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房子,一個家庭,三個人的避風港。房子對於大部分家庭都是很重要的,好的生活環境能讓你過得更加舒適,所以選購一套合適的房子特別重要。很多剛開始買房的人都好奇一件事:同一棟樓,為什麼高樓層比低樓層貴?
畢竟在很多人的認知當中,因為低層住戶上下樓比較方便,所以應該越低越貴才是,怎麼結果反著來?這樣的思維只適合比較矮的樓層,有些矮樓甚至連電梯也沒有,上下樓的時候只能走樓梯。關於樓層與房價的關係,內行人4點分析告訴你原因。
1、通風、採光更好
這是很多人寧願多花點錢也要買高樓層的原因,很容易理解。因為高樓層的地勢比較高,不容易被建築物擋住陽光,也更容易透風,空氣較好。而且高樓層的視野比較廣闊,視覺上更豐富,住起來比較舒服。
2、面積更大
有些人可能對這個問題有些疑惑,直線上去的樓房怎麼可能有大小的區別?實際上,同一棟樓,高層的房子確實比低層的房子相對更大一點。因為樓層越高,牆體會越薄,實際的居住面積更大,價格上自然高一些。
3、沒有室內返潮
有些地區空氣溼度很高,樓層低的房子特別容易出現潮溼現象。而低層樓的通風又不是很好,所以衣物、家具等比較容易發黴。高樓層相對會好一些,應對起來很輕鬆。
4、噪音小
低樓層最難忍受的問題就是噪音,電梯、行人腳步聲、廣場舞音響等等,但凡附近發出了聲音,都能傳進耳朵裡。尤其是晚上睡覺,有些回家比較晚的住戶稍微不注意「嬉鬧」一下都會被吵醒。高樓層則沒有這個問題,如果聲音不是特別大,一般聽不到。
不過比高樓層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上下樓。雖然現在的新小區基本上都安裝了電梯,樓層太高,有時候也會很不方便。因為高層樓住的人多,使用電梯的次數就會增多,偶爾有急事的時候,等電梯也是一個難事。而且一旦電梯出問題,那就只能走樓梯或是等電梯修好。
另外,高樓層,尤其是頂樓,「夏熱冬涼」的現象特別嚴重。因為地勢高的地方,氣溫變化會更明顯一些。碰到下雨天,有的頂層房子屋頂不夠結實,甚至會出現滲漏問題。
所以我們去買房的時候會發現,同一棟樓的價格差別非常明顯。一般都是呈「弓」形,即低層價格低,越往上價格越高,再到靠頂層的樓層時價格又會往下掉。因為高樓層當中靠中層位置的房子,能避免頂層和低層附近會遇到的困難,所以價格更高。
據業內人士稱,以32層樓房為例,大部分購房者平衡價格與樓層的關係之後,7層、15層、16層、17層賣的是最好的。尤其是第7層,因為處在高層與低層的分界點,採光空氣都還行,受潮情況不嚴重,價格也很公道,所以賣得最快。但現在各個地方各個小區的樓房層數都大不相同,很難說哪層一定更好或更差,只能結合實際情況自行分析。
綜上幾點,如果你買房的預算比較多,建議購買中高層的房子。如果比較注重採光、通風和視野,建議購買頂層附近的房子。如果家裡有老人小孩,買中低層的房子比較划算,因為電梯總是可能出問題的,需要爬樓的時候,樓層低點兒可以少受罪。
本文由新知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