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角色行當。扮演劇中士兵、夫役等隨從人員及群眾。由於所穿均是各色的龍套衣而得名。龍套不同於舞臺上的「零碎兒」,而是以整體出現,一般以四人為一堂。在舞臺上用一堂或兩堂龍套,以表示人員眾多,起烘託聲勢的作用。
龍套的排場和隊形不同
根據各劇不同的需要,龍套有各種不同的排場以及隊形變化(如二龍出水、站門、挖門等),並有時伴隨各種隊形變化齊唱各種曲牌(如[一江風]、[朱奴兒][泣顏回]等。當主帥升帳或在某種特定場景中時,龍套還須大聲喝喊堂威(如喝喊「有!」、「啊!」、「噢……」等)。龍套如以四人為一組,則分為頭、二、三、四家(或頭、二、三、四旗),以頭家為帶頭人。他們在雙方交戰時,只搖旗吶喊,手中常拿著門槍旗、紅門旗、飛虎旗,或風旗、水旗、火旗、雲牌等,因此,又把龍套叫作「打旗的」。
在舞臺上,龍套總是跟著主帥跑上跑下,而且臺上各種集體上下場的隊形、各種舞臺部位的變換,甚至舞臺氣氛、環境變化,都要靠龍套「跑」出來,故而也叫「跑龍套」,龍套的表演除了「跑」,則以靜為主。即使演武將的隨從兵丁,也和武行的翻打不一樣,他們著重走陣式、擺隊形或站門助威。有時,整齣戲龍套在官員後面一直站著不動,所以也叫「文堂」。龍套扮演的角色流動性很大,一會兒演士兵,一會兒演太監。有時為了烘託殿堂或公堂上的森嚴氣氛,在兩旁站腳助威,佇立不動;有時上天、入海或到了平原、戰場又須跑出跑進,穿梭起舞。為了表明這一行的角色很雜,流動性很大,所以又叫「流」行,或「雜」行。
龍套不可或缺
龍套在舊戲班裡雖是不被人重視的雜行,但在舞臺演出中卻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幾乎每出戲裡都有龍套。扮演龍套能多方面鍛鍊演員的表演能力,所以在科班裡,學員入科後,啟蒙的舞臺鍛鍊,就是跑龍套。無論學什麼角色,必須經歷這個階段,慢慢地再演旗、鑼、傘、報,進一步再演配角、主角。最早的京劇戲班沒有龍套這行。後來發展到主角制時期,出現了龍套專行,並且有的還獨立於戲班組織之外,何時需要,何時應演。目前一般劇團已很少專職龍套,多由其他角色兼演。
聲明:本平臺所分享圖文版權均歸原版權所有人持有,禁止商用!
★京劇精彩往期內容一覽:
新朋友關注後,在本公眾號聊天界面回復標題數字,比如01,即可閱讀,老朋友可直接回複數字即可閱讀:
(注意:有些朋友把數字發到了論壇,這是無效的,必須發在公眾號的信息界面才有效)
【01】【京劇之家】京劇發音技巧常識
【02】【京劇扮相】花旦戲曲演員的包頭步驟。
【03】【京劇課堂】基本功和表演式:戲曲諺訣
【04】【京劇課堂】京劇常用之尖音字。
【05】【京劇課堂】怎樣喊嗓練聲。
【06】【京劇課堂】怎樣學習京劇的「做」功 :手的功法練習。
【07】【京劇課堂】京劇的板式(39種板式)。
【08】【京劇課堂】寫給不會運用腹式呼吸的朋友看的。
【09】【京劇技藝】京劇搖板、散板的伴奏方法
【10】【京劇技藝】京胡調門定弦速查表
【11】【京劇技藝】基本功和表演式:戲曲發聲吐字方法
【12】【京劇技藝】基本功和表演式:京劇唱腔的特點及作用
【13】【京劇課堂】基本功和表演式:京劇中字的聲和韻
【14】【京劇常識】京劇行話94句
【15】【京劇全科】京劇行當匯集
【16】【京劇課堂】打開喉嚨的技巧
【17】【京劇課堂】字、氣、勁、味為四技 沒有四技不成藝
【18】【京劇課堂】演唱京劇的技巧大成
【19】【京劇課堂】咽音練習法心得。
【20】【京劇課堂】京劇演唱十忌。
【21】【京劇評戲】久演不衰的「包公戲」
【22】【京劇論道】有多少絕活可以重來
【23】【京劇有戲】京劇演唱一點通之板眼
【24】【京劇才藝】京劇身段譜口訣之基本功
【25】【京劇行當】戲曲盔飾欣賞
【26】【京劇欣賞】中國戲曲大全(視頻連結)
【27】【京劇講壇】氣息、高音、中低音、顫音等演唱技巧
【28】【傳承國粹】戲曲,憑什麼生存下去?
【29】【京劇後生】獻給所有學戲曲的有志青年~
【30】【戲曲的苦,你們不懂】獻給行內新人和外行熱愛京劇的人
【31】【京劇有戲】古典戲曲是中華民族最好的歷史文化課
【32】【京劇學堂】怎樣練就水亮響膛寬淨脆
【33】【京劇有戲】花臉的臉部勾畫步驟
【34】【京劇有戲】丑角面部化妝步驟
【35】【京劇極品】京劇臉譜圖357幅
【36】【京劇圖文】戲曲名家串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