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常見的民國銅幣值錢嗎

2020-12-27 樂園520

銅元在中國製造、流通不過半個多世紀,雖然在漫長的貨幣發展史上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其數量龐大,品類繁多,形制及版別的區分,極為複雜,可以說,歷史上任何一種錢幣都無法與之比擬,置身其中,方可體會其獨特的收藏魅力。近年來,隨著機制銀幣價格一路走高,銅元行情也悄然啟動,尤其是稀見樣幣以及頂級品相的高分流通幣,身價已今非昔比。

宣統年造大清銅幣一分試鑄樣幣(PCGS SP61BN)

宣統二年(1910年),清政府欲從根本上解決銀圓與銅元幣制的混亂,當年四月,度支部下令造幣權收歸中央,僅留六省造幣廠作為度支部天津造幣總廠的分廠,其餘一律裁撤,同時頒布《幣制則例》,確定國幣單位名稱為「圓」,以銀為本位,壹圓為主幣,其餘小面值銀、鎳、銅質為輔幣。其中,銅輔幣鑄有二分、一分、五釐、一釐四個面值,委託奧地利維也納造幣廠設計制模,度支部天津造幣總廠鑄造。後因新鑄銅幣與舊制產生混淆,暫緩鑄造,而後再行鑄發的銅幣面值均與此不同。從宣統年造大清銅幣的存世數量來看,除一釐、一分有短暫流通外,其他三種面值存世數量稀少,可能當時極少量進入流通或根本就沒有發行。這些銅幣中還有厚、薄坯等不同試鑄樣品。

宣統三年大清銅幣二十文青銅試鑄樣幣(PCGS SP63BN)

宣統三年大清銅幣十文樣幣(PCGS SP63BN)

宣統三年(1911年),天津造幣總廠擬新鑄宣統三年版大清銀幣,版式確定之後,祖模次第告成,交由寧、鄂兩廠,先行開制宣三大清銀幣。在此之前,總廠則須先行鑄造銅輔幣。根據國人使用制錢的習慣,總廠將宣統二年版銅元版模加以修改後續鑄,並增加了制錢形制的小額銅元。開制的新系列宣統三年版大清銅幣,計有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一文等多種面值。最後,除十文與黃銅一文大量流通,寬緣五文短暫流通外,其他未發行,皆停留在試樣階段,曇花一現,存世極為稀少。

以上二枚樣幣即為其中代表。二十文青銅樣幣未發行,迄今存世僅二枚。此枚之外的另一枚曾為馬定祥收藏。十文的鑄造則明顯異於流通版,樣幣風範極致,目前除中國錢幣博物館藏有留檔樣幣一對外,於私人藏篋僅有二枚,珍罕性與精美度並具。

1902年湖南省造當十黃銅元紅銅試鑄樣幣(PCGS SP63RB)

1902年湖南省造當十黃銅元紅銅試鑄樣幣(PCGS SP63BN)

湖南最初造幣,主要以光緒元寶十文銅元為主,先鑄紅銅「每元當錢十文」飛龍,再造湖南黃銅元,獲利頗豐。但因長沙銅元局場地小且機器少,產能受限,遂打算另覓新地建造新局,並派專人赴國外考察學習,委託外國造幣廠提供設備與錢模。據周沁園、李平文編著《中國機制銅元目錄》(第二版)記載;「湖南黃銅元屬試樣性質,質地精良,製作精美,最近才證實湘閩桂有關的各式樣幣均出自德國同一所雕模工廠。」目前由德國試製的黃銅元樣幣共發現有數個版別,每種均存世極稀。以上二枚分別為秀體字五角星版、短撇「銅」圓點花版,品種稀少,品相完美,二枚評分目前皆冠居PCGS公司評級榜單首位。

民國二十五年廣東省造五羊圖壹仙銅幣樣幣(PCGS SP63BN)

