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創始人最重要是找合伙人;得到CEO:創業最重要是談好怎拆夥

2021-01-13 網易

  雷軍說,創始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找到合伙人。

  而徐小平說,合伙人的重要性超過公司的商業模式。

  可是,如果選錯合伙人怎麼辦?

  畢竟人是複雜的動物,誰也難以保證能看得很準吧?

  比如李國慶夫妻合作20年後,還是鬧翻了?

  而比特大陸的兩位創始人,合作6年把公司做到全球行業第一,也鬧翻了。

  羅振宇和申音於2012年創立羅輯思維,兩人在2014年不愉快的分手。

  脫不花加盟出任得到CEO後說:創業最重要是談好怎麼拆夥。

  拆夥說的就是退出機制,那麼應該怎麼設計股權的退出機制呢?

  竹子是專門做股權設計的律師,根據我們的經驗,並研究了100多個案例後,歸納出三種股權退出機制,這些都是經過法院判決書確認有效,並不是那些講起來讓人激動、用起來沒用的雞湯。

  第一種股權退出機制,靠天吃飯

  北京甲公司的股權結構是6:4,這樣的股權你覺得好嗎?

  他們遇到賴帳的小股東,持股60%的大股東幫小股東墊付了出資款,但股權卻是小股東的。大股東太冤了,想把小股東踢走還踢不走。

  

  另一家四川的丙公司,股權結構是8:2,這是不是大師們說的最優股權結構呢?是不是比7:3還厲害?

  很不幸的是,他們遇到賴帳的大股東,大股東拿走80%的股權卻不分錢不付,公司就靠小股東20%的錢運營。

  這小股東是不是太冤了?自己出錢經營公司,居然要被大股東分走80%。

  後來小股東設法把大股東踢掉了。

  

  可不是說持股67%有絕對控制權嗎?持股80%的大股東為什麼還會被小股東踢出局呢?

  可以在「股權道」工號查看具體操作哦。

  甲公司持股60%的大股東踢不走持股40%的小股東,但丙公司持股20%的小股東卻把持股80%的大股東踢掉了。

  所以,解決問題的關鍵並不是股權結構,而是利用法律的規則操作。

  第二種股權退出機制,提前設計規則

  另一家四川公司採用了9:1的股權結構,這樣的股權結構是不是很好呢?

  公司為了融資給投資人10%的股權,但錢沒拿到給出去的股權也收不回來,持股90%的大股東想把10%的小股東踢掉還踢不走。

  

  前面那家持股20%的小股東,都把持股80%的大股東踢走了;但這家持股90%的大股東,還是踢不走持股10%的小股東。

  所以,有水平的人不靠股權結構,沒水平才賴股權結構。

  比如另一家江蘇公司,為了融資給了投資人36%的股權,但投資人拿了股權卻不付錢。

  後來持股51%的原始股東,就把持股36%的投資人踢出局了,投資人去打了13場官司都輸了。

  

  他們靠的並不是股權結構,而是提前在股東協議設計了規則。

  那些隨便弄來的股東協議模板,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嗎?

  第三種股權退出機制,後天補救

  另一家雲南公司,公司沒錢經營快要倒閉了,想讓股東繼續投錢。

  公司共有4個股東分成兩大陣營,持股70%的兩個股東願意繼續投錢,但另外持股30%的股東不願意繼續投錢,也不願意退出。

  怎麼辦?難道持股70%的股東投錢後,要和持股30%的股東分享收益嗎?

  

  這家雲南公司並沒有像江蘇公司那樣提前設計規則,幸好他們比較機智,後面修改規則後把兩位持股30%的股東踢出去了。

  但不是每家公司都能這樣操作成功的,比如另一家北京公司,持股95%的股東把持股5%的股東踢出局,已辦了工商登記,打官司一審二審也得到法院的支持東,但小股東去北京高級法院申請再審後,推翻了一二審判決,他們為爭股權花了13年時間,最後都是沒能成功踢掉持股5%的小股東。

  

  那麼,什麼樣的股權退出機制才靠譜呢?大師說的所謂退出機制能有效嗎?

