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機制銅元——<四川銅幣100文/湖南雙旗幣二十文>鑑賞

2020-12-27 品鑑時光

民國成立後,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最大的區別是龍紋被更換代替。各省鑄造的銅元大多有自己的圖案和特色,當時期銅幣種類繁多,主要由於晚清時期銅元和民國早期銅幣的混合使用,加上各地鑄幣廠鑄造銅幣數量非常多,種類比較雜,據統計數據可謂震驚國人,最開始本以銀幣為主幣、銅幣為輔幣,後來銀幣鑄造漸少、銅幣激增且面值變大,民國十二年以後尤甚,同時質量也下降很多,國民政府後期開始整理金融秩序,推行法幣,加上晚清時期的銅元回收重鑄,逐漸銅元慢慢的退出歷史的舞臺。

【藏 品 名 稱】四川銅幣100文/湖南雙旗幣二十文

【藏 品 類 型】錢 幣

【藏 品 年 代】民 國

【藏 品 尺 寸】直徑:39mm,/直徑:32.5mm 重:10.4g

【藏 品 來 源】個人珍藏

收藏指數★★★☆ 投資指數★★★☆

【藏 品 簡 介】此組錢幣由四川軍政府造銅幣一百文和湖南省雙旗幣二十文組成,整體保存完整,包漿自然,字體端莊工整,幣身也有著不同程度的磨損,自然流通痕跡明顯。四川銅幣,正面中書「四川銅幣」四字,中心作芙蓉花一小朵,上邊加軍政府造四字,下邊加當制錢壹佰文六字;背面用十八小圈繞一大圈,圈內為篆文「漢」字,代表新政府「大漢」,以直線紋為底,上鑄「中華民國二年」字樣。雙旗幣,正面珠圈內鐫交叉五色旗與鐵血十八星旗,珠圈外上環書楷體「湖南省造」四字、下環書「當制錢二十文」六字,左右分列花枝,兩面國旗上繫結帶為垂纓版相互交叉狀,上端為八瓣花紋,錢幣背面鑄有環圈,環圈內為稻穗組成的嘉禾紋。周邊並有英文標註幣值「TWENTY CASH」。此組錢幣最具民國時期銅幣特色,有辛亥革命那一時期鮮明的時代印記,見證了那一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值得收藏。

民國時期銅幣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變更,加上抗戰歷史時期的特殊含義,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化價值。

