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薦讀第二期丨梁山伯與祝英臺死後為何化為蝴蝶而不是比翼鳥、鴛鴦或者其他代表愛情的動物?

2021-02-16 百姓文化雲

山伯與祝英臺死後為何化為蝴蝶

原因一是戰國時期《莊周夢蝶》的古代文學作品的文化傳承。

原因二是梁山伯與祝英臺衝破了封建之繭的束縛,像蝴蝶破繭而出是人類對美麗、自由,忠貞的愛情憧憬,對至善至美的情感追求 。

梁山伯與祝英臺愛情故事的發生在汝南梁祝鎮

祝故裡是梁山伯與祝英臺愛情故事的發生地,位於汝南梁祝鎮

相傳,在中國西晉時期,祝家莊有個祝員外,祝員外有個小女兒,名叫祝英臺。祝英臺從小在家識字讀書,年復一年,長到了十六歲。青年學子梁山伯辭家攻讀,途遇女扮男裝的學子祝英臺,兩人一見如故,志趣相投,遂於草橋結拜為兄弟,後同到紅羅山書院就讀。在書院兩人朝夕相處,感情日漸加深。

時間一晃三年。一天,祝英臺接到家信,說她的父親病了,要她趕緊回去。祝英臺向老師請了假,又來找師娘。說她和梁山伯同學三年,梁山伯為人誠懇熱情,學習勤奮,她已經深深地愛上了他。她把一個玉扇墜兒交給師娘,託師娘做媒,等她走後,為她向梁山伯提親。

英臺返家,山伯十八裡相送,二人依依惜別。山伯經師母指點,帶上英臺留下的蝴蝶玉扇墜到祝家求婚遭拒絕,回家後悲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臺聞山伯為己而死,悲痛欲絕。不久,馬家前來迎娶,英臺被迫含憤上轎。

祝英臺來到梁山伯的墓前,放聲大哭,痛不欲生,全身撲到墳上。剎那間,電閃雷鳴,風雨大作,墳墓忽然裂開一條大縫,祝英臺喊著梁山伯的名字,一下子就跳進墳裡去了。

一會兒,雨停了,雲開了,天空出現了一道彩虹。只見一對美麗的蝴蝶從墳頭上飛起來,繞著墳頭翩翩起舞。人們都說,這對蝴蝶就是梁山伯和祝英臺變的。至今人們還把這種黑花紋、翠綠斑點、尾翼上有兩根長長飄帶的大蛺蝶,叫做梁山伯與祝英臺呢。

梁祝鎮——中國唯一一個以梁祝命名的地方行政區

梁祝愛情故事博得了當時人們的敬仰,也博得了後人的仰慕。在歷史發展長河中梁祝故事被編為戲劇傳唱,被編為電影傳播,被譜寫為小提琴演奏,從而從民間逐步走向高雅的藝術殿堂。

2005年12月,汝南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梁祝之鄉」,2006年6月,「梁祝傳說」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4月3日,河南省民政廳下發文件:「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汝南縣馬鄉鎮更名為梁祝鎮」。原馬鄉鎮行政區域,整體劃歸梁祝鎮管轄。這是我國首個也將會是唯一一個以梁祝命名的地方行政區

河南省汝南梁祝故裡遺址有梁墓、祝墓、梁莊、祝莊、馬莊、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裡相送故道、曹橋以及梁祝師傅鄒佟墓等。從民俗上說,當地至今仍有農曆7月15日為梁祝墓送白燈籠的習俗,祝、馬兩姓不通婚得習俗在當地延續到新中國成立之前。

你知道董永和七仙女的媒人是一棵老槐樹嗎?

你知道黃帝不姓黃,為什麼叫黃帝嗎?