  可以在「股權道」工號查看具體的案例分析哦,這些有效的辦法都是經過法院判決確認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創業必看:想好了怎麼拆夥,再開始創業
    不論是非,不扒細節,其實,今天的兄弟明天的仇,創始人之間關係處理早不是新鮮事,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想好了怎麼拆夥,再幹活兒。本文經混沌研習社(微信公眾號:dfscx2014)授權轉載,研習社是一所線上商學院,致力為創業公司培養具有網際網路思維和全球化視野的創新人才。
  • 想好了怎麼拆夥,再開始創業
    中國的合伙人故事,往往是江湖義氣,兄弟情義鄭重開頭,卻不適應商海的冷漠與秩序,好結局兄弟照做、各有天地;差者傷筋動骨、絕情斷義。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投資人也許看得更直觀一點。 金沙江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朱嘯虎發現:很多公司的失敗,都是團隊之間出了問題。一起創業的合伙人,很多可以共患難,卻不能同富貴。
  • 雷軍:成事在人
    馬化騰說過,對於騰訊而言,業務和資金都不是最重要的,業務可以拓展和更換,資金可以吸引和調配,惟有人才是不可輕易替代的,人才是騰訊最寶貴的財富。古人云,用人之道,貴在用其所長,避其所短。而在具體實踐中,企業究竟應該怎樣找人、用人、管人?一、找人觀雷軍創業期間極其重視人才。在小米創立初期,規模小,甚至連產品都沒有。
  • 雷軍「再造」億萬富翁!評價合伙人:勤奮得像在對童年經歷復仇!
    而在這些令人興奮的數字背後,是小米的合伙人制度助力推動的,合伙人制度確保了在7年時間內,小米完成了1000億營收門檻的關鍵,雷軍作為創始人,是精神領袖和公司快速運作的核心,雷軍曾提到,小米從創建開始,就已開始在尋找靠譜的合伙人。
  • 雷軍:關於創業的4點感悟
    本文梳理了一路以來,雷軍關於創業的一些感悟,講了夢想,講了產品觀,講了網際網路創業方法論,講了初創企業如何招人留人。希望能對您有所啟發。 以下內容根據雷軍公開演講資料整理。
  • 《中國合伙人》引發創業者感嘆:「拆夥」危機須警惕(組圖)
    正確處理二者的關係是保證合夥創業順利進行的關鍵。  海歸尋求「中國合伙人」  現實生活中,海外學子回國尋找合伙人共同創業的現象十分常見。「我剛回國的時候和朋友們合夥開了一家管理諮詢公司,這讓我在比較短的時間內了解了中國的商業環境,為我未來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已經擁有自己網站的劉海鵬(化名)如此說。
  • 合夥創業藏「拆夥」危機 海歸電影引創業者感嘆
    中國社會是一個「情理合一」的社會,在創業中,情感與規則的博弈也正是「中國式合夥」的獨特之處。正確處理二者的關係是保證合夥創業順利進行的關鍵。  海歸尋求「中國合伙人」  現實生活中,海外學子回國尋找合伙人共同創業的現象十分常見。
  • 【創業人物】郭臺銘和雷軍都欣賞的人:加一聯創創始人謝冠宏
    在我印象中,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簡陋的CEO辦公室,只是和外屋草草隔開的狹長一條,看上去應該不足四平米;我們在靠窗的小桌子說話,透過隔音不好的窗戶能清晰聽見外面傳來的汽車喇叭聲。  屋子的主人見到我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創業實屬無奈,年紀大,膽子小,運氣好。」他中等身材,穿著一件普通的襯衣,算得上整潔,可能是出于謹慎,他說話聲音不大,態度溫和,總之,一切都不足道。
  • 創業的時候是單幹好還是合夥好?幾個合伙人創業最忌諱的是什麼?
    創業的時候是單幹好還是合夥好?自行創業和合夥創業都各有其優缺點,自行創業的優點是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個人說了算,這樣就有利於減少不必要的意見和分歧,但是自行創業則必須獨自承擔經營的風險,在籌措創業資金時也有一定的困難。
  • ...MSACapital)管理合伙人曾玉:投資和創業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
    在鈦媒體推出的首檔女性創始人直播節目《女鯊》上,和玉資本(MSA Capital)管理合伙人曾玉表示,做投資和創業,無論是作為個人,還是管理一個公司,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己的文化和基因,要有自己的作業系統。這也是曾玉第一次參加直播節目。
