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8時05分,東航一架拆除了客艙座椅的A330「改裝機」,滿載180立方米的防疫物資抵達美國洛杉磯。
這是東航執行的第一班「深圳-洛杉磯」國際貨運航班。按計劃,東航將一次性在深圳機場新增5架寬體飛機的運力,到6月30日,公司將執行深圳-洛杉磯90個往返、共180班國際貨運航班,主要承運大灣區企業生產和出口的一次性醫用口罩、N95口罩等防疫物資。
開闢新國際貨運航線的同時,這家註冊在上海的國有航空公司還透露了其在深圳客運市場的布局計劃。
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東航在深圳、廣州至北京、上海的航線上,每天各增加了5至6班寬體飛機,寬體機佔比已達五成。下一步,東航將重點圍繞深圳城市發展定位,增加深圳與上海、北京、西安、昆明等東航「四大樞紐」及其他重點市場之間的快線連接,繼續加密「滬深快線」、打造「京深快線」,並發展深圳至昆明、西安、成都、南京、杭州等地的「準快線」,形成有規模、成系統的樞紐快線網絡。
此外,東航還將拓展與深圳產業關聯度高的戰略性國際航點,計劃打造深圳至東京、大阪、名古屋、福岡、首爾等航線,研究考慮開通深圳至歐美重要城市的國際遠程航線。
深圳寶安機場也是我國第五大機場,不像北京有國航、上海有東航、廣州有南航,深圳市場沒有佔據絕對份額優勢的基地航司,競爭更為激烈。運力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東航在深圳機場的運力佔比為6%多,排在第5位,前四位分別是深航、南航、海航,以及國航,其中,前兩家航司的運力佔比都在25%左右。
東航方面表示,隨著粵港澳大灣區、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的推進,公司推出大灣區戰略,並將其視全面開啟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起筆之作」。
今年1月9日,東航與深圳機場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確定東航將在深圳新增洲際或亞洲航線,加密已開通國際航點的航班頻次,同時優化國內、國際航線網絡中轉銜接,構建深圳地區中轉航班波。深圳機場將全力支持東航在深圳地區的發展,在航班時刻、機位資源、營銷推廣、後勤保障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疫情之下,客運航班還未恢復,但困境中,航司更要拼命發展。抓住貨運需求增長的機遇,東航以「客改貨」的方式開闢新國際貨運航班,為大灣區戰略按下「快進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