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諾貝爾獎背後的故事

2021-02-15 奇妙的物理和化學

原文載於本人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269705675

最近無意中看到了畢導之前關於諾貝爾獎提名的文章。畢導發現,愛因斯坦於1921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1922年提名他的人卻是最多的。他吐槽到:

「1921年在14個人的提名下,愛因斯坦終於獲獎了。問題是,1922年居然還踏馬有人繼續提名愛因斯坦!而且提名者比1921年還多啊!你們是不是不看新聞啊……還是經紀公司請來給愛因斯坦刷票的?不過1922年之後,突然再也沒有人提名愛因斯坦了……為什麼呢?我們真的回不到過去了嗎……」

畢導製作的愛因斯坦被提名次數與年份的關係,其中愛因斯坦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獎。圖片來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45933447

我恰好對這一段的歷史小有研究。可以說,愛因斯坦能獲得1921年諾貝爾獎,得益於1922年那些提名人的堅持;而這一段歷史也時刻提醒著世界人民要嚴防納粹主義與種族主義的復闢。

你可能會覺得我在胡言亂語——1921年的獎怎麼還能受到1922年提名的影響?這莫不是時間旅行?一切都得從1905年說起。

1905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在《物理年鑑》雜誌上發表了四篇劃時代的論文——其中包括狹義相對論的《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還有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獎的《關於光的產生和轉變的一個啟發性觀點》(光電效應)。這一年也被稱作了愛因斯坦奇蹟年。

愛因斯坦1905年在《物理年鑑》上發表的四篇論文。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廣義相對論,並且1919年,英國天文學家亞瑟·愛丁頓的日食觀測結果驗證了其中關於光線在引力場中彎曲的預言。從此,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的呼聲日益增高——大家都認為他應該因為相對論獲獎。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認為愛因斯坦應該獲獎的。大佬可以提名愛因斯坦獲獎,大佬也可以激烈反對他獲獎。其中就有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站出來提出了尖銳的反對——菲利普·萊納德(190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和約翰尼斯·斯塔克(19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他們對相對論提出了各種各樣的批評,比如說目前的實驗驗證還不夠;但是本質原因是:這兩位是信奉納粹主義的。他們崇尚「德意志物理學」,反對「猶太物理學」。萊納德甚至還宣稱,如果愛因斯坦因為相對論獲諾貝爾獎了,他就歸還自己的獎牌。

1921年,在萊納德和斯塔克的阻撓之下,諾貝爾物理學獎終究還是沒有頒給愛因斯坦。諾貝爾獎委員會決定將這一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空缺。根據諾貝爾基金會的法規,當某一年的諾貝爾獎空缺時,將會在下一年再度評定——如果下一年評定出了結果,則將前一年的諾貝爾獎授予之;如果下一年依然空缺,則徹底空缺。

諾貝爾基金會法規第五條。如果第一年未能找到足夠重要的工作來頒獎,則延續到下一年;如果下一年依然沒有,則徹底空缺。來源:諾貝爾獎官網

因此,1922年甚至更多的人提名愛因斯坦。但是愛因斯坦自己則不太相信能獲獎,所以他選擇了前往日本講學(因為日本支付高昂的工資)。而這一年,諾貝爾獎委員會想出了一個絕佳的折中方案——將1921年諾貝爾獎頒給愛因斯坦,但是給光電效應。一方面,萊納德是1905年因陰極射線獲獎,與光電效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此他沒法對這個決定進行反對;另一方面,光電效應導致了量子理論的提出,而1922年諾貝爾獎則頒發給玻爾,以表彰其對量子論做出的貢獻。

結合畢導的文章可知,1922年愛因斯坦提名了玻爾,玻爾也提名了愛因斯坦,然後兩人一同獲獎了,只不過一位是1921年補發的,一位是1922年的。當時這兩位估計都沒有意識到,對方在未來將成為自己的「一生之敵」吧。(這兩人的論戰可以在未來細談)

在此再提幾個冷知識:

1. 愛因斯坦是在中國上海正式得知自己獲諾貝爾獎的。在前往日本的途中,愛因斯坦於1922年11月13日抵達上海,瑞典駐上海總領事通知他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上海,愛因斯坦聽了崑曲,還遊覽了城隍廟、豫園等地。

2. 愛因斯坦未能親臨現場領獎——沒能與未來的一生之敵(調侃)——玻爾——同臺領獎。如果他去領獎的話,這個獲獎報告應該是做得不舒坦的,因為他被告知不能提及任何有關相對論的內容。

3. 諾貝爾獎官網上有愛因斯坦的獲獎報告照片,但是那是1923年7月拍攝的。愛因斯坦1923年7月來到了瑞典哥德堡,在其建市300周年的大會上領取了1921年諾貝爾獎;這一次,愛因斯坦被允許提及相對論,因此他做了題為《相對論的基本思想和問題》的報告,甚至瑞典國王也在座聆聽。這次建市大會上的報告,也被算作愛因斯坦的諾貝爾演講記錄在了史冊中。

