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將何去何從。於是,我們會發現,京劇遠不只是一個符號。它的命運,與中國文化的命運,乃至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京劇演員宋秀波:傳承國粹近十七年 弟子登上星光大道
    京劇有「國劇」之稱,是中國的「國粹」。為使它傳承下去,牡丹江市京劇團著名刀馬花旦演員宋秀波不惜花資金,自己辦學習班,免費教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學京劇。前不久,她指導的10名學生憑藉京劇名段《穆桂英掛帥》登上央視星光大道,為第三代京劇梅派藝術的傳人董飛伴舞。
  • 【聊聊京劇】暢談京劇角色:跑龍套
    龍套如以四人為一組,則分為頭、二、三、四家(或頭、二、三、四旗),以頭家為帶頭人。他們在雙方交戰時,只搖旗吶喊,手中常拿著門槍旗、紅門旗、飛虎旗,或風旗、水旗、火旗、雲牌等,因此,又把龍套叫作「打旗的」。
  • 直播起飛了,陌陌下車了
    來源:鋅財經文/周繼鳳編輯/金璵璠頭圖/Pexels坐擁陌生交友第一寶座的陌陌,開始走下坡路了,這一點在其最新一季財報中盡顯。從陌陌的十年歷史來看確實如此,2011年時雖然微信已經推出「附近的人」,但開始做LBS的陌陌還是抓住了陌生社交這一痛點 ,坐上了交友平臺第一的寶座,2016年發力秀場直播,將「直播+社交」結合,一度成為秀場直播的頭部公司。到了直播帶貨風生水起的今年,秀場直播卻逐漸遭遇天花板,陌陌對用戶的吸引力不再,業績也不斷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