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部劇——
八路軍農村包圍城市,住的是歐式高端精裝修大別野;
主角在炮火連天中一絲不亂,吞雲吐霧,儼然摧枯拉朽遙指千軍之勢;
主角帥而自知,眼中似有三斤蜜意,凌空而送;
背景華麗,服裝隆重……嗐,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民國奇探》重播了呢。
這部《亮劍之雷霆戰將》,借著《亮劍》之名,拍的一塌糊塗,被官媒、觀眾輪番批評,甚至遭到播出平臺下架,典型的歷史虛無主義,低級紅高級黑。
好傢夥,還有幾部曲呢!
就這,片方卻不造作地打心底裡認為,「不是我的問題,是你們觀眾的問題。」
甚至拉踩了一些其他作品:
姜文你也配提?《北平無戰事》你也配比?拜託越級碰瓷也有個度吧️
別的劇有的問題你們劇有就不能罵了?民國時普通民眾過得什麼日子?
國府上層吃得肥水流油,蔣總裁用公款蓋美齡宮,四大家族把控全國財政金融;
建國後宋美齡在美國的存款1.5億美刀;
花園口決堤,浮屍遍野;長沙城大火,日本人還沒打過來,國黨自己人倒把一座城險些燒個精光……
《雷霆戰將》,放下你的身段。
其實不只是這部劇,國產劇現在陷入了一個非常內卷的時候——影視劇要求高回報快回報,投資方插手劇本,平臺插手演員,或者兩者兼具。
粉絲無腦追隨,願意花錢,願意造數據,流量當然成了香餑餑,免費的勞動力,還能收割一波又一波,何樂不為?
職場劇、校園劇、懸疑劇、古裝劇、仙俠劇……一窩蜂都拍成戀愛偶像劇,加上流程滿滿的「工業糖精」,半年一部劇,還有平臺和粉絲買單,這賺錢能力,誰看了不說一個「服」。
更可怕的是普通觀眾的對抗越來越受阻,不僅劇方認為觀眾無理取鬧,粉絲認為觀眾針對我們哥哥/姐姐,平臺認為觀眾花的錢太少,演員認為觀眾不懂演戲……
觀眾犯了法,當然有法律懲罰,用不著這些爛劇一遍一遍來折磨觀眾的眼耳鼻舌身。
「你看,這部劇是很用心的作品!
演員多用心,花了3個月在組裡呢!
片方多用心,花了3個月籌備3個月拍攝呢!
配音多用心,都是一線配音演員呢!
道具多用心,簡直比擬豪華開發商樣板房大賞!」
敬告在座的各位,希望大家不要不識抬舉:
認認真真捏出來的一坨屎,還是一坨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