實際上,愛因斯坦的貢獻當然不是單單一個諾貝爾獎就能描述的了的。他對於後人影響深遠的研究還包括雷射概念的提出、波色-愛因斯坦凝聚、廣義相對論預言的引力波等等,催生了一個又一個諾獎。

至此,我揭開了愛因斯坦諾貝爾獎背後的故事,也算是解答了畢導的疑問。正是因為這些1922年提名人的努力,愛因斯坦才得以於1922年獲得補發的1921年諾獎。而這背後的故事,會一直提醒全世界人民要警惕納粹主義、警惕種族主義。

參考文獻:

菲利普·萊納德對愛因斯坦的反對部分:維基百科詞條(英文版)

en.wikipedia.org/wiki/P

約翰尼斯·斯塔克對愛因斯坦的反對部分:維基百科詞條(英文版)

en.wikipedia.org/wiki/J

諾貝爾基金會法規:諾貝爾獎官網

nobelprize.org/about/st

愛因斯坦在中國的經歷部分:維基百科詞條(中文版)

zh.wikipedia.org/wiki/%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和諾貝爾獎的「恩怨」
    來源:「返樸」公眾號(ID:fanpu2019)作者:董潔林,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1955年的今天(4月18日),愛因斯坦這個偉大的頭腦永遠停止了思考。無論是他生前還是身後,都有許多人對諾獎委員會沒有因相對論而給愛因斯坦頒獎耿耿於懷,甚至被視為諾貝爾獎的遺憾。對愛因斯坦本人來說,諾獎委員會對相對論的態度也是令他不快的。
  • 愛因斯坦和諾貝爾獎的「恩怨」
    無論是他生前還是身後,都有許多人對諾獎委員會沒有因相對論而給愛因斯坦頒獎耿耿於懷,甚至被視為諾貝爾獎的遺憾。對愛因斯坦本人來說,諾獎委員會對相對論的態度也是令他不快的。撰文 | 董潔林(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政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經常聽見一種說法,某人有超越自己諾獎之上的成就。如果有人問那為什麼沒有兩次獲諾獎呢?
  • 愛因斯坦一生有多少發明,又得過多少次諾貝爾獎?
    這讓我們對相對論更加地肅然起敬,不禁要問:「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究竟發明了多少東西,他又獲得了多少次諾貝爾獎?」首先,愛因斯坦是理論物理學家,最擅長思維實驗,沒有實際的發明。他不像愛迪生是一位電器發明家。其次,愛因斯坦只獲得過一次諾貝爾獎,而且這個諾獎還不是因為相對論,而是因為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
  • 愛因斯坦拿諾貝爾獎:第一次失敗,第二次失敗,為何第六次才成功
    結果,愛因斯坦越抹越黑,他不僅沒能澄清事實,反而給自己招來一身騷。02 物理界大咖普朗克出手,2次提名仍抱憾而歸轉眼到了1919年,狹義相對論都已經提出來14年了,而廣義相對論都提出來4年了,愛因斯坦依然和諾貝爾獎依然沒有關係。
  • 深扒愛因斯坦崎嶇的諾貝爾獎之路,實驗物理與理論物理的正面交鋒!
    ,愛因斯坦最偉大的成就是相對論,不過愛因斯坦之所以斬獲諾貝爾,卻是因為光電效應。而愛因斯坦的諾貝爾獎得來也十分崎嶇,首先,這個獎是 1922 年補授的,另外,當時反對的浪潮十分激烈。而這背後,是物理學的兩大方向之間的激烈交鋒。物理學可分為理論物理和實驗物理兩大方向,自然而然,物理學家也可以分為理論物理學家和實驗物理學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好像華山派氣宗和劍宗之爭一樣,在 20 世紀初,實驗物理和理論物理之間是誰也看不上誰。
  • 愛因斯坦吐舌照:萌萌噠的背後卻是個悲傷故事
    整個世界,六十多億人口,然而能夠被稱之為天才的,不超過千萬分之一,而愛因斯坦,則是所有人公認得天才。無論是從電視中還是書籍報刊之中,科學家留給我們的印象大多都是嚴肅的,不苟言笑的,然而在愛因斯坦留存於世的照片中,傳播最廣的竟然是一張萌萌噠的吐舌照。而正是這張萌萌噠的吐舌照竟然成為了愛因斯坦出現在不同地方使用最廣泛的照片,而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 諾貝爾獎老了嗎?
    引力波是由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而推導出的一種時空的振蕩,最初在20世紀30年代有科學家預測了引力波的存在,但因為這種時空波動的效應太過於微弱,愛因斯坦甚至認為人類可能永遠都無法探測到引力波。多年來人類也只是通過天文學觀測發現過引力波存在的間接證據。
  • 這個門將辯論擊敗愛因斯坦,還拿了諾貝爾獎
    這個門將辯論擊敗愛因斯坦,還拿了諾貝爾獎 作者:狂丸 發布時間: 2018-07-05 18:13
  • 量子理論與諾貝爾獎內幕