相關焦點

  • 揭秘:為何梁山伯與祝英臺雙雙化蝶,而不是其他生物?
    世界上痴情的動物多了,比翼鳥、雙飛燕,鴛鴦……為何梁山伯與祝英臺會化成蝴蝶,而不是其他生物?讓我們一起分析。一、蝴蝶是自由戀愛的象徵。梁山伯與祝英臺,此生為人無法相伴,死後化蝶便沒有人阻礙他們在一起。這是人們對美好愛情的祝福與期盼。儘管蝴蝶生命短暫,但它們自由飛翔,自由戀愛,是當時的人們可望不可及的。
  • 梁山伯與祝英臺為什麼化為了蝴蝶,而不是別的東西 2017-05-15 22:57
    (詳見祝英臺為什麼不和梁山伯私奔呢?)一個故事在民間流傳過程中,總是不斷被增刪修改,人們會把他們的願望加進故事裡去。梁祝的故事是一個悲劇,但我們無法接收徹底無希望的悲劇,於是給它添加了一些希望和慰藉,就是最後的死則同穴和化蝶。《詩經》中早有「轂則異室,死則同穴」的句子。
  • 梁祝傳說:從連理枝、比翼鳥到「化蝶」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在中國早已家喻戶曉:這一對生前未能結合的戀人,在死後化為蝴蝶,以致江浙民間的吳語中至今仍稱田間常見的菜粉蝶為「梁山伯」。在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中,「化蝶」也是全曲的最高潮。不過,似乎無人解釋的問題是:他們最後為何是化為蝴蝶,而非諸如蜜蜂之類的其它昆蟲呢?
  •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騙了我們幾百年!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一首首詩句,描述著我們中國古典很多優美的愛情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我們看過《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無不令人感動,他(她)們鶼鰈情深,千古流傳的愛情千百年以來讓很多痴男怨女羨慕,他們的遭遇也讓世人惋惜和同情,恨不得將橫刀奪愛害死梁山伯的馬文才千刀萬剮
  • 梁山伯與祝英臺真有其人其事嗎?
    這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悽美的愛情故事,在我國可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這個故事除了在民間人們口口相傳以外,舞臺藝術表現的傳播形式也相當多。但是歷史上是否真的有梁山伯、祝英臺其人其事?如果有,他們是哪個時代、什麼地方的人?或者根本就沒有這回事,只是「街談巷議、道聽途說」的「小說家」所捏造的?小編把幾種說法匯總了一下,以供看官們品評。
  • 梁山伯與祝英臺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以生死相許      沿著那幾根弦的軌跡,命運是一張沉重的彎弓,被一顆顫抖的心拉著。這是哪條迂迴的溪上流淌出來的聲音?從一個琴音開始,縈繞在琴弦上的雙蝶,翩翩的飛。——梁祝!一段哀婉動人的愛情,就是一曲盪氣迴腸的音樂,如水,暗香浮動。
  • 梁山伯遇到的祝英臺,會是明朝「穿越」過來的嗎?
    七夕那天,我們講了「牛郎織女」(輕戳可看)作為愛情象徵的來龍去脈,而說起古代民間傳說的「苦命鴛鴦」,還有一對也是家喻戶曉,那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梁山伯與女扮男裝的祝英臺同窗數載,互為知己,梁山伯發現祝英臺女子身份後欲求娶
  • 如果你是祝英臺是選擇梁山伯還是馬文才?
    什麼是愛情,對於愛情怎麼理解,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什麼樣的愛情,是你愛的,還是愛你的,私心的如果我是祝英臺我會選擇馬文才,因為我選擇愛護我的。梁山伯與祝英臺新傳是小編最近看的電視劇,對於生死相隨不管不顧的愛情小編是感受不了,不知大家是怎麼看待的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在我們中國是廣為流傳,都為他們的愛情惋惜,如果說在現代小編覺得為了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去努力,小編精神上支持他們,但在古代,不說祝英臺與馬文才有婚約,在現代就是定親了的未婚夫婦了,再有了未婚夫的情況下,跟別人好上了,而且也沒有解決未婚夫問題,就私下定終身了
  • 《梁山伯與祝英臺》:最美好的愛情,為什麼總是悲劇?
    世人多稱這則南朝故事為《小梁祝》。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也許,只有成年人才會懂,此生遇見真愛已是難得。就像李碧華所說:「大概一千萬人之中,才有一雙梁祝,才能夠化蝶,其他的只化為蛾、蟑螂、蚊子、蒼蠅、金龜子……」於是,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悽美千年,依然不朽。
  • 中有梁山伯與祝英臺,西有羅密歐與朱麗葉,都是愛情傳奇