  • 明星合伙人屢屢拆夥 經濟利益佔主導原因
    「千萬別跟好朋友合夥開公司」,這是《中國合伙人》中,王陽送給正在鬧不和的成東青和孟曉俊的一番話。這似乎也成為了朋友和合伙人關係的解讀。事實上,娛樂圈卻有不少這樣的明星合伙人。他們曾是電影界裡的黃金組合、是電視劇中的「鐵三角」,或是大學時代就無話不說的藍顏知己。但他們似乎也逃不過「千萬別和好朋友合夥」的定律,最近屢陷拆夥危機。明星合伙人,最在意什麼?又最避諱什麼?
  • 公號創業合伙人「拆夥」,虛擬財產分割宜有法可依
    ▲資料圖近日,「年收入超300萬的微信公眾號因『拆夥』經法院判決進行分配」的案件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這也是全國第一起微信公眾號合夥運營團隊退夥財產分配案件。因當下公號聯合創業現象很常見,也面臨類似的利益分配問題,該案判決也被認為具有範本性意義。
  • 《中國合伙人》:中國式拆夥與商業合伙人精神
    第一次寫《中國合伙人》的故事時,我還在《創業家》雜誌做記者,這部電影還沒正式上映。被譽為「中國創業教父」的牛文文社長,對「中國式合夥」的概念十分著迷。在準備這個選題的時候,他再三說:「在創業裡,兄弟情義有時候是靠不住的。中國需要創業精神,需要合伙人精神。」
  • 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湖北下一個雷軍?
    劉作虎能否成為湖北的下一個雷軍?支點財經記者就創業歷程、創業理念對話劉作虎。OPPO創始人陳明永、vivo創始人沈煒、拼多多黃崢及本文主角劉作虎,是步步高創始人段永平的「四大弟子」,劉作虎是其中唯一的湖北人。1998年,劉作虎從浙江大學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畢業,扛著行李來到東莞市長安鎮,在步步高公司入職。
  • 什麼樣的人才是好的合伙人?
    對於初創團隊而言,合伙人比商業模式重要得多。我認為初創企業的合伙人非常非常重要,重要的程度超過你想做的市場方向。我最喜愛的演員羅賓威廉士說過,「這個人不知道是誰,這個人顯然是一個奮鬥者」。你能否找到馬雲做合伙人是非常重要的。創業第一件事是要找合伙人,聯合創始人比你的商業方向更加重要。這一點,一般人理解不了。
  • 什麼才是好的合伙人關係?
    合伙人是創業中重要的事之一,同時對創始人來說也是最大的難點之一。創業之初,人單力薄,‌‌一沒有錢,二沒有資源,也不能開出足夠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吸引人才,‌‌於是經常用合伙人這樣的 title‌‌ 作為條件,希望找一個合適的、靠譜的人,如果對方自願‌‌降低薪水‌‌和自己一起參與高風險的‌‌創業‌‌,那就更好了。僅僅交換這些條件,就能找到想要的合伙人了嗎?
  • 創業工場創始人麥剛:我為什麼投資黃太吉?創業者活下去最重要
    作者/郝德秀 編輯/ 馮寅傑(本文原載於《創業人》雜誌 原標題《穿越城市,發現創意——訪創業工場創始人麥剛》)或許你一生的目標就是創辦成功的企業,但是最終在你的墓志銘上留下的卻是「仁慈的父親(母親)」、「一生最愛的伴侶」、「慷慨的朋友」,而不是「偉大的CEO」。
  • 徐小平:什麼樣的人才是好的合伙人?
    對於初創團隊而言,合伙人比商業模式重要得多。 我認為初創企業的合伙人非常非常重要,重要的程度超過你想做的市場方向。 我最喜愛的演員羅賓威廉士說過,「這個人不知道是誰,這個人顯然是一個奮鬥者」。你能否找到馬雲做合伙人是非常重要的。
  • 雷軍五十已知非 小米十年待破浪
    來源:經濟觀察報雷軍五十已知非 小米十年待破浪經濟觀察網 記者 錢玉娟 8月16日晚8點,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出現在抖音直播間開始了自己的直播帶貨首秀。接近晚10點時,工作人員告訴雷軍,直播間不僅銷售額破億。
  • 徐小平:創業失敗有共性——只有老大卻沒有老二老三
    它指的是創始階段,兩三個人的聯合創始人。為這個演講,我準備了挺久,換了好幾個題目,最後決定講這個主題。倒不是因為電影《中國合伙人》,這是一個陳舊的話題。我認為初創企業的合伙人非常非常重要,重要的程度超過你想做的市場方向。我今天演講裡面引用我最熱愛的演員羅賓威廉士的語錄,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創業,關於合伙人,關於奮鬥。「這個人不知道是誰,這個人顯然是一個奮鬥者」。