相關焦點

  • 罕見 | 當貳百銅元(雙旗幣)
    有投資頭腦的人就會發現,明清錢幣(銀元,銅元)的異軍突起,在今天這個藏品亮點頻出的市場下,特別受到高端藏家們的青睞,故而也成為錢幣拍場中的一個焦點。       「雙旗幣」銅幣是銅元保藏研討中很重要的一個品類,甚至能夠說是民國銅元的主體種類。
  • 2020最具收藏價值的民國銅元?大漢銅幣、連葉版雙旗幣重點關注
    中國銅元所處的時代,多半政治黑暗、幣制紊亂。五花八門的銅元,或曾作為解救「錢荒」濟世抒困的良藥,或曾淪為禍患市場榨取民財的媒介,雖然外形與製造工藝仿照外國機制幣,但生存空間卻囿於陳舊落後的傳統制錢制度,因此註定了它們多舛的命運。
  • 民國機制幣種類繁雜?如何鑑賞,這五大招接好!
    鑑賞民國機制幣五大招 民國的機制幣種類之繁雜堪稱一絕,在鑑賞中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紋飾區別銅元大體分三種銅質,即紅銅、黃銅、白銅。銅質的不同,有的價格相差相當大。一般來說,白銅質銅元均較為稀少。 四、注意規格的區別。同種銅元有的有大小、薄厚之別。同一版別中的大樣和厚重者須特別注意,如民國十三年造雙枚中華銅幣、民國十文河南雙旗等,其厚度超過2.5毫米者即為樣幣。
  • 這些民國銅幣很值錢,快看你手裡有沒有!
    ,但是這是民國初期的銅幣,具有很深遠的歷史意義,加之它是由武昌造幣廠鑄造,鑄額非常的稀少,現在能保存完好的真品更是相當少見。▲直徑28mm 重6.65克 因為背面有一圈樹葉沿逆時針方向繞成環狀,區別於一般的雙旗幣,所以俗稱「連葉版雙旗幣」,由安慶造幣廠鑄造。
  • 民國銅幣和鎳幣有哪些版別?哪種屬於珍稀品種?
    民國的機制幣種類之繁雜堪稱一絕,在鑑賞中需注意以下幾點:一、注意紋飾區別。銅元兩面皆有各種紋飾,如星旗、嘉禾、星點、花紋、雲紋,不同的版別,不同的組合,可謂千變萬化。通過比較可以發現稀少的版別。二、注意文字區別。銅元上的文字很多,除了漢字外,還有英文、滿文、回文、藏文等。漢字則有楷、隸、篆等多種字體。
  • 原來107年前的銅幣這麼漂亮,四川造幣廠是怎麼回事?
    今天來看一枚銅元:中華民國二年四川造幣廠造200文雙旗幣。錢幣正面上方是「中華民國二年」六字,下方為「四川造幣廠造」六字,左右兩側各飾一朵四角星花紋。中心圓環內鑄有「貳百文」字樣,被豐收的麥穗環繞。整個幣面的字體質樸有力,平淡中帶著幾分瀟灑,麥田麥穗的圖案生機盎然,從設計角度看,是民國銅幣中的精品。民國二年就是1913年,前文曾談到的那枚「漢」字四川銅幣標註的是民國三年,很明顯兩者屬於同一時期。四川造幣廠也就是四川成都造幣廠,跟鑄造那枚「漢」字四川銅幣的也是同一個造幣廠。
  • 我們身邊常見的民國銅幣值錢嗎
    銅元在中國製造、流通不過半個多世紀,雖然在漫長的貨幣發展史上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其數量龐大,品類繁多,形制及版別的區分,極為複雜,可以說,歷史上任何一種錢幣都無法與之比擬,置身其中,方可體會其獨特的收藏魅力。近年來,隨著機制銀幣價格一路走高,銅元行情也悄然啟動,尤其是稀見樣幣以及頂級品相的高分流通幣,身價已今非昔比。
  • 民國二年四川造,全國性銅幣的地方版
    在這些收藏品中,有這麼一枚,在民國二年由四川製造,是全國性銅幣的地方版。看到這,大家肯定相當的疑惑不解,全國性的地方貨幣這說法是啥意思?明明已經是全國性的貨幣了怎麼還會有地方版?大家不要急,且聽我細細道來。
  • 中華民國雙旗幣貳佰文現在什麼價格;一枚能值多少錢?
    1910年12月29日,經過辛亥革命,17個省的代表光復南京,選出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雙旗幣鑄造於民國時期。一九二二年一月三日,中華民國政府宣告成立,清朝滅亡,孫中山下令鑄造「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亦稱「雙旗幣」),以十文面值為主,在全國範圍內大量發行,取代清朝銅幣。開國紀念幣是中華民國銅幣研究中數量最多、意義最重大的一類錢幣,是民國銅幣的主要品種,十分珍貴。中華民國雙旗幣貳佰文因其製作異乎尋常的精緻,而倍受青睞。
  • 雙旗幣價值幾何,雙旗幣的簡介,別再被人傻傻的騙了
    200萬的一枚銅元中華民國成立後,銅元還在大規模使用,而在1914年,將銅元改成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朝的最大區別在於龍紋被換成了稻穗組成的嘉禾紋,各省鑄造的銅幣圖案多時雙旗和「中華民國」等字樣,雙旗幣是今年來的一個收藏熱門,很多人都在收藏著雙旗幣。
  • 中國銅元五大金剛三大天王,價高難尋,一般人家裡找不到!
    河南雙旗幣伍百文伍百文銅幣是銅元史上最先鑄造的面值最大的銅幣,因為1934年川陝省蘇維埃政府也發行過伍百文銅幣。民國雙旗伍百文銅元為河南銅元局、後改為「河南機器製造局」於1933年製造的試鑄樣幣,未正式流通。
  • 雙旗幣價值幾百萬是炒作!別被騙了,只有這樣的才價值百萬
    中華民國成立後,銅幣繼續被廣泛使用。1914年,銅元正式更名為「銅幣」。
  • 中華民國雙旗幣當貳百文價格,什麼價位?
    雙旗幣誕生於民國時期,經過這幾年的醞釀,機制幣佔主導地位的錢幣交易市場正在悄然升溫,銅黃的造型不僅給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因而也吸引了業內不少藏家的關注
  • 民國雙旗幣今年價值多少錢?
    在市場上異軍突起的明清錢幣或者民國貨幣而言,則更容易受到藏品大咖們的注意和親睞。
  • 帶孔銅元知多少?大清銅幣、光緒元寶盡顯風採
    機制銅元的流通,發端於清末,延續至民國,歷時短短四十餘年,在中國數千年貨幣歷史長卷中,猶如匆匆過客。然而,這短暫的銅元時代,卻經歷了中國社會前所未有的動蕩。期間,各省鑄造銅元品種豐富,由於使用過程中損毀嚴重,加之銅材本身容易磨損和腐蝕,留存至今,品相能夠到達入藏級別者,可謂萬裡挑一。
  • 民國時期「湖南省憲成立紀念」金銀銅幣
    ■湖南長沙 何錦 1922年發行的「湖南省憲成立紀念幣」,分為銀、銅及銀模金鑄等三種材質。它由湖南造幣廠鑄造發行,鑄額很小。尤其是其中的部分品種,更是民國時期的著名珍稀幣種。
  • 這枚就是傳說中的銅元之王!
    在銅元中,不乏罕見的高端品種,比如奉天中花光緒元寶當十、江西辛亥大漢銅幣十文等等,但知名度最高的無疑還是屬於四川光緒當三十銅元! 據有關資料記載,光緒三十年(1904年)二月,四川銅元局參考湖北式樣,鑄造了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五文、當十文、當二十文三種銅元作為流通貨幣。此後,試鑄了少量的四川省造「光緒元寶」當三十樣幣,樣幣鑄造出來,按照有關程序,依次報送到主管財政的布政使(藩司)、督部堂(總督衙門),最後報送清廷戶部(財政部),因「當三十」不符合幣制而被清廷「禁令行用」。
  • 四川官局造「光緒元寶」滿文「寶福」,才是名副其實的罕見錯版幣!
    中國銅元版別學習系列九十篇:四川官局造「光緒元寶」滿文「寶福」,才是名副其實的罕見錯版幣。
  • 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雙旗十文價格值多少錢?看了這個你就知道了
    大部分人家裡的銅幣品相都不怎麼樣,小編對於銅幣這塊研究不多,現在收集一些網上關於銅幣的一些相關價格知識供大家參考,有錯的請大家諒解。今天我們來看看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雙旗十文價格。民國成立後,銅元仍繼續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銅元正式改稱「銅幣」,民國發行的銅幣與清最大的區別是龍紋被換成了由稻穗組成的嘉禾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