    而西方人的愛情則是澎湃而奔放的,他們的愛情大都數都有鮮活期。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她們就會很爽快地說再見,去尋找下一段愛情。雖然過程不太一樣,但其實都在尋找相伴一生的人。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悽美的愛情故事,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梁山伯與祝英臺》。因為中國古代是封建社會,所以兒女婚嫁向來都是門當戶對,父母之命。而梁祝就是這一時代下的悲壯愛情。
  • 梁山伯祝英臺之蝶掠過童年,飛躍書上
    文:靖閒製作:艾閒你是不是想開槍殺了我,要是我問:「都說梁山伯祝英臺化為蝴蝶,什麼蝴蝶呢?」
  • 祝英臺應嫁馬文才?梁山伯是男小三?!
    但當祝英臺回家後,她的自由終止了,滅失了。按照那個奴役時代的法則,她再次淪為貨品。當諸色人等上門求婚時,祝英臺的父母,關心的並不是女兒的幸福,也不是愛或不愛,而是看誰出的價最高。馬文才奪得祝英臺,是因為他出價最高。——但馬文才家裡出高價,可不是為了給祝英臺以幸福的,不是要給祝英臺一個衣食無憂的日子。
  • 夢入梁祝,體驗的不止是悲慘悽涼的愛情,更是祝英臺撕心裂肺的痛
    世人皆知梁山伯與祝英臺悲慘悽涼的愛情故事,卻不知道馬文才也愛慘了祝英臺,要不然也不會同意祝英臺白衣出嫁。今日我願夢入其中,體會一把祝英臺面對梁山伯的墓碑所產生撕心裂肺的心痛。入夢:東晉末年,民風保守。講究的是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孩子不能在外拋頭露面。所以不能像男子一般上私塾。但民間有一奇女子,她性格開朗活潑,手持搖扇,女扮男裝上私塾。
  • 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
    一晃三年過去了,祝英臺和梁山伯都畢業了,他們依依不捨地告別。回到家後,梁山伯決定去看望祝英臺。 後來,梁山伯就到祝家去求親。可祝員外哪裡看得上這窮書生呢,他早就把女兒許配給了有錢人家的少爺——馬文才。
  • 梁山伯被當男小三,祝英臺應嫁馬文才?這屆網友真難懂
    祝英臺女扮男裝去書院,和梁山伯睡一張床。祝英臺擔心梁山伯鹹豬手,梁山伯害怕祝英臺是同志,兩人約定不許碰到床中間碗裡的水。有意思的橋段來了。祝英臺說梁山伯的拳頭太大,說對方一拳就相當於自己三拳,所以梁山伯即使不違約,他都欠祝英臺兩拳。這個細節寫出了祝英臺女孩子的純真嬌嗔。
  • 4版梁山伯與祝英臺:何潤東經典,羅志祥帥氣,吳奇隆感人!
    《梁山伯與祝英臺》訴說了,當時的門第風氣極盛的東晉時期,官家女兒祝英臺女扮男裝,外出求學,與梁山伯為同學,二人情義相投,相交甚篤,後來祝英臺被梁山伯認出女兒身,兩人墜入愛河、私定終生,但這對遭到祝家的強烈反對,棒打鴛鴦,並給祝英臺另外安排了婚事——馬家,而祝英臺誓死不從,最後兩人以死相殉,化蝶雙雙飛去的故事
  • 梁祝佳話辨偽|祝英臺比梁山伯早生八百年的流言可以休矣
    梁山伯卻是明代浙江寧波府鄞縣縣令,為官清正廉潔,死後入葬時選址正好在祝英臺墓的正上方,下挖時起出祝祝英臺的墓碑,眾人驚嘆之餘,不忍拆除英臺墓,可是為梁山伯重新擇地安葬也不妥,最後與祝英臺合葬一幕,立紅黑二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
  •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梁山伯與祝英臺》:拙樸的真情最動人
    02 千古絕唱,演繹漢族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首《梁山伯與祝英臺》源自漢族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其他三個是《白蛇傳》、不是巧,不是好,而是對!梁山伯就應該和祝英臺是一對。祝英臺履行了自己「生前不能夫妻配,死後也要成雙對」的誓言,在自己的大婚之日,一身素白,在梁山伯的墓前投墳而死,「與梁兄生不同羅帳死同墳」。這就是現實中愛而不得、雙雙殉情的愛情悲劇。可是,這個故事並沒有結束。風雨過後,彩虹高掛,一對彩蝶從墳中飛出。
  • 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梁祝》精彩演繹足尖上的「蝴蝶芭蕾」!
    大型芭蕾舞劇《梁山伯與祝英臺》改編自我國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該舞劇是上海芭蕾舞團的保留劇目,全劇通過「共讀」、「送別」、「抗婚」、「化蝶」四個最具代表性的經典情節,用芭蕾語言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梁祝「生為同室親
  • 梁山伯與祝英臺在元氏的故事
    這種精神就代表著那個時代先進向上的思想潮流。它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正因為這樣,梁祝故事才能在我國南北長久不斷的流傳。據我所知,梁祝故事在我國五省七地都有傳說(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值得欣慰的是我們河北省元氏縣也是傳說地之一。有證據如下:1、元氏縣明崇禎志記載:吳橋古冢在南佐村西北隅,書院路所經地。山水漲溢衝擊,古冢略不騫移,若有陰為封護者。相傳為梁山伯祝英臺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