廣州自古有五羊仙人的傳說故事,故又稱五羊城。著名的「五羊仙」銅元,正面以五隻大尾綿羊作為主圖案,設計獨特,圖案布局與主題構思之巧妙,具有藉錢幣圖案凸顯地域特色的先進意識,且製作精美,堪稱民國銅元之最。此幣鑄成之時,恰逢國民政府推行法幣政策,大量發行黨徽圖銅、鎳輔幣。「五羊仙」因與政府推行幣制不符,發行不久便被收回,傳世數量稀少,一直以來都是收藏者熱衷追求的目標,是中國近代銅元中不可多得的珍貴品種。此枚為中孔臺階版,保持銅幣最佳原始狀態,SP63BN問鼎PCGS榜單之冠。

民國十九年四川黨徽梅花圖貳分銅輔幣試鑄樣幣

1925年底,四川軍閥鄧錫侯進駐成都,隨即控制成都造幣廠,自封廠長,大量生產銀、銅幣,以保障日益增長的軍需供應。次年秋,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進抵武昌時,鄧部被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八軍,鄧任軍長。其後鄧錫侯為了表達對國民政府的忠誠,於1930年命成都造幣廠按《國幣條例》之輔幣規定,試鑄了壹分、貳分黨徽梅花銅輔幣,原擬作為銀圓輔幣流通,後因與民眾使用習慣不符終未發行,僅留有極少樣幣,記載了它們曾經的誕生,素為四川銅元大珍。

民國二十一年金本位幣半毫鎳質樣幣(PCGS SP62)

晚清至民國時期,世界上很多國家放棄銀本位幣而改行金本位制,因此,金銀間的兌價差距拉大,習用白銀交易的中國,在對外貿易及賠款償付上處於十分不利的境地。辛亥革命後的數十年中,國民政府為採取有效的金融政策進行了多方嘗試,力求實現金本位或金匯兌本位制。

1929年秋,南京政府特聘美國財經專家甘末爾(Edwin Kemmerer)來華,望對當時中國的金融狀況作出詳細報告並提出政策建議。甘氏帶領的委員會於次年提交《中國逐漸實行金本位幣製法草案》予財政部,建議中國實行金本位幣制。貨幣種類則規劃為一圓、半圓及二毫、一毫銀幣,半毫、二仙鎳幣,半毫、一仙、半仙及二釐銅幣。與此同時,新建成的上海造幣廠已著手新國幣的設計。新國幣後正式採用民國十八年比稿時義大利雕刻師莫蒂所刻圖樣,背面改為雙桅帆船,模具委請費城造幣廠總雕刻師辛諾克製作。甘末爾的金本位幣制因不適合中國國情,遭致各界的反對,終告流產。上述各種銀、鎳、銅幣均未鑄行,存世唯有極少量樣幣。

