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是41圖片老照片修復技術分享解析系列內容,意在推廣普及老照片修復及相關技術應用,幫助修片師了解修復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讓客戶正確了解選擇合適的老照片修復服務。
這一節,介紹破損老照片做高精度和高相似度的修復。
在老照片修復中,很多人認為如果照片破損不是特別嚴重,那麼修復也很簡單,事實真是這樣嗎?
我們看下面這張照片,左為原照片,右邊為修復完成的效果。很多人第一感覺就是,原照片破損不嚴重,沒什麼難度,花幾個小時的事。
其實,這張照片修復時間超過30小時,是不是不可思議,是不是不相信。往下看,我們一步步分解。
破損老照片修復效果對比
修復完成的照片在相似程度和細節、自然程度都能滿足要求,要說不足,就是沒了歲月的痕跡,從破損的老舊照片變成了全新的照片。但是這個感覺沒辦法還原,老舊的感覺包括破損、劃痕、發黃等等歲月的痕跡,破損劃痕修復好了,這種感覺自然就消失了。
破損的老照片
這是掃描好的原照片,可以看到,雖然五官可以準確判斷,但是沒有一部分完整的保留下來,沒破損的地方放大已經掉膜,布滿白點。沒有完整的地方參考複製,原樣恢復已經不可能了,只能完全翻新才能去掉密密麻麻的髒點。
有客戶說,這種還清晰,應該簡單,不需要多少時間。其實,老照片修復如果不能原樣修補,都需要完全翻新,相當於重新繪畫一張非常相似的照片,能準確判斷只代表修復的效果更準確,不代表需要的時間少,和破損嚴重的照片一樣,需要同樣的時間過程,而且容不得隨意誤差,因為原圖可以準確判斷,稍微變形一點點都一目了然,所以,破損不是特別嚴重的老照片修復想要好的效果也不簡單。
初步處理,使用畫筆、圖章、加深減淡等工具,把明顯的破損髒點黴斑修補覆蓋,得到下圖效果:
破損照片初步處理
這個時候,整體破損修補完整,人物形狀輪廓清晰,還有大量細小的白點,細節也相當粗糙。還需要繼續精修處理。有修片師認為這一過程沒有必要,圖章直接修感覺,噪點一併去了修乾淨。其實,增加這個過程是有必要的,可以在完成後添加這個效果,降低透明度,增加自然程度和恢復部分老舊的感覺,如果使用原始圖,破損的位置太多,覆蓋後破損的地方依然存在,還需要處理,所以先處理破損,後面可以用上。
也有些人覺得這種更自然,修乾淨了反倒不自然了。我們尊重這種想法,但如果我們只做到這種樣子在客戶那裡是絕對交不了的,需要修復的照片都希望放大輸出照片,這種效果輸出照片效果粗糙的不忍直視,如果一定要舊的感覺,不要修復原樣保留就好。
下一步,去除明顯白點噪點,可以使用圖章、畫筆、塗抹等工具,目的是把照片細節粗糙顆粒噪點修復乾淨,這個照片因為畫面線條變化太複雜,我們使用了繪畫的方式,下圖:
照片修復繪畫圖層
這個是單獨繪畫的圖層,具體是參考原照片,根據形狀走向使用畫筆工具畫繪畫覆蓋,上圖為衣服帽子繪畫的截圖。這個過程使用畫筆是考慮到畫面的折皺紋理太多,如果使用圖章或者塗抹會使折皺線條模糊導致清晰度下降,而畫筆可以在精細的線條上更準確的表現。
畫筆工具把人物部分繪畫完整,得到下圖效果:
初步修復乾淨
人物部分修復乾淨,現在的效果乾淨完整,有修片師到這一步稍微優化調整下就會出片,定為普通修復效果。
對於要求不高不需要放大照片稍加處理基本可以出照片了。
但是現在照片的整體效果假,太光滑感覺不自然,有輕微變形失真,輪廓線條的清晰度也不夠好,好的效果還需要精修處理。
後面的精修需要使用素材輔助,通過一系列的調整優化完成效果如下:
破損照片修復完成效果
在普通修復的基礎上,使用素材輔助糾正變形,提高自然程度和清晰程度,使用素材的方法是老照片修復教程中合成技術的應用,能製作出真實的皮膚紋理、衣服紋理。
修復完成的效果乾淨自然,像照片而不是像畫,已經能滿足列印大尺寸照片的要求。當然,手工繪製,很難達到照相機自動咔嚓一下的自然程度,如果以真實拍攝照片效果要求老照片修復,估計很難得到滿意的效果。
我相信很多朋友即使看完文章,也不相信需要這麼多時間,不相信這個效果好在哪裡,從普通到精修的變化,小圖效果可能區別不大,放大後區別就顯示出來了,慢慢體會。好的效果不僅僅是需要技術支撐,還需要針對不同照片考慮修複方法、輸出影響,用途等,才能做出儘量好的老照片修復效果。
如果對老照片修復有興趣,在公眾號菜單<技術教程>,提供教程、工具、素材等老照片修復相關的內容、資源。專業系統教程在下面<閱讀原文>進入騰訊課堂,新教程近日已經完成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