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有70%的傳染病都來自於野生動物。」而這一論證也在03年的非典和此次的新冠病毒上得到了進一步的說明。
最近,華南農業大學曾經發布消息,認為穿山甲很有可能就是病毒的宿主之一。其實當前關於售賣穿山甲等野生動物的黑灰產業十分興旺,從捕殺到售賣甚至已經形成了一條有序的「產業鏈」了。
此前,BBC曾上映過一部紀錄片名叫《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豆瓣給出了近9.4的高分成績,不過漂亮成績的背後,也是為我們揭露了穿山甲的真實樣子。據了解,穿山甲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4000萬年,雖然滿身「鱗片鎧甲」,但是穿山甲的性格依舊是十分的溫柔,並不會主動的攻擊人類,而這樣的性格也是讓穿山甲貼上了「悲情」的標籤。
根據紀錄片介紹,中國是穿山甲的資源大國,但隨著人類肆意的捕殺,在短短的幾十年間,穿山甲的捕捉率就開始大規模的下降,只能夠降低到四五千隻每年。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市場對於穿山甲有著巨大的需求,如果以每年10萬隻的屠殺速度,那麼穿山甲很有可能會瀕臨滅絕,那麼為什麼那些野味老饕對於穿山甲如此的痴迷呢?其實主要是傳統的觀念趨勢,民間認為穿山甲可以清熱解毒,治體虛等疾病,更是有民間論點認為穿山甲可以治療大麻風,而在市場噱頭之下,穿山甲也是搖身一變成為了高檔野味,售價更是買到了4000元/克。
但事實上,穿山甲並沒有所謂的「醫療功效」,其中穿山甲的鱗片和人類指甲的組織幾乎是一樣的,至於所謂的鮮美口感也只不過是商家們的「噱頭」而已,人類肆無忌憚的捕捉穿山甲,也在無形中傷害了自己。
由於穿山甲是無法人工養殖的,基本生活在野火,所以和果子狸相比,穿山甲就更有可能走進蝙蝠棲息的山洞中,成為這其中的中間宿主,人們在獵殺、食用的過程中,就已經被這一病毒盯上了。
每種生物都應該被尊重,人類花了很長的時間去馴化並養殖家禽,就是為了尊重自然的平衡,如果有人要破壞這一平衡,那麼自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反擊,請不要再讓那麼多無辜的朋友犧牲在疫情之下了!傷害人類的往往都是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