相關焦點

  • 這些民國銅幣很值錢,快看你手裡有沒有!
    小易提醒 銅元的種類繁多,版式千變萬化,這裡小易給你們整理了一些值錢的民國銅元,快看看你們手裡有沒有! ▲直徑28.2mm 重6.7克 背面嘉禾的紋樣在民國時期已經是古錢裡最常見的紋樣
  • 兩枚軍政府造四川銅幣比較,兼談民國機制銅幣辨偽
    軍政府造四川銅幣有多個年份、多個面值和多個版別,難以一一盡數,本文僅以自己手中常見的兩枚軍政府造四川銅幣五十文為例,來談一談銅幣版別及分辨真偽的問題。本文不是什麼學術論著,也就不追求絕對的嚴謹,為便於描述,姑且就把上圖中兩枚銅幣分別命名為小字五十文、大字五十文。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繫呢?首先看文字、圖案的差別。小字五十文的文字比較小,但左右兩朵小花卻更大,中間那朵芙蓉花倒是差不多大小。
  • 大清銅幣最值錢的一款你家有嗎?
    每個地方鑄造的銅幣各不相同,版式繁多。 「大清銅幣」設計精美,藏品正面圖案是珠圈內滿漢文「大清銅幣」,其兩側分列幹支紀年,左右邊緣分列戶部二字,下環鑄幣值「當制錢十文」,大清銅幣四字中間是川字,代表流通省份四川,十分罕見,這類銅元鑄幣不多,辛亥革命爆發,清王朝滅亡,故鑄幣數量有限,存世量稀少,具有收藏價值;背面中心為蟠龍圖,上下環英文,正上方寫著宣統年造。
  •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壹分銅幣
    中華民國二十五年壹分銅幣是1936年發行的一枚輔幣,面值為一分,是繼開國紀念幣雙旗銅幣、中間有孔嘉禾銅幣之後的市場流通貨幣。分別由天津造幣廠、上海造幣廠和重慶造幣廠鑄造,後來又由桂林鑄造了部分帶桂字古布黨徽一分銅幣。
  • 戶部大清銅幣到底值錢嗎?
    大清銅幣,學名清銅圓,錢幣正面中央有「大清銅幣」四個漢字,其中一個小字代表地名,上端有滿文「大清銅幣」兩個字,兩側各有一個年號。邊沿中間各有「戶」二個漢字,下端為「當二十文」。錢幣的背面中央為蟠龍,上端為「光緒(或宣統)年制」,下端為英文「Tai-ChingTi-Kuo Copper Coin」(大清帝國銅幣)。全國鑄件比較統一。
  • 民國時期「湖南省憲成立紀念」金銀銅幣
    尤其是其中的部分品種,更是民國時期的著名珍稀幣種。 1920年湘軍驅逐北洋軍閥的湖南督軍張敬堯後,譚延闓第三次督湘未實踐「打完仗,將軍權交給趙恆惕」的諾言,仍一身兼督軍、省長、湘軍總司令三職,造成湖南省內湘軍內部譚延闓、趙恆惕、程潛三大勢力矛盾日益加劇。
  • 錢幣收藏,民國25年一分銅幣現值多少錢?
    前言民國25年的一分錢銅幣價值並不高,可能很多人也是被某些不良的人所欺騙,認為這個東西價值百萬,但實際上大家只要稍微懂一些,去一些平臺看看別的人賣價就應該知道一個大概的價格
  • 民國壹分銅幣的哪些版式收藏價值較高呢?
    民國壹分銅幣算是民國中後期鑄造的銅幣,從民國二十五年(1936)開始,一直到民國二十八年(1939)結束,其中發行的年份有二十五年、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二十八年。
  • 民國二十五年黨徽布圖「平」字壹分銅幣
    民國二十五年黨徽布圖「平」字壹分銅幣成交價(人民幣):69,000 簡介:民國二十五年黨徽布圖「平」字壹分銅幣一枚,KM-PnB156/CL-MG.93,布圖下「平」版,民國銅元珍品,目前所見存世僅數枚;此枚鑄造精美,保存完美無瑕,極為珍貴,PCGS SP63BN.
  • 民國二年四川造,全國性銅幣的地方版
    在這些收藏品中,有這麼一枚,在民國二年由四川製造,是全國性銅幣的地方版。看到這,大家肯定相當的疑惑不解,全國性的地方貨幣這說法是啥意思?明明已經是全國性的貨幣了怎麼還會有地方版?大家不要急,且聽我細細道來。