    即使當一個強有力的候選人確實出現了的時候,例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因其相對論理論或亨利·龐加萊(Henri Poincare)因其對數學物理的多種貢獻脫穎而出時,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仍然經常不顧眾議。有時,諾貝爾獎評獎委員會組成結構的簡單變化都將決定一個候選人的命運。
  • 愛因斯坦到底厲害到什麼程度?過去一百年沒人比愛因斯坦貢獻更大
    愛因斯坦毫無疑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沒有之一,並且在未來很久很久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有人超越。愛因斯坦曾說:如果我不提出狹義相對論,五年後就有人提出來。但是如果我不提出廣義相對論,五十年後也不會有人提出來!愛因斯坦對自己強大的智慧深信不疑。他的自信常常達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 真相揭秘:愛因斯坦上海行
    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亦是如此。他在致比利時王后伊莉莎白的信中抱怨道:「各種各樣的無稽之談都加在我個人身上,許多的故事也沒完沒了。」上世紀20年代初,愛因斯坦應日本改造社邀請,偕夫人愛爾莎赴日講學,曾兩次經停上海。1979年以來,中國大地掀起了愛因斯坦熱。愛因斯坦上海之行,經過廣泛傳頌,添加出不少美妙神奇的故事,長期為人津津樂道。
  • 愛因斯坦的女人與相對論
    他是現代物理學之父,相對論的創始人以及諾貝爾獎得主。但如果說起米列娃·馬利奇或許就鮮為人知了。米列娃·馬利奇·愛因斯坦是愛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她是塞爾維亞人,自己也是一名出色的數學家。她與愛因斯坦相識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米列娃當時是班上的唯一女生。
  • 美劇《世紀天才》:神壇上下來的愛因斯坦
    故事主要講述著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傳奇而動蕩的一生。從他早期擔任專利文員,通過努力獲得教學工作和博士學位,到後來成為全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科學界巨星——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相對論的創始人。也許是為了展現這一點,劇集一開篇,當愛因斯坦的好友、德國外交部長被攔截刺殺,納粹青年軍用機關槍與手榴彈等武器製造恐懼時,50歲的愛因斯坦卻在辦公室與其秘書貝蒂偷情。激情過後,已婚的愛因斯坦向貝蒂提出 「搬來同住」的要求,並表示「我很愛我的妻子,但一夫一妻制不合乎常理,不過是宗教統治下的觀念罷了。」而此時,秘書的反駁一針見血,「你所謂的真理就是你不用守規則嗎?」
  • 1905年:「愛因斯坦奇蹟年」大事記
    一代科學巨星愛因斯坦就是這樣一個小孩。據說他到了四歲還不會說話,家裡人甚至擔心他是不是一個弱智兒童。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是愛因斯坦小時候「三隻板凳」的故事,細節我們就不在這裡描述了。 愛因斯坦於1879年出生在德國烏爾姆,他是一個猶太人。這事兒咱又比不了了,據統計,諾貝爾獎獲得者中猶太人或有猶太血統的人佔到了22%以上,而猶太人只佔世界人口的0.2%左右。
  • 愛因斯坦的故事
  • 10件少有人知的愛因斯坦軼事
    人們喜歡看反轉故事,所以網上流傳著愛因斯坦小時候數學成績很爛、大學入學考試沒通過等故事。實際上,愛因斯坦從很小的時候開始,物理和數學成績就很出色。他從12歲就開始學習微積分。那麼,愛因斯坦數學很爛的說法從何而來呢?
  • 愛因斯坦高中成績單曝光!優秀的人,從來不是偶然成功的!
    近日,諾貝爾獎逐一頒布,各個獎項的獲獎者紛紛引發了人們的又一波關注。諸多獎項都塵埃落地,既有意料之外,也有情理之中,但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並非是這些偉大的諾貝爾獎獲得者。而是另一個同樣引發了巨大的輿論關注的消息——在10月3日,諾貝爾獎委員會將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的高中成績單發布於推特帳戶上,這份成績單打破了很多人在過去對愛因斯坦的認識。
  • 歷史人物●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時的演講
    關注請點擊左上角藍色「深圳市書法院」歷史人物●愛因斯坦獲得諾貝爾獎時的演講
  • 《愛因斯坦的故事》短文
    《愛因斯坦的故事》     愛因斯坦遇事愛思考、研究,常常從一點兒小事中受到啟發。
  • 愛因斯坦的混亂情史
    提起愛因斯坦,你會想到相對論、質能方程,還有諾貝爾獎,對他的第一印象更是智慧超群的思想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