  • 民國時期機制銅元——<四川銅幣100文/湖南雙旗幣二十文>鑑賞
    民國成立後,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最大的區別是龍紋被更換代替。各省鑄造的銅元大多有自己的圖案和特色,當時期銅幣種類繁多,主要由於晚清時期銅元和民國早期銅幣的混合使用,加上各地鑄幣廠鑄造銅幣數量非常多,種類比較雜,據統計數據可謂震驚國人,最開始本以銀幣為主幣、銅幣為輔幣,後來銀幣鑄造漸少、銅幣激增且面值變大,民國十二年以後尤甚,同時質量也下降很多,國民政府後期開始整理金融秩序,推行法幣,加上晚清時期的銅元回收重鑄,逐漸銅元慢慢的退出歷史的舞臺。
  • 2020最具收藏價值的民國銅元?大漢銅幣、連葉版雙旗幣重點關注
    1911年辛亥江西省造大漢銅幣中心「贛」十1911年辛亥江西省造大漢銅幣中心「贛」十文一枚,Y-411/CL-KSJ.01,中國銅元十大珍品之一,鑄行時間短暫,目前已知存世僅七枚,其中二枚分別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具有珍貴的辛亥革命貨幣史料價值,歷來受藏家高度重視;此枚為名家遞藏,保存完整,彌足珍貴,PCGS
  • 民國銅幣和鎳幣有哪些版別?哪種屬於珍稀品種?
    同一版別中的大樣和厚重者須特別注意,如民國十三年造雙枚中華銅幣、民國十文河南雙旗等,其厚度超過2.5毫米者即為樣幣。五、注意由製造工藝方面原因而產生的區別。在銅元的製造過程中會因操作程序的錯誤、模具的問題而產生出一些與眾不同的特殊品。在這方面最受泉家們重視的就是面背誤配的錯版。所以想要發現這類幣就必須悉正常幣。
  • 原來107年前的銅幣這麼漂亮,四川造幣廠是怎麼回事?
    整個幣面的字體質樸有力,平淡中帶著幾分瀟灑,麥田麥穗的圖案生機盎然,從設計角度看,是民國銅幣中的精品。民國二年就是1913年,前文曾談到的那枚「漢」字四川銅幣標註的是民國三年,很明顯兩者屬於同一時期。四川造幣廠也就是四川成都造幣廠,跟鑄造那枚「漢」字四川銅幣的也是同一個造幣廠。
  • 大清銅幣、光緒元寶盡顯風採
    機制銅元的流通,發端於清末,延續至民國,歷時短短四十餘年,在中國數千年貨幣歷史長卷中,猶如匆匆過客。然而,這短暫的銅元時代,卻經歷了中國社會前所未有的動蕩。期間,各省鑄造銅元品種豐富,由於使用過程中損毀嚴重,加之銅材本身容易磨損和腐蝕,留存至今,品相能夠到達入藏級別者,可謂萬裡挑一。
  • 大清銅幣市場行情怎麼樣,價值多少錢?
    大清銅幣品種版式比較豐富,真品常見版式品相好的市場上;不過也有特殊品種,珍稀版的也能賣到比較高的價格,不過那個真的是特別稀少。
  • 這種大清銅幣價格飆升到450萬一枚,快看看你身邊有沒有?
    大清銅幣是近代機制幣中的代表,知名度頗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由於其版面設計優雅美觀、製作精良、存世較少而廣受銅幣愛好者的喜愛
  • 大清宣統年造一分:分辨銅幣真偽有三招,你也能學會
    1917年7月,張勳復闢時期,溥儀曾第二次登基,通電全國改民國六年為宣統九年,出現了一次短暫的反覆。之所以先回顧一下這段歷史,與我們接下來要談的一枚銅幣真偽有關。有位朋友發來兩張圖片,問我關於一枚大清銅幣宣統年造一分的真偽。我告訴他,很明顯是一枚假幣。為什麼?下面談一下我的分析方法。
  • 用銅幣滅殺魚缸蛋白蟲,這個方法靠譜嗎?
    有的人用銅幣,有的人用銅線,總之就是要在魚缸裡放一些銅,讓其慢慢被氧化,然後使銅離子進入魚缸,然後用銅離子殺死蛋白蟲。可是,為什麼有人說這個辦法有用,而有人卻用這個辦法殺死了自己的寵物魚呢?這背後的真相,需要我們看得再清楚一點。同學們坐好了,譁仔開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